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三十章 树危猢狲觅前途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11:38 源网站:2k小说网
  刘淮这次抵达东关的时候感受到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其中不止是百姓向巢县迁移之后的空旷感,杨春与陈如晦的态度与之前相比也是更加热情恭谨了不止一成。

  战场上的胜利从来都是巨大的威望催化剂,能连战连胜的将军往往会受众人效忠,乃至于能改朝换代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生命从来都是最重要的权利,跟着一个常胜将军就能保住性命,这可比其余什么功名利禄的保证实惠多了。

  眼见刘淮轻易在巢县城下成建制的覆灭了四个猛安,莫说陈如晦有些后悔,就连杨春也觉得听从刘淮的命令似乎并不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情。

  刘淮此次至东关,只带了千余步卒,与杨春所部的三千残兵,还有陈如晦的七百余健勇一起,组成了东关的守备力量。

  这些兵马如果跟金军主力大军正面厮杀,那肯定是鸡蛋碰石头,但是凭借东关与金军周旋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

  应该说刘淮率军抵达的十分及时,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十二月十一日早上,身处东采石的虞允文就察觉出了情况不对劲。

  金军的气氛变得不太一样了。

  虞允文不是突然之间变成了名将,而是因为经历了战事之后,自然会对军事有所理解,对于虞允文这种聪明人而言,通过蛛丝马迹乃至于直觉对战场产生推测,也是理所应当的。

  直观一点来说就是,金军放弃了已经攻占下来的江心洲,将所有兵马都撤到了大江西岸,虽然没有拔营离去,但依旧展现出了一股战略收缩的态势。

  而随着成为几支大军之中消息最为灵通,也最为全面之人,巨大的抉择已经摆在了虞允文面前。

  到底要不要主动追击金军,或者说应该在什么时候主动追击金军?

  **也知道金军是在战略收缩,并不是大溃败,此时定然有精兵张网以待,无论哪支兵马渡江作战,都会遭到金军的迎头痛击。

  李显忠同样有所担心,也因此,他向虞允文谏言,等待东关正式开打之后,再进行渡江作战。

  但虞允文还是拍板,无论如何要先反击一下,因为这并不是只是战阵,更是**上的意义,主动发动反攻与敌人撤走之后再追击,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与恭送敌军的名头比起来,就算是小败也不是不能接受。

  李显忠在思量许久之后,终于同意了虞允文的想法,在再次占据江心洲之后,派遣心腹悍将李子远率三百精兵渡江,由孟佛陀接应,向着金军大营发动进攻。

  金军也没有想过宋军会如此快的发动反击,三支大军都处于在收缩防御的阶段,听闻军情皆是一时错愕,但随即就有游骑回报,主持大营事务的完颜元宜拍板,立即发动了反击。

  李子远也知道金军大营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撼动的,在迅速射杀了十几名靠近的金军游骑,并割取了首级之后,见到金军甲骑从营寨中涌出,立马上船离去了。

  只不过在船上时,李子远下令将金军首级高高挂起,如同获得一场了不起的大胜一般,宋军纷纷高声欢呼起来。

  这可把亲自前来探查宋军情况的完颜元宜腻歪得够呛,却还是没有办法。

  金国水军这些日子也是伤亡惨重,疲惫不堪,让他们与洞庭湖水军残部在江上周旋,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思量片刻之后,左右无法,完颜元宜只能下令严守江岸,同时抓紧在和州作布置。

  李子远的胜利虽然只是小胜,却还是极大的振奋了宋军的士气,很快就有其余几部兵马有样学样,渡江骚扰金军,可金军又不能放任宋军往来,双方的厮杀规模迅速变小,但烈度却是没有减少分毫。

  而眼见又是一波游骑向大营处疾驰而来,完颜元宜怒气勃发,只能将气撒到身前军使身上。

  “到底探查清楚没有?徐文那厮为何突然撤出真州?”

  军使额头汗如雨下:“确实有过大战,营寨都烧了,也有尸首,船也沉了许多,俺只是在真州左近探查了一番,其余几名斥候已经向扬州追去。”

  完颜元宜还要说话,却只见一人带着几名亲卫来到身前。

  “完颜尚书,陛下有旨意,让老夫去徒单贞军中,督促徒单贞回保山阳。”

  完颜元宜不敢托大,恭敬还礼。

  原因无他,面前这名清瘦老者正是同判大宗正事、右监军徒单永年,也是此次随驾的国家重臣之一。

  完颜元宜行礼之后,想了一下,还是皱眉问道:“陛下难道是担心徒单贞不退兵,会有危险吗?”

  徒单永年叹了口气,摇头以对:“并非如此,陛下是担心徒单贞撤得太快,太坚决,以至于直接撤回到淮河以北,将此次南征得来的土地全都弃了。”

  完颜元宜恍然点头,在大撤退的时候,撤的坚决很有可能遭遇敌军更为坚决的追击,到时候撤退变成溃退就麻烦了。

  有徒单永年这名与徒单贞同族的老臣坐镇,无论如何也能稍稍控制住局面。

  “那我再派遣些兵马来送右监军。”

  徒单永年摇头:“我还有几十族兵,有这些人保护,只要老夫不去主动碰宋人的霉头,这百来里路程,也就是一日而已。”

  完颜元宜点头,也不再劝,只是又嘱咐了一句徐文的武成军之事,随即两人就在营门处拱手而别。

  徒单永年缓缓驱马,向东行进两里之后,驻马回头,心中微微一叹的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自己终于脱离险境了。

  完颜亮依旧是如此自大,而那些将军们也被不间断的胜利迷了眼睛,以至于都看不清现在究竟是如何险恶的局面。

  此时后路被断并不是某座城池失控,而是合肥、巢县、东关这一条线全都没了。

  刘淮之前声名再不显,现在武胜军都被吞掉了,朝中还是将他当作一个钻空子的小儿辈,是不是有些过于托大了?

  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率领三万大军,自和州一路向北,经滁州,至钟离,占据濠州之后再行观望。

  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战马牲畜都会损耗甚重,甚至会面临多路宋军的追击,却终究要比一头扎进巢县要好的多。

  然而徒单永年有办法去劝说完颜亮吗?

  并没有!

  正如同他没办法劝说完颜亮不要南征一般!

  苏保衡这种老臣在临死前的谏言才只是让完颜亮暂缓了渡江的步伐,他徒单永年何德何能,能劝住完颜亮?

  “陛下啊陛下,只愿你一战功成吧!”徒单永年心中长叹一声,随即拨马向东北,带着子侄族兵狂奔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