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烦请你带路请大舅们过来,呜呜,”
汪氏带着儿女们回家,虎家办丧礼人多事杂,姑姑昏倒出不了屋,弟媳妇黎氏让她先带孩子们回去,明天派车马去接公公兄弟三个,亲外甥没了,舅舅们怎么能不来?
“快坐下喝口水。”汪氏带着儿女们回家,正要歇一会儿,秦致英来了,给刘家送一筐自己家初熟的樱桃。
“妈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举人。”汪氏进屋拿茶叶给未来女婿泡茶,让女儿跟着拿个好点儿的茶壶。刘玉一边找一边和母亲说话“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还会种地栽树养牛羊。”
“你看过几个举人啊,你这个大哥会的能处多着呢。”汪氏看着院子里和女儿大莲说话的秦致英,发现两个人还挺般配的,都是圆脸,大鼻头小嘴,个头身材也差不多,有夫妻相,真是天生一对。
“你的裙子怎么还是这么臭,一会儿再拿到外边点香熏熏。十三晚上到底去哪儿了、”汪氏翻着茶叶打开一个柜子“咱们从你爷爷家回来路上,你说急着尿尿,怎么去那么久?”
“妈妈,”刘玉一惊,背过身娇羞的说道“说了去尿尿嘛。”
“都有河里的臭味儿了,”汪氏把挨着的衣裳都拿出来“都沾上气儿了。”
“妈妈,妈妈,”陈大莲突然跑进来着急的跟汪氏说“致英哥说他有个好友刚从开封府回来,与他闲聊,说爹爹,爹爹突然不见了。”
“怎么突然不见了?这驴头货!怎么又不让人省心呐!”
“说吃过晌午饭还见着他,傍晚就突然不见了,过了两天李大芒也不见了,那位大人也说不知道去哪里了。”
汪氏赶紧把秦致英叫进来说话,他小心告诉准岳母汪氏有个朋友从开封府回来,两人闲谈,他说自己定亲了,说准岳父是刘仕章,朋友一惊告诉他一件事,说他前些日子去卫所做事看到他的准岳父了,两人还同在一个屋子写贺启,第二天晌午饭还见到他,傍晚就不见了,那位大人派人寻找,找了三四天也不见人,又过了两天他的同乡李大芒也不见了,说他是偷盗了府里的财物逃跑了,人开始猜测刘仕章是不是他的同谋。
“妈妈不要急。”汪氏急的哭了,这驴头货去哪儿了,才去一个月人怎么还不见了?刘玉和陈大莲安慰母亲,一会儿让舅舅找人去找,雇两匹快马日夜兼程去那儿问问。
“婶娘你别急,我这就去请舅舅他们。”秦致英让陈大莲和刘玉在家陪着母亲,他去请舅舅们。
“他是谁、”陈大莲送秦致英出去,出去一看,一个蓝衣道士站在街口,似乎在等秦致英。
“他也散心的?”秦致英告诉她这是他修道的时候同一个道院的挂单道士,叫徐升,陈大莲看着这个人,不会又是一个散心的道士罢?
“他以前是修佛的,后来才入道的。”
陈大莲走近两步看着这人,二十岁左右,眉目清秀很斯文,还带着一点儿贵气。他竟然跨道佛两路,想必是如今的达官贵人都尊崇道教,他瞧做和尚不得民崇改了行罢?还挺会,看风使舵,随波逐流的。
“他可是真赎罪孽,”秦致英是去散心的,他可不是,他来真的,每天早晚用荆条抽打自己的后背,抽打十下,朝南磕头十下。
“这是什么赎罪,若真有心,不如留着好身骨多做善事,也好比过他这样折磨自己,他这样岂不是疯子、”陈大莲觉得这人举止古怪。
“有道理。”秦致英和她告别走向那人,说了几句话两人分开了,过了一会儿汪氏的大哥先来了。
“婶娘,李大芒在家,我路过他家门口看到他了。”汪氏站起来要去李家找人,李大芒回来了,她的丈夫呢。
“我与他理论,询问他知不知道叔叔下落,他说叔叔得了好差事,要受重用了。”刘玉看着他的衣裳,左脸颊有点儿血痂,红肿起来了,衣裳也有烂的地方,他是跟李大芒打架了罢。
“我问他是什么好差事,他不肯再告诉我,和他老婆一块把我轰出来了。”陈大莲赶紧给他拿药,他那个消瘦身子还跟李大芒那个胖子打架?
“我带人去。”汪氏的大哥决定带人去问问,妹夫真不让人省心啊。
“他说那位周大人要妹夫去外地给他办一件事,事成之后有重赏,去哪个地方也不知道。”
“十天了,”汪氏听了大哥的话更担心了,丈夫一个文弱书生,连杀猪都不敢看,抓鸡都抓不到,除了抄抄写写他能做什么事,外地又是哪儿?
“刘先生有千金吗?”刘仕章看着眼前的红牡丹花有些恍惚,他三天前刚到这里,把周大人的书信交给这位大人,这位大人阔气的赏了他五十两银子可是不准他走,把他留下了,说过些日子再把他送回去。
“小人有三个女儿,”刘仕章现在很想回家,其实陪同那位周大人后他就有些后悔了,倒不是说周大人官威大,相反的周大人身子骨不强,甚至比有些女子还柔弱,平时都不怎么走路,出门就坐轿子或者马车,对待他也以礼相待。但为人刚正不阿,不懂圆滑,性子耿直,在开封府得罪不少人。那天突然把他叫过去,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说劳烦他立刻启程到义州交给他的兄长,趁着午时后门守卫换班有一盏茶只有一人值守,他引开那人,让他秘密出去不要与他人知道,给他三十两银子,雇一辆马车,沿途走大道,不与人说话。
“适有人家吗?”
“长女已出嫁,二女刚定了亲事,小女待字闺中。”
“待字闺中?在洛阳家中啊?”周大人的兄长收到信后立刻派人出来把他迎了进去,询问了弟弟的一些近况后握紧拳头猛锤了一下桌子快步走了出去,后来他被安排在一间房里,三天里除了上茅房不许出门,今天招他来又询问了一些他周大人的事后又询问他家里人。
“正是。”
“小千金年岁几何?”
“十八,”他真犯愁啊。
“十八?”这位周大人回过头来,犀利的眼神让他害怕的低下头去,这位周大人可真是很有官家气派。
“近来定王府里有位镇国将军适龄选婚,昨日到本官府里询问一番,本官家里只有两个儿子,以后,刘先生要在我这里做事,何不将小千金带来一试,平步富贵啊。”
“周大人、”在他这里做事?他是效忠那位周大人,过两天他就回去了。
“我弟弟将你举荐与我,我自是要多多优待,”刘仕章更疑惑了,让他跑这么远,那一封信里还说了让他为他哥哥做事吗?出发前没说过这事啊。
“大人,小人非是本地人士,又受了贵弟周大人的照拂,”他小心翼翼的委婉拒绝“小女年岁大了又姿色平庸,且性子倔强为人粗鲁,不配大人劳心劳力,小人过两天就回开封去,不在这里烦扰大人了。”
“刘先生为人温和恭顺,诸事谨慎,怎么会养育出粗鲁的儿女?再说,不过是让千金前去一试,若是不成,本官为她再择一良婿。”他面露悲伤“刘先生还不知道?我弟弟在开封府暴病而亡了。”
“周大人,仙逝了?”刘仕章不敢相信,虽然他身子骨弱,可衣食住行十分小心,各种滋补的药物都随身带着,怎么会突然暴病而亡?
“刘先生就在这里暂住罢,我派人接你夫人儿女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仕章细细回忆周大人那天的样子,和平时一样啊,他还服了一丸人参养身丸呢,气色不错啊。
“乘船过日月,嗯,南方贵胥?”这位周大人转身离开了,留下刘仕章还是一头雾水,到底出什么事了,周大人怎么突然死了呢,怎么就举荐他到他哥哥这里做事呢。他想不明白,回头回房的时候,想想妻儿们他更后悔了,就算一辈子秀才又能怎么样,在家和妻儿每日团聚,粗茶淡饭享受天伦之乐也挺好啊。
他正后悔呢,扭头看到池塘里那个石雕,是一艘船,船里放水养荷花,日头刚好倒影在水里,活水一动,这船好像也在动,他随口说了一句乘船过日月,猛地想起了二女儿那个梦,又想起妻子曾经说过请高人算卦,说女儿要嫁南边,将来贵不可言。
“难道、”他赶紧摇头,别做这个春秋大梦,伊王府因为他女儿十八岁还看不上没有登记在册呢,这边定王府又怎么会当回事。再说周大人只是说说玩笑罢,他那么大官怎么会当真呢,过两天他就辞别这里回家去罢,他真不是当官的料子,别妄想了。
汪氏带着儿女们回家,虎家办丧礼人多事杂,姑姑昏倒出不了屋,弟媳妇黎氏让她先带孩子们回去,明天派车马去接公公兄弟三个,亲外甥没了,舅舅们怎么能不来?
“快坐下喝口水。”汪氏带着儿女们回家,正要歇一会儿,秦致英来了,给刘家送一筐自己家初熟的樱桃。
“妈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举人。”汪氏进屋拿茶叶给未来女婿泡茶,让女儿跟着拿个好点儿的茶壶。刘玉一边找一边和母亲说话“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还会种地栽树养牛羊。”
“你看过几个举人啊,你这个大哥会的能处多着呢。”汪氏看着院子里和女儿大莲说话的秦致英,发现两个人还挺般配的,都是圆脸,大鼻头小嘴,个头身材也差不多,有夫妻相,真是天生一对。
“你的裙子怎么还是这么臭,一会儿再拿到外边点香熏熏。十三晚上到底去哪儿了、”汪氏翻着茶叶打开一个柜子“咱们从你爷爷家回来路上,你说急着尿尿,怎么去那么久?”
“妈妈,”刘玉一惊,背过身娇羞的说道“说了去尿尿嘛。”
“都有河里的臭味儿了,”汪氏把挨着的衣裳都拿出来“都沾上气儿了。”
“妈妈,妈妈,”陈大莲突然跑进来着急的跟汪氏说“致英哥说他有个好友刚从开封府回来,与他闲聊,说爹爹,爹爹突然不见了。”
“怎么突然不见了?这驴头货!怎么又不让人省心呐!”
“说吃过晌午饭还见着他,傍晚就突然不见了,过了两天李大芒也不见了,那位大人也说不知道去哪里了。”
汪氏赶紧把秦致英叫进来说话,他小心告诉准岳母汪氏有个朋友从开封府回来,两人闲谈,他说自己定亲了,说准岳父是刘仕章,朋友一惊告诉他一件事,说他前些日子去卫所做事看到他的准岳父了,两人还同在一个屋子写贺启,第二天晌午饭还见到他,傍晚就不见了,那位大人派人寻找,找了三四天也不见人,又过了两天他的同乡李大芒也不见了,说他是偷盗了府里的财物逃跑了,人开始猜测刘仕章是不是他的同谋。
“妈妈不要急。”汪氏急的哭了,这驴头货去哪儿了,才去一个月人怎么还不见了?刘玉和陈大莲安慰母亲,一会儿让舅舅找人去找,雇两匹快马日夜兼程去那儿问问。
“婶娘你别急,我这就去请舅舅他们。”秦致英让陈大莲和刘玉在家陪着母亲,他去请舅舅们。
“他是谁、”陈大莲送秦致英出去,出去一看,一个蓝衣道士站在街口,似乎在等秦致英。
“他也散心的?”秦致英告诉她这是他修道的时候同一个道院的挂单道士,叫徐升,陈大莲看着这个人,不会又是一个散心的道士罢?
“他以前是修佛的,后来才入道的。”
陈大莲走近两步看着这人,二十岁左右,眉目清秀很斯文,还带着一点儿贵气。他竟然跨道佛两路,想必是如今的达官贵人都尊崇道教,他瞧做和尚不得民崇改了行罢?还挺会,看风使舵,随波逐流的。
“他可是真赎罪孽,”秦致英是去散心的,他可不是,他来真的,每天早晚用荆条抽打自己的后背,抽打十下,朝南磕头十下。
“这是什么赎罪,若真有心,不如留着好身骨多做善事,也好比过他这样折磨自己,他这样岂不是疯子、”陈大莲觉得这人举止古怪。
“有道理。”秦致英和她告别走向那人,说了几句话两人分开了,过了一会儿汪氏的大哥先来了。
“婶娘,李大芒在家,我路过他家门口看到他了。”汪氏站起来要去李家找人,李大芒回来了,她的丈夫呢。
“我与他理论,询问他知不知道叔叔下落,他说叔叔得了好差事,要受重用了。”刘玉看着他的衣裳,左脸颊有点儿血痂,红肿起来了,衣裳也有烂的地方,他是跟李大芒打架了罢。
“我问他是什么好差事,他不肯再告诉我,和他老婆一块把我轰出来了。”陈大莲赶紧给他拿药,他那个消瘦身子还跟李大芒那个胖子打架?
“我带人去。”汪氏的大哥决定带人去问问,妹夫真不让人省心啊。
“他说那位周大人要妹夫去外地给他办一件事,事成之后有重赏,去哪个地方也不知道。”
“十天了,”汪氏听了大哥的话更担心了,丈夫一个文弱书生,连杀猪都不敢看,抓鸡都抓不到,除了抄抄写写他能做什么事,外地又是哪儿?
“刘先生有千金吗?”刘仕章看着眼前的红牡丹花有些恍惚,他三天前刚到这里,把周大人的书信交给这位大人,这位大人阔气的赏了他五十两银子可是不准他走,把他留下了,说过些日子再把他送回去。
“小人有三个女儿,”刘仕章现在很想回家,其实陪同那位周大人后他就有些后悔了,倒不是说周大人官威大,相反的周大人身子骨不强,甚至比有些女子还柔弱,平时都不怎么走路,出门就坐轿子或者马车,对待他也以礼相待。但为人刚正不阿,不懂圆滑,性子耿直,在开封府得罪不少人。那天突然把他叫过去,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说劳烦他立刻启程到义州交给他的兄长,趁着午时后门守卫换班有一盏茶只有一人值守,他引开那人,让他秘密出去不要与他人知道,给他三十两银子,雇一辆马车,沿途走大道,不与人说话。
“适有人家吗?”
“长女已出嫁,二女刚定了亲事,小女待字闺中。”
“待字闺中?在洛阳家中啊?”周大人的兄长收到信后立刻派人出来把他迎了进去,询问了弟弟的一些近况后握紧拳头猛锤了一下桌子快步走了出去,后来他被安排在一间房里,三天里除了上茅房不许出门,今天招他来又询问了一些他周大人的事后又询问他家里人。
“正是。”
“小千金年岁几何?”
“十八,”他真犯愁啊。
“十八?”这位周大人回过头来,犀利的眼神让他害怕的低下头去,这位周大人可真是很有官家气派。
“近来定王府里有位镇国将军适龄选婚,昨日到本官府里询问一番,本官家里只有两个儿子,以后,刘先生要在我这里做事,何不将小千金带来一试,平步富贵啊。”
“周大人、”在他这里做事?他是效忠那位周大人,过两天他就回去了。
“我弟弟将你举荐与我,我自是要多多优待,”刘仕章更疑惑了,让他跑这么远,那一封信里还说了让他为他哥哥做事吗?出发前没说过这事啊。
“大人,小人非是本地人士,又受了贵弟周大人的照拂,”他小心翼翼的委婉拒绝“小女年岁大了又姿色平庸,且性子倔强为人粗鲁,不配大人劳心劳力,小人过两天就回开封去,不在这里烦扰大人了。”
“刘先生为人温和恭顺,诸事谨慎,怎么会养育出粗鲁的儿女?再说,不过是让千金前去一试,若是不成,本官为她再择一良婿。”他面露悲伤“刘先生还不知道?我弟弟在开封府暴病而亡了。”
“周大人,仙逝了?”刘仕章不敢相信,虽然他身子骨弱,可衣食住行十分小心,各种滋补的药物都随身带着,怎么会突然暴病而亡?
“刘先生就在这里暂住罢,我派人接你夫人儿女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仕章细细回忆周大人那天的样子,和平时一样啊,他还服了一丸人参养身丸呢,气色不错啊。
“乘船过日月,嗯,南方贵胥?”这位周大人转身离开了,留下刘仕章还是一头雾水,到底出什么事了,周大人怎么突然死了呢,怎么就举荐他到他哥哥这里做事呢。他想不明白,回头回房的时候,想想妻儿们他更后悔了,就算一辈子秀才又能怎么样,在家和妻儿每日团聚,粗茶淡饭享受天伦之乐也挺好啊。
他正后悔呢,扭头看到池塘里那个石雕,是一艘船,船里放水养荷花,日头刚好倒影在水里,活水一动,这船好像也在动,他随口说了一句乘船过日月,猛地想起了二女儿那个梦,又想起妻子曾经说过请高人算卦,说女儿要嫁南边,将来贵不可言。
“难道、”他赶紧摇头,别做这个春秋大梦,伊王府因为他女儿十八岁还看不上没有登记在册呢,这边定王府又怎么会当回事。再说周大人只是说说玩笑罢,他那么大官怎么会当真呢,过两天他就辞别这里回家去罢,他真不是当官的料子,别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