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六十一章 自古青州多风雨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06:12 源网站:2k小说网
  “飞虎郎君?**的飞虎郎君,我如何会怕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

  朐水之畔的临朐城上,呼延南仙望着城下来往军士,冷笑不止。

  此时的呼延南仙虽然已经投入到了忠义大军帐下,却依旧保留了武成军的番号。

  魏胜此举固然有稳定武成军军心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战事紧张,来不及好好整军,更没来得及制作新的金鼓旗号。

  不止如此,魏胜还将武兴军那一部临阵倒戈的汉儿军也补充进了武成军,统一归呼延南仙指挥。

  这的确是让呼延南仙感激涕零了一阵,但随着越打越顺,呼延南仙也飘了。

  尤其是自密州分兵,武成军独自向西,沿着朐水向北打,直攻入金军在山东两路的统治核心益都府,并且将临朐县一鼓而下之后,呼延南仙的鼻子简直要翘到天上去。

  山东两路不就是靠我们武成军良家子来撑门面吗?

  现在没了我们,你们金国算是个什么东西!

  武成军也在北上的过程中迅速膨胀,此时正军已经有六千兵马,足以傲视魏胜手下其余各军。

  “你真的不怕吗?”已经瘦了一圈胡子拉碴的梁远儿冷冷反问。

  呼延南仙冷笑两声,笑声却是莫名干涩。

  谁能不怕呢?

  作为忠义大军的前锋总指挥,刘淮打的就是硬仗,啃的就是硬骨头,他时时刻刻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每次都在敌人将气焰正盛的时候活生生压回去。

  高文富如此,仆散达摩如此,武兴军也是如此,就连他们水军也吃过大亏,五千威镇军就是被摧枯拉朽打崩了。

  别的不说,就说天平军那一群军将,能乖乖的听从刘淮的命令,还不是因为在那混乱的蒙山之夜,在诸将惶惶的时候,只有刘淮站出来,率军硬生生的将局面打了回去吗?

  这种人的威望不是继承而来的,而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聚拢在他身边之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都承认他能想他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能为。

  说简单一点,缺了此人,大事难成。

  这种人,谁又能不怕呢?

  但凡有冒犯,刘淮可能一笑了之,但他麾下的悍将们如何能饶?

  “呼延统制,我劝你一句。”梁远儿复又言道:“也就是飞虎郎君不在,否则就是他与魏公一南一北,主持攻势了。”

  呼延南仙脸颊抽了抽:“道理我都懂。”

  梁远儿摇头:“不,你不懂。若是此战宋国覆灭,那一了百了,我也不说什么。若是宋国能胜,你说以飞虎郎君的性子,他会立下多大的功劳?他又有何等威望?麾下的兵马又得历练到什么程度?

  到时候,有人若说你不遵魏公将令,他会如何去做?你怕飞虎郎君手下的骄兵悍将,然而飞虎郎君却是魏公麾下的骄兵悍将,更是有婿养子的身份,难道真以为他不会对你动手?”

  呼延南仙气焰已经小了两分:“我手握六千大军,难道还怕他?”

  梁远儿叹了口气,懒得再劝。

  两人争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临朐县作为益都府的南大门,西侧是泰山山脉,东侧是泰山山脉的余脉,一片广大的高山丘陵地形。

  因为有朐水从中间流过,因此,此地相对平坦,临朐城就正好卡在中间。

  向北就是山东东路的精华地带,一马平川的胶莱平原。

  而若是沿着朐水继续向北,不过四十里,就是益都府的首府益都县了。

  益都府之所以会成为金国在山东两路的统治核心,也是因为这片肥沃平原安置了足够多的猛安谋克户,金国官府在这里有足够多的自己人,有足够多的军事力量可以镇压周边形势。

  然而关键就在于,这片土地自春秋之前被周朝开拓,哪里是什么无主之地?

  这肥沃平原原本的主人是谁呢?

  看一看眼睛都红了的武成军就知道了。

  武成军从开始两千多人,打进益都府后迅速膨胀到六千兵马,也真不是呼延南仙滥竽充数,什么人都往军中收。

  山东中产之家早就想跟猛安谋克户拼命了。

  这些曾经的良家子就因为这些女真人占了他们的地,而沦为了赤贫,怎么不可能不满腔愤怒?

  也因此,呼延南仙早就想要在益都府掀起滔天血海了。

  这更是武成军上下一致的愿望。

  打回老家去,杀光女真人!

  然而魏胜传来的军令则是,武成军要严格按照之前的规定来处置这些猛安谋克户。

  也就是反抗者全杀,临阵投降者进行十一抽杀,剩余人按照公审后的罪名进行劳动改造。

  妇孺分别安置,或是婚配或是做工。

  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能会有优待。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女真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都必须要改汉姓,习汉俗,穿汉服,写汉字。

  这虽然也是严惩,但与武成军所想的那种严惩不是一码事。

  即便呼延南仙也知道,魏胜的策略才是正确的,可以有效分化猛安谋克户中的死硬分子与普通百姓,减少接下来的伤亡。

  但呼延南仙还是想要通过屠杀猛安谋克户们,来扩大自己在武成军中的威望,以形成军中之军,国中之国的局面,来凭借手中筹码与魏胜讨价还价。

  运作好了,自己没准就从开国侯变成开国王爷了。

  到时候只说山东良家子们复仇心切,自己控制不住大军,一推六二五,难道魏胜还会因为这事杀自己不成?

  然而梁远儿却指出了一点。

  魏胜可能会看在大局份上饶了你,正如同饶了那些猛安谋克户一样,但刘淮回来之后呢?你不就成了最好的立威靶子了吗?

  罪名都是现成的。

  不遵将令!

  眼见梁远儿一副朽木不可雕的表情,呼延南仙也有些愤怒,随后也有些丧气。

  没办法,自家事自家知,呼延南仙也知道自己是个‘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大将,想要独自建制就是快活几年的结果,根本不可能是魏胜父子的对手。

  与其玩一些小心思,还不如尽心尽力,最起码也给麾下跟着自己反金的老兄弟们寻个结果。

  想到这里,呼延南仙复又有些发愁。

  将益都府猛安谋克户屠光是武成军自下而上的意志,他作为最高长官,虽然威望甚重,可又如何阻拦众意呢?

  这要是真的控制不住麾下兵马,总不会还要受挂落吧?

  呼延南仙如此想着,眼睛望向城外,却见北边百余骑急速而来。

  “准备迎敌!”梁远儿也看到了这股骑兵,立即大声下令。

  “慢!”

  呼延南仙摆手,同时眯起了眼睛。

  说话间,百余骑又近了一些,有游骑探马上前查探,然而刚刚靠近就拨马回头,向着城池奔来,如同要传递重要消息。

  呼延南仙看着一溜烟进城的斥候,摇了摇头。

  不用通报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百骑之中打起的大旗,黑底红字,上书一个‘魏’字。

  忠义大军都统魏胜亲自来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呼延南仙心中既有一块大石头落地,又有一些不甘,一丝恐惧,百种滋味同时升腾而起,让他一时间感到百味杂陈。

  但到最后,其人觉得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笑了起来。

  “阿远,都统来了,与我一起下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