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左右(下午3点),采石镇中靖难大军军营已经聚拢了三百多甲骑。
这个数量其实是有些出乎刘淮预料的。
因为在他想来,今日能赶来的无非就是掉队的飞虎军了,可谁成想,靖难大军破敌军统制官张小乙亲自率领百骑,脱离了大军的行进序列赶来了。
原本刘淮还以为张小乙与辛弃疾出了什么龃龉,毕竟相对于从忠义军转变为靖难军的张小乙,辛弃疾虽然也跟着刘淮打了许多仗,但终究还是个外人,资历相对较老的张小乙心里不舒服那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旁敲侧击的询问一番之后,刘淮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大郎,阿秀说我一路上闷闷不乐,几乎是将霜挂在脸上。”帅帐中的火堆旁,张小乙用解腕尖刀插着个干硬炊饼,在火上烘烤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指了指自己:“我平日里也不照镜子,真的如此吗?”
刘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其实自那日南下决意做出之后,你就如此了。那日我就想说,你真的是一脸不情愿的在请战,如果不是你言辞恳切,而且李三郎也是信誓旦旦,我绝对不会让右军来的。”
张小乙摸着脸,苦笑一声:“真的这么明显?”
刘淮继续点头:“真的这么明显。”
“唉……”张小乙长叹一声,嘴角扯出一丝笑意:“大郎,不管你信不信,我真的是自愿南下,与金贼作战的。”
“我信。”刘淮正色说道:“我相信。”
张小乙一愣,随即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刘淮。
刘淮语气变得放松:“其实小乙哥你是相信父帅,也相信我,相信我们抗金的决意,也相信我们的战略推论,意识到真的不能让金贼占据两淮,否则山东局面就会大坏,东海的乡亲就会再遭劫难。
但宋国对东海起事见死不救却是深深伤了你的心,你对宋国是又痛恨又鄙夷,一想到要为了宋国拼命,就觉得实在是太不值了,全身都在抗拒。
小乙哥,我说的对也不对?”
张小乙笑容转,复又叹了一口气方才说道:“知我者,刘大郎也。大郎,你可知道跟咱们一起南下的徐宗偃,我每次见到那厮,都想要直接拔刀宰了他,做梦都想。
但每次手都摸到刀了,却又告诫自己要相忍为国。大郎,我有时候都要被撕扯疯了。”
刘淮摇了摇头,也是轻轻叹气:“所以你就率本部马军脱离大军,先行一步?”
“倒也不是这个原因。”张小乙脸上的表情转为哭笑不得:“在忠义大军时,我为右军统制官,到了靖难大军组建的时候,我为破敌军统制官。阿秀见我一直苦着脸,还以为我是因为张四郎、罗大郎、石七郎、王五郎这些统领官原本低一级,此时却与我平起平坐而感到愤怒,心生怨怼,所以来劝我。
但我是真的没有作此想,只要能抗金,莫说统制官统领官,就算让我当个军卒,我也愿意。
我表明了心意后,阿秀就劝我,说既然他这么认为,军中肯定也有不少人如此想。他更怕的是大郎也这么想,所以就劝我率马军先行一步,只要与大郎合军一处,那些许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听到这里,刘淮也有些哭笑不得:“我如何会这么小觑你?”
张小乙也笑了:“我知道。”
刘淮想了想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我这里正好缺统军大将,但可能得需要你一个统制官冲杀在前了。”
张小乙收回烤得滚烫的炊饼,笑着说道:“大郎君身为都统都冲杀在前,我一个统制官又如何呢?”
就在此时,头发还有些湿气的张白鱼甩着手进入大帐,见到张小乙后欣喜说道:“小乙哥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吗?”
“见到有功勋可立,有金贼可杀,不敢不快。”张小乙笑道。
刘淮摆手:“莫要再寒暄了。四郎,探查得如何?有没有被发现?”
张白鱼摇头说道:“甄家小子有些夸大,不是什么通衢大道,甚至还要涉一段浅水,无法披重甲。”
刘淮静静听着麾下这名水性最好将领的感受,随后出言询问:“能同时通过多少人?路途可算通畅?”
张白鱼低头盘算了一下:“都穿铁裲裆、头盔,手持短兵,大约二十人。而且都得知道些水性才可以。路途倒是通畅,只是到了路的尽头是个暗门,为避免打草惊蛇,我没有进去,只是听闻甄家小子说,其后只要挪开一辆大车,就是税所偏院一角,再过两处偏院就能直到主院,也就是金贼的腹心位置。”
刘淮沉思片刻,终于说道:“四郎,照理说我为都统,应该为大军之先……但我的水性毕竟不如四郎……”
张白鱼还没有应声,张小乙却是先抢回了话头:“大郎此言差矣。我来之前,辛五郎千叮咛万嘱咐,如若大郎依旧身先士卒,就让我一定要劝谏。大郎身为都统,身负数千将士的安危,身负两淮山东局势,如何能身陷险地?!须知道,此时可不是领着数百骑兵拼命的时候了!”
辛弃疾的这番话是有些道理的。
大将身先士卒虽然会振奋士气,但接下来更多的是拖家带口一波莽,因为陷入军阵厮杀的大将很难再统御全军。
用句后世开国元帅的话来说就是:我不会在战线的最前方,我只会在我应该在的位置上。
刘淮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却是笑出声来:“现在如何不是领着数百甲骑拼命?”
张小乙与张白鱼也同时笑了。
现在靖难大军只到了三百余甲骑,这两日的战事注定还是数百上千人的厮杀,依旧是这些人最擅长的小规模战斗,作为顶尖战力之一,刘淮如何能不亲身上阵?
张白鱼拱手说道:“就算都统郎君不说,我也是要请战的,要走水路,无论如何,都是我最合适。到时候还请都统郎君为我遮掩!”
刘淮点头:“那是自然。四郎,且去遴选二十勇士乘小船作埋伏,等待信号。”
张白鱼拱手应诺,刚要离去,却被刘淮拉住:“且再歇歇,战事在一个时辰之后开始,到时候还得有淮西军的参与。”
张小乙不由得嗤之以鼻:“那些窝囊废能干什么?到时候给咱们扯后腿吗?还不如咱们三百骑一齐出动,与金贼定个生死!”
张白鱼却正色说道:“小乙哥,大宋是有豪杰的,就算淮西军成了这副模样,也依旧是有豪杰的。”
张小乙还待要多言,然而见到刘淮也是点头,终究还是失笑以对:“四郎说什么就是什么……”
见张小乙不信,张白鱼也只能摇头。
真不怪他们,谁让淮西惨败成这副模样呢?
然而张小乙对淮西军的蔑视,终究只是持续了半个时辰而已。
申时过半(下午四点),五百淮西军由各自统制带领着,在采石镇北面的一片空地上聚集着,这里还堆积着百余具尸体,都是遇难的采石镇镇民,此时正在被淋上了油料,堆上柴薪,以作焚烧。
三百靖难军甲骑牵马而立,肃然望着这一幕。
虽然冬日中气温偏低,但这里毕竟是江南,多日的**已经使得尸体有些发臭。发现已经来不及掩埋之后,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虞允文下令,让军士将这些尸首聚拢起来焚烧。
火焰渐渐升腾,黑烟也逐渐变得粗大,尸体在火焰中渐渐扭曲,渐渐碳化,使得淮西军一些士卒低下头来,不忍再看。
虞允文穿着那一身破皮甲,端坐于马上看着这一幕,想要说两句来临阵鼓舞士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看向了靖难军最前方的刘淮。
“都抬起头来,都好好看。”刘淮会意,驱马在淮西军阵前来回奔驰,声色俱厉:“你们从淮西逃到时候,就是将淮西百姓扔到了火坑里,他们现在就是这副模样。你们家在淮西的,难道不想报仇雪恨吗?
此时金军甲骑已经渡过江南,江南百姓也将遭遇这等惨事,你们家在江南的,难道不想保卫乡梓吗?
都好好看着这一幕,今日不死战,采石镇的今日就是你们家乡的明日。火中镇民的今日,就是尔等父母妻儿的明日!
现在我再问一句,你们愿不愿意在今日,与我等一起,抗击金贼!”
“末将愿往!”时俊当即拱手大声应诺。
“某愿往!”
“杀金贼!”
无数声音杂糅在了一起,不只是靖难大军与被遴选出来的五百淮西军,甚至连自发列阵围观的两三千淮西军也同时高呼起来。
在愈来愈盛大的火焰中,声音渐渐统一起来。
“杀金贼!”
“杀金贼!”
“出征!”虞允文适时的下了命令。
随后,代表进军的大将军鼓隆隆作响,五名统制官将自己变成了百人都头,各自带着百名左右的心腹走向了东采石渡口。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七日申时过半,整个淮西防线的宋军在经历了主帅王权退缩畏战,近十万大军被击败,像狗一般落荒而逃,家乡驻地数十城池村庄被屠城白地后。终于鼓起了最后的勇气,成建制的向金军发动了第一次反击。
这个数量其实是有些出乎刘淮预料的。
因为在他想来,今日能赶来的无非就是掉队的飞虎军了,可谁成想,靖难大军破敌军统制官张小乙亲自率领百骑,脱离了大军的行进序列赶来了。
原本刘淮还以为张小乙与辛弃疾出了什么龃龉,毕竟相对于从忠义军转变为靖难军的张小乙,辛弃疾虽然也跟着刘淮打了许多仗,但终究还是个外人,资历相对较老的张小乙心里不舒服那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旁敲侧击的询问一番之后,刘淮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大郎,阿秀说我一路上闷闷不乐,几乎是将霜挂在脸上。”帅帐中的火堆旁,张小乙用解腕尖刀插着个干硬炊饼,在火上烘烤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指了指自己:“我平日里也不照镜子,真的如此吗?”
刘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其实自那日南下决意做出之后,你就如此了。那日我就想说,你真的是一脸不情愿的在请战,如果不是你言辞恳切,而且李三郎也是信誓旦旦,我绝对不会让右军来的。”
张小乙摸着脸,苦笑一声:“真的这么明显?”
刘淮继续点头:“真的这么明显。”
“唉……”张小乙长叹一声,嘴角扯出一丝笑意:“大郎,不管你信不信,我真的是自愿南下,与金贼作战的。”
“我信。”刘淮正色说道:“我相信。”
张小乙一愣,随即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刘淮。
刘淮语气变得放松:“其实小乙哥你是相信父帅,也相信我,相信我们抗金的决意,也相信我们的战略推论,意识到真的不能让金贼占据两淮,否则山东局面就会大坏,东海的乡亲就会再遭劫难。
但宋国对东海起事见死不救却是深深伤了你的心,你对宋国是又痛恨又鄙夷,一想到要为了宋国拼命,就觉得实在是太不值了,全身都在抗拒。
小乙哥,我说的对也不对?”
张小乙笑容转,复又叹了一口气方才说道:“知我者,刘大郎也。大郎,你可知道跟咱们一起南下的徐宗偃,我每次见到那厮,都想要直接拔刀宰了他,做梦都想。
但每次手都摸到刀了,却又告诫自己要相忍为国。大郎,我有时候都要被撕扯疯了。”
刘淮摇了摇头,也是轻轻叹气:“所以你就率本部马军脱离大军,先行一步?”
“倒也不是这个原因。”张小乙脸上的表情转为哭笑不得:“在忠义大军时,我为右军统制官,到了靖难大军组建的时候,我为破敌军统制官。阿秀见我一直苦着脸,还以为我是因为张四郎、罗大郎、石七郎、王五郎这些统领官原本低一级,此时却与我平起平坐而感到愤怒,心生怨怼,所以来劝我。
但我是真的没有作此想,只要能抗金,莫说统制官统领官,就算让我当个军卒,我也愿意。
我表明了心意后,阿秀就劝我,说既然他这么认为,军中肯定也有不少人如此想。他更怕的是大郎也这么想,所以就劝我率马军先行一步,只要与大郎合军一处,那些许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听到这里,刘淮也有些哭笑不得:“我如何会这么小觑你?”
张小乙也笑了:“我知道。”
刘淮想了想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我这里正好缺统军大将,但可能得需要你一个统制官冲杀在前了。”
张小乙收回烤得滚烫的炊饼,笑着说道:“大郎君身为都统都冲杀在前,我一个统制官又如何呢?”
就在此时,头发还有些湿气的张白鱼甩着手进入大帐,见到张小乙后欣喜说道:“小乙哥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吗?”
“见到有功勋可立,有金贼可杀,不敢不快。”张小乙笑道。
刘淮摆手:“莫要再寒暄了。四郎,探查得如何?有没有被发现?”
张白鱼摇头说道:“甄家小子有些夸大,不是什么通衢大道,甚至还要涉一段浅水,无法披重甲。”
刘淮静静听着麾下这名水性最好将领的感受,随后出言询问:“能同时通过多少人?路途可算通畅?”
张白鱼低头盘算了一下:“都穿铁裲裆、头盔,手持短兵,大约二十人。而且都得知道些水性才可以。路途倒是通畅,只是到了路的尽头是个暗门,为避免打草惊蛇,我没有进去,只是听闻甄家小子说,其后只要挪开一辆大车,就是税所偏院一角,再过两处偏院就能直到主院,也就是金贼的腹心位置。”
刘淮沉思片刻,终于说道:“四郎,照理说我为都统,应该为大军之先……但我的水性毕竟不如四郎……”
张白鱼还没有应声,张小乙却是先抢回了话头:“大郎此言差矣。我来之前,辛五郎千叮咛万嘱咐,如若大郎依旧身先士卒,就让我一定要劝谏。大郎身为都统,身负数千将士的安危,身负两淮山东局势,如何能身陷险地?!须知道,此时可不是领着数百骑兵拼命的时候了!”
辛弃疾的这番话是有些道理的。
大将身先士卒虽然会振奋士气,但接下来更多的是拖家带口一波莽,因为陷入军阵厮杀的大将很难再统御全军。
用句后世开国元帅的话来说就是:我不会在战线的最前方,我只会在我应该在的位置上。
刘淮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却是笑出声来:“现在如何不是领着数百甲骑拼命?”
张小乙与张白鱼也同时笑了。
现在靖难大军只到了三百余甲骑,这两日的战事注定还是数百上千人的厮杀,依旧是这些人最擅长的小规模战斗,作为顶尖战力之一,刘淮如何能不亲身上阵?
张白鱼拱手说道:“就算都统郎君不说,我也是要请战的,要走水路,无论如何,都是我最合适。到时候还请都统郎君为我遮掩!”
刘淮点头:“那是自然。四郎,且去遴选二十勇士乘小船作埋伏,等待信号。”
张白鱼拱手应诺,刚要离去,却被刘淮拉住:“且再歇歇,战事在一个时辰之后开始,到时候还得有淮西军的参与。”
张小乙不由得嗤之以鼻:“那些窝囊废能干什么?到时候给咱们扯后腿吗?还不如咱们三百骑一齐出动,与金贼定个生死!”
张白鱼却正色说道:“小乙哥,大宋是有豪杰的,就算淮西军成了这副模样,也依旧是有豪杰的。”
张小乙还待要多言,然而见到刘淮也是点头,终究还是失笑以对:“四郎说什么就是什么……”
见张小乙不信,张白鱼也只能摇头。
真不怪他们,谁让淮西惨败成这副模样呢?
然而张小乙对淮西军的蔑视,终究只是持续了半个时辰而已。
申时过半(下午四点),五百淮西军由各自统制带领着,在采石镇北面的一片空地上聚集着,这里还堆积着百余具尸体,都是遇难的采石镇镇民,此时正在被淋上了油料,堆上柴薪,以作焚烧。
三百靖难军甲骑牵马而立,肃然望着这一幕。
虽然冬日中气温偏低,但这里毕竟是江南,多日的**已经使得尸体有些发臭。发现已经来不及掩埋之后,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虞允文下令,让军士将这些尸首聚拢起来焚烧。
火焰渐渐升腾,黑烟也逐渐变得粗大,尸体在火焰中渐渐扭曲,渐渐碳化,使得淮西军一些士卒低下头来,不忍再看。
虞允文穿着那一身破皮甲,端坐于马上看着这一幕,想要说两句来临阵鼓舞士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看向了靖难军最前方的刘淮。
“都抬起头来,都好好看。”刘淮会意,驱马在淮西军阵前来回奔驰,声色俱厉:“你们从淮西逃到时候,就是将淮西百姓扔到了火坑里,他们现在就是这副模样。你们家在淮西的,难道不想报仇雪恨吗?
此时金军甲骑已经渡过江南,江南百姓也将遭遇这等惨事,你们家在江南的,难道不想保卫乡梓吗?
都好好看着这一幕,今日不死战,采石镇的今日就是你们家乡的明日。火中镇民的今日,就是尔等父母妻儿的明日!
现在我再问一句,你们愿不愿意在今日,与我等一起,抗击金贼!”
“末将愿往!”时俊当即拱手大声应诺。
“某愿往!”
“杀金贼!”
无数声音杂糅在了一起,不只是靖难大军与被遴选出来的五百淮西军,甚至连自发列阵围观的两三千淮西军也同时高呼起来。
在愈来愈盛大的火焰中,声音渐渐统一起来。
“杀金贼!”
“杀金贼!”
“出征!”虞允文适时的下了命令。
随后,代表进军的大将军鼓隆隆作响,五名统制官将自己变成了百人都头,各自带着百名左右的心腹走向了东采石渡口。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七日申时过半,整个淮西防线的宋军在经历了主帅王权退缩畏战,近十万大军被击败,像狗一般落荒而逃,家乡驻地数十城池村庄被屠城白地后。终于鼓起了最后的勇气,成建制的向金军发动了第一次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