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36章 忠心耿耿严侍郎

小说: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作者:肉丝米面 更新时间:2025-02-09 22:07:08 源网站:2k小说网
  文渊阁。

  作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平日除了在会极门制敕房里办公,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文渊阁里,辅佐阁臣们处理相关事务。

  苏愚便是制敕房众多中书舍人之一,也是日常在内阁当差做事的众多官员之一。

  今日。

  苏愚如同往日一样,早早的就入宫当差做事。

  先是在制敕房,将最近因为新君登极即位后的各项诏书旨意拟定好,然后就带着草拟的公文,前往内阁班房。

  等他走进内阁的时候,高拱等人自然是已经在文华殿那头与新君商议国事了。

  将带来的公文放好。

  苏愚便开始主动接过打扫起内阁班房。

  几名同僚见有年轻人出手,也乐的空闲下来。

  从古至今,衙门里的老人都喜欢年轻人。

  苏愚也没觉得做这些洒扫的事情太累,反倒是乐此不疲。

  如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苏愚开始整理起阁老们桌案上那些凌乱的文书。

  最终。

  苏愚在属于李春芳的桌案前,停了下来。

  摊在李春芳桌案上的众多公文里,赫然有一份最新议论内阁新员的名单。

  其上。

  也赫然列着刑部左侍郎严世蕃的名字。

  苏愚只是扫了一眼,便眉头一挑。

  他迅速的抬头看向四周,只听到同僚们的声音从班房外面传进来。

  苏愚手上动作不停,将李春芳的桌案收拾干净。

  而后又将首辅的桌案仔仔细细的收拾好。

  他没有带走这间屋子里的任何东西。

  只是带着一块擦桌子的抹布走出班房。

  几名同僚此刻正聚在外间喝着喝茶,见到苏愚走出来,当即笑着开口道:“小苏忙完了?快来一同喝杯茶歇会儿。”

  若是放在过往。

  苏愚定会欣然前往,与这些在内阁当差做事的老前辈们闲聊,但今天他却是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还要去一趟刑部,将陛下登极后,勘定天下大赦的事项交代一番。”

  新君即位,历来都要大赦天下。

  但大赦并不是傻乎乎的真将所有人都给放了,这里面还有一整套复杂的流程。

  三司和地方官府需要重新审议牢狱之中的犯人,商议着哪些人属于大赦范围,哪些人又是不该赦免的。

  苏愚笑着说:“等我回来再喝这茶。”

  几人也不觉得奇怪,这本就是他们这些中书舍人的差事之一。

  甚至还有一人听闻苏愚要去刑部,立马捏着几份题本走了过来。

  “既然小苏要去刑部,不妨将我这几份题本送到户部,给户部浙江清吏司、福建清吏司、广东清吏司。”

  苏愚接过题本,笑眯眯的点着头:“放心,定然送到。”

  年轻人多干事,这样才会人人喜爱。

  苏愚接过题本便在众人满意且尽是赏识的目光中,离开了内阁。

  一路出了皇城。

  苏愚同样是先去了户部,将给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清吏司的题本交到,顺便拿到回执,这才出了户部,在正阳门附近叫了路边的车夫,登上一辆专在城中坐此等营生的车厢里,便转向西城方向。

  一路到了位于阜财坊,马车停在刑部街,苏愚这才下了马车。

  抬眼便能看到属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三座官府衙门。

  出乎大多数人的认知。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衙,并不在大明门和正阳门之间那一片。如同南京城那边也是一样,三法司的官衙甚至都不在内城,而是在北城外玄武湖畔。

  苏愚循着刑部衙门的方向就走了过去。

  他是制敕房的中书舍人,平日便在京中各部司衙门之间走动,刑部门房认出这是在内阁当差的上官,自然不敢阻拦,笑着脸将其迎进刑部。

  苏愚也是熟门熟路就循着属于刑部左侍郎的公廨走了过去。

  到公廨门口,苏愚清了清嗓子,敲响屋门:“下官制敕房中书舍人苏愚,有公文移交刑部。”

  周围走动的刑部官员,也只是稍稍看了一眼。

  作为京中六部衙门,刑部每天都有很多官员往来,一个制敕房的中书舍人前来移交公文,每天都会发生。

  而屋子里,也只是传来了一声叫进。

  苏愚推开屋门,走了进去。

  便见大明刑部左侍郎掌刑部事的严世蕃,并没有坐在公案前,而是躺在一旁摆着的躺椅上,手上正握着一卷书,躺椅旁放着一只案几。

  案几上放着一壶茶,还有一盘糕点果子。

  通过卷在背面的书页,苏愚可以断定,这应该是《剪灯新话》,而且还是有些年头的刊印本了。

  而躺在椅子上的严世蕃听到脚步声进了屋子,也只是将手中的书卷向着一旁侧开,见到是苏愚后,脸上微微一笑,伸手抖了抖手中的书卷。

  “这可是我最近才寻到的正统年间的孤本,等我看完了,你若喜欢,可以拿去赏阅。”

  苏愚嘴角抽了抽。

  要知道这《剪灯新话》可是朝廷禁书,而且正好就是在正统年被禁的。

  当然。

  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禁书,也不是正统皇帝下旨的。

  而是时任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上疏,才导致这本书被朝廷封禁的。

  虽然这么多年下来,民间早已不将当初的禁令当一回事,但官方层面却从来没有解禁过。

  严世蕃可以在刑部衙门当众看这等禁书没问题,不代表自己也可以。

  见苏愚不回话,严世蕃脸上露出一抹无趣,撇着嘴道:“你们这些人,都和你们那个先生一样,这点坏规矩的事情都不敢做。”

  严世蕃嘴里的先生,自然就是严绍庭了。

  苏愚亦是不敢多言。

  毕竟这位说的可是自家先生。

  严世蕃放下手中的禁书,看向苏愚,这才正常道:“说吧,是什么公文要刑部会办。”

  苏愚这才上前一步,躬身作揖,而后小声道:“回侍郎的话,非是有公文,而是下官今日在内阁,见到了一份题本,想着应该提前告知侍郎,以作准备。”

  严世蕃顿时眉头一紧,目光一缩。

  “哦?”

  “你看到了什么?若是涉及国朝机密,我可万万不敢听。”

  苏愚摇摇头:“是内阁最近议定新员的名单,下官见其上有侍郎之名,心中不知这是否是侍郎与太师还有先生的计划,还是说……”

  蹭的一下。

  原本还悠闲躺着的严世蕃,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他瞪大双眼,鼻孔中重重的出着气。

  “他**!”

  “这是哪个要害他爹我!”

  “是不是高拱那烂**的老小子?”

  见着严世蕃口吐芬芳,苏愚眼角不停的抽抽着,却不忘摇头。

  严世蕃冷哼一声,眯起双眼:“那就是李春芳这个**的!如今朝中,也就他这个生儿子没**的狗东西一心使坏!”

  苏愚脸上五官抽抽着低下头。

  眼前忽然叫骂起来的左侍郎,当真很符合一贯的形象。

  见苏愚低下头。

  严世蕃也彻底明白,这就是李春芳耍的小心思,他立马就挽起袖子:“走!他李春芳这会儿是不是在文华殿,老子这就去找他问个明白,为何要害他爹!”

  说着话。

  严世蕃便拉着苏愚走到了门口。

  但也就是在门口,严世蕃却停了下来。

  只见严世蕃眉头皱紧,意味深长的轻咦一声。

  “不对!”

  他转头看向苏愚,连连摇头:“不对!老子现在真要是去寻这龟儿子的麻烦,还真就着了他的道了!”

  说完后,严世蕃又重新走回屋子,躺在了椅子上。

  他甚至好似不知这件事一样,重新慢悠悠的喝起了茶。

  这一来反倒是让苏愚弄不明白了。

  严世蕃却是侧目看了年轻人一眼:“你怎么还不走?”

  苏愚张开嘴:“啊?”

  严世蕃满脸嫌弃的看了苏愚一眼:“笨!既然他们已经拟定好了这份名单,今日定然是要禀明陛下,说不定这会儿文华殿那边已经有人出宫来寻各部九卿,廷议朝臣入阁之事。你还待在这里,岂不是就露馅了。”

  苏愚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作揖,离开刑部。

  也就是在苏愚离开之后不久。

  果然是有文华殿那边来了人,通知严世蕃这位代掌刑部的左侍郎入宫廷议。

  装着心事,严世蕃一路奔向皇城。

  因为三法司的衙门离着皇城最远,等严世蕃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大理寺卿吴悌赶到文华殿的时候,朝中其他九卿已经是等候在殿内多时。

  严世蕃三人上前:“臣参见皇上。”

  朱载坖面露笑容,看向最后到来的三人:“三位爱卿免礼,既然人都到齐了,就开议吧。”

  说完后,朱载坖目光看向首辅高拱。

  但严世蕃却是抢先拱手询问道:“启问陛下,不知今日召臣等是要议何事?”

  袁炜在旁面露笑容道:“左侍郎,今日陛下召我等,是为了议新选朝臣入阁一事。”

  朱载坖亦是笑着看向严世蕃,他想到了今日内阁给出的名单,上面可是有着严世蕃的。但如今见严世蕃的模样,似乎他事先并不知晓。

  这就有意思了。

  于是乎。

  朱载坖便随口说道:“今日内阁进奏,举兵部尚书胡宗宪、礼部尚书高仪、吏部尚书郭朴……”

  被点名的三人,顿时脸色微变。

  只是三人脸色却又各不相同。

  胡宗宪是带着几分期待,而从皇帝嘴中所说,自己也应该是排在第一位,那么按照惯例,自己是必定能入阁的。

  至于高仪,则是多了几分激动。

  倒是郭朴面色中带着几分凝重。

  这位吏部尚书其实并不想在如今这个时候入阁。

  反倒是在场的另外一位兵部尚书杨博,眼里闪过几道寒芒,而后目光中带着几分质疑,悄然的看向了首辅高拱。

  而朱载坖在拖长声音后,又补道:“还有左侍郎你!”

  说完后,新君满眼笑容的注视着严世蕃。

  这一下。

  原本就眼含寒芒的杨博,更是目光一个晃动,满是诧异和愤怒。

  而明明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的严世蕃,更是极为浮夸的瞪大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等旁人开口。

  严世蕃已经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浑身一颤,脸色紧绷,却仍显愤懑和憋屈的踏前一步。

  他躬身弯腰,叉手作揖。

  “臣下。”

  “严世蕃。”

  “昌平伯子,大明刑部左侍郎掌刑部事。”

  “臣身负皇恩,世食君禄,皆是人臣本分,不敢稍有懈怠,安能妄自居功。”

  “陛下如今登临大宝,臣不过微末之功,实在愧对陛下大恩。臣以侍郎掌刑部,兢兢业业终日不敢错漏半分。今不知何人提奏举荐臣于阁中,臣才短志疏,德不配位,岂能窃据庙堂中枢?”

  “万望陛下圣裁批否举臣入阁,以全陛下圣德,以慰群臣之心,以安万民之望。”

  众目睽睽之下。

  严世蕃说的是言辞振振,面色庄重。

  他更是在众人注视下,一挥衣袍,径直跪拜在地。

  严世蕃高举双手合抱作揖,叩拜在地:“臣为君上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全先帝错爱,报陛下圣恩。居掌刑部,亦是天恩,安敢窃阁。兵部功高、吏部德重、礼部才隆,皆可阁权,非臣可比,望陛下圣思,革臣出列,再行廷议。”

  (感谢被窝里的熊猫评论提供台词)

  什么叫忠臣!

  谁对老朱家最是忠心耿耿!

  此刻文华殿内,严世蕃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大明朝堂之上,是他严世蕃最忠心,最爱皇帝本人,而非是皇帝!

  某位藏着小心思的人,更是瞬间满脸涨红。

  原本只是想要施以小手段,没成想自己竟然成小丑了。

  而心中激愤于自己没能在今日推举入阁名单之上的杨博,更是愈发愤怒起来。

  他的目光开始在内阁成员中审视的寻搜着。

  究竟是谁将严世蕃安排在今日的推举名单中的!

  而自己又究竟为何,连推举名单都没进!

  朱载坖更是满心欢喜起来。

  严世蕃说的太合乎他心意了。

  今日这场入阁推举,严世蕃不光是事先不知情,而且这话应答的也是极为妥帖。

  真要是将严世蕃放进名单一同推举,那可真的是在说自己无能,满朝文武大臣这么多,竟然还要将一个刑部的左侍郎放在名单中一同推举。

  至少也得是严世蕃先成了真正的刑部尚书,然后放在推举入阁名单中,才是合适的。

  旁的都不说了。

  严世蕃今日的忠心,已经十成十的见到了。

  朱载坖当即起身上前,在众人注视下,这位新君伸出双手,结结实实的将严世蕃搀扶起来。

  “严卿所言顾虑,朕已知晓。”

  “然严卿忠心王师,历来恪尽职责,朕也知道,今日内阁推举,卿在其列,亦是德位相配。”

  严世蕃连连摇头,满脸的惭愧。

  朱载坖则顺势说道:“不过卿既然自辞推举之列,朕亦不能无视,便遂卿意。”

  转而。

  朱载坖这才重回御座。

  看向在场众人,环顾一笑。

  新君缓缓开口:“今日诸卿何以推举新员入阁,此乃国家大事。不过在此之前,朕以为新朝当行,朝中忠良之臣,也该擢升重任。”

  说完之后。

  朱载坖看向首辅高拱和吏部尚书郭朴。

  “元辅,吏部。”

  高拱、郭朴两人拱手上前。

  “臣在。”

  “微臣在。”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