网络上有大量的古墓资料和民间考古案例供人研究学习。

  甚至刑法也明确列出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十多年前,就有人通过网络自学成了“摸金校尉”,最终因违法而获刑十年。

  “好吧,老师请讲。”

  宝友觉得高兴说的有道理,于是准备了纸笔,还是一支带有橡皮的儿童铅笔。

  “咳咳!”高兴清了清嗓子。

  “唐代的墓穴甜如蜜,宋代的墓穴涩如茶;明清的石灰墓让人难以下咽,商周古墓则腥味扑鼻,秦汉时期的朱砂味刺鼻,春秋战国的墓葬土壤自带青膏泥。”

  “秦代的墓葬在岭上,汉代的墓葬在山坡;商周时期的墓葬沿河分布,春秋战国的在山顶;秦汉的大墓位于山脊,东汉南朝的在半山腰,而隋唐宋的则在山脚。”

  “记住了吗?”

  宝友没有回应,他正在快速地记录着。

  其实,如果他抬头看看屏幕,就会发现已经有懂速记的观众将口诀发布到了公共屏幕上。

  【我现在也是半个内行人了。】

  【感觉不完整啊,后面呢!】

  【肯定有所保留,这像是摘录的一部分。】

  【主播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这还需要解释吗?这些都是大白话。”

  “第一句的意思是,尝一口墓外的封土,就可以根据味道来判断墓葬的年代。”

  “第二句就更简单了,不同朝代的古墓位置各有特点。”

  直播间的观众们迅速开始讨论起这些口诀。

  高兴见宝友还在埋头苦写,打了声招呼后,便继续与下一位观众互动了。

  新加入的宝友看起来很年轻,显然也是刚刚观看了直播。

  高兴叉着腰,开玩笑地说:

  “如果我把所有的秘诀都告诉你,你们会不会真的跑去挖掘秦始皇的陵墓?”

  “我知道有些人,看了鉴宝节目后就敢去古玩市场碰运气,给你们一把洛阳铲,说不定就把武则天的陵墓给刨开了呢?”

  “老师说得对。”这位年轻的宝友表示赞同:“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

  “哦?”

  这个回答让高兴有些意外。

  “你父亲也看我的直播?”

  “是的,他几乎每期都看。”

  “每次看完都觉得懂行了,跑去买古董,结果损失了好几万。”宝友显得有些沮丧。

  高兴觉得他似乎在推卸责任。

  有可能你父亲是在看鲶鱼老师的节目?

  不过没等他开口,视频中传来了一位老人的声音:

  “我没被骗,是你自己不懂货色。”

  听起来就像是长辈在责备孩子。

  宝友很气愤,直接把镜头转向他的父亲。

  他指着老人手中的红釉葫芦瓶说:

  “这可是他花了三千块买的,说是能卖一百多万。”

  “老师,我们劝不动他,您给看看吧。”

  看着宝友的样子,似乎已经快要被烦透了。

  再看看老人手中的瓶子,怎么看都像是地摊上的仿制品。

  “大爷,请您让我看看这葫芦瓶底部的款识好吗?”

  高兴打算帮忙鉴定一下。

  至于要说服宝友的父亲,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有的,这是大明嘉靖年制的。”大爷指着瓶底的六字款识回答。

  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高兴接着问:

  “您知道真正的嘉靖官窑葫芦瓶值多少钱吗?”

  “我看你在直播里说过,如果真的,至少值80万。”

  老人的回答表明他确实是高兴直播的忠实观众。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宝友,这骗子,真是作孽!

  高兴询问了这件物品的来源,大爷说是通过拍卖得到的。

  根据当地一位古董商人的推荐,大爷加入了某个古玩鉴赏群,群里有人介绍了几次拍卖活动给他。

  “您花三千块拍下的这件东西,群里的人也都认为是真的?”

  高兴怀疑,那个群里除了大爷外,其他成员可能是群主的托儿。

  这种手法通常出现在股票欺诈群里,没想到古玩界也有这种事。

  “有人说这是清朝仿造的,群主认为它是真品,但状况不佳,只肯出价十万。”

  “十万就卖了吧!”高兴为这位朋友感到着急:“你才花了三千买来的,赚九万七还不够吗?”

  没想到老人坚决地摇了摇头:

  “这宝贝本可以卖八十万,如果只卖十万,那岂不是亏了七十万?”

  “高老师,您家里得多有钱啊,七十万都不放在眼里?”

  【哈哈,说得对。】

  【少赚一点就是亏,没错。】

  【这位老兄有做生意的潜力,坚决不降价。】

  【看来他是被误导了。】

  “这……”高兴一时语塞。

  他开始理解为什么老人的家人无法说服他了。

  朋友适时插话,倾诉道:

  “老师,他现在就是这样,陷在一个思维误区里。”

  “他以前还逼着我去找拍卖公司,我当时什么都不懂,真的去了,结果被其他收藏家堵在厕所,骂我是‘国宝贩子’。”

  “你还真是孝顺啊。”高兴微笑着安慰朋友。

  “那个鉴宝群,直播结束后你私信我,把我们的工作人员拉进群里。”

  “这个问题,应该有机会解决。”

  高兴想了想,这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警察应该要介入吧。

  如果不行,就请孙队长他们来劝说老人。

  “还有其他东西吗?一次让我全看了吧。”

  “恐怕看不完啊!还有很多,他总共花了好几十万买下来的。”

  高兴心里盘算了一下,如果每件三千元,五十万元能买大约一百六七十件。

  数量如此之多,确实难以一一过目。

  不过朋友提出了新请求,希望高兴再鉴定两件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一件是釉里红的观音瓶,另一件是青花瓷的蒙古包。

  即使不用特殊手段,高兴也能看出这些都是工艺品。

  但老人拍下这两件东西是有理由的。

  观音瓶附有一张由一家叫“古华通”的公司出具的——【量子鉴定证书】。

  “这是高科技鉴定。”

  老人还特意解释给高兴听,生怕他不明白:

  “老师您之前说的热释光鉴定方法已经过时了,而且费用也高。”

  “现在有了量子鉴定技术,只要三百块就能确定物件的年代。”

  “三百?以前不是要两千吗?”高兴惊讶地问:“现在搞量子鉴定的技术人员水平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