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兮闻言冷笑道:
“区区李儒,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何必让孙权小儿帮忙?
此人反复无常,毫无信义。
叫上他,恐怕没什么好处。
我与乐进两路大军,足以斩下李儒的狗头了!”
“就让孙权在此好生待着吧。
只要他不给我军添麻烦,就够了。
不过他战功立得不多,我倒要看看,以后孙权有没有连忙当我大魏吴王。”
两人说话间,只见远处烟尘阵阵,好似有一支军马行军而来。
越兮眉头一皱,下令道:
“全军戒备!
准备战斗!”
越兮没想到,李儒已经势穷,还敢派人出战。
不过不要紧,沿途越兮击破的乾军多了。
眼前这一支军马,也无法阻挡他进攻的脚步。
待敌军来到近前,越兮刚要下令进攻,这支军马为首之人突然高呼道:
“来者可是越兮将军?”
越兮将三叉方天戟一横,高声应道:
“正是本将!
汝是何人?
可是李儒派尔等前来送死?”
“越兮将军!
你别误会!
千万别误会!
我不是李儒的人!
我是孙权啊!
吾在此等候将军多时了!”
越兮策马上前,离得近些看一看。
果然,说话之人紫髯碧眼,可不就是孙权那鼠辈吗?
越兮对孙权的人品,是极为不屑的,他最看不上孙权这种小人。
不过眼下孙权算是曹魏的盟友,他也不好把这种厌恶表现出来。
越兮对孙权一抱拳,说道:
“原来是仲谋将军。
将军此来何事?”
孙权笑道:
“夏侯惇大将军的诚意,我早就感受到了。
笮融都跟我说了,大将军会上表大魏天子,封我为大魏吴王。
吾既为大魏吴王,自当为大魏出一份力。”
“将军率军讨伐奸贼李儒,我正是要跟将军会师一处,共同讨贼。
有吾相辅,再加上将军的勇武,何愁李儒不败?”
越兮心中清楚,孙权根本不是来帮自己的,他没那么好心。
孙权代表前来,就是来捡功劳、捡便宜的。
与敌军拼杀主要靠自己和乐进,功劳却有孙权一份。
这江东鼠辈果然奸诈,如意算盘打得倒响。
越兮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对孙权道:
“我大军所向披靡,讨贼自然不在话下。
仲谋将军麾下可有良将,能助我破贼啊?”
孙权笑着对越兮恭维道:
“将军武艺天下无敌,吾麾下,倒是没有能匹敌将军的猛将。
不过若说起良将,我身边倒是有几人。
他们并非我孙权的部下,而是与我性情相投的手足兄弟。”
孙权指着阎行,对越兮介绍道:
“阎行将军,与大乾有着岳父之仇。
忍辱负重,就是在等一个报仇的机会。”
“徐琨将军,也是我孙权的心腹弟兄。”
“两位将军武艺高强,再配上越将军您的神勇,奸贼李儒安得不败?”
“呵,希望如你所言。”
在越兮看来,什么阎行、徐琨都是无名之辈,根本上不得台面。
不过既然孙权愿意相助,有更多的军马去攻打李儒,对他而言也很有利。
能增加几成胜算,越兮又何必拒绝呢?
越兮与孙权合兵一处,杀奔李儒大营。
待二人率军杀至营前之时,越进也率大军赶到。
越兮麾下有三万精兵,乐进也是三万。
孙权麾下,有五万大乾府兵,现在已经背叛大乾,投效他们大魏了。
两员大魏猛将,一位大魏吴王。
三人麾下,总计十一万大军。
而李儒寨中,只有五万精兵。
十一万对五万,兵力是李儒的一倍还多。
兵法有云,倍则攻之。
“区区李儒,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何必让孙权小儿帮忙?
此人反复无常,毫无信义。
叫上他,恐怕没什么好处。
我与乐进两路大军,足以斩下李儒的狗头了!”
“就让孙权在此好生待着吧。
只要他不给我军添麻烦,就够了。
不过他战功立得不多,我倒要看看,以后孙权有没有连忙当我大魏吴王。”
两人说话间,只见远处烟尘阵阵,好似有一支军马行军而来。
越兮眉头一皱,下令道:
“全军戒备!
准备战斗!”
越兮没想到,李儒已经势穷,还敢派人出战。
不过不要紧,沿途越兮击破的乾军多了。
眼前这一支军马,也无法阻挡他进攻的脚步。
待敌军来到近前,越兮刚要下令进攻,这支军马为首之人突然高呼道:
“来者可是越兮将军?”
越兮将三叉方天戟一横,高声应道:
“正是本将!
汝是何人?
可是李儒派尔等前来送死?”
“越兮将军!
你别误会!
千万别误会!
我不是李儒的人!
我是孙权啊!
吾在此等候将军多时了!”
越兮策马上前,离得近些看一看。
果然,说话之人紫髯碧眼,可不就是孙权那鼠辈吗?
越兮对孙权的人品,是极为不屑的,他最看不上孙权这种小人。
不过眼下孙权算是曹魏的盟友,他也不好把这种厌恶表现出来。
越兮对孙权一抱拳,说道:
“原来是仲谋将军。
将军此来何事?”
孙权笑道:
“夏侯惇大将军的诚意,我早就感受到了。
笮融都跟我说了,大将军会上表大魏天子,封我为大魏吴王。
吾既为大魏吴王,自当为大魏出一份力。”
“将军率军讨伐奸贼李儒,我正是要跟将军会师一处,共同讨贼。
有吾相辅,再加上将军的勇武,何愁李儒不败?”
越兮心中清楚,孙权根本不是来帮自己的,他没那么好心。
孙权代表前来,就是来捡功劳、捡便宜的。
与敌军拼杀主要靠自己和乐进,功劳却有孙权一份。
这江东鼠辈果然奸诈,如意算盘打得倒响。
越兮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对孙权道:
“我大军所向披靡,讨贼自然不在话下。
仲谋将军麾下可有良将,能助我破贼啊?”
孙权笑着对越兮恭维道:
“将军武艺天下无敌,吾麾下,倒是没有能匹敌将军的猛将。
不过若说起良将,我身边倒是有几人。
他们并非我孙权的部下,而是与我性情相投的手足兄弟。”
孙权指着阎行,对越兮介绍道:
“阎行将军,与大乾有着岳父之仇。
忍辱负重,就是在等一个报仇的机会。”
“徐琨将军,也是我孙权的心腹弟兄。”
“两位将军武艺高强,再配上越将军您的神勇,奸贼李儒安得不败?”
“呵,希望如你所言。”
在越兮看来,什么阎行、徐琨都是无名之辈,根本上不得台面。
不过既然孙权愿意相助,有更多的军马去攻打李儒,对他而言也很有利。
能增加几成胜算,越兮又何必拒绝呢?
越兮与孙权合兵一处,杀奔李儒大营。
待二人率军杀至营前之时,越进也率大军赶到。
越兮麾下有三万精兵,乐进也是三万。
孙权麾下,有五万大乾府兵,现在已经背叛大乾,投效他们大魏了。
两员大魏猛将,一位大魏吴王。
三人麾下,总计十一万大军。
而李儒寨中,只有五万精兵。
十一万对五万,兵力是李儒的一倍还多。
兵法有云,倍则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