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八十章 一骑乌骓百骑开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11:38 源网站:2k小说网
  刘淮抵达芜湖城的时候,已经有三千余军士渡过了长江,抵达了裕溪镇参加了战斗。

  裕溪镇的金军也是武锐军正军,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数量差距,却还是难以翻出什么浪花来。

  可此战毕竟是渡江作战,这个时代又没有专门的抢滩登陆的训练,也因此编制混乱也是难免的。

  偏偏辛弃疾为了打开城防缺口,一马当先杀了出去,虽然效果显著,却不可避免的脱离了大军,以至于没有在一开始建立前阵指挥体系。

  当然,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辛弃疾建立了前阵指挥部也管不了什么用。

  因为他在靖难大军之中的威望不足,其余诸将不可能随时随地的无条件服从他。

  这不是说张小乙这些人会明着抗命,而是会假装战事混乱听不到军令而各行其是。

  刚刚正在厮杀,没有听到聚兵号角,现在听到了就赶回来了,你总不能因为这点屁事杀了我吧?

  说白了,大家都是从硬仗中打出来的,凭什么你辛弃疾一个客将就要高人一等?难道就因为都统郎君抬举你?

  刘淮抵达芜湖城之后,只是微微一扫有些混乱的内渡,立即就想到了裕溪镇那边只会比此地混乱十倍不止。随即他从马上跃下,对站在内渡一处望楼上作指挥的何伯求高声说道:“何大管,我要立即渡江!”

  何伯求也知道事态紧急,立即点头:“都统郎君,一百飞虎军已经牵马上船,张白鱼张四郎正在岸上等你,我让前方船只让开航道!”

  顿了顿之后,何伯求复又说道:“都统郎君,万事小心!”

  刘淮点头,将已经疲累不堪的战马扔在原地,随后就向着代表靖难大军都统的靖难大旗而去。

  彼处,还有一面飞虎大旗与白鱼符旗并立,张白鱼正在旗下焦急等待,见到刘淮抵达,大喜过望:“都统郎君。”

  刘淮拎着沥泉枪,只是点了点头:“四郎,时间紧急,现在就上船,将靖难大旗与飞虎大旗都挂起来,咱们渡江!”

  张白鱼更加振奋,大声应诺之后就指挥军士扛着大旗上船。

  此时这艘巨大的顺轮船甲板上已经挤满了牵着战**甲骑,他们见到刘淮走上舵楼之后纷纷低声窃窃私语起来,待见到三面大旗**上舵楼之后,更是有些激动起来。

  “都统郎君渡江了!”

  “都统郎君渡江!”

  张白鱼站在甲骑身前,高举右手,大声呼喊起来。

  “都统郎君渡江了!”

  一开始只是嘈杂的呼喊,不过片刻,一船的甲骑就同时躁动大喊起来,将内渡中的各种嘈杂之声压了下去。

  正在准备等船渡江的军士一时间纷纷抬头来望,见到那艘挂着靖难大旗的巨大车船果真驶出水门之后,迅速安静下来。

  似乎刘淮渡江是什么了不得的信号一般,让刚刚的争执与小规模混乱都变得烟消云散起来。

  徐宗偃同样在望楼上,看着这一幕,几乎是眼角嘴角一起**。

  几个月之前,他还敢呵斥刘淮放肆,如今他不止不敢,甚至觉得几个月之前的自己有些胆大包天,肆意妄为了。

  战争难道真的能让一个人蜕变到如此程度?

  “徐大判,你可要渡江?”复又有几艘水轮船驶出之后,何伯求笼着手,平淡询问。

  徐宗偃理论上是宋国官员,虽然楚州都没了,但他楚州通判的职位却一直没有被撸掉。他厮混在靖难大军中,所作的事情也是为张小乙所率的破敌军作后勤保障,同时隐约是何伯求的副手,此时不愿意渡江拼命,也算是理所应当。

  然而徐宗偃却是摇头,咬牙说道:“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江北的。”

  面对如此豪言壮语,何伯求只是点头,伸出手来指了指内渡上一处:“破敌军已经全员渡江,副统制李秀是最后一部,你且去随他去吧。”

  徐宗偃拱手离开。

  何伯求回望,复又转身看向内渡。

  确实,死也要死在北地的,死在江南算什么?

  另一边,辛弃疾已经脱离了战斗,并且在镇子之外竖起了自家大旗,来收拢兵马。

  裕溪镇中依旧在作战,只不过只是清缴残余敌军罢了,各军统制都在收拢兵马列阵。

  按照事先计划,现在就应该全军沿着裕溪水北上,杨钦所部舰船也应该分出一部来,双方水陆共进,一举攻克东关。

  然而今天确实是仓促出战,而且裕溪中间还莫名多出来一座金军水寨,以至于全盘计划似乎都得更改。

  除此之外,有金国军使往东北边武锐军离开的方向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援军抵达,甚至武锐军全军而返,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是军事冒险,哪里可能会有万全之策呢?

  辛弃疾虽然胸中有沟壑,也有随机应变,临阵指挥之能,却根本无法作一言堂。

  就在他犹豫着是不是要下死命令时,刘淮抵达了裕溪口,并且立起了靖难大旗。

  应该说效果显著,最起码各军统制都迅速派来军使,来请求调令。

  刘淮也不含糊,下令除飞虎军外,全军骑兵归辛弃疾指挥,令其迅速沿着裕溪向北,先配合杨钦攻打水寨,随后再继续北上,突袭东关。

  一定要让金军反应不及!

  其余步卒列队跟着辛弃疾向北急行军,碰到什么都不用管,要一直行进到东关才可以歇息。

  飞虎军与雷奔所部校刀手全都留下,就地披甲等待,以阻拦可能抵达的金国援军。

  军使纷纷大声应诺离去,不过片刻之后,四千余靖难大军就轰然启动起来。

  且不说其余各军如何去想,作为临时前锋的辛弃疾看到各军骑兵不断向自己汇聚,之前积累的些许沮丧一扫而空。

  即便船只运力有限,直到此时才运过来八百余骑,但对于辛弃疾来说已经足够了。

  对着刘淮一拱手之后,辛弃疾亲自拔出树立在身侧的青兕大旗,上马之后摇动起来:“诸位!随我建功立业!马上取功名!”

  说罢,辛弃疾再次一马当先,沿着裕溪向上游袭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