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门下。
凡遇朝会,便会设一皇台,置龙椅,以供皇帝御门听政之用。
而此刻皇台龙椅上,朱载坖双目微微眯起,眼神中透着几分冰冷,注视着前方远处手抱笏板,弯着腰出言弹劾严绍庭的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
这位当了三十年亲王的新皇帝,虽然有着诸多的问题,在能力上如今还远不如先帝那般,能将朝堂权谋玩弄于指掌之间。
但他却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优点。
那就是,凡朝堂之上的官员,他都能认识并知晓对方过去的为官经历。
当欧阳一敬站出来弹劾严绍庭时,朱载坖的脑海中就浮现了清流旧党四个字。
虽然欧阳一敬也是江西人氏,和严家同在一省,但人家高中之后便在萧山为官,随后才转任六科给事中。
能从县令升任六科言官。
这里面本身就充满了玄妙。
要知道,国朝自确定言官御史们的清贵地位之后,历来都是取两榜进士前列任用。而被放任地方做知县的,一般都是两榜末尾的进士。
欧阳一敬当年高中之后,便出任地方知县,这就说明他当年考的并不是太好。
但他却又能在知县任上,直接升任六科言官。
无疑是有人在背后出力。
而好巧不巧的是,他出任知县的萧山,正在浙江。
浙直一地,又历来就是清流旧党、东南士绅的地盘。
朱载坖的目光从欧阳一敬的身上移开,看向文官班列之中,观察着是否还有清流旧党中人站出来反对自己对严绍庭的赐封。
而皇帝不开口。
其他人却是心中焦急了起来。
原本刚宣读完旨意的冯保,更是目光中带着征询的侧目回头,看向皇台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皇帝下一步的吩咐。
见皇帝不发一言,冯保又侧目看向站在另一边的吕芳。
这是他的干爹。
对冯保而言,他无所谓皇帝要给严绍庭多大的官,多高的爵位。
过去他在宫中做事,上面有吕芳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干爹,历来都觉得自己不同于常人。只是经历的多了,他也就看的越发明白。
自己的一切,都是一个人带来的。
正是此刻坐在皇台龙椅上的那个人。
如今有人反对万岁爷的意志,冯保在没有得到朱载坖和吕芳的指示后,便将阴翳的目光投向了前方广场上的欧阳一敬身上。
虽然自己是在御马监当差做事,提督腾骧四卫。
但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招呼东厂和锦衣卫,好生的查一查这个欧阳一敬。
而在文官班列里。
原本欧阳一敬开口就是弹劾严绍庭。
虽然自己历来也对这个儿子看不顺眼,但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今已经官任刑部尚书的严世蕃就要上前与之理论,但却被站在他身边的雷礼拉了一把。
严世蕃立马皱眉看向这位过去在工部时的老上官。
雷礼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身形不动,只有嘴唇微微蠕动出声:“言官御史有谏事之权,你为刑部,如何能以权势压人,倒不如等他说完了话再议论。”
提醒完之后,雷礼就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听说最近昌平书院工学院里头,那帮学生又捣鼓出了不少好东西,自己寻了空也该过去看看。若是有机会的话,说不得就得捞几样好东西带回朝廷。
而严世蕃在听完雷礼的劝说后,也是按下性子,只是眼神同样冰冷的紧盯着处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欧阳一敬。
无数道眼神注视中。
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却昂首挺胸,浑然不惧。
虽然如今朝中,俨然是以严家为首的**势大。
但欧阳一敬却无所畏惧。
当年自己初任刑科给事中,就敢弹劾太常寺少卿、南京户部侍郎、宁夏巡抚、湖广参政这些朝堂大员,如今自己已经是兵科都给事中,掌领一科,更是不怕!
欧阳一敬当即再上前一步,依旧是双手抱着笏板。
他深吸一口气,提声高呼:“去岁嘉靖四十五年,先帝宾天之际,下诏书有三,一为清军、一为度田、一为造册,取革故鼎新之意。先帝功过已消,遗谕复套之事,期我朝收复故地,皇上登极即位以来,亦是尊祖守制,欲创盛世景象。先帝与皇上两代君王相继,方得严绍庭于今岁领征北大将军,率三军出征,讨伐不臣。”
“固有严绍庭为征北大将军,统帅三军,驱逐鞑虏,收复河套,壮我山河,立不世之功。然其功勋,非其一人尔,乃累三军数万将士壮志,幸先帝、皇上宠信,得满朝文武军民鼎力,方得其功。”
“皇上行新政,开盛世,顺赏罚分明之事,此乃仁君圣王之行。征北大将军严绍庭之功,亦当有封赏,但此刻三军未归,将帅士卒仍在关外,所俘贼子尚未押解归京,何以酬功封赏乎?”
“此时不可酬功封赏,却应严军纪。”
“征北大将军严绍庭为三军主帅,节制九边兵马,位高而权重,一人身系江河社稷之托。然其却亦于此,生桀骜跋扈之性。臣闻旬日前,征北大军北出阴山,欲图复秦时长城,再建北魏六镇,以城与墙,控扼草原。此举意图,臣不敢多言。”
“而大军屯驻阴山以北,有山西、宣府、大同三镇总督王之诰,山西巡抚王继洛,山西总兵官申维岳,大同总兵官孙吴等诸多文武官员。喜闻王师大定,诸军漠南,欲亲往而议慰劳大军之事,却遭严绍庭携大胜之威,裹三军威势,强押众人于军中囚笼之中。”
“二王、申、孙等人,皆为朝堂命官,领皇上旨意,镇守一方。臣闻如今,诸人等竟被擅作威褔之人,与大军所俘贼人并囚一处。严绍庭今日所行之事,当真是斯文扫地,全然不顾朝堂威严,肆意妄行,嚣张跋扈,目无法纪。”
要说欧阳一敬这个人。
干着六科言官的差事,当真也是干的相当出色。
他一番开口,说的是光明正大,条理清晰。
而且就连前线大军的功劳,他都能给拉扯分润到各处,可谓是雨露均沾,且不说当即皇帝,就连先帝都分到了一份功劳。
仅仅是这一番话,就给他留下了足够多进退自如的空间。
然而。
接下来,欧阳一敬却是话锋一转:“臣虽为文官,却也知历来皆有统军之人常言,将在外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此言,臣历来厌恶痛绝。然,今下且不论此言对错,臣只知如今前线并无战事,大军亦可班师回朝,而严绍庭却枉顾律法,擅行威福,挟三军而制边臣,令出无理。臣思此人,今岁未及三十,却已如此跋扈,俨然如昔汉十常乱国之际,那董贼所行一二。严家如今常自称满门忠勇,皇家恩赏无数,一门文武,勋荣无数。而今严绍庭所行之事,臣却深感忧患,不敢思我朝日月江河权柄,当否移倾,祸星犯紫薇。臣为兵科都给事中,祖制之制,闻风言事而奏,封驳圣意,然此诚国家中兴之际,万望我皇三思,收回成命,降旨严惩!”
随着欧阳一敬这番明显是早有腹稿之言脱口而出。
皇极门前,再一次哗然一片。
这位欧阳老兄当真是什么都敢说!
无论文武,此刻都双眼带着惊恐的看向欧阳一敬。
站在文官首列的李春芳,更是又喜又惊,眼神不断的观察着皇极门下那道模糊不清的身影。
原本还被雷礼劝说着不要开口发言的严世蕃,更是双手紧握成拳,满脸涨红,尽显怒色。
这欧阳一敬当真是可恶至极。
别看他说了一大串的话,各种引经据典,又说的晦涩难懂。
可说了这么多,欧阳一敬无非就是说了三件事。
其一,严绍庭触犯律法,目无法纪,嚣张跋扈。
其二,严家权势太重,一家三代,文武皆有。
其三,严家如此权势,而严绍庭又敢如此行事,难保日后严家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甚至想要谋权篡位,改天换日!
无疑。
这位兵科都给事中,是借着严绍庭在武川城外悍然拿下王之诰等人一事,直接将严家给打成了想要造反的队伍里。
如此言论。
又如何能不让现场骇然。
又如何能不让严世蕃愤怒至极,几欲冲出班列以手中笏板痛击于他。
而这,也是李春芳之所以会先喜后惊的原因。
喜的自然是,就算今日欧阳一敬弹劾不成,但他说的这些话,也必然会扎进很多人的心中,在这些人心里生根发芽。
那么严家势大,功高震主,或许可能会谋逆的疑问,就会根治在人们心中。
但他惊的是,欧阳一敬说的太重,这番言论是如此的骇人听闻,若是一个弄不好,很有可能就会弄巧成拙,成为清流旧党被皇帝彻底厌恶的开端。
在六部九卿站位之前。
是内阁众人。
当李春芳在喜忧参半之际。
高拱、袁炜、赵贞吉、胡宗宪、高仪五人,却是头大不已。
谁能想到,这个欧阳一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如此的吓人。
他们五人,分属不同,但却有着一条不曾言说,却都默默遵循着的规矩。
那就是朝堂之上,斗而不破。
可现在欧阳一敬明显就是要斗而又破。
在高拱将眼神暗自投向李春芳,思考着欧阳一敬今日这些话,有多少是其在背后出谋划策。
当高仪在观察着首辅的脸色变化。
当袁炜和胡宗宪还在思考着,该如何应对眼下这等局面的时候。
却是赵贞吉忽然站了出来。
站出来的赵贞吉眉头紧锁,脸色很是难看。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当初朝中廷议推举入阁人选,可用之人是有很多的,但偏偏就是他以浙直总督、浙江巡抚升用内阁。
这背后,全部都是严家的鼎力支持。
如今欧阳一敬在说严家有谋逆之心,一旦罪名坐实,那他这个所有人眼里的**严系中人,必然会被牵连其中。
保严家,就是保自己。
这一点,赵贞吉很清楚。
而赵贞吉在走出文官班列之后,也同样是脸上带着愤懑的回头看了眼欧阳一敬,而后手抱笏板,朝着皇极门下躬身作揖。
皇极门下,朱载坖亦是脸色阴沉。
只是因为内外光线不同,导致人们很难看清皇帝的脸色。
当他听完欧阳一敬的话后,几乎是恨不得当场就降下口谕,将其驱逐出皇城范围。但今**已经做了一桩不合规矩的事情,再继续这般做,恐怕那位首辅师傅,真要开口当众规劝了。
但一看到赵贞吉站出来,朱载坖立马神色一松。
他自然也知道,赵贞吉可以算是严系一份子。
而在皇极门前,赵贞吉已经开口出声。
“启禀皇上,臣有一事一言。”
几乎是话音刚落。
皇台龙椅上的朱载坖,便立即回应道:“准卿言事。”
赵贞吉再次作揖行礼,而后方才高声道:“臣请皇上,以惑乱人心,动乱朝堂,蛊惑圣上之罪,将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杖毙于午门,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四字,重重砸在地上,回荡在这一圈被宫墙围绕着的广场上。
前面。
是欧阳一敬那骇人听闻的话,让满场文武哗然。
现在。
却是因为内阁大臣赵贞吉的一句话,再次让所有人哗然失声。
人们那一道道视线,瞬间就从欧阳一敬的身上,挪动到了赵阁老的身上。
无不是充满疑惑。
须知道,这位赵阁老历来为官都是滑不溜湫的,说话做事从来都是给自己留足了可以腾挪的余地。
可今**却开口就是要杖毙欧阳一敬。
这等果断,可是少见。
不。
是从未见过!
便是要被赵贞吉奏请杖毙的欧阳一敬,也是瞬间猛然抬头,满脸诧异的看向前方赵阁老的后背。
但是在众人尚未缓和过来之际。
却又有一人从文官班列里冲了出来。
是同为嘉靖三十八年两榜进士,与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同出江西,南昌人氏,现任户科都给事中魏时亮。
魏时亮站在了欧阳一敬身边三步外。
“臣,户科都给事中,魏时亮,附议。”
“今有大军在外,将帅统御,用兵以求社稷,然朝中却有小人作祟,妄谈其言,私心慎重,实乃祸国殃民,欲戕害有功之臣,俨如前宋之秦贼!”
“臣亦附赵阁老之言,请陛下降旨,杖毙此贼!”
…………
月票月票
凡遇朝会,便会设一皇台,置龙椅,以供皇帝御门听政之用。
而此刻皇台龙椅上,朱载坖双目微微眯起,眼神中透着几分冰冷,注视着前方远处手抱笏板,弯着腰出言弹劾严绍庭的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
这位当了三十年亲王的新皇帝,虽然有着诸多的问题,在能力上如今还远不如先帝那般,能将朝堂权谋玩弄于指掌之间。
但他却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优点。
那就是,凡朝堂之上的官员,他都能认识并知晓对方过去的为官经历。
当欧阳一敬站出来弹劾严绍庭时,朱载坖的脑海中就浮现了清流旧党四个字。
虽然欧阳一敬也是江西人氏,和严家同在一省,但人家高中之后便在萧山为官,随后才转任六科给事中。
能从县令升任六科言官。
这里面本身就充满了玄妙。
要知道,国朝自确定言官御史们的清贵地位之后,历来都是取两榜进士前列任用。而被放任地方做知县的,一般都是两榜末尾的进士。
欧阳一敬当年高中之后,便出任地方知县,这就说明他当年考的并不是太好。
但他却又能在知县任上,直接升任六科言官。
无疑是有人在背后出力。
而好巧不巧的是,他出任知县的萧山,正在浙江。
浙直一地,又历来就是清流旧党、东南士绅的地盘。
朱载坖的目光从欧阳一敬的身上移开,看向文官班列之中,观察着是否还有清流旧党中人站出来反对自己对严绍庭的赐封。
而皇帝不开口。
其他人却是心中焦急了起来。
原本刚宣读完旨意的冯保,更是目光中带着征询的侧目回头,看向皇台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皇帝下一步的吩咐。
见皇帝不发一言,冯保又侧目看向站在另一边的吕芳。
这是他的干爹。
对冯保而言,他无所谓皇帝要给严绍庭多大的官,多高的爵位。
过去他在宫中做事,上面有吕芳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干爹,历来都觉得自己不同于常人。只是经历的多了,他也就看的越发明白。
自己的一切,都是一个人带来的。
正是此刻坐在皇台龙椅上的那个人。
如今有人反对万岁爷的意志,冯保在没有得到朱载坖和吕芳的指示后,便将阴翳的目光投向了前方广场上的欧阳一敬身上。
虽然自己是在御马监当差做事,提督腾骧四卫。
但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招呼东厂和锦衣卫,好生的查一查这个欧阳一敬。
而在文官班列里。
原本欧阳一敬开口就是弹劾严绍庭。
虽然自己历来也对这个儿子看不顺眼,但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今已经官任刑部尚书的严世蕃就要上前与之理论,但却被站在他身边的雷礼拉了一把。
严世蕃立马皱眉看向这位过去在工部时的老上官。
雷礼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身形不动,只有嘴唇微微蠕动出声:“言官御史有谏事之权,你为刑部,如何能以权势压人,倒不如等他说完了话再议论。”
提醒完之后,雷礼就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听说最近昌平书院工学院里头,那帮学生又捣鼓出了不少好东西,自己寻了空也该过去看看。若是有机会的话,说不得就得捞几样好东西带回朝廷。
而严世蕃在听完雷礼的劝说后,也是按下性子,只是眼神同样冰冷的紧盯着处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欧阳一敬。
无数道眼神注视中。
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却昂首挺胸,浑然不惧。
虽然如今朝中,俨然是以严家为首的**势大。
但欧阳一敬却无所畏惧。
当年自己初任刑科给事中,就敢弹劾太常寺少卿、南京户部侍郎、宁夏巡抚、湖广参政这些朝堂大员,如今自己已经是兵科都给事中,掌领一科,更是不怕!
欧阳一敬当即再上前一步,依旧是双手抱着笏板。
他深吸一口气,提声高呼:“去岁嘉靖四十五年,先帝宾天之际,下诏书有三,一为清军、一为度田、一为造册,取革故鼎新之意。先帝功过已消,遗谕复套之事,期我朝收复故地,皇上登极即位以来,亦是尊祖守制,欲创盛世景象。先帝与皇上两代君王相继,方得严绍庭于今岁领征北大将军,率三军出征,讨伐不臣。”
“固有严绍庭为征北大将军,统帅三军,驱逐鞑虏,收复河套,壮我山河,立不世之功。然其功勋,非其一人尔,乃累三军数万将士壮志,幸先帝、皇上宠信,得满朝文武军民鼎力,方得其功。”
“皇上行新政,开盛世,顺赏罚分明之事,此乃仁君圣王之行。征北大将军严绍庭之功,亦当有封赏,但此刻三军未归,将帅士卒仍在关外,所俘贼子尚未押解归京,何以酬功封赏乎?”
“此时不可酬功封赏,却应严军纪。”
“征北大将军严绍庭为三军主帅,节制九边兵马,位高而权重,一人身系江河社稷之托。然其却亦于此,生桀骜跋扈之性。臣闻旬日前,征北大军北出阴山,欲图复秦时长城,再建北魏六镇,以城与墙,控扼草原。此举意图,臣不敢多言。”
“而大军屯驻阴山以北,有山西、宣府、大同三镇总督王之诰,山西巡抚王继洛,山西总兵官申维岳,大同总兵官孙吴等诸多文武官员。喜闻王师大定,诸军漠南,欲亲往而议慰劳大军之事,却遭严绍庭携大胜之威,裹三军威势,强押众人于军中囚笼之中。”
“二王、申、孙等人,皆为朝堂命官,领皇上旨意,镇守一方。臣闻如今,诸人等竟被擅作威褔之人,与大军所俘贼人并囚一处。严绍庭今日所行之事,当真是斯文扫地,全然不顾朝堂威严,肆意妄行,嚣张跋扈,目无法纪。”
要说欧阳一敬这个人。
干着六科言官的差事,当真也是干的相当出色。
他一番开口,说的是光明正大,条理清晰。
而且就连前线大军的功劳,他都能给拉扯分润到各处,可谓是雨露均沾,且不说当即皇帝,就连先帝都分到了一份功劳。
仅仅是这一番话,就给他留下了足够多进退自如的空间。
然而。
接下来,欧阳一敬却是话锋一转:“臣虽为文官,却也知历来皆有统军之人常言,将在外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此言,臣历来厌恶痛绝。然,今下且不论此言对错,臣只知如今前线并无战事,大军亦可班师回朝,而严绍庭却枉顾律法,擅行威福,挟三军而制边臣,令出无理。臣思此人,今岁未及三十,却已如此跋扈,俨然如昔汉十常乱国之际,那董贼所行一二。严家如今常自称满门忠勇,皇家恩赏无数,一门文武,勋荣无数。而今严绍庭所行之事,臣却深感忧患,不敢思我朝日月江河权柄,当否移倾,祸星犯紫薇。臣为兵科都给事中,祖制之制,闻风言事而奏,封驳圣意,然此诚国家中兴之际,万望我皇三思,收回成命,降旨严惩!”
随着欧阳一敬这番明显是早有腹稿之言脱口而出。
皇极门前,再一次哗然一片。
这位欧阳老兄当真是什么都敢说!
无论文武,此刻都双眼带着惊恐的看向欧阳一敬。
站在文官首列的李春芳,更是又喜又惊,眼神不断的观察着皇极门下那道模糊不清的身影。
原本还被雷礼劝说着不要开口发言的严世蕃,更是双手紧握成拳,满脸涨红,尽显怒色。
这欧阳一敬当真是可恶至极。
别看他说了一大串的话,各种引经据典,又说的晦涩难懂。
可说了这么多,欧阳一敬无非就是说了三件事。
其一,严绍庭触犯律法,目无法纪,嚣张跋扈。
其二,严家权势太重,一家三代,文武皆有。
其三,严家如此权势,而严绍庭又敢如此行事,难保日后严家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甚至想要谋权篡位,改天换日!
无疑。
这位兵科都给事中,是借着严绍庭在武川城外悍然拿下王之诰等人一事,直接将严家给打成了想要造反的队伍里。
如此言论。
又如何能不让现场骇然。
又如何能不让严世蕃愤怒至极,几欲冲出班列以手中笏板痛击于他。
而这,也是李春芳之所以会先喜后惊的原因。
喜的自然是,就算今日欧阳一敬弹劾不成,但他说的这些话,也必然会扎进很多人的心中,在这些人心里生根发芽。
那么严家势大,功高震主,或许可能会谋逆的疑问,就会根治在人们心中。
但他惊的是,欧阳一敬说的太重,这番言论是如此的骇人听闻,若是一个弄不好,很有可能就会弄巧成拙,成为清流旧党被皇帝彻底厌恶的开端。
在六部九卿站位之前。
是内阁众人。
当李春芳在喜忧参半之际。
高拱、袁炜、赵贞吉、胡宗宪、高仪五人,却是头大不已。
谁能想到,这个欧阳一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如此的吓人。
他们五人,分属不同,但却有着一条不曾言说,却都默默遵循着的规矩。
那就是朝堂之上,斗而不破。
可现在欧阳一敬明显就是要斗而又破。
在高拱将眼神暗自投向李春芳,思考着欧阳一敬今日这些话,有多少是其在背后出谋划策。
当高仪在观察着首辅的脸色变化。
当袁炜和胡宗宪还在思考着,该如何应对眼下这等局面的时候。
却是赵贞吉忽然站了出来。
站出来的赵贞吉眉头紧锁,脸色很是难看。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当初朝中廷议推举入阁人选,可用之人是有很多的,但偏偏就是他以浙直总督、浙江巡抚升用内阁。
这背后,全部都是严家的鼎力支持。
如今欧阳一敬在说严家有谋逆之心,一旦罪名坐实,那他这个所有人眼里的**严系中人,必然会被牵连其中。
保严家,就是保自己。
这一点,赵贞吉很清楚。
而赵贞吉在走出文官班列之后,也同样是脸上带着愤懑的回头看了眼欧阳一敬,而后手抱笏板,朝着皇极门下躬身作揖。
皇极门下,朱载坖亦是脸色阴沉。
只是因为内外光线不同,导致人们很难看清皇帝的脸色。
当他听完欧阳一敬的话后,几乎是恨不得当场就降下口谕,将其驱逐出皇城范围。但今**已经做了一桩不合规矩的事情,再继续这般做,恐怕那位首辅师傅,真要开口当众规劝了。
但一看到赵贞吉站出来,朱载坖立马神色一松。
他自然也知道,赵贞吉可以算是严系一份子。
而在皇极门前,赵贞吉已经开口出声。
“启禀皇上,臣有一事一言。”
几乎是话音刚落。
皇台龙椅上的朱载坖,便立即回应道:“准卿言事。”
赵贞吉再次作揖行礼,而后方才高声道:“臣请皇上,以惑乱人心,动乱朝堂,蛊惑圣上之罪,将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杖毙于午门,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四字,重重砸在地上,回荡在这一圈被宫墙围绕着的广场上。
前面。
是欧阳一敬那骇人听闻的话,让满场文武哗然。
现在。
却是因为内阁大臣赵贞吉的一句话,再次让所有人哗然失声。
人们那一道道视线,瞬间就从欧阳一敬的身上,挪动到了赵阁老的身上。
无不是充满疑惑。
须知道,这位赵阁老历来为官都是滑不溜湫的,说话做事从来都是给自己留足了可以腾挪的余地。
可今**却开口就是要杖毙欧阳一敬。
这等果断,可是少见。
不。
是从未见过!
便是要被赵贞吉奏请杖毙的欧阳一敬,也是瞬间猛然抬头,满脸诧异的看向前方赵阁老的后背。
但是在众人尚未缓和过来之际。
却又有一人从文官班列里冲了出来。
是同为嘉靖三十八年两榜进士,与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同出江西,南昌人氏,现任户科都给事中魏时亮。
魏时亮站在了欧阳一敬身边三步外。
“臣,户科都给事中,魏时亮,附议。”
“今有大军在外,将帅统御,用兵以求社稷,然朝中却有小人作祟,妄谈其言,私心慎重,实乃祸国殃民,欲戕害有功之臣,俨如前宋之秦贼!”
“臣亦附赵阁老之言,请陛下降旨,杖毙此贼!”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