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刘大柱心里就像吞了只苍蝇,又酸又恶心。
孙艳梅的骂声还在继续:“你看看人家李成,又是肉又是布的,你再看看你!你个窝囊废!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文斌都饿瘦了,你还有脸窝在家里烤火?还不赶紧滚去上工,挣点工分,好歹换点粮食回来!”
刘大柱被孙艳梅连推带搡地赶出了门。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冻得他直哆嗦。
他磨磨蹭蹭地走到村口,又停下了脚步。
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去干活?还不如去李成家……说不定能要点东西回来。
两家隔着一条不深的河沟,刘大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溜到李成家门口。
还没等他靠近,就看到李二狗又在院子里晃悠,嘴里念念有词,比划着李成教他的拳法。
“这**的……”
刘大柱暗骂一声。
这段时间,李二狗就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在李成家门口转悠,不是蹲着看李成练拳,就是自己在那儿瞎比划。
真不愧是个臭**!
更让刘大柱气愤的是,李成这段时间天天往镇上跑,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以前李成打猎,还能时不时带些野味回来,现在倒好,神神秘秘的,肯定藏着什么好东西!
刘大柱眼珠子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他倒要看看,李成每天往镇上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要是能抓到李成的小辫子,或者趁机要点粮食回来,那就更好了!
刘大柱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哈了口气,一溜小跑奔向村口等牛车。
远远地,一辆晃晃悠悠的牛车驶来,扬起一阵尘土。
车上已经坐满了人,几个大娘怀里抱着孩子,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
“哎,我说大壮啊,这大冷天的不在家猫冬,跑镇上干啥去啊?”
赶车的老汉吆喝着牛,瞥了一眼刘大柱。
刘大柱挤上车,掏出皱巴巴的几毛钱,肉疼地递过去,“叔,去镇上,两毛行不?”
老汉斜睨了他一眼,“两毛?你打发叫花子呢?现在都涨价了,三毛!”
“哎呀叔,就两毛吧,我兜里就这点钱了。”
刘大柱陪着笑脸,试图讨价还价。
车上的人听了都嗤之以鼻,一个大娘撇撇嘴,“刘大柱,你都好意思开口,两毛钱就想坐车,咋想的啊?没钱就别出门!”
另一个大娘也跟着附和,“就是,以前在村里耀武扬威的,现在连几毛钱都掏不出来,真是落魄了!”
刘大柱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咬咬牙,又掏出一毛钱递给老汉,嘴里嘟囔着,“真是的,坐个牛车都这么贵……”
到了镇上,刘大柱躲在街角,像做贼似的盯着牛车停靠的地方。
他心里盘算着,李成这小子肯定有什么秘密,说不定是找到了什么赚钱的门路,不然怎么天天往镇上跑?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下一班牛车才姗姗来迟。
刘大柱一眼就看到了李成,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棉袄,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看起来精神抖擞。
李成下了牛车,径直朝镇上的纺织厂走去。
刘大柱愣住了,纺织厂?
那可是只有工人才能进去的地方!
他记得村里老会计说过,工人可是吃商品粮的,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还有各种福利,比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强多了。
六十年代,工人和农民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工人身份象征着稳定和体面,而农民则意味着贫穷和辛苦。
刘大柱心里更加疑惑,李成怎么就能进纺织厂?
难道他……成了工人?这怎么可能!
更让他震惊的是,纺织厂的门口站着个身材魁梧的门卫,一脸严肃。
可当李成走近时,门卫却立马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地跟李成打招呼,那恭敬的态度,简直就像是在对待上级领导!
刘大柱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他心里像猫抓一样痒痒,恨不得立刻冲上去问问李成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与此同时,纺织厂厂长办公室里,李成正跟几个厂领导和老板开会。
“李总管,您设计的这款‘梅花’牌棉袄,真是太火爆了!我们在广州那边一个月就卖了五千多件,销售额突破了两万块!现在南方好多经销商都抢着要货呢!”一个老板激动地说道。
另一个老板也跟着附和:“是啊李总管,您的设计真是太有眼光了!我们厂生产的‘迎春’牌毛衣,也多亏了您提供的改良方案,现在销量翻了一番!真是太感谢您了!”
赵长河满脸堆笑,对李成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我们厂的财神爷啊!自从你来了之后,我们厂的效益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的年终奖,我打算给大家都翻倍!”
其他几个厂领导也纷纷点头称是,对李成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成只是淡淡一笑,“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李成说道。
一个年轻的秘书走了进来,“李师傅,外面还有几位老板想见您,说是要追加订单。”
“让他们进来吧。”
李成挥了挥手。
很快,几个西装革履的老板鱼贯而入,脸上堆满了笑容。
“李总管,您好您好!久仰大名!”
“李总管,我们厂想追加一批‘梅花’牌棉袄的订单,不知道您能不能……”
“李总管,我们愿意提高采购价……”
几个老板争先恐后地说着,生怕李成不答应。
李成拿起桌上的订单,看了一眼,“嗯,明年第三季度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各位老板要是想追加订单,恐怕得等到明年第四季度了。”
“啊?这么久啊……”
几个老板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其中一个老板咬咬牙说道:“李总管,我们愿意再加一千件的订单!价格也再提高百分之十,您看怎么样?”
李成沉吟片刻,“好吧,那就加一千件,不过价格就不用提高了。”
“李总管,我们厂的‘幸福’牌的确良衬衫也需要您指点一二啊!现在年轻人就喜欢穿这种洋气的衣服!”
孙艳梅的骂声还在继续:“你看看人家李成,又是肉又是布的,你再看看你!你个窝囊废!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文斌都饿瘦了,你还有脸窝在家里烤火?还不赶紧滚去上工,挣点工分,好歹换点粮食回来!”
刘大柱被孙艳梅连推带搡地赶出了门。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冻得他直哆嗦。
他磨磨蹭蹭地走到村口,又停下了脚步。
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去干活?还不如去李成家……说不定能要点东西回来。
两家隔着一条不深的河沟,刘大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溜到李成家门口。
还没等他靠近,就看到李二狗又在院子里晃悠,嘴里念念有词,比划着李成教他的拳法。
“这**的……”
刘大柱暗骂一声。
这段时间,李二狗就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在李成家门口转悠,不是蹲着看李成练拳,就是自己在那儿瞎比划。
真不愧是个臭**!
更让刘大柱气愤的是,李成这段时间天天往镇上跑,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以前李成打猎,还能时不时带些野味回来,现在倒好,神神秘秘的,肯定藏着什么好东西!
刘大柱眼珠子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他倒要看看,李成每天往镇上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要是能抓到李成的小辫子,或者趁机要点粮食回来,那就更好了!
刘大柱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哈了口气,一溜小跑奔向村口等牛车。
远远地,一辆晃晃悠悠的牛车驶来,扬起一阵尘土。
车上已经坐满了人,几个大娘怀里抱着孩子,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
“哎,我说大壮啊,这大冷天的不在家猫冬,跑镇上干啥去啊?”
赶车的老汉吆喝着牛,瞥了一眼刘大柱。
刘大柱挤上车,掏出皱巴巴的几毛钱,肉疼地递过去,“叔,去镇上,两毛行不?”
老汉斜睨了他一眼,“两毛?你打发叫花子呢?现在都涨价了,三毛!”
“哎呀叔,就两毛吧,我兜里就这点钱了。”
刘大柱陪着笑脸,试图讨价还价。
车上的人听了都嗤之以鼻,一个大娘撇撇嘴,“刘大柱,你都好意思开口,两毛钱就想坐车,咋想的啊?没钱就别出门!”
另一个大娘也跟着附和,“就是,以前在村里耀武扬威的,现在连几毛钱都掏不出来,真是落魄了!”
刘大柱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咬咬牙,又掏出一毛钱递给老汉,嘴里嘟囔着,“真是的,坐个牛车都这么贵……”
到了镇上,刘大柱躲在街角,像做贼似的盯着牛车停靠的地方。
他心里盘算着,李成这小子肯定有什么秘密,说不定是找到了什么赚钱的门路,不然怎么天天往镇上跑?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下一班牛车才姗姗来迟。
刘大柱一眼就看到了李成,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棉袄,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看起来精神抖擞。
李成下了牛车,径直朝镇上的纺织厂走去。
刘大柱愣住了,纺织厂?
那可是只有工人才能进去的地方!
他记得村里老会计说过,工人可是吃商品粮的,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还有各种福利,比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强多了。
六十年代,工人和农民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工人身份象征着稳定和体面,而农民则意味着贫穷和辛苦。
刘大柱心里更加疑惑,李成怎么就能进纺织厂?
难道他……成了工人?这怎么可能!
更让他震惊的是,纺织厂的门口站着个身材魁梧的门卫,一脸严肃。
可当李成走近时,门卫却立马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地跟李成打招呼,那恭敬的态度,简直就像是在对待上级领导!
刘大柱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他心里像猫抓一样痒痒,恨不得立刻冲上去问问李成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与此同时,纺织厂厂长办公室里,李成正跟几个厂领导和老板开会。
“李总管,您设计的这款‘梅花’牌棉袄,真是太火爆了!我们在广州那边一个月就卖了五千多件,销售额突破了两万块!现在南方好多经销商都抢着要货呢!”一个老板激动地说道。
另一个老板也跟着附和:“是啊李总管,您的设计真是太有眼光了!我们厂生产的‘迎春’牌毛衣,也多亏了您提供的改良方案,现在销量翻了一番!真是太感谢您了!”
赵长河满脸堆笑,对李成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我们厂的财神爷啊!自从你来了之后,我们厂的效益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的年终奖,我打算给大家都翻倍!”
其他几个厂领导也纷纷点头称是,对李成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成只是淡淡一笑,“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李成说道。
一个年轻的秘书走了进来,“李师傅,外面还有几位老板想见您,说是要追加订单。”
“让他们进来吧。”
李成挥了挥手。
很快,几个西装革履的老板鱼贯而入,脸上堆满了笑容。
“李总管,您好您好!久仰大名!”
“李总管,我们厂想追加一批‘梅花’牌棉袄的订单,不知道您能不能……”
“李总管,我们愿意提高采购价……”
几个老板争先恐后地说着,生怕李成不答应。
李成拿起桌上的订单,看了一眼,“嗯,明年第三季度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各位老板要是想追加订单,恐怕得等到明年第四季度了。”
“啊?这么久啊……”
几个老板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其中一个老板咬咬牙说道:“李总管,我们愿意再加一千件的订单!价格也再提高百分之十,您看怎么样?”
李成沉吟片刻,“好吧,那就加一千件,不过价格就不用提高了。”
“李总管,我们厂的‘幸福’牌的确良衬衫也需要您指点一二啊!现在年轻人就喜欢穿这种洋气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