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法则 第一次阵痛

小说:傲慢法则 作者:我准时下班 更新时间:2025-02-11 03:03:06 源网站:2k小说网
  团旗印着佳途云策logo,蓝白配色,邓桃李宛如老太监拿拂尘,旗杆抱在怀里。

  群里,余欢喜收到更新后的行程单。

  抓紧恶补记熟。

  航班提前,意味着所有行程同步向前赶,她卖过路线,深知无异重新定行程,多亏客人要求,否则公司迟早背锅。

  一看团单,余欢喜头皮发麻。

  上团一行九人,亲朋同事互相认识,广东肇庆来的,其中两个老太太,年近七十。

  来凤城一共玩四天,精品纯玩团,每人收费3800元。

  余欢喜和邓桃李只负责北线的两天。

  第一天主要逛黄帝陵和壶口瀑布。

  还没来得及细看行程,邓桃李手肘攮她,催促道,“别愣着!人来了!”

  “哦,行。”

  余欢喜回过神,揣好手机连忙迎上去。

  小黄牛练就的职业级假笑。

  热情捧哏,甚至用上了她和蔡青时学的粤语打招呼,“大嘎早森!食咗饭未啊!”

  眉飞色舞蹩脚塑料。

  先出来的客人忍俊不禁,“几好!”

  昨晚群里聊过,很快相互对上号。

  等人到齐,邓桃李略一清点,高举团旗大步流星,“大家请跟我来,我们去坐车。”

  余欢喜狼狈跟在队尾。

  两只手推着四个行李箱,轮子跑偏,还得时不时踢两脚纠正线路。

  助理,从伺候拉箱子开始。

  —

  十人内的团,按说派13座考斯特刚好,可这回安排的20座,异常宽敞。

  车下。

  邓桃李拦着客人,再次挨个清点人数。

  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还要点。

  急得余欢喜直跳脚,她拎着矿泉水预备发,偏邓桃李没个完,“有去洗手间的吗?”

  有两三个人响应。

  “余欢喜!”邓桃李叫得特别顺嘴,“你陪客人,快去快回。”

  客人看她一眼。

  意思是你还愣着还什么。

  从洗手间回来,其他人已经上车坐定。

  邓桃李摇着团旗朝余欢喜招手,“快点!就等你!”等你放行李箱。

  20座考斯特没有行李舱,座椅上方有两排行李架,安全起见一般不放大件。

  最后一排通常不坐人,专门放行李。

  “你不早说!”余欢喜张望一眼,横眉剜她,“客人都坐好了。”

  言外之意是现在大张旗鼓多不方便。

  邓桃李:“我刚说了让你快去快回。”

  “……”

  余欢喜咬牙粗哼一声,撸袖子开始搬行李箱,周师傅悄悄收回视线。

  客人上车前,他曾提醒邓桃李注意行李,可她表示,“别操心,我有助理呢!”

  一车人用广东话聊得火热,余欢喜来回进出几趟,活像透明人。

  最后一个26寸黑色箱子上车。

  余欢喜长出一口气。

  手臂酸疼,摇晃手腕放松,一指邓桃李,不客气道,“有事一次说完!”

  “……”

  邓桃李哂笑,提醒余欢喜注意小桌底下,嘟囔,“别买便宜的!客人根本不喝。”

  “白吃枣还嫌核大!”

  “客人是上帝!”

  终于,邓桃李示意司机开车。

  余欢喜望向车窗外。

  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上团,她百般不适。

  小黄牛第一次阵痛。

  —

  行程单第一站,黄帝陵。

  距离凤城机场不远,两百公里,路上差不多两个小时到。

  车上站立讲解还是主流,考斯特车厢不高,邓桃李只好坐在对座讲解。

  开场白。

  “千里不见千里见……”邓桃李口音依旧N和L不分。

  茉莉奶绿。

  不禁想起和李音那句玩笑,余欢喜抿唇憋笑,片刻扫净阴霾。

  “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十三朝古都凤城,我是导游小邓,非常荣幸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陪伴大家。”

  制式欢迎词。

  像导游资格证考试资料里列举的,标准,完整、稍显生硬。

  紧接着。

  邓桃李介绍详细行程。

  两天一夜。

  机场出发直达黄帝陵,之后前往壶口瀑布,晚上有旱船锣鼓和陕北秧歌表演,还有篝火晚会,当晚住在壶口。

  第二天红色之旅,南泥湾、杨家岭、枣园,赠送一个延安1938主题街区,然后返回凤城。

  核对行程单。

  “大家赶早班飞机一定很累了,现在还有两小时车程,我会在快到黄帝陵时提醒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先稍事休息。”

  说完,邓桃李关掉麦克风。

  原定行程没有午餐,临时变更势必要加一餐饭,邓桃李催办:【餐食解决了吗?】

  她之前从不敢催张黄和,人和人之间,一旦零距离接触,会在各种细枝末节表露。

  余欢喜坐邓桃李对面,隔着一张小桌。

  尴尬对视。

  邓桃李挪开视线,手机搭在膝头,藏于桌下。

  两分钟后。

  张黄和:【黄河故事,标准圆桌餐八菜一汤,餐标480,司陪餐另算。】

  【标价不含大鲤鱼。】

  邓桃李:【非常感谢!】附带一个俏皮的表情包。

  余欢喜也在群里。

  —

  一路畅通。

  剩十分钟路程接近黄帝陵景区,邓桃李开始讲解。

  “轩辕帝,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陵有很多,但黄陵县的这个衣冠冢相对主流。”

  “多领导人都来拜谒过,每年清明,官方会举办大型的公祭活动。”

  听到这里,车厢议论声四起。

  这一团年龄普遍偏大,客人几乎眼含热泪,连连表示,“我们原定清明前出发的,后来有事绊住了。”

  余欢喜一颗心总算放下。

  起码不会出幺蛾子。

  总有人发帖避雷,说黄帝陵全是碑,相当无聊,唯一看点就是那棵古树。

  其实,黄帝陵重人文,寻根问祖,给到情绪价值,而非欣赏美景。

  凤城北线,基本中老年客人偏多,拜拜祖先,再感受一下母亲河波澜壮阔的胸怀。

  —

  “我们今天参观的这个黄帝陵景区分为两个部分,轩辕庙和黄帝陵。”

  “轩辕庙需要爬楼梯,然后再乘坐景区观光车去往黄帝陵。”

  “……”

  正说着,考斯特缓缓停车。

  黄帝陵游客中心。

  余欢喜跳下车,飞速四顾,招呼邓桃李,低声问,“怎么不停南门?”

  游客中心停车场离入口还有好长一段距离,南门停车场只需要步行十分钟登山。

  “没看见有老年人?”余欢喜又问。

  以前干野导陪客人来过,最省劲的是反向游览,适合年纪大的。

  先逛黄帝陵,下山之后再逛轩辕庙。

  邓桃李不以为然,“行程单你看过,我们一直是这样的路线。”

  潜台词是你算老几跳出来指摘。

  “再说,这不是还有你嘛。”

  邓桃李摇晃团旗。

  “大家听我说,人文初祖大殿可自愿请香,如果灵验,可以不用来还愿。”

  “……行!”余欢喜咂嘴。

  —

  客人热泪在眼眶打转,像打了鸡血,拾级而上。

  邓桃李机械讲解。

  “黄帝到底埋在哪儿,司马迁《史记》中明确表示,‘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历史上就被称为‘桥陵’。”

  “古代文献记载,黄帝在黄陵县桥山骑龙升天,后人们就将黄帝衣冠埋在这里,起家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标准版解说词。

  她每说一句,余欢喜对口型默念一遍。

  邓桃李远远看到,有气却不敢表露,生怕客人投诉。

  代入一下,你在说话,底下有个人不断无声重复,你烦不烦。

  —

  继续讲解。

  邓桃李大步流星在前。

  客人累了,余欢喜主动替人背包,客人随口道,“那个柏树,是黄帝植的吗?”

  “是不是不好说,反正五千年了,全国一共五棵五千年柏树,全在我们省。”

  “哇。”

  “三棵在黄帝陵,我们一会就能看到,一棵在仓颉墓,还有一棵在洛南页山。”

  “那必须要上去看看。”

  “现在这个衣冠冢是鞋,据说黄帝升仙的时候,老百姓舍不得,就拽他,只拽下来一只靴子。”

  “哇。”

  “祭祀文化古而有之,一会看碑文特别有趣,过去当朝皇帝有钱的时候,送来的碑文就特大块,如果天下大旱,那年碑文基本上就是皇帝自我反省。”

  “……”

  邓桃李回头瞪余欢喜。

  自由参观间隙,邓桃李叫住她,颐指气使,“别讲野史!你没证!”

  余欢喜:“你讲!你有证!”

  终于。

  年龄层偏大的劣势显现。

  黄帝陵超时,后续行程很赶,邓桃李催促大家上车。

  —

  到壶口瀑布还有两小时车程。

  饭点已过,一车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一桌标准餐风卷残云。

  司陪餐刚吃一口。

  服务员说他们那桌客人吃完了。

  “……”

  余欢喜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张黄和的调度能力。

  饭店离壶口瀑布驾车仅五分钟。

  —

  紧挨黄河,耳畔滔滔如万马奔腾,脸上似有风沙刮过。

  天忽然阴沉。

  考斯特开到景区检票口,正欲招呼客人换观光车。

  暴雨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