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城县离开,天书院一行人乘坐马车来到了西面五十里的风行渡。
此时节春和景明,怒江畔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交融,一碧万顷。
右侧的马车上,元采薇轻挑窗帘,眺望季忧。
她今早便察觉到自己那好姐妹颜书亦似乎很欣赏他,心中复杂了许久,但如今已经好了不少。
不管小鉴主是不是真的对他感兴趣,自己总不好与她抢。
不过这件事说来也怪,以颜书亦的身份,问道宗圣子她看不上,偏偏愿意亲近一个天书院外院弟子。
想着想着,拉车的马儿忽然顿足,一行人便抵达了渡口。
此时,一座恢弘的仙船正在岸边停靠,船舷两侧雕栏玉砌,上下三层错落有致,其上人影憧憧,如同水上浮宫。
一行人从马车下来,进入渡口,抬头便见一群修仙者正立于甲板处。
而船上的修仙者也看到了他们,一开始只是轻轻瞥了一眼,但随后便纷纷望来,就连议论声都小了许多。
元采薇此刻正走上跳板,发现无数目光正朝自己集中,不禁眉心微皱。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那些人看的并非自己,而是自己的身后。
“天书院的武道双修,叫季忧……”
“那个?”
“嗯。”
“背了这么多剑……”
“据说都是姑娘送的,其中还有云州陆家千金的一柄。”
遗迹之中,灵剑山联合问道宗对天书院出手一事,虽然不如有妖人飞升来的轰动,但也算是修仙界的大事。
毕竟这么多年来,七大仙宗间虽暗流涌动,但明面上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如此正面的冲突还未有过。
有人说这件事虽没有飞升大,但影响却更深远。
因为无数人都知道问道宗想和灵剑山结亲,如今联手围攻天书院怕是透露出了不少意味。
但若只从这件事来看,究竟谁的风头最大,那必然是天书院那个下三境圆满。
出身偏远之地的乡野私修,还是个武道双修,踩了楚河一脚,甚至险些杀了一位融道。
这个人的身上,几乎叠满了所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标签。
“季兄,你似乎已名满青云。”
“诶,虚名而已。”
白如龙指着仙船二楼:“你看,上面有几位女修,看着你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怕不是又要让你多了几位未婚妻。”
季忧看了眼跟在身侧的卓婉秋,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如龙仙帝,待会儿到我房间细说春风满面。”
“算了,呵呵,我有点累了。”
季忧一脸核善:“没事,我去找你。”
白如龙咬住了牙:“我如龙仙帝为何总要遭此大劫……”
“因为有人听到会吃醋。”
裴如意忍不住接了句话,顺势看向一旁的元采薇。
师弟这两天都没跟他们一起住,在天书院的眼中,应该是和未婚妻在一起了,毕竟茶楼见面后宴请时,师弟吃了许多壮阳之物。
虽然未成婚便那样有些不合适,但仙人毕竟洒脱。
而元采薇此时听着耳边的议论声,神情则有些若有所思。
关于季忧对灵剑山一位融道境手下留情一事,她曾在颜书亦的口中听过,却并不知细节。
因为那场战斗在众人口中被称为“围攻”,所以元采薇以为季忧是在混战之中抓住了可乘之机,不顾危险地杀向一名融道境高手,最后手下留情。
但此时的议论声和目光却告诉她,事情并非是她所想的那样。
“阿弟,天书院被围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元辰闻声看向元采薇:“那个啊,我和姐夫进山救你,结果路上碰到了天书院被围攻,当时裴仙子他们都已经受了重伤,险些身死,是姐夫他出剑相救。”
元采薇愣了一下:“如何出剑相救?”
“姐夫一人七剑,三剑御空,助那位班师兄和另一位通玄杀退一名融道,剩下三剑助温仙子杀退另一名融道。”
元辰比划着:“然后姐夫单独迎战一名融道,将他打的节节败退,最后不知何故留他一命。”
元采薇听后微微张大了眼睛,随后又问:“那乡野私修是怎么回事……?”
“姐夫出身丰州,没有修仙资格,是私自修行的。”
“私修不是死罪?”
跟在左侧的裴如意此时忍不住开口:“确实是死罪,但年未弱冠的下三境圆满不同,元姑娘不修仙道大概不知,能在师弟这个年纪达到下三境圆满的,仙宗都会抢着要。”
元采薇张了张嘴:“他便是因此进了天书院?”
“不,他瞧不上天书院,而是为了救一个女童才不得已入院的。”
话音落下,不只是元采薇,就连元辰都张大了嘴。
瞧不上天书院这段他没听过啊,小舅子眼神火热,想让她展开细说。
裴如意倒没说太多,而是抬头看向那已经在卓婉秋目光中如正人君子一般挺胸抬头地回房的季忧,轻轻呼出一口气。
在玉阳县时,她每次在季忧的语气里听出瞧不上天书院的意思时,总觉得可笑。
但现在,她却觉得师弟不只是可以瞧不上天书院,甚至可以瞧不上任何仙宗。
她不清楚这种认同是因为师弟的修行天赋,还是他这一路的所作所为,又或者是他所讲的那个故事。
元辰此时看着元采薇:“阿姐,你现在知道我为何一定要让你招姐夫为婿了么?”
元采薇眼光闪烁了一下:“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你还是先不要叫他姐夫。”
元辰看了一眼阿姐,心说阿姐啊阿姐,我叫姐夫是因为我换了阿姐。
你看看人家灵剑山的小鉴主阿姐,人家多会啊,一顿饭吃半个时辰,三次贴贴!
期间我掉了一次筷子,去捡的时候发现人家脚正踩在姐夫的靴子上。
阿姐你是没希望了,老姑娘就是这样,拖走良人便只剩下自己,再心动也迟了,最后只能抱着丹炉哀叹当初为何不能主动一点。
八字只有两笔,可那是小鉴主姐姐和姐夫之间的。
你和姐夫之间,怕不是隔着个龘字……
季忧不知道元辰的戏如此之多,而是率先返回了自己的房间,用钥匙打开门锁。
进门之前,他还找到了船上侍者,要来了纸笔墨砚。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劫(划掉)”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见,可还安好?”
“我与众师兄师姐们在前往岐岭遗迹时,已做好了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欲夺得青云天下最大仙缘。”
“奈何进山路上,我们遇到了丹宗亲传进山寻找姐姐,也就是丹宗掌教之女元采薇,道号丹薇子、二十三岁,三围95、61……(划掉、涂黑)。”
“闻听元采薇为天书院护送灵丹遭劫,我们便决心代天书院担起责任,助丹宗亲传,注意是丹宗亲传,助他救姐。”
“期间历经千难万险,几次都险些身死,幸不辱使命将其救出。”
“元辰目前看上去精神奕奕,元采薇则……走起路来活蹦乱跳,而我虽在此期间身受重伤,现在已经养好且看不出来,仍无怨无悔。”
“不过因为当时情况危急,未能及时上报,思来实在不安,特此传讯。”
“后来,我们本打算先将丹宗姐弟送出遗迹,再深入岐岭报效天书院,谁知山里忽然雷光炸裂,以至于无法返回,不能为天书院继续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悔恨万分……”
季忧将信写好,随后出门,交由温正心代传天书院。
然后他就遇到了在甲板上元辰:“你们往丹宗传讯了吗?”
“传了,阿姐昨日睡前便传讯了。”
“那差不多也该有所反应了……”
季忧在甲板上负手而立,看着仙船前呼啸的风浪,眼眸深邃。
季忧破到了通玄中境的消息没多少人看到,且因为山里发生的事太大而引走了别人的注意力,所以还暂未在院中流传。
但总有人会有特别的消息渠道,例如楚家。
根据消息所称,季忧已经破境,而且到了通玄中境,现在已经登上了仙船,朝天书院返程。
楚河的教习丁昂在昨日亥时便接到了传讯,于是一早便去了掌事院。
“季忧在岐岭一事当中脱离队伍,无视院规,私自行动,理应逐出天书院?”
秦掌事看着丁昂:“这么做会不会引起院内争议?”
丁昂转头看着他:“楚河已经是通玄境了,内院的几位大人物也很看好他,没必要再多些意外,那个乡野私修本就不属于这里,而且信件之中消息属实,你只是照章办事,谁能挑理?”
秦掌事沉默了许久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
正在此时,掌事院外响起一阵匆匆的脚步声,随后便有一门弟子进入堂内:“秦掌事,丹宗传讯。”
秦掌事闻声看向丁昂:“丁兄,待我看完丹宗传讯,再拟这一道判卷如何?”
丁昂点了点头:“丹宗把控着所有极品灵药,地位超然,自然要先处理此事。”
秦掌事转头看向那位弟子:“说吧,丹宗传讯何事?”
“丹宗长老说派了一支小队前来,后日便到,并送来谢礼。”
“为何给天书院送谢礼?”
“据说是季忧,他在准备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偶然救了丹宗亲传一命,随后在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又救回了丹宗掌教之女,丹宗掌教要派人前来表示感谢。”
秦掌事和丁昂对视一眼,在惊骇之中起身:“你听谁说的?”
掌事院弟子转身指着外院:“外院的曹教习正在登仙白玉台念呢,胸脯都要挺炸了……”
(首订达到一万一了,跪谢各位读者大大支持……or2)
此时节春和景明,怒江畔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交融,一碧万顷。
右侧的马车上,元采薇轻挑窗帘,眺望季忧。
她今早便察觉到自己那好姐妹颜书亦似乎很欣赏他,心中复杂了许久,但如今已经好了不少。
不管小鉴主是不是真的对他感兴趣,自己总不好与她抢。
不过这件事说来也怪,以颜书亦的身份,问道宗圣子她看不上,偏偏愿意亲近一个天书院外院弟子。
想着想着,拉车的马儿忽然顿足,一行人便抵达了渡口。
此时,一座恢弘的仙船正在岸边停靠,船舷两侧雕栏玉砌,上下三层错落有致,其上人影憧憧,如同水上浮宫。
一行人从马车下来,进入渡口,抬头便见一群修仙者正立于甲板处。
而船上的修仙者也看到了他们,一开始只是轻轻瞥了一眼,但随后便纷纷望来,就连议论声都小了许多。
元采薇此刻正走上跳板,发现无数目光正朝自己集中,不禁眉心微皱。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那些人看的并非自己,而是自己的身后。
“天书院的武道双修,叫季忧……”
“那个?”
“嗯。”
“背了这么多剑……”
“据说都是姑娘送的,其中还有云州陆家千金的一柄。”
遗迹之中,灵剑山联合问道宗对天书院出手一事,虽然不如有妖人飞升来的轰动,但也算是修仙界的大事。
毕竟这么多年来,七大仙宗间虽暗流涌动,但明面上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如此正面的冲突还未有过。
有人说这件事虽没有飞升大,但影响却更深远。
因为无数人都知道问道宗想和灵剑山结亲,如今联手围攻天书院怕是透露出了不少意味。
但若只从这件事来看,究竟谁的风头最大,那必然是天书院那个下三境圆满。
出身偏远之地的乡野私修,还是个武道双修,踩了楚河一脚,甚至险些杀了一位融道。
这个人的身上,几乎叠满了所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标签。
“季兄,你似乎已名满青云。”
“诶,虚名而已。”
白如龙指着仙船二楼:“你看,上面有几位女修,看着你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怕不是又要让你多了几位未婚妻。”
季忧看了眼跟在身侧的卓婉秋,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如龙仙帝,待会儿到我房间细说春风满面。”
“算了,呵呵,我有点累了。”
季忧一脸核善:“没事,我去找你。”
白如龙咬住了牙:“我如龙仙帝为何总要遭此大劫……”
“因为有人听到会吃醋。”
裴如意忍不住接了句话,顺势看向一旁的元采薇。
师弟这两天都没跟他们一起住,在天书院的眼中,应该是和未婚妻在一起了,毕竟茶楼见面后宴请时,师弟吃了许多壮阳之物。
虽然未成婚便那样有些不合适,但仙人毕竟洒脱。
而元采薇此时听着耳边的议论声,神情则有些若有所思。
关于季忧对灵剑山一位融道境手下留情一事,她曾在颜书亦的口中听过,却并不知细节。
因为那场战斗在众人口中被称为“围攻”,所以元采薇以为季忧是在混战之中抓住了可乘之机,不顾危险地杀向一名融道境高手,最后手下留情。
但此时的议论声和目光却告诉她,事情并非是她所想的那样。
“阿弟,天书院被围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元辰闻声看向元采薇:“那个啊,我和姐夫进山救你,结果路上碰到了天书院被围攻,当时裴仙子他们都已经受了重伤,险些身死,是姐夫他出剑相救。”
元采薇愣了一下:“如何出剑相救?”
“姐夫一人七剑,三剑御空,助那位班师兄和另一位通玄杀退一名融道,剩下三剑助温仙子杀退另一名融道。”
元辰比划着:“然后姐夫单独迎战一名融道,将他打的节节败退,最后不知何故留他一命。”
元采薇听后微微张大了眼睛,随后又问:“那乡野私修是怎么回事……?”
“姐夫出身丰州,没有修仙资格,是私自修行的。”
“私修不是死罪?”
跟在左侧的裴如意此时忍不住开口:“确实是死罪,但年未弱冠的下三境圆满不同,元姑娘不修仙道大概不知,能在师弟这个年纪达到下三境圆满的,仙宗都会抢着要。”
元采薇张了张嘴:“他便是因此进了天书院?”
“不,他瞧不上天书院,而是为了救一个女童才不得已入院的。”
话音落下,不只是元采薇,就连元辰都张大了嘴。
瞧不上天书院这段他没听过啊,小舅子眼神火热,想让她展开细说。
裴如意倒没说太多,而是抬头看向那已经在卓婉秋目光中如正人君子一般挺胸抬头地回房的季忧,轻轻呼出一口气。
在玉阳县时,她每次在季忧的语气里听出瞧不上天书院的意思时,总觉得可笑。
但现在,她却觉得师弟不只是可以瞧不上天书院,甚至可以瞧不上任何仙宗。
她不清楚这种认同是因为师弟的修行天赋,还是他这一路的所作所为,又或者是他所讲的那个故事。
元辰此时看着元采薇:“阿姐,你现在知道我为何一定要让你招姐夫为婿了么?”
元采薇眼光闪烁了一下:“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你还是先不要叫他姐夫。”
元辰看了一眼阿姐,心说阿姐啊阿姐,我叫姐夫是因为我换了阿姐。
你看看人家灵剑山的小鉴主阿姐,人家多会啊,一顿饭吃半个时辰,三次贴贴!
期间我掉了一次筷子,去捡的时候发现人家脚正踩在姐夫的靴子上。
阿姐你是没希望了,老姑娘就是这样,拖走良人便只剩下自己,再心动也迟了,最后只能抱着丹炉哀叹当初为何不能主动一点。
八字只有两笔,可那是小鉴主姐姐和姐夫之间的。
你和姐夫之间,怕不是隔着个龘字……
季忧不知道元辰的戏如此之多,而是率先返回了自己的房间,用钥匙打开门锁。
进门之前,他还找到了船上侍者,要来了纸笔墨砚。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劫(划掉)”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见,可还安好?”
“我与众师兄师姐们在前往岐岭遗迹时,已做好了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欲夺得青云天下最大仙缘。”
“奈何进山路上,我们遇到了丹宗亲传进山寻找姐姐,也就是丹宗掌教之女元采薇,道号丹薇子、二十三岁,三围95、61……(划掉、涂黑)。”
“闻听元采薇为天书院护送灵丹遭劫,我们便决心代天书院担起责任,助丹宗亲传,注意是丹宗亲传,助他救姐。”
“期间历经千难万险,几次都险些身死,幸不辱使命将其救出。”
“元辰目前看上去精神奕奕,元采薇则……走起路来活蹦乱跳,而我虽在此期间身受重伤,现在已经养好且看不出来,仍无怨无悔。”
“不过因为当时情况危急,未能及时上报,思来实在不安,特此传讯。”
“后来,我们本打算先将丹宗姐弟送出遗迹,再深入岐岭报效天书院,谁知山里忽然雷光炸裂,以至于无法返回,不能为天书院继续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悔恨万分……”
季忧将信写好,随后出门,交由温正心代传天书院。
然后他就遇到了在甲板上元辰:“你们往丹宗传讯了吗?”
“传了,阿姐昨日睡前便传讯了。”
“那差不多也该有所反应了……”
季忧在甲板上负手而立,看着仙船前呼啸的风浪,眼眸深邃。
季忧破到了通玄中境的消息没多少人看到,且因为山里发生的事太大而引走了别人的注意力,所以还暂未在院中流传。
但总有人会有特别的消息渠道,例如楚家。
根据消息所称,季忧已经破境,而且到了通玄中境,现在已经登上了仙船,朝天书院返程。
楚河的教习丁昂在昨日亥时便接到了传讯,于是一早便去了掌事院。
“季忧在岐岭一事当中脱离队伍,无视院规,私自行动,理应逐出天书院?”
秦掌事看着丁昂:“这么做会不会引起院内争议?”
丁昂转头看着他:“楚河已经是通玄境了,内院的几位大人物也很看好他,没必要再多些意外,那个乡野私修本就不属于这里,而且信件之中消息属实,你只是照章办事,谁能挑理?”
秦掌事沉默了许久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
正在此时,掌事院外响起一阵匆匆的脚步声,随后便有一门弟子进入堂内:“秦掌事,丹宗传讯。”
秦掌事闻声看向丁昂:“丁兄,待我看完丹宗传讯,再拟这一道判卷如何?”
丁昂点了点头:“丹宗把控着所有极品灵药,地位超然,自然要先处理此事。”
秦掌事转头看向那位弟子:“说吧,丹宗传讯何事?”
“丹宗长老说派了一支小队前来,后日便到,并送来谢礼。”
“为何给天书院送谢礼?”
“据说是季忧,他在准备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偶然救了丹宗亲传一命,随后在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又救回了丹宗掌教之女,丹宗掌教要派人前来表示感谢。”
秦掌事和丁昂对视一眼,在惊骇之中起身:“你听谁说的?”
掌事院弟子转身指着外院:“外院的曹教习正在登仙白玉台念呢,胸脯都要挺炸了……”
(首订达到一万一了,跪谢各位读者大大支持……o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