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思思胡思乱想时,观音菩萨的目光落在李思思身上。

  瞧见李思思痴痴的看着自己。

  观音菩萨心中陡然涌起几分恼怒。

  这李思思毫无敬畏,如此痴痴盯着自己,实在失礼。

  她当即玉指轻动,掐指一算,试图探寻这小丫头的来历与心思。

  然而,观音菩萨的眉头瞬间皱起。

  可无论她如何凝神探查,却根本看不出半点端倪。

  仿佛李思思被一层无形且神秘的迷雾所笼罩,让她的神通也无法穿透。

  无奈之下,观音菩萨微微仰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心中暗自思忖这怪异之事,暂且按下不表。

  随后,她将目光转移,落在小白龙身上。

  此时的观音菩萨,神色恢复了往日的庄严与肃穆,声若洪钟般说道:“小白龙,你昔日犯下诸多罪孽,如今,吾命你今后跟随在唐僧左右,化作白马,驮他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以此磨难将功赎过,方可重归正道。”

  观音菩萨的话语,字字如重锤落地。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白龙听闻,神色一凛,赶忙低头,恭敬地回应道:“谨遵菩萨法旨,小白龙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言罢,小白龙周身泛起淡淡的光芒。

  刚要施展法术化作白马时,李思思见此情景,忍不住凑到跟前,连忙小声嘀咕道:“哎呀,白马到处都是,一点都不好看,黑马多威风霸气呀!”

  小白龙听到李思思的话,心中微微一愣,下意识地先看了一眼观音菩萨,他又转头看了一眼李思思。

  见她一脸期待的模样。

  稍作犹豫后。

  小白龙暗自思索,李思思的父亲独断万古,自己应该听李思思的。

  随即,小白龙周身光芒流转,身形一变。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风声。

  一头毛色如墨、身姿矫健的霸气黑马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黑马昂首嘶鸣,四蹄刨地,尽显雄姿。

  观音菩萨看着眼前这头黑马,眉头不禁紧紧皱起。

  “好马!”

  李思思赞不绝口,麻溜的爬到了黑**后背上。

  将黑龙马占为己有。

  李思思坐在马背上,只觉得自己宛若大将军。

  她大手一挥,指着眼前的河流。

  大喊一声。

  “以后鹰愁涧就叫黑龙江!”

  一旁的唐僧看的干瞪眼。

  心里郁闷死了,心想接下来的路程,恐怕都要走着去。

  自己这玉足怎能忍受十万里的路程。

  一想到这些,唐僧西天取经的念头又削减了几分。

  他心想如果自己不去取经,就在长安老老实实的该多好。

  我佛如来当真抠门。

  不就是几本经书吗?还要弟子跋山涉水亲自去取。

  一路经历这么多劫难,十万八千里下来,小僧变成老衲,青春也不在。

  派罗汉们送来多省事。

  这念头一出现,唐僧又连忙低着头一口一个阿弥陀佛。

  “三藏,你西去取经,为何身旁带了两个女子?”观音菩萨目光如炬,直直地向唐僧质问道。

  唐僧心中顿时一阵惶恐。

  他满心委屈,很想解释说这并非自己本意。

  实在是这两个女子主动凑上来跟随取经的。

  然而,方才见识了荒天帝后。

  他又强自镇定下来,稳了稳心神。

  “菩萨,弟子心想,此次西去西天,路途何止万里之遥,多一人相随,便多一份助力,于取经大业或有裨益。”唐僧缓缓说道。

  观音菩萨听闻此言,眉头瞬间紧紧皱起。

  “三藏,你怎会不知,她们皆是女子,西行之路险阻重重,男女授受不亲,还有诸多不便。倘若被外人瞧见,你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唐僧神色坦然,有条不紊地回答道:“菩萨,悟思年方不足十岁,天真无邪,外人见了,只会赞叹佛家慈悲为怀、度量宽宏。至于三圣母杨婵,她修行多年,声名远扬,若能一路相随,沿途三圣母信徒众多,外人见此情景,定会传颂佛道和谐之佳话,如此,对促进三界和平亦有莫大助益……”

  观音菩萨闻听,一口气憋在胸口,险些吐出一口老血来。

  她着实没想到,这唐僧竟如此能言善辩,一番话怼得自己哑口无言。

  她心中已然明白,这一切变故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那个所谓的李思思。

  一旁的杨婵,倒是毫无惧色。

  她仗着二哥杨戬,还有舅舅玉皇大帝这层关系根本不惧。

  即便与舅舅交情不深,但料想观音菩萨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况且她还有宝莲灯。

  观音菩萨面色一冷,如寒霜骤降,目光如利刃般射向李思思。“李思思,虽不知你是受何人指使而来,但你若敢破坏西游量劫,佛门定不轻饶,必将你度化!”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冷冷念了一声佛号,“告辞……”

  说罢,观音菩萨便欲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骑着黑**李思思却突然扬声叫住了观音菩萨。

  “小娘,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