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 第84章

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9 09:31:23 源网站:2k小说网
  到最后,还得凭实力说了算,谁打赢了谁有道理。

  至于诸侯想当什么官,直接上表许昌朝廷,曹操同不同意都无所谓。

  你不同意,这官我也当了。

  与其说是上表求官,倒不如说是通知朝廷一声。

  朝廷就是不同意,还能兴兵来攻不成?

  曹操实力虽强,也不能穷兵黩武、为所欲为,随意与诸侯开战。

  所以袁术自称扬州牧这件事,王朗还真不太好反驳。

  他只得说道:

  “袁公治理淮南,使得淮南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何谓有德之人?”

  王朗这一句,倒是抓住了袁术的痛点。

  袁术穷兵黩武、将淮南治理得一塌糊涂,这事连袁耀都不好给他洗白。

  袁耀能做的,只能是找机会接手淮南政务,让淮南百姓过上好日子,也算是帮自家老爹赎罪了。

  不过面对王朗、袁耀自然不能露怯。

  怎么说他也有着数十年后王司徒的智慧,没必要跟王朗掰扯汝南政务。

  用王朗的理论来反驳王朗就可以了。

  这叫走王朗的路,让王朗无路可走。

  袁耀继续笑道:

  “自桓帝、灵帝以来,汉室衰微,黄巾肆虐。

  前有十常侍这等奸佞之徒把持朝政,祸国殃民。

  后有董卓、李傕、曹操等奸贼劫持天子,残暴生灵。

  我祖父宣文侯,累世三公,宽厚笃诚。

  居司空之位,为大汉社稷殚精竭虑,也为平定黄巾立下汗马功劳。

  我父阳翟侯,雄踞淮南、兵精粮足!

  曾与天下英雄一同讨伐逆贼董卓,助朝廷剿灭奸凶,解百姓倒悬之苦。”

  “吾父得扬州牧之位,非是凭空自立。

  我袁氏的德行,配得上这个位置!

  这便是天心人意,民心所向!

  而不是王太守所言那般,自封州牧!”

  袁耀声音振聋发聩,双方将士闻之无不点头。

  按袁耀所说那般,袁家四世三公,立下那么大的功劳,确实德行不小。

  袁术当一个扬州牧没毛病啊!

  王朗身为会稽太守,不听州牧的号令,却是不该了。

  连王朗都找不出什么话驳斥袁耀。

  令王朗惊讶的是,袁耀话语中的价值观,与自己的理念非常相符。

  他差点都要被袁耀给绕进去了。

  袁耀提高声音,继续道:

  “本公子仅带三千兵马过江东,如今已经席卷吴郡,麾下聚集精兵数万!

  我能做到这一点,难道不是江东民心所向吗?”

  “太守大人蕴大才、抱大器,文武兼备、乃天下名士!

  却为何要逆天理、背民心而行事?”

  “本公子麾下雄兵数万、良将如云,取会稽易如反掌!

  汝却联合逆贼严白虎,企图以乌合之众负隅顽抗,抵挡我麾下雄兵。

  尔等腐草之荧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汝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尚不失封官加爵之赏。

  城安民乐,岂不美哉?

  若是冥顽不灵、负隅顽抗,汝等与城皆为齑粉。

  到那时,只怕是悔之晚矣啊!”

  “这...我...”

  王朗听了袁耀之言,彻底懵了。

  他对袁耀所说之言,有一种十分惊人的代入感!

  王朗总觉得袁耀说的话句句在理,与自己的理念完全符合。

  如果他王朗劝人投降,或许也会这么劝。

  不,他甚至达不到袁耀劝降这种高度!

  想要说出袁公子这番话,王朗至少还需要数十年的沉淀。

  袁公子,真是天下奇才啊!

  竟然能熟知自己心中所想!

  而且人家说的实在在理,王朗根本无法反驳,也不想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