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京城颇为不太平。
随着数万京营兵马出征,甫一开始朝廷各部司衙门都在围绕着征北大军,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各项事务,确保大军在外不受掣肘。
但是紧接着,谁知道蒙古东边的土蛮部竟然对蓟镇发起进攻。
九边各镇,蓟镇其实从一开始设立,除了是拱卫燕山西北侧长城防线,同时也是为了节制辽东和宣府、大同三镇。
如今蒙古土蛮部竟然趁着大明的京军出征西北,忽然率军出现在蓟镇长城防线外,这可是将整个朝廷都吓了一跳。
消息刚送到朝廷的时候。
甚至都有人立马喊出,要让严绍庭带着征北大军调头返回京师,拱卫京畿安全。
亦有人嚷嚷着上疏,希望中枢能下令,抽调山海关和宣府的兵马赴京。
朝中一时间自然是人心惶惶,好似蒙古人真要再一次越过长城,打到北京城下来了。
中枢倒是比惶恐不安的朝臣们冷静的多。
对于想要严绍庭带着征北大军调头回京的奏疏,内阁一概是留中不议,甚至都没有呈送到皇帝面前。
而对于那些竟然敢嚷嚷着要抽调山海关和宣府边军入京的官员,内阁这一次倒是意见统一的言辞训斥,紧接着都察院便开始对这帮上疏的官员进入到审查阶段。
“这帮人当真是昏了头!”
“他们出门的时候脑袋是都被驴给踢了吗?”
内阁班房,李春芳脸色铁青的叫骂着,将通政司最新送来的一堆奏疏,一股脑的扔在了地上。
而在屋子里,上至高拱,下至高仪,众人皆是默不作声,只是看着李春芳当着众人的面咒骂。
李春芳扫眼环顾,脸色愈发阴沉:“我看这帮人是真的昏了头!这都是第几遭了?竟然还敢上疏要边军入京,他们还真觉得小小一个土蛮部就能打到北京城外?我看他们是怕自己的狗脑袋不保,失了心智昏了头!”
班房里,袁炜和赵贞吉对视了一眼,两人眼角闪过一抹笑意,却偏偏就是不开口出声。
胡宗宪则是低头查阅着兵部呈送入阁的几份前线奏报,思考着朝廷该如何调兵遣将,筹备粮饷。
高拱目光深邃的盯着李春芳,看着对方在这里一直叫骂着。
李春芳倒是满脸愤懑,心里则是有苦说不出。
因为就算如今内阁已经行文训斥朝中上疏抽调边军入京的官员,甚至就连都察院都因此开始动了起来,这帮人却还是屡屡上疏。
当真是觉得土蛮部明天就要打进北京城了。
而这帮人不看不知道,一查竟然全他娘都是清流旧党的人。
蠢货!
全他**都是被驴踢了的蠢货!
李春芳气鼓鼓的一**坐下,心里却在飞快的思考着。
而他的目光,也悄默声的扫向坐在首位的高拱。
毕竟自己骂也骂了,朝臣上疏言事同样也本就是职责所在,就算是蠢了些,高拱也应该不会下狠手惩戒这些人吧。
胡宗宪这时候放下手中尚未看完的奏疏,抬头看向高拱,拱手道:“元辅,大军出征已经一个多月,依着兵部的进奏,大将军这一次行军布阵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想来前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而按照大将军他们的脚程,这时候也应该是在前套和俺答部的人交战了。”
说完后。
胡宗宪停顿了一下。
不见有人开口应话。
他这才侧目斜觎了李春芳一眼,继续说道:“至于说土蛮部来犯,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以兵部和我的看法,土蛮部这一次之所以会忽然引兵来犯,定然是与俺答部有过交涉,他们土蛮部不过是一支偏师佯攻我朝边关,企图让我朝陷入两线交战,引发我朝内部动乱而已。”
李春芳当即拍着桌子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土蛮部这一次来犯,可不就是为了配合俺答部。如今关外蒙古人,就数俺答部最是兵强马壮,土蛮部区区数万兵马,又岂能引起大乱,更不值得我朝手忙脚乱的一通应对。”
胡宗宪点点头,笑着说:“蓟镇历来因比邻京畿,朝廷屯驻重兵,燕北一带又地形复杂,山路难行,如今城外又有河北各府抽调的卫所兵马,加之原本就留守京师的京营官兵,便是土蛮部碰巧闯了进来,也不足为虑。”
他的声音,在屋中回荡着。
而在这间屋子里,要说最懂兵事的,自然就数胡宗宪本人了。
除了他,在场就没有一个是真的有过统兵率将的经历。
当胡宗宪全盘说出自己的想法。
高拱这才嗯了声,原本紧绷着的脸上,也终于是露出一抹笑容:“汝贞说了这么多,两头也都分析了遍,想来局势也如汝贞所言大差不差。不过……”
当不过二字从高拱嘴里说出,李春芳脸上立马闪过一道担忧。
清流旧党那帮蠢货,屡屡上疏出馊主意。
真要是被高拱定一个动乱民心军心的罪名,也不为过。
倒是赵贞吉忽然抢在高拱说话前开口道:“不过京中官员,到底是心系社稷,加之朝中文臣历来疏于兵事,有些胡言乱语也是情理之中。我看如今还是请了皇上降旨,以正朝中人心方为上策。至于其他……我倒是觉得,还是要将眼睛落在润物那头,等着他们的消息。只要俺答部被击退,赶出河套,逃回漠北,那蓟镇外面的土蛮部便也不足为虑。届时,只要俺答部败退的消息传开,土蛮部便会自行退去。待日后我朝整顿兵马,囤积粮饷,寻了合适的机会,从辽东、蓟镇、宣府引兵杀出去,寻了土蛮部将眼下的仇报了便是。”
屋中。
李春芳侧目定定的注视着赵贞吉。
他是真没想到,就在高拱貌似是要治罪朝中那些个胡言乱语的官员时,竟然会是赵贞吉站出来说话。
高拱亦是眼底浮现一缕奇怪和不解,转头侧目看向赵贞吉。
按理说赵贞吉是严家推上位的,而清流旧党和严家那又是多少年的死仇,如今不对清流旧党落井下石便是好了,又怎么可能会为对方的人说话呢。
唯有袁炜,笑吟吟的扫了赵贞吉一眼。
心里则已经是给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要说如今这内阁中,最懂兵事的那自然是胡汝贞无疑,但要说最会做人的那只能是赵孟静这个人了。
瞧着他是在为清流旧党说话。
可这不过是捎带手的事情罢了。
赵贞吉真正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如今朝堂之上千事万事,都不如统兵在外征讨敌军的严绍庭这支征北大军的事情大。
而那句待来日再寻土蛮部报仇,自然也可以看做是为严绍庭日后再次统兵出征做铺垫。
毕竟若是此次严绍庭征讨俺答部,驱逐鞑虏,收复了河套,那他就是朝中最擅北方兵事的人了。加之朝中这么多年又历来都是以文御武,待下一回再征草原,又岂会舍了他,而去重新选人统军出征?
这么一对比。
与其现在对清流旧党落井下石,还不如抬高严绍庭呢。
毕竟清流旧党不过是瞎嚷嚷了几句,真要是算账,也罚不了什么,至多就是以失言罚俸几个月,也就顶天了。
但有了赵贞吉这番话。
便是原本确实想要罚一罚清流旧党的高拱,也被说动,当即转头看向胡宗宪。
“汝贞啊,我看兵部这边最近也没有上什么急事,想来润物那边也是一帆风顺。”
高拱说的很慢,尽量让自己的措辞更严谨一些:“我瞧着,这一趟朝廷用兵河套,应该是能收复故地。只是这河套一旦被我朝收回,往后如何治理便是头等事情了。老夫近来也抽调了库中存档带回家夜间翻阅,早年间我朝在河套是设有边卫,现在润物收复河套,咱们是不是也该提前准备好,抽调何处兵马驻守河套各处要地?还有吏部和户部那头,一旦河套收复,便要设立官衙,选调官员,迁民耕种戍边,制定户籍田册。”
见高拱终于是不再往清流旧党瞎嚷嚷这件事情上追究,李春芳顿时心中松了一口气,低下头却又蠕动起了嘴唇。
他是觉得高拱现在想的太多了些。
如今前线连报捷的奏章都没送回来,他高肃卿竟然就开始盘算起了在河套设置边卫、建立官衙,迁民屯田的事情了。
被点了名的胡宗宪,则是抬起头。
他正要开始,将自己和兵部近来商议的有关河套收复之后相关事宜道出。
屋外。
却已经有脚步声传来。
听着外面的声音,竟然很是轻浮,隐约还能听到笑声。
屋里众人不由皱起眉头。
如今可是国家用兵之时,燕北又有土蛮部来犯,可谓是国事沉重之事。而外头的人,竟然还如此轻佻,未免是太过浮躁了些。
可不等众人开口冲着外面训斥。
制敕房中书舍人苏愚,便与一众在内阁当差做事的官员们,冲到了班房门外。
大抵是因为这帮人真的太过于得意忘形,以至于冲在最前头的苏愚脚下一个不稳,就被身后的人推搡着,一下子撞在了门上。
哐当一声。
屋门被苏愚撞开,而他也一个踉跄就冲着班房里栽倒在地。
这下子轮到高拱等人愣住了。
他们都来不及训斥这帮官员的轻浮行径。
还趴在地上的苏愚,就高高的举起手中的一封漆着殷红尾羽的奏疏。
“大捷!”
“大捷!”
“大将军捷报终于来了!”
“我家先生打赢了!”
“故地河套,百年在外,今朝我家先生得胜而复!”
“故地已归!”
“故地已归!”
“哈哈哈……”
年轻人一时间忘了所有的规矩,大喊大叫了起来,兴奋之余甚至当着内阁的面称呼严绍庭为自家先生。
可他这一喊,却是彻底吓到了屋里的阁老们。
胡宗宪第一个站起身,两眼瞪大,快步上前就从苏愚手中夺过那道漆着尾羽的奏本。
余者再也顾不上训诫苏愚这帮年轻后辈官员。
就连高拱,也是猛然起身,撞翻身后的交椅,冲到了胡宗宪面前。
“打开!”
“现在就打开!”
“老夫要看明白了奏疏上都写了什么。”
高拱满脸涨红,眼里尽是兴奋和震惊。
收复河套!
这可是大明丢失在外百余年的故地啊!
今日一朝收复,还是在自己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收复故地。
只此一桩事情,他高拱现在就是下台归乡,那也能在青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了!
不过是顷刻间,胡宗宪身边就被众人围住。
落在后面的李春芳这才缓缓站起身,脸色凝重,嘴巴蠕动低声的呢喃着。
“这怎么可能?”
“竟然这般快?”
“不可能!”
“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啊?”
他不是不信朝廷能收复河套,但他不信严绍庭能这么快就带领大军将蒙古人从河套赶走,收复故地。
这才多久?
大军好似昨日才出京,今日就传回了收复河套的消息。
他严绍庭经济一道,举朝罕见。
但他严绍庭,难道在兵事上也是不出世的天才不成?
就在李春芳因为前线报捷,而变得失魂丢魄般的时候。
胡宗宪已经在高拱的催促下,拆开火漆的奏疏。
当着众人的面,胡宗宪满脸笑容,开始在高拱等人,以及终于是从地上爬起来的苏愚等人期待的目光中诵读了起来。
略过奏疏前面的定制。
胡宗宪开始读到前线的详细。
“初时,征北大军随军龙虎军营兵三千,随龙虎大将军严鹄亲帅,一人三骑,奔赴前套南部。龙虎军于鬼毛川会敌前部万余人。将军严鹄亲率营兵,往返冲阵五次,杀敌七千,敌前部余者过五千,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亡命北逃。敌溃兵奔撞后阵,引大乱。”
“是日,大将军严绍庭命中军急行,待日明至战场,查龙虎军伤千五,死七百。闻敌军虽已平前阵之乱,然敌军心实乱,遂发大军,北上入山口,大军压境,敌军不敌,军心愈乱近崩,有敌将持重,步步后撤。”
“然大将军急行之初,已命神机营绕道敌后,侧出后方,居高架炮,见敌溃逃,然敌阵俨然,神机营遂炮火大开,弹矢齐发,雷火齐鸣,敌不知我军详细,觉有万千军马饶后,一时彻底大乱,军阵崩溃。敌将再无力稳重军心,敌各部夺路四向奔逃,弃械降者过万。”
“敌军大溃,龙虎大将军严鹄身负一十二处伤,阵前再请战之,遂率忠勇营、神枢营马军前出追敌。奔袭三日,杀敌不计数。”
“三日后,副将戚继光率山字营攻大青山下敌营,会逢副将王崇古引兵两万自西来攻,两将克敌大营,歼敌过万,俘敌近万,牛羊十余万。”
“大将军亲率中军,自南往北,横扫前套。严鹄率马军奔袭不歇,敌将辛爱黄台吉溃败收拢败军万余,越大青山没草原,严鹄亦引兵入漠南,奔袭数日,尾衔敌部,杀敌数千,擒杀敌将辛爱黄台吉,斩其首于敌军前,引敌残部立时皆降。旋命部从进献敌首于中军,自引兵马索敌漠南。”
“征北大将军,臣严绍庭,奏报皇帝陛下,此战我朝杀敌越三万,俘敌四万余,牛羊一十八万,复我被掠边民八千,财货无数。特奏,大明故地河套,今已光复!”
胡宗宪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双眼闪光,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看向奏疏的最末尾。
“报闻我皇陛下……”
“故地已复,社稷中兴!”
“国家万代,盛世万年!”
…………
月票月票
随着数万京营兵马出征,甫一开始朝廷各部司衙门都在围绕着征北大军,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各项事务,确保大军在外不受掣肘。
但是紧接着,谁知道蒙古东边的土蛮部竟然对蓟镇发起进攻。
九边各镇,蓟镇其实从一开始设立,除了是拱卫燕山西北侧长城防线,同时也是为了节制辽东和宣府、大同三镇。
如今蒙古土蛮部竟然趁着大明的京军出征西北,忽然率军出现在蓟镇长城防线外,这可是将整个朝廷都吓了一跳。
消息刚送到朝廷的时候。
甚至都有人立马喊出,要让严绍庭带着征北大军调头返回京师,拱卫京畿安全。
亦有人嚷嚷着上疏,希望中枢能下令,抽调山海关和宣府的兵马赴京。
朝中一时间自然是人心惶惶,好似蒙古人真要再一次越过长城,打到北京城下来了。
中枢倒是比惶恐不安的朝臣们冷静的多。
对于想要严绍庭带着征北大军调头回京的奏疏,内阁一概是留中不议,甚至都没有呈送到皇帝面前。
而对于那些竟然敢嚷嚷着要抽调山海关和宣府边军入京的官员,内阁这一次倒是意见统一的言辞训斥,紧接着都察院便开始对这帮上疏的官员进入到审查阶段。
“这帮人当真是昏了头!”
“他们出门的时候脑袋是都被驴给踢了吗?”
内阁班房,李春芳脸色铁青的叫骂着,将通政司最新送来的一堆奏疏,一股脑的扔在了地上。
而在屋子里,上至高拱,下至高仪,众人皆是默不作声,只是看着李春芳当着众人的面咒骂。
李春芳扫眼环顾,脸色愈发阴沉:“我看这帮人是真的昏了头!这都是第几遭了?竟然还敢上疏要边军入京,他们还真觉得小小一个土蛮部就能打到北京城外?我看他们是怕自己的狗脑袋不保,失了心智昏了头!”
班房里,袁炜和赵贞吉对视了一眼,两人眼角闪过一抹笑意,却偏偏就是不开口出声。
胡宗宪则是低头查阅着兵部呈送入阁的几份前线奏报,思考着朝廷该如何调兵遣将,筹备粮饷。
高拱目光深邃的盯着李春芳,看着对方在这里一直叫骂着。
李春芳倒是满脸愤懑,心里则是有苦说不出。
因为就算如今内阁已经行文训斥朝中上疏抽调边军入京的官员,甚至就连都察院都因此开始动了起来,这帮人却还是屡屡上疏。
当真是觉得土蛮部明天就要打进北京城了。
而这帮人不看不知道,一查竟然全他娘都是清流旧党的人。
蠢货!
全他**都是被驴踢了的蠢货!
李春芳气鼓鼓的一**坐下,心里却在飞快的思考着。
而他的目光,也悄默声的扫向坐在首位的高拱。
毕竟自己骂也骂了,朝臣上疏言事同样也本就是职责所在,就算是蠢了些,高拱也应该不会下狠手惩戒这些人吧。
胡宗宪这时候放下手中尚未看完的奏疏,抬头看向高拱,拱手道:“元辅,大军出征已经一个多月,依着兵部的进奏,大将军这一次行军布阵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想来前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而按照大将军他们的脚程,这时候也应该是在前套和俺答部的人交战了。”
说完后。
胡宗宪停顿了一下。
不见有人开口应话。
他这才侧目斜觎了李春芳一眼,继续说道:“至于说土蛮部来犯,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以兵部和我的看法,土蛮部这一次之所以会忽然引兵来犯,定然是与俺答部有过交涉,他们土蛮部不过是一支偏师佯攻我朝边关,企图让我朝陷入两线交战,引发我朝内部动乱而已。”
李春芳当即拍着桌子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土蛮部这一次来犯,可不就是为了配合俺答部。如今关外蒙古人,就数俺答部最是兵强马壮,土蛮部区区数万兵马,又岂能引起大乱,更不值得我朝手忙脚乱的一通应对。”
胡宗宪点点头,笑着说:“蓟镇历来因比邻京畿,朝廷屯驻重兵,燕北一带又地形复杂,山路难行,如今城外又有河北各府抽调的卫所兵马,加之原本就留守京师的京营官兵,便是土蛮部碰巧闯了进来,也不足为虑。”
他的声音,在屋中回荡着。
而在这间屋子里,要说最懂兵事的,自然就数胡宗宪本人了。
除了他,在场就没有一个是真的有过统兵率将的经历。
当胡宗宪全盘说出自己的想法。
高拱这才嗯了声,原本紧绷着的脸上,也终于是露出一抹笑容:“汝贞说了这么多,两头也都分析了遍,想来局势也如汝贞所言大差不差。不过……”
当不过二字从高拱嘴里说出,李春芳脸上立马闪过一道担忧。
清流旧党那帮蠢货,屡屡上疏出馊主意。
真要是被高拱定一个动乱民心军心的罪名,也不为过。
倒是赵贞吉忽然抢在高拱说话前开口道:“不过京中官员,到底是心系社稷,加之朝中文臣历来疏于兵事,有些胡言乱语也是情理之中。我看如今还是请了皇上降旨,以正朝中人心方为上策。至于其他……我倒是觉得,还是要将眼睛落在润物那头,等着他们的消息。只要俺答部被击退,赶出河套,逃回漠北,那蓟镇外面的土蛮部便也不足为虑。届时,只要俺答部败退的消息传开,土蛮部便会自行退去。待日后我朝整顿兵马,囤积粮饷,寻了合适的机会,从辽东、蓟镇、宣府引兵杀出去,寻了土蛮部将眼下的仇报了便是。”
屋中。
李春芳侧目定定的注视着赵贞吉。
他是真没想到,就在高拱貌似是要治罪朝中那些个胡言乱语的官员时,竟然会是赵贞吉站出来说话。
高拱亦是眼底浮现一缕奇怪和不解,转头侧目看向赵贞吉。
按理说赵贞吉是严家推上位的,而清流旧党和严家那又是多少年的死仇,如今不对清流旧党落井下石便是好了,又怎么可能会为对方的人说话呢。
唯有袁炜,笑吟吟的扫了赵贞吉一眼。
心里则已经是给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要说如今这内阁中,最懂兵事的那自然是胡汝贞无疑,但要说最会做人的那只能是赵孟静这个人了。
瞧着他是在为清流旧党说话。
可这不过是捎带手的事情罢了。
赵贞吉真正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如今朝堂之上千事万事,都不如统兵在外征讨敌军的严绍庭这支征北大军的事情大。
而那句待来日再寻土蛮部报仇,自然也可以看做是为严绍庭日后再次统兵出征做铺垫。
毕竟若是此次严绍庭征讨俺答部,驱逐鞑虏,收复了河套,那他就是朝中最擅北方兵事的人了。加之朝中这么多年又历来都是以文御武,待下一回再征草原,又岂会舍了他,而去重新选人统军出征?
这么一对比。
与其现在对清流旧党落井下石,还不如抬高严绍庭呢。
毕竟清流旧党不过是瞎嚷嚷了几句,真要是算账,也罚不了什么,至多就是以失言罚俸几个月,也就顶天了。
但有了赵贞吉这番话。
便是原本确实想要罚一罚清流旧党的高拱,也被说动,当即转头看向胡宗宪。
“汝贞啊,我看兵部这边最近也没有上什么急事,想来润物那边也是一帆风顺。”
高拱说的很慢,尽量让自己的措辞更严谨一些:“我瞧着,这一趟朝廷用兵河套,应该是能收复故地。只是这河套一旦被我朝收回,往后如何治理便是头等事情了。老夫近来也抽调了库中存档带回家夜间翻阅,早年间我朝在河套是设有边卫,现在润物收复河套,咱们是不是也该提前准备好,抽调何处兵马驻守河套各处要地?还有吏部和户部那头,一旦河套收复,便要设立官衙,选调官员,迁民耕种戍边,制定户籍田册。”
见高拱终于是不再往清流旧党瞎嚷嚷这件事情上追究,李春芳顿时心中松了一口气,低下头却又蠕动起了嘴唇。
他是觉得高拱现在想的太多了些。
如今前线连报捷的奏章都没送回来,他高肃卿竟然就开始盘算起了在河套设置边卫、建立官衙,迁民屯田的事情了。
被点了名的胡宗宪,则是抬起头。
他正要开始,将自己和兵部近来商议的有关河套收复之后相关事宜道出。
屋外。
却已经有脚步声传来。
听着外面的声音,竟然很是轻浮,隐约还能听到笑声。
屋里众人不由皱起眉头。
如今可是国家用兵之时,燕北又有土蛮部来犯,可谓是国事沉重之事。而外头的人,竟然还如此轻佻,未免是太过浮躁了些。
可不等众人开口冲着外面训斥。
制敕房中书舍人苏愚,便与一众在内阁当差做事的官员们,冲到了班房门外。
大抵是因为这帮人真的太过于得意忘形,以至于冲在最前头的苏愚脚下一个不稳,就被身后的人推搡着,一下子撞在了门上。
哐当一声。
屋门被苏愚撞开,而他也一个踉跄就冲着班房里栽倒在地。
这下子轮到高拱等人愣住了。
他们都来不及训斥这帮官员的轻浮行径。
还趴在地上的苏愚,就高高的举起手中的一封漆着殷红尾羽的奏疏。
“大捷!”
“大捷!”
“大将军捷报终于来了!”
“我家先生打赢了!”
“故地河套,百年在外,今朝我家先生得胜而复!”
“故地已归!”
“故地已归!”
“哈哈哈……”
年轻人一时间忘了所有的规矩,大喊大叫了起来,兴奋之余甚至当着内阁的面称呼严绍庭为自家先生。
可他这一喊,却是彻底吓到了屋里的阁老们。
胡宗宪第一个站起身,两眼瞪大,快步上前就从苏愚手中夺过那道漆着尾羽的奏本。
余者再也顾不上训诫苏愚这帮年轻后辈官员。
就连高拱,也是猛然起身,撞翻身后的交椅,冲到了胡宗宪面前。
“打开!”
“现在就打开!”
“老夫要看明白了奏疏上都写了什么。”
高拱满脸涨红,眼里尽是兴奋和震惊。
收复河套!
这可是大明丢失在外百余年的故地啊!
今日一朝收复,还是在自己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收复故地。
只此一桩事情,他高拱现在就是下台归乡,那也能在青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了!
不过是顷刻间,胡宗宪身边就被众人围住。
落在后面的李春芳这才缓缓站起身,脸色凝重,嘴巴蠕动低声的呢喃着。
“这怎么可能?”
“竟然这般快?”
“不可能!”
“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啊?”
他不是不信朝廷能收复河套,但他不信严绍庭能这么快就带领大军将蒙古人从河套赶走,收复故地。
这才多久?
大军好似昨日才出京,今日就传回了收复河套的消息。
他严绍庭经济一道,举朝罕见。
但他严绍庭,难道在兵事上也是不出世的天才不成?
就在李春芳因为前线报捷,而变得失魂丢魄般的时候。
胡宗宪已经在高拱的催促下,拆开火漆的奏疏。
当着众人的面,胡宗宪满脸笑容,开始在高拱等人,以及终于是从地上爬起来的苏愚等人期待的目光中诵读了起来。
略过奏疏前面的定制。
胡宗宪开始读到前线的详细。
“初时,征北大军随军龙虎军营兵三千,随龙虎大将军严鹄亲帅,一人三骑,奔赴前套南部。龙虎军于鬼毛川会敌前部万余人。将军严鹄亲率营兵,往返冲阵五次,杀敌七千,敌前部余者过五千,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亡命北逃。敌溃兵奔撞后阵,引大乱。”
“是日,大将军严绍庭命中军急行,待日明至战场,查龙虎军伤千五,死七百。闻敌军虽已平前阵之乱,然敌军心实乱,遂发大军,北上入山口,大军压境,敌军不敌,军心愈乱近崩,有敌将持重,步步后撤。”
“然大将军急行之初,已命神机营绕道敌后,侧出后方,居高架炮,见敌溃逃,然敌阵俨然,神机营遂炮火大开,弹矢齐发,雷火齐鸣,敌不知我军详细,觉有万千军马饶后,一时彻底大乱,军阵崩溃。敌将再无力稳重军心,敌各部夺路四向奔逃,弃械降者过万。”
“敌军大溃,龙虎大将军严鹄身负一十二处伤,阵前再请战之,遂率忠勇营、神枢营马军前出追敌。奔袭三日,杀敌不计数。”
“三日后,副将戚继光率山字营攻大青山下敌营,会逢副将王崇古引兵两万自西来攻,两将克敌大营,歼敌过万,俘敌近万,牛羊十余万。”
“大将军亲率中军,自南往北,横扫前套。严鹄率马军奔袭不歇,敌将辛爱黄台吉溃败收拢败军万余,越大青山没草原,严鹄亦引兵入漠南,奔袭数日,尾衔敌部,杀敌数千,擒杀敌将辛爱黄台吉,斩其首于敌军前,引敌残部立时皆降。旋命部从进献敌首于中军,自引兵马索敌漠南。”
“征北大将军,臣严绍庭,奏报皇帝陛下,此战我朝杀敌越三万,俘敌四万余,牛羊一十八万,复我被掠边民八千,财货无数。特奏,大明故地河套,今已光复!”
胡宗宪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双眼闪光,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看向奏疏的最末尾。
“报闻我皇陛下……”
“故地已复,社稷中兴!”
“国家万代,盛世万年!”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