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八十章 止戈为武存仁心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06:12 源网站:2k小说网
  当然,无论刘淮还是张白鱼都是心思剔透之人,听了阿典论的言语,如何不明白这厮是将他们当成女真贵种了呢?

  所谓全面汉化是十二世纪少数民族的唯一出路,这并不是一句虚言。

  女真人早就开始大规模汉化了,就比如当今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诗词写得比一般儒生都要好。再比如被完颜亮弑杀的前任皇帝完颜亶,在疯掉之前也是像书生多过像胡人天子的。

  如同髡发、辫发之类的发型脱离了渔猎放牧环境,除了丑之外几乎毫无用处,所以除了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女真人,新生代中汉人打扮越来越多,就算留着辫发,往往也不髡发,只是将头发梳成两股鞭子了事。

  正因为如此,阿典论才会因为刘淮说了一句从小跟良马厮混,睡在马厩旁而觉得他是女真人了。

  一来,女真人以骑兵立国,贵种子弟的确有这种习惯。

  二来,阿典论确实已经无路可走,抓着根稻草就得死马当活马医。

  “阿典论?阿典部?”刘淮嗤笑出声,既没有澄清身份,也没有询问对方身份,只是冷着脸说道:“你这厮是什么身份,也敢让我出手相救?你家猛安叫什么?我非得问一问他是如何治民的!”

  阿典论有些茫然的抬头,却又迅速低头:“俺们猛安谋克,早就没了……”

  张白鱼接口道:“竟然还是个逃户?该杀!”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

  因为按照猛安谋克制编成的百姓,无论女真人、汉人、奚人、渤海人、契丹人,理论上全是军户,平日里受恩养,战时就应该抽丁上战场,以报国家。

  普通百姓当逃户不算什么,可猛安谋克户们就会犯大忌讳。

  阿典论连连摆手:“不是俺想当逃户,而是俺们猛安整个都没了。”

  “什么叫整个都没了?”

  “前几年开山赵之乱的时候,汉儿造反,整个莒州的猛安谋克户几乎都被一扫而空,俺们这些人逃出来,又饿死不少,能活下来就已经不容易……”

  张白鱼冷然打断,激愤出言呵斥:“你们平日欺压汉儿,岂不是当有此报?”

  阿典论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也没觉得话头有哪里不对:“俺们的老家在临潢府,平日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十几年前官家莫名其妙的烧了俺们的房子,踩踏了俺们的青苗,说南边有金山银山等着俺们,就强行将俺们阿典部迁到山东,路上就死了几百人。到了山东后,俺们阿典部就被分散编成了猛安谋克户。

  俺们这一猛安上千人被撵到莒州,划了一块地,说以后俺们就是军户了,牛马羊种全不给,说莒州知州会安置,可俺们等了一年都没等到,好不容易摸清了墒情后。又是开山赵之乱,女真国族无论男女老少,落到他们手里一律死光!

  俺护着些族人跑到山上才逃过些许,等事情平了,俺们回到庄子,发现没跑的全都死光了,建的屋舍也全都被烧了。”

  说到这里,阿典论已经泣不成声:“贵人在上,俺不敢说俺们阿典部就真的没有与汉儿起过争执,也不敢说没有一两个腌臜货害过汉儿,但俺们部,外加安置在周边的女真国族,真的只是在开垦荒地,努力活着而已,俺们也不想来山东啊!为何俺们要落得如此下场。”

  听到最后,张白鱼与其余两名骑士已经相顾失色。而刘淮更早,他听到一半时就已经明白了。

  这就是北地情况的复杂性。

  阶级矛盾与**在北地都存在,而且全都无比激烈。

  就比如眼前的阿典论,他们部族在临潢府活得好好的,金国官府非得根据入主中原的办法将他们内迁,内迁了还不好好安置,将他们原来的财物席卷一空,让阿典部饥寒交迫。

  这不就是标准的封建阶级剥削体制下产生的阶级矛盾吗?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用来安置阿典部的土地田产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当然是从汉人地主农人手中夺来的!

  女真人掠夺财富与土地,这不就是标准的**吗?

  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无论是谁见到阿典论如今只能去掏大粪的惨状,都很难说阿典部是矛盾激化中的既得利益者。

  然则一旦刀兵相见,这些内迁的猛安谋克户们又是第一个挨刀子的。

  当然,说这些倒不是在表示这些内迁的女真人都是什么傻白甜。事实上,有金国官府拉偏架,这些人作奸犯科乃至于丧尽天良的事情都没少干,比如刚刚死的夹谷寿与术虎阿里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是说,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中,作为手握刀把子的强者,刘淮心黑一点自可以表示,人是引发一切矛盾的根源,将人杀光了,所有矛盾都会烟消云散。这也是最为省心省力的方法。

  然而事实上,人怎么可能被杀光?你不要人种田吗?不要人行商吗?不要人做工吗?不要人组成行政班底吗?

  杀不光就等于把这些问题全都滞后,社会矛盾依旧存在,等待有一日再爆发出来。

  而若是放眼到整个天下,加上一些诸如贫富矛盾、南北矛盾、主客矛盾之类的小型冲突,那就更不是杀才能解决的问题了。

  承认这些矛盾,缓和这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才是正途。

  刘淮飞速的进行完心理建设,用刀尖指了指阿典论:“你啰里啰嗦说这么一堆,跟乃公有何干系?为啥不去找太守知县?朝廷没有下令安置你们吗?”

  阿典论再次叩首:“俺们阿典部在开山赵之乱后,就寻过知县,更寻过太守,但他们说俺们在户籍册上已经全部除名,从此之后就不是军户了,让俺们自生自灭。”

  好家伙,刘淮心中连呼好家伙。

  果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金国的基层统制真的让人大开眼界,军户也是可以轻易放弃的吗?

  不过想想也是,收拢幸存猛安谋克户费时费力,还得安置他们,给他们找饭辙,哪有在户籍册上一笔勾销来得方便快捷。

  阿典论继续说道:“俺们这些人无法,也只能各谋生路,有的去庄园当了奴仆,有的上山当了盗匪,还有的说是要回临潢府,却一去渺无音讯。如今莒州形势越来越乱,俺没有办法,只能托身于贵人,希望能遮蔽一二,哪怕全家为奴为婢也在所不惜,还望贵人收留。”

  刘淮听得直摇头。

  这种时候哪能说走投无路来投效呢?高低得说一句被贵人英姿所慑,愿跟随鞍前马后,生死相随吧?

  凭这一句话,刘淮若真的是女真贵种,当即就把这厮打杀了。

  不过这也可以说明,这厮真的是临时起意,而不是谁家的奴仆混过来打听虚实的。

  想到这里,刘淮突然想起一事,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前两日有个投靠我,也是要作骑奴的,唤作斜卯张古。你识得吗?”

  阿典论心中一定,却又莫名慌张:“自然识得,这是俺们族中的勇士,后来去朱家庄当了骑奴……因为冲撞了朱三爷家的独子,恶了朱三爷,常遭鞭打,前几日俺还见过他的。”

  刘淮缓缓点头。

  这就几乎全对上了。

  到了这里,刘淮望了望西边的日头,也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欲望,用刀指了指阿典论说道:“我还有要事去做,你若是想要跟着我,就一起来吧!希望你挖了这么久的大粪,能闻出点什么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