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日。
各种消息终于从两淮传了回来。
这些探马着实艰难,在沦陷区行动,有的碰上了山匪土匪,有的遇到了金国游骑,还有的干脆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犄角旮旯。
出身飞虎军的探骑还好一些,淮西军的几乎有一半折在了大江西岸,剩下的还没有探查出什么情报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情报是巢湖水军一名唤作元茂的都头亲自来传递的。
躲在巢湖的庐州大军残部同意协助靖难大军,但以他们的实力,别说合肥了,就连巢县都没有办法攻下来,也因此只能提供一些情报,到了靖难大军抵达的时候再行汇合。
刘淮对此也是了然。
杨春他们肯定是害怕他们夺下城池之后,靖难大军已读不回,表示要取消渡江计划,这就扯淡了。
虽然管崇彦他们将靖难大军吹得天花乱坠,但杨春作为大军统帅,肯定不能听风就是雨。
想要自己这边出力,你们靖难大军总得显示出决心而已。
怎么显示决心?
你们渡江到两淮作战的那一刻开始,就足以显示决心了,到时候无论是庐州大军还是巢湖水军,都会听从你刘大郎的指挥,与金贼决死。
除此之外,元茂还带来了一个准确的消息。
金国武胜军屯驻在了合肥,在前几日分出一些兵马,带着投降的宋国伪军,向西面而去了,不知道究竟是分兵驻扎,还是攻打哪里的城池。
至于武胜军都统大怀贞,他的旗号倒是一直都在合肥,没有动作。
巢县与东关总共有武胜军一个猛安屯驻,其中大部在巢县,东关只有一二百正军。这个猛安还有保护裕溪这一条后勤要道的任务,时不时就得派出数百兵马押运粮船。
巢湖水军残部曾经组织人手夺取过两回金军漕船,但金军吃了两次亏之后也学乖了。粮道不走肥河入巢湖了,而是通过陆路抵达巢县,然后堵住裕溪与巢湖的入口,自巢县入裕溪,继续走水路。
如此转手麻烦无比,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金国马步军强大无比,但水军实在是过于菜了一些,总不能让武胜军脱了重甲,弃了战马,驾着小船到巢湖去围剿庐州大军残部吧?
到时候杨春与梁子初就要笑歪嘴巴了。
于此同时,虞允文也在发挥手中的权力,调动民船商船渔船,在丹阳湖中聚集,并通过芜湖水陆续抵达芜湖内渡。
池州大军与淮西军则是放出风声来,说要渡江作战,打回老家去云云。
效果十分显著,立即就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别说小兵辣子,就连统领官一级也纷纷向上汇报,不是说不想作战,但现在确实是没有准备好,池州大军、淮西军、靖难大军即便进行了扩军,现在总人数才不到四万,如何能在三个万户金军面前完成抢滩登陆?
这可是长江,被半渡而击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得渡江之人就会被直接弄死在滩涂上。
若不是各个统制官知道内情,强行压制,并且暗暗透风,由洞庭湖水军打头阵,说不得宋军已经自乱阵脚了,平白让靖难大军看了笑话。
靖难大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军士大多数都是山东出身的豪杰,他们到江南也是异域作战,到两淮同样是异域作战,虽然将要面对敌军主力,但这些年山东汉儿面对金贼主力的时候还少吗?
更别说此战还是由他们的无敌统帅刘淮亲自带领,这还怕个鸟?
应该说战场才是建立威望的最好地点,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大胜之后,靖难大军对于刘淮的信任已经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这也说不清究竟是好是坏,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统帅很有可能让其余人离了他就不会打仗,但在此时此刻,刘淮就是靖难大军勇气的源头。
在靖难大军急速扩军之中,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二十八日。
在这一日清晨,靖难大军将营寨让给了池州大军,远离江岸行军,机动到了芜湖城中。
差不多同一时间,关于靖难大军要渡江赴两淮作战的军情终于被秘密送到了枢密相公叶义问处。
负责处理此类文书的正是原本忠义大军三号人物,如今的镇江府诸军参谋军事陆游。
当文书传到瓜洲渡的时候,陆游正在大发雷霆。
“在大江岸上插树枝,以作鹿角,来阻拦金贼渡江,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陆游拿起一封文书,冷冷出言。
几名幕僚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年轻人颤颤巍巍拱手出言:“陆参谋,是我出的主意。”
陆游看了那人几眼,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他人也就罢了,但你侯宇侯二郎可不是什么糊涂人物,不得不罚。”
说罢,陆游沉下脸来:“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肃立在身侧的靖难军甲士立即扶刀向前,摁住肩膀将其拖拽出去。
“慢着!等……等等……我有何罪?!”
侯宇慌忙挣扎,同时大喊出声。
然而这些被刘淮专门留在陆游身侧的靖难军甲士哪里会搭理他究竟要说什么,直接就要用破布塞住侯宇的嘴巴。
“慢。”陆游在案几之后出言。
甲士立即止步,并架着侯宇转过身来。
“现在我就跟你说个明白。”陆游拿着文书起身,同时看向帐中其余幕僚:“将树枝插在江岸,不止难以阻敌,夜间水流一冲,就会无影无踪,届时无论是谁下的命令,浪费民力不说,还会被世人所笑。”
“你久居江边,兄长就在水军,又是个难得的伶俐人,如何会不知晓这个道理?”陆游指着文书说道:“如此荒唐的建议你还是提出来了,而且是越过我这个略略知兵的参谋军事,直接递到了叶相公面前,堪称居心不良!”
“你为何要做此事我不管,你背后又是谁我同样不管,但我身为叶相公晚辈,不敢不替他拔除幕府中的隐患。”陆游将文书摔在案几上:“侯宇,如今我再送你一句金玉良言,大丈夫既然托身效命,即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只会封金挂印罢了,如何能做吃里爬外之事?到时候无论是你如今效忠之人,还是背后之人都会看你不起。”
侯宇的脸色在陆游说第二句的时候已经变得惨白,到了最后更是摇摇欲坠,却还是强行反驳:“陆游,你莫以为你可以一手遮天……咳……”
见有人敢直呼陆游之名,甲士勃然大怒,一拳擂在侯宇的胸腹之间,将其打得连连干呕。
“这个金玉良言值十军棍,将其拖下去,打三十军棍。”陆游冷然下令,随后在侯宇的惨呼求饶声中坐回案几之后,拿起文书之余没来由的一阵心累。
在忠义军中时,即便也是心神俱疲,劳累奔波,那也是全军豪杰殚精竭虑一起对抗外敌。
哪像现在,除了抗金之外还得预防身后捅来的刀子。
就比如今日,如果叶义问真的发动民夫,在河岸上插树枝充作鹿角,来日江水将树枝冲走之后,就是叶义问不习军旅,措置乖谬的铁证。
到时候朝中政敌就有手段要用出来了。
当然,敢于陷害枢密相公,甚至能买通叶义问幕僚的官员也不可能是什么小人物,陆游就算猜也能猜出来究竟是哪几个,只不过大敌当前,没法计较而已。
“报!”有军使高举文书,报名而入:“淮西虞相公、李都统、刘都统共同的署名文书,需面呈叶相公!”
陆游脸色一变,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依旧抓住这名衣服下摆湿淋淋的军使说道:“叶相公此时在刘经略帐中,随我一起来!”
说罢,陆游招呼上四名甲士,一起上马,将军使夹在中间,向着瓜洲渡中心位置而去。
各种消息终于从两淮传了回来。
这些探马着实艰难,在沦陷区行动,有的碰上了山匪土匪,有的遇到了金国游骑,还有的干脆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犄角旮旯。
出身飞虎军的探骑还好一些,淮西军的几乎有一半折在了大江西岸,剩下的还没有探查出什么情报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情报是巢湖水军一名唤作元茂的都头亲自来传递的。
躲在巢湖的庐州大军残部同意协助靖难大军,但以他们的实力,别说合肥了,就连巢县都没有办法攻下来,也因此只能提供一些情报,到了靖难大军抵达的时候再行汇合。
刘淮对此也是了然。
杨春他们肯定是害怕他们夺下城池之后,靖难大军已读不回,表示要取消渡江计划,这就扯淡了。
虽然管崇彦他们将靖难大军吹得天花乱坠,但杨春作为大军统帅,肯定不能听风就是雨。
想要自己这边出力,你们靖难大军总得显示出决心而已。
怎么显示决心?
你们渡江到两淮作战的那一刻开始,就足以显示决心了,到时候无论是庐州大军还是巢湖水军,都会听从你刘大郎的指挥,与金贼决死。
除此之外,元茂还带来了一个准确的消息。
金国武胜军屯驻在了合肥,在前几日分出一些兵马,带着投降的宋国伪军,向西面而去了,不知道究竟是分兵驻扎,还是攻打哪里的城池。
至于武胜军都统大怀贞,他的旗号倒是一直都在合肥,没有动作。
巢县与东关总共有武胜军一个猛安屯驻,其中大部在巢县,东关只有一二百正军。这个猛安还有保护裕溪这一条后勤要道的任务,时不时就得派出数百兵马押运粮船。
巢湖水军残部曾经组织人手夺取过两回金军漕船,但金军吃了两次亏之后也学乖了。粮道不走肥河入巢湖了,而是通过陆路抵达巢县,然后堵住裕溪与巢湖的入口,自巢县入裕溪,继续走水路。
如此转手麻烦无比,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金国马步军强大无比,但水军实在是过于菜了一些,总不能让武胜军脱了重甲,弃了战马,驾着小船到巢湖去围剿庐州大军残部吧?
到时候杨春与梁子初就要笑歪嘴巴了。
于此同时,虞允文也在发挥手中的权力,调动民船商船渔船,在丹阳湖中聚集,并通过芜湖水陆续抵达芜湖内渡。
池州大军与淮西军则是放出风声来,说要渡江作战,打回老家去云云。
效果十分显著,立即就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别说小兵辣子,就连统领官一级也纷纷向上汇报,不是说不想作战,但现在确实是没有准备好,池州大军、淮西军、靖难大军即便进行了扩军,现在总人数才不到四万,如何能在三个万户金军面前完成抢滩登陆?
这可是长江,被半渡而击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得渡江之人就会被直接弄死在滩涂上。
若不是各个统制官知道内情,强行压制,并且暗暗透风,由洞庭湖水军打头阵,说不得宋军已经自乱阵脚了,平白让靖难大军看了笑话。
靖难大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军士大多数都是山东出身的豪杰,他们到江南也是异域作战,到两淮同样是异域作战,虽然将要面对敌军主力,但这些年山东汉儿面对金贼主力的时候还少吗?
更别说此战还是由他们的无敌统帅刘淮亲自带领,这还怕个鸟?
应该说战场才是建立威望的最好地点,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大胜之后,靖难大军对于刘淮的信任已经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这也说不清究竟是好是坏,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统帅很有可能让其余人离了他就不会打仗,但在此时此刻,刘淮就是靖难大军勇气的源头。
在靖难大军急速扩军之中,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二十八日。
在这一日清晨,靖难大军将营寨让给了池州大军,远离江岸行军,机动到了芜湖城中。
差不多同一时间,关于靖难大军要渡江赴两淮作战的军情终于被秘密送到了枢密相公叶义问处。
负责处理此类文书的正是原本忠义大军三号人物,如今的镇江府诸军参谋军事陆游。
当文书传到瓜洲渡的时候,陆游正在大发雷霆。
“在大江岸上插树枝,以作鹿角,来阻拦金贼渡江,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陆游拿起一封文书,冷冷出言。
几名幕僚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年轻人颤颤巍巍拱手出言:“陆参谋,是我出的主意。”
陆游看了那人几眼,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他人也就罢了,但你侯宇侯二郎可不是什么糊涂人物,不得不罚。”
说罢,陆游沉下脸来:“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肃立在身侧的靖难军甲士立即扶刀向前,摁住肩膀将其拖拽出去。
“慢着!等……等等……我有何罪?!”
侯宇慌忙挣扎,同时大喊出声。
然而这些被刘淮专门留在陆游身侧的靖难军甲士哪里会搭理他究竟要说什么,直接就要用破布塞住侯宇的嘴巴。
“慢。”陆游在案几之后出言。
甲士立即止步,并架着侯宇转过身来。
“现在我就跟你说个明白。”陆游拿着文书起身,同时看向帐中其余幕僚:“将树枝插在江岸,不止难以阻敌,夜间水流一冲,就会无影无踪,届时无论是谁下的命令,浪费民力不说,还会被世人所笑。”
“你久居江边,兄长就在水军,又是个难得的伶俐人,如何会不知晓这个道理?”陆游指着文书说道:“如此荒唐的建议你还是提出来了,而且是越过我这个略略知兵的参谋军事,直接递到了叶相公面前,堪称居心不良!”
“你为何要做此事我不管,你背后又是谁我同样不管,但我身为叶相公晚辈,不敢不替他拔除幕府中的隐患。”陆游将文书摔在案几上:“侯宇,如今我再送你一句金玉良言,大丈夫既然托身效命,即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只会封金挂印罢了,如何能做吃里爬外之事?到时候无论是你如今效忠之人,还是背后之人都会看你不起。”
侯宇的脸色在陆游说第二句的时候已经变得惨白,到了最后更是摇摇欲坠,却还是强行反驳:“陆游,你莫以为你可以一手遮天……咳……”
见有人敢直呼陆游之名,甲士勃然大怒,一拳擂在侯宇的胸腹之间,将其打得连连干呕。
“这个金玉良言值十军棍,将其拖下去,打三十军棍。”陆游冷然下令,随后在侯宇的惨呼求饶声中坐回案几之后,拿起文书之余没来由的一阵心累。
在忠义军中时,即便也是心神俱疲,劳累奔波,那也是全军豪杰殚精竭虑一起对抗外敌。
哪像现在,除了抗金之外还得预防身后捅来的刀子。
就比如今日,如果叶义问真的发动民夫,在河岸上插树枝充作鹿角,来日江水将树枝冲走之后,就是叶义问不习军旅,措置乖谬的铁证。
到时候朝中政敌就有手段要用出来了。
当然,敢于陷害枢密相公,甚至能买通叶义问幕僚的官员也不可能是什么小人物,陆游就算猜也能猜出来究竟是哪几个,只不过大敌当前,没法计较而已。
“报!”有军使高举文书,报名而入:“淮西虞相公、李都统、刘都统共同的署名文书,需面呈叶相公!”
陆游脸色一变,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依旧抓住这名衣服下摆湿淋淋的军使说道:“叶相公此时在刘经略帐中,随我一起来!”
说罢,陆游招呼上四名甲士,一起上马,将军使夹在中间,向着瓜洲渡中心位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