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死得其所何所怨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11:38 源网站:2k小说网
  张荣之死的准确消息传到瓜洲渡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十三日了。

  陆游将最后一批淮东大军的送上船之后,方才收到这个消息,当即就呆愣住了。

  平心而论,这个消息并无意外,无论是刘锜乃至于当事人张荣都对于这个结果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

  因为想要牵制一支正兵数量高达三万,且一直高歌猛进,实力无损的敌军,除了狠狠打一仗,是没有其余任何办法的。

  牵制敌军也不是玩一二三木头人,我说你不要动你就真的不能动。

  例子都是现成的,金军在靖康年间绕过河北一片重镇,直扑汴梁的时候就是如此。

  虽然当时宋国在前线城池有兵马驻守,但以宋国连辽国余孽都不能战胜的能耐,自然对金军产生不了威胁,金军行事也就自然会肆无忌惮。

  同样,徒单贞所部在从始至终都没有感受到任何切实威胁的情况下,做出任何战略动作也同样是肆无忌惮的。

  反正自渡淮以来,金军面对宋军都是所向披靡,又为何担心军事冒险的风险呢?

  如果徒单贞真的发现刘锜率精锐赴淮西,同样派遣万余精兵追杀,同时对扬州与瓜洲渡发动进攻,张荣、贾和仲、李横这三部将会束手无策,根本无从牵制。

  想要让徒单贞这三万大军产生犹疑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打疼他们,给他们一种淮东将要发动决战的错觉,让他们在战略动作的选择上更加谨慎,从而为淮西的战事争取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虚张声势。

  若想要金军相信宋军的这副声势,唯有力战一场方才可行。

  然而在友军无法齐心的情况下,率领精锐兵马突袭敌军之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必然会获得一些战果,却也必然会在金军反击的时候首当其中,难以脱身。

  然而即便早就有了预料,却不耽搁陆游在这一刻痛彻心扉,以至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神情都有些恍惚起来。

  再联想到已经决死的刘锜,准备发动会战的刘淮与成闵,陆游脑中蓦然出现了一个念头。

  最先死的,难道从来都是这些最勇敢最忠义之人吗?

  在寒风之中呆立半晌之后,陆游跨上战马,与侍卫一起回到了瓜洲渡大营,来到了帅帐之中,向着叶义问辞行。

  “叶相公,我要去淮西了。”

  叶义问的双手微微一颤,虽然有些预料,却还是不舍:“务观何至于此,淮东军事还得需要你为我参赞一二,为何非得去淮西呢?”

  陆游拱手说道:“叶相公,淮东这边已经不会再有大战了,有诸位将军辅佐,叶相公统筹大局是不会出岔子的,只是需要亲力亲为之事,万万不可托付他人之手。”

  军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关键就是绝对不能犯懒,要时时刻刻去用双眼亲自去看士卒吃得如何,穿得如何,能不能领到赏赐,战马有没有加草料,营寨有没有建立好。

  这些问题,如果不切身实地的去看,很容易就被手下人糊弄。

  宋朝许多士大夫在军事上闹笑话,完全是因为脱离基层太久导致的。

  叶义问在亲身经历了一遭之后,终于放下了枢密相公的架子,开始事事躬亲,以至于最近常常有可圈可点的举措,已经不是完全不知兵的士大夫了。

  再加上张子盖、邵宏渊等人的协助,叶义问即便不能发动大规模反击战,但维持现状还是能做到的。

  然而叶义问还是不舍,从主座上站起,握住了陆游的双手:“贤侄,兵凶战危啊,你是一个书生,即便去了淮西,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陆游长叹一声,同样握住了叶义问的双手,诚恳说道:“叶相公,你可知道,山东义军南下也是有一番波折的?当时有许多山东豪杰说,大宋对山东没有恩义,为何要为大宋拼命。

  而如今,他们还是为了大宋与金贼决死了,作为鼓动他们南下之人,我有什么面目在淮东坐观成败呢?即便是胜了,百年之后,我又如何面对在此战捐躯的山东豪杰呢?”

  叶义问哑口无言。

  “至于文弱书生……”陆游自嘲一笑:“小侄我终究还是挥得动长矛,举得起长刀。若淮西真的就少我这一名舞刀弄枪的书生就能胜利,那该如何是好?”

  叶义问想了想之后,艰难说道:“贤侄,老夫知道你是被张敌万殉国讯息所激,但你还是要再想一想,如此激愤行事,是对大势有益还是有害。”

  陆游摇头:“叶相公,没有什么大势了,所有能做的谋划都已经做了,所有能算计的事情都已经算计了,接下来都是沙场厮杀,金戈决死之时了。

  淮西如果能胜,则两淮可复,山东可复,中原在望。若是失败,则两淮不复国家所有,山东孤悬于外苟延残喘,荆襄失守大江难平,大宋就没有几年国祚了。”

  说着,陆游恳切说道:“若到了那番田地,即便是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还不如与袍泽挚友一起战死在沙场了事,还望叶相公成全。”

  叶义问知道劝不住陆游,只能长叹一声,返回了案几之后,写下文书告身,递给了陆游:“贤侄,老夫此时不是枢密相公,只是以叔父的身份与你说一句,万事小心,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你还年轻,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陆游张了张嘴,点头应诺,随后重重一揖,拱手告辞。

  叶义问坐在案几之后,呆愣片刻,才唤来两名参谋军事,刷刷刷写下了几封文书:“你们二人,分别去找邵宏渊与张子盖,问一问他们,老夫准备死在瓜洲渡了,他们准备如何?是跟老夫死在一起?还是要当贰臣?”

  两名参谋军事不敢怠慢,接过文书,检查火印后,塞进怀中,火速上马离去了。

  “张荣昨日战殁。”与此同时,紧紧裹着一条大氅,站立在舵楼上的刘锜对身侧的李宝说道:“刚刚接到的消息。”

  李宝握着船舵的双手微微一颤,眼睛有些发红,声音还是坚定:“不错了,张敌万也算是死得其所。”

  刘锜仰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是啊,死得其所,何其幸也。自古而来,手握重兵的大将无一不被上下所忌,能够痛痛快快厮杀一场,死在最需要自己的战场上,机会何其难得!”

  李宝看着刘锜:“如此说来,都统也想要死得其所?”

  刘锜反问:“难道李总管不想?”

  李宝摇头:“自然是不想的,我想看着儿孙满堂,开两片大园子,种些瓜果蔬菜,我想回到家乡看看,聚拢我李氏族人,开枝散叶。”

  刘锜笑着说道:“没有想到,李总管竟然有如此闲情雅致。”

  李宝再次摇头:“非是我有闲情雅致,而是战场争锋,想要得胜,从来都是让敌人死得多,而不是想着让自己人**。刘都统此时却是想差了。”

  刘锜点头:“可能吧,只不过张敌万是听闻我的言语才去赴死,若我不能死战,九泉之下,终究无法面对于他。”

  李宝沉默片刻,还是说道:“那就死战吧。”

  刘锜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枚药丸,放进温热的酒囊中晃了晃,待药丸化开之后,举起酒囊,一饮而尽。

  少顷,刘锜那原本苍白的脸上也浮现出几坨红晕,如同返老还童,容光焕发一般。

  李宝询问:“这是什么?”

  刘锜笑道:“这是让老朽能再次挥刀的虎狼之药。”

  李宝点头,不再说些什么。

  按照计划,刘锜将要亲率淮东大军在完颜亮撤军之后于和州历阳县登岸,随即向西,攻下含山县,然后沿着褒禅山一路西进,抵达巢县战场。

  而李宝则是要继续顺流而上,自裕溪口入裕溪,堵住金军水路。

  再加上虞允文与李显忠所率的淮西大军与池州大军,几方合力,将完颜亮堵死在巢县。

  当然,再完美的计划终究还是要人来执行,不可能不出现任何变数,而此时,金军主力已经抵达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