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老刘老陈都是厂里的老员工,为人忠厚老实,跟李成的关系也不错。

  “那敢情好!谢谢厂长!”

  李成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可省了他不少事儿。

  回到家,李成跟媳妇齐兰简单交代了几句,又亲了亲女儿潇潇肉嘟嘟的小脸蛋,便匆匆忙忙地跟着赵长河上了吉普车。

  李箐一大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没见着人影。

  吉普车突突突地一路颠簸,很快就到了镇上。

  赵长河本来打算直接把李成送到老刘家门口,可李成却说什么也不肯。

  “厂长,这哪能空着手去啊,多不好意思!您先送我去趟百货大楼,我买点东西。”

  赵长河拗不过他,只好先把他送到了百货大楼门口。

  李成走进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眼花缭乱。

  这年头,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需要票才能买,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李成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买两瓶好酒,两条好烟,再买点糕点糖果啥的,这样显得更有诚意。

  柜台里的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看起来挺精神的。

  “同志,要买点啥?”

  售货员见李成在柜台前转悠,便热情地招呼道。

  “同志,你这儿有啥好酒?”李成问道。

  “茅台五粮液都有,不过需要票。”售货员回答道。

  “票我有。”李成说着,从兜里掏出几张票证,递给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票证,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便从柜台里拿出两瓶茅台酒,用牛皮纸包好,递给李成。

  “同志,还要点啥?”

  “再来两条大前门。”

  “好嘞!”

  售货员又麻利地拿出两条大前门香烟,用绳子捆好,递给李成。

  李成提着一袋子沉甸甸的东西,站在老刘家那扇斑驳的木门前,抬手敲了三下。

  门板嘎吱作响,像个年久失修的风箱。

  门开得很快,一个略显疲惫但带着几分亲切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李总管嘛!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老刘的脸探出来,一见门外站着的李成,表情先是一愣,继而露出笑意。

  他嘴里嘀咕了一声“稀客稀客”,又迅速拿毛巾在手上胡乱擦了擦。

  “老刘,我哪是什么总管,就是随便来看看,”李成笑呵呵地回话,同时将手里的东西抬了抬,“也不知道你家里喜欢啥,就买了点烟酒和糖,别嫌寒碜。”

  这话说得漂亮,套着镇上的办事风俗。

  老刘愣了一下,眼神扫过李成手里的东西,意识到那两瓶茅台的价值不菲,连忙侧身让开:“哎呀总管,带什么东西嘛,咱们一家人也不是外人!快快进来,别站着寒碜了!”

  院子里,老刘媳妇正坐在小板凳上剥着黄豆,耳朵也向门口支着风,一听到不熟悉的男声赶忙抬头。

  眼见老刘亲热地招呼一位穿着简朴、却神态自若的年轻人,手里还拎着几样东西,不由得站了起来。

  “当家,这位是?”

  老刘媳妇擦了擦手,迟疑问道。

  “还不认识哩!这可是咱们厂的大功臣,李总管!就是那个想法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帮厂子起死回生的李总管!”

  老刘这话里带着一股子自豪劲儿,好像自己和李成的交情瞬间提升了半分似的。

  “啊!”

  老刘媳妇听得瞪大了眼睛,嘴里不停地小声念叨着“李总管”,一边赶紧回屋拿了块干净抹布,把院子里的桌子椅子擦了个遍,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快,别愣着了,赶紧坐,咱家条件差,别觉得怠慢。”

  老刘热情上前接过李成手里的袋子。

  “嫂子别客气,咱是自己人,还这么讲究干啥。”

  李成笑着摆手,顺势拉开椅子,坐了下来。“不过你家这院子,收拾得还挺不错嘛,干干净净。”

  老刘媳妇抬头瞅了一眼屋檐下挂着的破雨布,神情有点露怯:“还不是日子过得紧巴,能将就着就将就。”

  李成一边寒暄,一边打量老刘夫妻的表情。

  他虽然笑容挂在脸上,但心里其实已经打好了腹稿。

  话总得慢慢说,直接开门见山太唐突,这种事儿得讲究分寸。

  “老刘啊,”李成终于找了个空隙,把话圆溜溜地引了出来,“到底咱厂能恢复生产,那也多亏了像你这样的一帮老同志。可我这次过来,还真有点事想麻烦你和嫂子。”

  “哦?啥事?”

  老刘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倒是透着几分警惕。

  老刘媳妇更是翻动手里的黄豆剥壳动作都放慢了,似在旁敲侧听。

  李成干咳了一声,语气尽量轻松:“是这样,我家里想搬到镇上来住,你也知道,现在办这居住证得有镇民联保。”

  “我寻思着你跟我认识多年,又是我们厂的老资格,就想着问问你,能不能搭把手?”

  “联保?”

  老刘愣了愣,脸上的笑意稍稍停了停。

  一旁的老刘媳妇更是每颗黄豆都剥得小心翼翼,时不时偷偷瞅一眼李成。

  两口子交换了一个眼神,那表情里藏着几分讶异,还有说不清的几分顾虑。

  “李总管,咱说句心里话——您不是城里人?”

  老刘试探着问,语气里掺了点不敢相信。

  李成倒是坦然,点点头:“嗯,我住在农村,也就是这几月才来镇上发展,全靠厂里这份饭。”

  老刘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又咳了一声,脸上的神情变得有点别扭。

  毕竟这个年代,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差别太大了,这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的现象并不少见。

  老刘媳妇放下手里的活,身子微微前倾,终于开口:“不是我们不信您,只是……联保这事压力太大了。”

  “再说,这要是有点啥,咱也担不起不是?”

  这话说得委婉,实则已经是一种推脱的意思。

  李成听罢,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却也勉强维持着笑容。

  他低头看了看桌上那沾着泥点的茶杯,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哪能让你们担风险?我保证,这事儿肯定不连累你们……”

  “这不是情分的事儿啊,总管!”

  老刘略显急切地打断了李成,脸上笑容渐渐收敛起来,“咱都知道您是好人,可这毕竟是关系户口的事,我们这脑袋瓜子,不像您想事那么灵光,真要出点差池,我们这肩膀可顶不住。”

  李成正想再劝,却见老刘媳妇端起了刚倒好的一杯茶,双手递过来,笑着说道:“总管,这茶您先喝,别急。我家老刘这人,话糙理不糙,他真不敢担待。”

  茶香飘散,空气中透着一股难堪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