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盯着他那张已经变得无比难看的脸,露出一个富有深意的笑容。

  “殿下,你知不知道你儿子特别会削藩。”

  “他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弱的藩王消掉,打草惊蛇,等他再去削强的藩王时,人家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朱标听完,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这……这叫会削藩,他儿子确实是个人才啊!

  是他亲生的吗?

  怎么一点智商都没遗传到呢?

  朱标此时不由得陷入了怀疑!

  江临不打算就这样放过朱标,看着他继续说道:

  “对了,殿下,我记得你刚才是不是说过,朱允炆是一位仁慈之君?那你想知道他在削藩时都做了什么事情吗?”

  还没等朱标回应,一旁的朱元璋便皱着眉头催促道:

  “你快点说,别在这里卖关子!”

  “是,陛下!”

  江临点了点头,向老朱讲述道:

  “据史书记载,周王和代王还有珉王都被削为庶人,齐王被软禁。”

  “其中最惨的一位王爷,莫过于湘王朱柏了,他当时为了向朱允炆证明清白,被逼的只能将王府点火焚烧,骑马冲入火海,自焚而死。”

  “什么?!”

  老朱惊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跟锅底一样漆黑。

  “这……这个混账东西!”

  “咱真是看走了眼,以前竟然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孩子。”

  “湘王可是他的亲叔叔,被他逼的自焚而亡,居然如此狠心。”

  江临继续说道:“朱允炆认为湘王的所作所为有辱皇权,给他的谥号为戾。”

  此话一出,整个屋子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就连轻微的呼吸声都听不到。

  老朱深感无力,目光中充满了绝望。

  儿子早死,孙子早死,另一个孙子还是这样一位畜生!

  就在这时,朱标向江临发出了疑问。

  “江兄,你刚才说湘王为了证明清白才自焚,他要证明什么清白?”

  “燕王朱棣曾经遣使与朱柏联络过,后面受人诬告他意图谋反……”

  “谋反?你是说四弟……”

  朱标盯着江临向他询问道。

  江临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没错,当时朱允炆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燕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靠着八百护卫军开始,一路攻入应天府只用了四年的时间……”

  “停停停,从八百护卫军开始,只用了四年???”朱元璋瞬间傻眼了。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为朱棣的勇猛而骄傲,还是为朱允炆的无能而狂怒。

  江临摇头叹息道:“本来燕王也只是放手一搏。”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甚至认为自己没什么胜算!”

  “毕竟,当时手握重兵的宁王和辽王都是朱允炆的人,站在他这边,却被他推到了燕王身边。”

  “这个蠢货,真是气死咱了!”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怒骂道。

  朱标连忙上前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出声劝道:

  “父皇,你老人家消消气,允炆也是被身边的蠢才忽悠到了!”

  江临却义正辞的反驳道:

  “身边人只占一部分责任,但朱允炆就是天生蠢货一头。”

  “首先他在战争期间,竟然还减免南方税收,导致国库空虚,前线士兵不满!”

  “其次,虽说陛下在晚年处理了蓝玉为首的老将,但也给朱允炆留下了不少有能力的年轻将领,可是这家伙竟然启用了李景隆。”

  “李景隆的表现极为糟糕,不仅未能成功阻止燕军的进攻,反而还多次被燕军击败。”

  “最终,李景隆在应天府被攻破时,主动投降燕王朱棣。”

  “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我说他是庸君,都算是给你们面子了!”

  朱元璋and朱标:……

  听到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后,父子二人此时已经给气得说不出话了。

  “蠢驴啊!蠢驴啊!”

  “咱的大明差点被毁掉啊,差点就跟秦、隋二朝一样二世而忘了!”

  老朱气的破口大骂起来,随后扭头看向一旁的朱标,紧紧抓着他的手。

  “还……还好有江临,保住了标儿和雄英,大明天下交到你们手里,咱才放心。”

  “爹,你就放心吧!”朱标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父子二人感动时,旁边听了半天的马皇后有些迟疑的问道:

  “江临,所以……最后是老四当是皇帝了?”

  “你一直说的永乐大帝,其实是老四?”

  听了马皇后的询问后,江临点了点头。

  “没错,燕王能被后世评为永乐大帝,多亏他有个好儿子……”

  ……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