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了解,林如海才清楚,就罗浮麾下那一万六千多的百人敌,随便挑出一个来,放在如今大庆的军中,最起码也是冲锋陷阵的好手,若是再懂点兵法,每一个都称得上是是千户、乃至是偏将之资了。
单打独斗,尚且能够算得上是真正做到百人敌。
正面对抗,若是军备齐全,甚至能够对抗百万大军了。
试问,就凭现在立国百年之久,各方弊病已经逐渐显现的大庆,扛得住这样的对手吗?
思想来去,林如海心中只有一个答案。
大庆完了。
现在只看林如海自己怎么选了。
知府衙门后宅之中。
被罗浮麾下的丫鬟婆子们,强行留下的林黛玉,正是忧心冲冲的时候,却是突兀的看到了父亲,一脸纠结的朝着自己走来。
心中先是一喜,紧接着林黛玉就发现了更大的惊喜。
此刻面前的父亲,俨然已经不是之前的阴魂之身了,而是真正的血肉之躯。
“爹爹。”
耳边传来了林黛玉的声音。
林如海强笑了一下,目光扫了一眼周围的丫鬟婆子们。
下一刻,这些丫鬟婆子心领神会,离开了后院,将空间留给了林如海父女。
“乖囡。”林如海苦涩一笑,仿佛有些想不通一般,说道:“天下岂有这般道理,明明大庆不过立国百年,怎么就出现了罗天道人这样的枭雄巨擘呢?”
林黛玉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之前还苦口婆心劝说罗浮的父亲,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肯定是罗浮让他知晓了什么。
以至于,原本还想要忠君爱国的父亲,竟然生出了不看好朝廷的念头来。
林黛玉的确聪慧,灵动的双眸微微一闪,说道:“爹爹可是觉得,朝廷气数已尽?”
忧心忡忡的看向林黛玉,林如海点了点头,道:“那罗天道人麾下军卒,竟然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百人敌,这般雄壮之军,天下何人敢当?”
“莫不是玄门道术?”林黛玉和林如海一样,下意识的将罗浮麾下的力量,和玄门道术联系了起来。
而众所周知,再神奇的玄门道术,在真正的军阵煞气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苦笑着摇摇头,林如海道:“乖囡,为父之前可是阴魂之身,看的清楚,那罗天道人麾下的军卒,每一个都透着炽烈的气血阳刚,甚至如同一个个小太阳一般,散发着灼热恐怖之气,若非之前那罗天道人庇护,阴魂之身的为父,怕是一瞬间就要被可怕的气血阳刚冲击的魂飞魄散了。”
林黛玉简直和之前的林如海一样,吃了一惊的同时,脱口而出道:“爹爹,那罗天道人麾下,有多少兵马?”
“按照罗天道人所说,他麾下有一万六千百人敌,为父观之,虽不中亦不远,就算是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够挡他麾下分毫。”
“爹爹愿做殉国忠烈,还是欲为新朝功勋?”林黛玉一针见血,直接问到了林如海此刻忧虑的关键。
“为父……”即使是在女儿面前,林如海此刻也有些羞赧起来。
做殉国忠烈,虽然的确名垂青史,更是文臣心中所敬仰的先贤,然则,林如海若是真的成为殉国忠烈,那他的乖囡怎么办?
可若是做新朝功勋,别的不提,光是之前罗浮看到林黛玉的反应,再不济他也能够成为新朝外戚。
而以罗浮那就连灵佑侯都要称上一声大帝的修为,再加上他的年龄,不过比自家乖囡大上几岁,怕是能够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开创之主,同时他在位的时间,怕是也会冠绝古今了。
这种情况下,林如海会有如此纠结的心态,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林如海可不是孤儿啊,不说他的远亲,光是祖上五世列侯,就足以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为了女儿,为了家族,为了他自己,他也做不到干脆的成为殉国忠烈;毕竟一死简单,但活下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真正让人纠结的问题。
“爹爹觉得,这罗天道人,真能够成为开创之主吗?”林黛玉垂下眼帘,面色有些纠结的样子。
提到这个,林如海眉头紧锁道:“这也是为父想不通的地方,这罗天道人,虽年龄不大,却又如此……如此……”
实在想不到合适的形容罗浮的词汇,林如海索性叹息一声道:“若他不是先天神圣,降世圣贤,那就必是乱世妖孽,祸国邪魔。”
父女二人同时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林黛玉突然像是反应过来一样,提醒道:“爹爹,罗天道人轻取扬州,得扬州财货,接下来必然会雷厉风行,开拓进取,爹爹还需早做决断。”
林如海又何尝不知呢?
就在他为难之际,林黛玉紧接着又说道:“琏二哥似乎知晓这罗天道人的根底,父亲既然难以决断,不妨先去询问一下琏二哥。”
眼神猛地一亮,林如海顿时站起身来,道:“若非乖囡提醒,为父差点忘了还有琏二。”
眼看着林如海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寻找贾琏,林黛玉却又突兀的说道:“爹爹再次还阳,能够陪伴女儿多久呢?”
林如海一下子如遭雷击。
刚刚林如海一直纠结着,自己到底要做名垂青史的殉国忠烈,还是索性赌一把,追随罗浮,博一个新朝开国功臣。
但林黛玉这突然的提醒,却是让林如海猛地反应过来。
殉国忠烈这个选择,从一开始,就不在他的选择之中。
千万不要忘了,贾琏和林黛玉,之所以会从京城的荣国府,千里迢迢的赶到扬州城来。
完全是因为,之前的林如海,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即使是没有罗浮的横空出世,林如海现在怕是也已经魂飞冥冥,死在了巡盐御使之位上。
在一瞬间,明白了自身只剩下唯一的一个选择。
但林如海却还是在转身对林黛玉点了点头后,直奔贾琏的居所而去。
虽然失去了殉国忠烈的选择,但林如海却还是想要去贾琏那里询问一下罗浮的跟脚,也好借此,搞清楚罗浮到底是什么来历。
虽然之前已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曾经有着秀才功名,但真要说起来,罗浮倒也算不上是大庆臣子。
不要小看这一点,之所以,有得国之正,唯汉与明的说法。
那是因为其他朝代,几乎都是前朝旧臣。
而汉和明,虽然刘邦之前是秦朝的亭长,可亭长之位,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官罢了,甚至算不上官,放在之后,所谓的亭长,充其量不过是吏员罢了。
可以说,汉朝几乎没有享受过秦朝的福利待遇等好处。
明也是一样,在起兵之后,朱元璋固然是在情势所迫的情况下,有过向元朝称臣的权利,甚至都写过肉麻的奏折,但那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和汉朝一样,明太祖的家底,都是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的,而不是元朝赐予的。
从这一点上,只有汉朝和明朝才能够算是堂堂正正的夺取了天下。
其他朝代,多半都有忘恩负义的嫌疑了。
而若是罗浮之前仅仅为秀才功名却能够夺取天下的话,以林如海文人士大夫的角度来看,他的得国,完全是不逊汉、明之正的。
当亲自去找了一趟贾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之前的的确确只是一个秀才,而且其罗家,甚至还是前朝旧臣,甚至还因为四大家族的欺压,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连父母都因此暴毙。
一时间,林如海可谓是百味杂陈。
一方面,林如海因为妻子的原因,也算得上是和四大家族有很深的渊源。
但另一方面,罗浮之前的经历,若是他真的能够夺取天下,名声之正,几乎有了超越汉、明的潜力了。
一个秀才,却因为朝廷欺压,最终举旗起义,掀翻了旧朝,更关键的是,他们家,数代之前,还是前朝旧臣。
这简直是完美的契合,甚至超越了儒家经典中的诸多原则了。
了解了罗浮的跟脚之后,林如海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也没了。
他作为前朝臣子,本身可是死在了任上,现在有机会还阳,一方面是因为扬州城隍灵佑侯所托,另一方面则是罗浮的神通。
可以说,从身死的那一刻,林如海就已经是完成了自身作为忠臣的职责了。
辅助罗浮,开创新朝,几乎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作为文人士大夫,在这种问题上,林如海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罢了,这个理由越是逻辑自洽,就越能够让人接受。
从贾琏这边离开之后,林如海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找上了罗浮,选择了追随罗浮。
不仅如此,他甚至当着罗浮的面,开始为罗浮出谋划策起来。
当年林如海的祖上,也是以谋臣的身份,成为了大庆的侯爵。
如今的林如海,只不过是在效法先祖罢了。
甚至在为罗浮出谋划策的同时,林如海还开始联系了林家,打算将整个林家都拉上罗浮的战车。
至于说姻亲的贾家和四大家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的经历之后,林如海就明白,四大家族已经彻底不可能有任何翻身的可能了。
作为当朝圣上钦点的探花,巡盐御使,林如海很清楚,当今对于权贵们的厌恶。
而四大家族,可谓是撞在了枪口上了。
就算是罗浮功败垂成了,但作为逼反了罗浮这样一个枭雄巨擘的罪魁祸首,四大家族不被抄家灭族,都是皇帝念旧情了。
若是罗浮真的开创新朝,四大家族同样也是只有烟消云散一个下场。
或许等到罗浮开创新朝,为了彰显仁慈,会放过一两个四大家族的后辈孩子们,但这些人九成九也是入宫为小火者的下场。
什么叫入宫为小火者;说白了就是因为年龄小,直接杀了有点损害仁慈圣明,干脆点**了送到宫里当小太监。
贾家和四大家族的下场已经注定了。哪怕是自己成为罗浮开创新朝的功臣,最多,也只是让姻亲贾家留下一缕香火来。
至于说其他人,现在林如海巴不得能够上了罗浮的船,又怎么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故意恶心罗浮呢?
更何况他可是想要将女儿嫁给罗浮的。
面对林如海如此识趣,罗浮自然是不介意表现一下自己的礼贤下士的。
不但在麾下那些漕帮骨干面前,亲口认可了林如海谋臣的身份来,甚至还赐予了林如海真正还阳再生的元能之种来。
得到元能之种,一瞬间感受到了自己体魄血脉的不断增强,林如海吃惊的同时,却也愈发看好罗浮能够成事了。
当然了,林如海并不清楚,一旦服下元能之种,得到巨大好处的同时,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成为罗浮的死忠。
林如海的加入,不但让罗浮在谋夺十二金钗上开了一个好头,更关键的是,补全了罗浮麾下最大的短板来,那就是武力强盛,但却没有文臣谋士。
林家在林如海之前,虽然是五世列侯,然则其先祖却是以谋臣之身封爵的,也就是说,林家其实始终是书香门第的仕宦之家,家族之中,读书种子并不在少数。
虽然有功名的人不多。但乱世开创看的可不是花团锦簇的文章啊。
当从罗浮口中,得知了他的规划之后,林如海却是愈发感慨,当朝果然大不幸啊。
罗浮这个天生神圣,降世圣贤,不但本身掌握着血脉元能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短短时间里,打造出了无敌之师的一万六千多百人敌来。
更是对于夺取天下有着清楚的认知。
先夺扬州,取扬州之财货,进而下金陵。
作为千年古都,金陵可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一旦能够拿下金陵,那么短短时间里,江南就算是做不到传檄而定,怕是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小心思了。
尤其一万六千多百人敌,哪怕是分散开来,依旧是无敌之姿。
以北方划江而治的同时,能够快速评定江南,一旦江南稳固,那么就凭罗浮掌握的力量,取天下,几乎如同探囊取物一样简单了。
虽然大战略上,林如海挑不出毛病来,但在具体执行上,他却是为了罗浮和罗天军打好了近乎于所有的补丁。
有无敌的罗天军在手,攻城略地简单,但想要稳固江南,就需要林如海这样的文臣,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交换了。
林如海这边,再加入了罗浮麾下之后。
不但第一时间里,联络了林家那些或许不擅长科举,但却有着足够才能的子弟,加入罗浮的罗天军中。
同时,还在第一时间里,选择了将女儿嫁给罗浮。
一方面,是稳固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别看罗浮年龄虽小,然则一方欲夺天下的势力,那么作为开创之主,就必须有稳定人心的后宅。
开创之主年龄小,短时间里倒也不虞继承人的问题,可后宅却是必须要有的。不然的话,如何能够稳定人心呢?
本身就对十二金钗志在必得,罗浮当然不会假惺惺的拒绝什么。
虽说现在林黛玉年龄太小,还不能同房,但林如海和罗浮,却还是默契的决定,一旦拿下南京,罗浮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也需要竖起鲜明的旗号来,正式称王监制,大婚也就顺理成章。
大不了先封了林黛玉为王后,同房的时间往后拖一拖。
在罗浮这边,正式的拿下了十二金钗之首的林黛玉时。
扬州城外。
一处客栈之中。
“祸事了,祸事了,大事不好了,妈妈,妹妹。”一袭锦袍,身材略显臃肿的少年,急匆匆的来到了客栈的后院。
“哥哥,何事这般匆忙?”有着一张国泰民安的丰润脸庞,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彰显出几分风华绝代之姿的少女,一脸差异的迎上了匆忙的男子。
“妹妹,扬州城不知道被哪里来了乱匪占了。”少年一脸惊慌的样子。
这对兄妹,赫然正是不久之前,因为在金陵,打死了举人冯渊,不得不举家入京的薛家了。
少年正式有着呆霸王之称的薛蟠,而少女,则是和林黛玉秉承的薛宝钗。
而跟在薛宝钗身后,被薛蟠的话,吓的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姿色俏丽,眉心处还有着一颗胭脂痣的少女,正是导致了薛蟠和冯渊冲突的香菱!
“孽障,你休得胡说。”迟了一步出来的薛姨妈,连忙劝阻道:“这可是杀头的事情,扬州如此重镇,怎么可能会被乱匪占了?”
“妈妈。”薛蟠急的满头大汗,道:“我哪里敢胡说啊,我是遇到了几个从扬州逃出来的人,才知晓这个消息的,现在连运河都被封了,听说那占据了扬州的罗天军,正在准备顺河北上,直取京师,行改朝换代的大逆之举,咱们可万万不能这个时候北上了啊。”
“这可如何是好?”薛姨妈在薛蟠信誓旦旦之下,顿时被吓的慌了神。
薛宝钗虽然也惊讶于,当朝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祸事来,但她却是强行冷静下来,对薛姨妈劝说道:“妈妈,哥哥说的对,若是真的这般乱匪,我们必须马上启程,回返金陵,等到事态明朗,再做决断!”
此刻的薛宝钗,可谓是心乱如麻了。毕竟,他们这次上京,一方面是为了避祸,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薛宝钗入京待选。
可谁能够想到,不过开国百年,明明之前毫无征兆,结果一转眼之下,竟然出了这般豪强来。不但顷刻间占领了重镇扬州,甚至还打算直取京师,行那改朝换代之事。
薛宝钗虽然聪慧,但在这等巨大的变局之下,她的智慧,也根本拿不出任何可行之计来。
唯一的想法,就是先返回金陵,再作打算。
一对儿女全都这么说,薛姨妈也没了主意,只能六神无主的连连点头。
原本准备入京的薛家,甚至都没有过扬州,就因为罗浮的横空出世,不得不放弃了之前的计划。
薛家这边,入京的时候走的缓慢,可在扬州出了罗浮这样的乱世枭雄时,回去的速度也就快多了。
当然了,这也跟薛家,本身对入京之事,颇有忧虑有关系。
如果是在金陵,薛家那可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了,而一旦进京,就是寄人篱下。
薛家的母子三人,有所顾虑,下人们就更加不堪了。
现在得知了有罗浮这样的乱世枭雄,在他们入京的必经之路上,这些人还不跟逃命似得返回金陵。
并不知道,薛宝钗一家,因为自己的出现,还没等到扬州,就迫不及待的重返了金陵。
扬州城中。
罗浮在整合扬州的资源和麾下的势力时。
知府衙门的后宅中,林如海也将自己的决定告知了林黛玉。
明明是事关自己的终生大事,但此刻的林黛玉却是在羞赧的同时,却也有些忧心忡忡。
说到底,现在罗浮只是刚刚起事,麾下所占只有一个扬州而已,虽然知晓罗浮麾下兵强马壮,可夺取天下,改朝换代,在林黛玉眼里,此前只是史书上的记载罢了。
现在不但自己的爹爹要亲自参与其中,自己甚至都要成为反王的王后了。
当然了,若是罗浮能够真的夺取天下,改朝换代,那么她就是一**,即使是本身没有多少功利心,可试问那个闺中少女,能不畅享那至尊至贵的位置呢?
“爹爹,他……他真的可以成事吗?”林黛玉有些忧虑的问道。
林如海却是信心十足,一方面,他是明白,罗浮麾下一万六千多百人敌意味着什么,要知道,现在那一万六千人中,可是有了三千多披甲冲阵的力量。
而夺取扬州之后,得了扬州的军备,就连之前,寥寥无几的弓箭手,都凑了出来。
三千披甲冲阵的百人敌,加上一万精锐雄兵,再有了三千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即使是罗浮没能够完成改朝换代的壮举来,但割据江南,和大庆分治天下,却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林如海很清楚,大庆已经显露出来颓势来,若是没有罗浮这样宛如天生神圣,降世圣贤一样的存在,以当今的雄心壮志,未必不能成为中兴之主。
可惜,罗浮的出现,却是让大庆只能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了。
在得到了林如海肯定的回答之后,林黛玉心中的郁结之气,瞬间烟消云散。
至于说曾经在荣国府时,和贾宝玉的那点懵懂的情愫,更是在得知自己已经与罗浮定亲之后,瞬间被林黛玉主动遗忘了。
单打独斗,尚且能够算得上是真正做到百人敌。
正面对抗,若是军备齐全,甚至能够对抗百万大军了。
试问,就凭现在立国百年之久,各方弊病已经逐渐显现的大庆,扛得住这样的对手吗?
思想来去,林如海心中只有一个答案。
大庆完了。
现在只看林如海自己怎么选了。
知府衙门后宅之中。
被罗浮麾下的丫鬟婆子们,强行留下的林黛玉,正是忧心冲冲的时候,却是突兀的看到了父亲,一脸纠结的朝着自己走来。
心中先是一喜,紧接着林黛玉就发现了更大的惊喜。
此刻面前的父亲,俨然已经不是之前的阴魂之身了,而是真正的血肉之躯。
“爹爹。”
耳边传来了林黛玉的声音。
林如海强笑了一下,目光扫了一眼周围的丫鬟婆子们。
下一刻,这些丫鬟婆子心领神会,离开了后院,将空间留给了林如海父女。
“乖囡。”林如海苦涩一笑,仿佛有些想不通一般,说道:“天下岂有这般道理,明明大庆不过立国百年,怎么就出现了罗天道人这样的枭雄巨擘呢?”
林黛玉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之前还苦口婆心劝说罗浮的父亲,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肯定是罗浮让他知晓了什么。
以至于,原本还想要忠君爱国的父亲,竟然生出了不看好朝廷的念头来。
林黛玉的确聪慧,灵动的双眸微微一闪,说道:“爹爹可是觉得,朝廷气数已尽?”
忧心忡忡的看向林黛玉,林如海点了点头,道:“那罗天道人麾下军卒,竟然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百人敌,这般雄壮之军,天下何人敢当?”
“莫不是玄门道术?”林黛玉和林如海一样,下意识的将罗浮麾下的力量,和玄门道术联系了起来。
而众所周知,再神奇的玄门道术,在真正的军阵煞气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苦笑着摇摇头,林如海道:“乖囡,为父之前可是阴魂之身,看的清楚,那罗天道人麾下的军卒,每一个都透着炽烈的气血阳刚,甚至如同一个个小太阳一般,散发着灼热恐怖之气,若非之前那罗天道人庇护,阴魂之身的为父,怕是一瞬间就要被可怕的气血阳刚冲击的魂飞魄散了。”
林黛玉简直和之前的林如海一样,吃了一惊的同时,脱口而出道:“爹爹,那罗天道人麾下,有多少兵马?”
“按照罗天道人所说,他麾下有一万六千百人敌,为父观之,虽不中亦不远,就算是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够挡他麾下分毫。”
“爹爹愿做殉国忠烈,还是欲为新朝功勋?”林黛玉一针见血,直接问到了林如海此刻忧虑的关键。
“为父……”即使是在女儿面前,林如海此刻也有些羞赧起来。
做殉国忠烈,虽然的确名垂青史,更是文臣心中所敬仰的先贤,然则,林如海若是真的成为殉国忠烈,那他的乖囡怎么办?
可若是做新朝功勋,别的不提,光是之前罗浮看到林黛玉的反应,再不济他也能够成为新朝外戚。
而以罗浮那就连灵佑侯都要称上一声大帝的修为,再加上他的年龄,不过比自家乖囡大上几岁,怕是能够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开创之主,同时他在位的时间,怕是也会冠绝古今了。
这种情况下,林如海会有如此纠结的心态,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林如海可不是孤儿啊,不说他的远亲,光是祖上五世列侯,就足以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为了女儿,为了家族,为了他自己,他也做不到干脆的成为殉国忠烈;毕竟一死简单,但活下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真正让人纠结的问题。
“爹爹觉得,这罗天道人,真能够成为开创之主吗?”林黛玉垂下眼帘,面色有些纠结的样子。
提到这个,林如海眉头紧锁道:“这也是为父想不通的地方,这罗天道人,虽年龄不大,却又如此……如此……”
实在想不到合适的形容罗浮的词汇,林如海索性叹息一声道:“若他不是先天神圣,降世圣贤,那就必是乱世妖孽,祸国邪魔。”
父女二人同时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林黛玉突然像是反应过来一样,提醒道:“爹爹,罗天道人轻取扬州,得扬州财货,接下来必然会雷厉风行,开拓进取,爹爹还需早做决断。”
林如海又何尝不知呢?
就在他为难之际,林黛玉紧接着又说道:“琏二哥似乎知晓这罗天道人的根底,父亲既然难以决断,不妨先去询问一下琏二哥。”
眼神猛地一亮,林如海顿时站起身来,道:“若非乖囡提醒,为父差点忘了还有琏二。”
眼看着林如海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寻找贾琏,林黛玉却又突兀的说道:“爹爹再次还阳,能够陪伴女儿多久呢?”
林如海一下子如遭雷击。
刚刚林如海一直纠结着,自己到底要做名垂青史的殉国忠烈,还是索性赌一把,追随罗浮,博一个新朝开国功臣。
但林黛玉这突然的提醒,却是让林如海猛地反应过来。
殉国忠烈这个选择,从一开始,就不在他的选择之中。
千万不要忘了,贾琏和林黛玉,之所以会从京城的荣国府,千里迢迢的赶到扬州城来。
完全是因为,之前的林如海,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即使是没有罗浮的横空出世,林如海现在怕是也已经魂飞冥冥,死在了巡盐御使之位上。
在一瞬间,明白了自身只剩下唯一的一个选择。
但林如海却还是在转身对林黛玉点了点头后,直奔贾琏的居所而去。
虽然失去了殉国忠烈的选择,但林如海却还是想要去贾琏那里询问一下罗浮的跟脚,也好借此,搞清楚罗浮到底是什么来历。
虽然之前已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曾经有着秀才功名,但真要说起来,罗浮倒也算不上是大庆臣子。
不要小看这一点,之所以,有得国之正,唯汉与明的说法。
那是因为其他朝代,几乎都是前朝旧臣。
而汉和明,虽然刘邦之前是秦朝的亭长,可亭长之位,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官罢了,甚至算不上官,放在之后,所谓的亭长,充其量不过是吏员罢了。
可以说,汉朝几乎没有享受过秦朝的福利待遇等好处。
明也是一样,在起兵之后,朱元璋固然是在情势所迫的情况下,有过向元朝称臣的权利,甚至都写过肉麻的奏折,但那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和汉朝一样,明太祖的家底,都是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的,而不是元朝赐予的。
从这一点上,只有汉朝和明朝才能够算是堂堂正正的夺取了天下。
其他朝代,多半都有忘恩负义的嫌疑了。
而若是罗浮之前仅仅为秀才功名却能够夺取天下的话,以林如海文人士大夫的角度来看,他的得国,完全是不逊汉、明之正的。
当亲自去找了一趟贾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之前的的确确只是一个秀才,而且其罗家,甚至还是前朝旧臣,甚至还因为四大家族的欺压,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连父母都因此暴毙。
一时间,林如海可谓是百味杂陈。
一方面,林如海因为妻子的原因,也算得上是和四大家族有很深的渊源。
但另一方面,罗浮之前的经历,若是他真的能够夺取天下,名声之正,几乎有了超越汉、明的潜力了。
一个秀才,却因为朝廷欺压,最终举旗起义,掀翻了旧朝,更关键的是,他们家,数代之前,还是前朝旧臣。
这简直是完美的契合,甚至超越了儒家经典中的诸多原则了。
了解了罗浮的跟脚之后,林如海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也没了。
他作为前朝臣子,本身可是死在了任上,现在有机会还阳,一方面是因为扬州城隍灵佑侯所托,另一方面则是罗浮的神通。
可以说,从身死的那一刻,林如海就已经是完成了自身作为忠臣的职责了。
辅助罗浮,开创新朝,几乎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作为文人士大夫,在这种问题上,林如海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罢了,这个理由越是逻辑自洽,就越能够让人接受。
从贾琏这边离开之后,林如海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找上了罗浮,选择了追随罗浮。
不仅如此,他甚至当着罗浮的面,开始为罗浮出谋划策起来。
当年林如海的祖上,也是以谋臣的身份,成为了大庆的侯爵。
如今的林如海,只不过是在效法先祖罢了。
甚至在为罗浮出谋划策的同时,林如海还开始联系了林家,打算将整个林家都拉上罗浮的战车。
至于说姻亲的贾家和四大家族,从贾琏口中知晓了罗浮的经历之后,林如海就明白,四大家族已经彻底不可能有任何翻身的可能了。
作为当朝圣上钦点的探花,巡盐御使,林如海很清楚,当今对于权贵们的厌恶。
而四大家族,可谓是撞在了枪口上了。
就算是罗浮功败垂成了,但作为逼反了罗浮这样一个枭雄巨擘的罪魁祸首,四大家族不被抄家灭族,都是皇帝念旧情了。
若是罗浮真的开创新朝,四大家族同样也是只有烟消云散一个下场。
或许等到罗浮开创新朝,为了彰显仁慈,会放过一两个四大家族的后辈孩子们,但这些人九成九也是入宫为小火者的下场。
什么叫入宫为小火者;说白了就是因为年龄小,直接杀了有点损害仁慈圣明,干脆点**了送到宫里当小太监。
贾家和四大家族的下场已经注定了。哪怕是自己成为罗浮开创新朝的功臣,最多,也只是让姻亲贾家留下一缕香火来。
至于说其他人,现在林如海巴不得能够上了罗浮的船,又怎么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故意恶心罗浮呢?
更何况他可是想要将女儿嫁给罗浮的。
面对林如海如此识趣,罗浮自然是不介意表现一下自己的礼贤下士的。
不但在麾下那些漕帮骨干面前,亲口认可了林如海谋臣的身份来,甚至还赐予了林如海真正还阳再生的元能之种来。
得到元能之种,一瞬间感受到了自己体魄血脉的不断增强,林如海吃惊的同时,却也愈发看好罗浮能够成事了。
当然了,林如海并不清楚,一旦服下元能之种,得到巨大好处的同时,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成为罗浮的死忠。
林如海的加入,不但让罗浮在谋夺十二金钗上开了一个好头,更关键的是,补全了罗浮麾下最大的短板来,那就是武力强盛,但却没有文臣谋士。
林家在林如海之前,虽然是五世列侯,然则其先祖却是以谋臣之身封爵的,也就是说,林家其实始终是书香门第的仕宦之家,家族之中,读书种子并不在少数。
虽然有功名的人不多。但乱世开创看的可不是花团锦簇的文章啊。
当从罗浮口中,得知了他的规划之后,林如海却是愈发感慨,当朝果然大不幸啊。
罗浮这个天生神圣,降世圣贤,不但本身掌握着血脉元能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短短时间里,打造出了无敌之师的一万六千多百人敌来。
更是对于夺取天下有着清楚的认知。
先夺扬州,取扬州之财货,进而下金陵。
作为千年古都,金陵可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一旦能够拿下金陵,那么短短时间里,江南就算是做不到传檄而定,怕是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小心思了。
尤其一万六千多百人敌,哪怕是分散开来,依旧是无敌之姿。
以北方划江而治的同时,能够快速评定江南,一旦江南稳固,那么就凭罗浮掌握的力量,取天下,几乎如同探囊取物一样简单了。
虽然大战略上,林如海挑不出毛病来,但在具体执行上,他却是为了罗浮和罗天军打好了近乎于所有的补丁。
有无敌的罗天军在手,攻城略地简单,但想要稳固江南,就需要林如海这样的文臣,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交换了。
林如海这边,再加入了罗浮麾下之后。
不但第一时间里,联络了林家那些或许不擅长科举,但却有着足够才能的子弟,加入罗浮的罗天军中。
同时,还在第一时间里,选择了将女儿嫁给罗浮。
一方面,是稳固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别看罗浮年龄虽小,然则一方欲夺天下的势力,那么作为开创之主,就必须有稳定人心的后宅。
开创之主年龄小,短时间里倒也不虞继承人的问题,可后宅却是必须要有的。不然的话,如何能够稳定人心呢?
本身就对十二金钗志在必得,罗浮当然不会假惺惺的拒绝什么。
虽说现在林黛玉年龄太小,还不能同房,但林如海和罗浮,却还是默契的决定,一旦拿下南京,罗浮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也需要竖起鲜明的旗号来,正式称王监制,大婚也就顺理成章。
大不了先封了林黛玉为王后,同房的时间往后拖一拖。
在罗浮这边,正式的拿下了十二金钗之首的林黛玉时。
扬州城外。
一处客栈之中。
“祸事了,祸事了,大事不好了,妈妈,妹妹。”一袭锦袍,身材略显臃肿的少年,急匆匆的来到了客栈的后院。
“哥哥,何事这般匆忙?”有着一张国泰民安的丰润脸庞,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彰显出几分风华绝代之姿的少女,一脸差异的迎上了匆忙的男子。
“妹妹,扬州城不知道被哪里来了乱匪占了。”少年一脸惊慌的样子。
这对兄妹,赫然正是不久之前,因为在金陵,打死了举人冯渊,不得不举家入京的薛家了。
少年正式有着呆霸王之称的薛蟠,而少女,则是和林黛玉秉承的薛宝钗。
而跟在薛宝钗身后,被薛蟠的话,吓的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姿色俏丽,眉心处还有着一颗胭脂痣的少女,正是导致了薛蟠和冯渊冲突的香菱!
“孽障,你休得胡说。”迟了一步出来的薛姨妈,连忙劝阻道:“这可是杀头的事情,扬州如此重镇,怎么可能会被乱匪占了?”
“妈妈。”薛蟠急的满头大汗,道:“我哪里敢胡说啊,我是遇到了几个从扬州逃出来的人,才知晓这个消息的,现在连运河都被封了,听说那占据了扬州的罗天军,正在准备顺河北上,直取京师,行改朝换代的大逆之举,咱们可万万不能这个时候北上了啊。”
“这可如何是好?”薛姨妈在薛蟠信誓旦旦之下,顿时被吓的慌了神。
薛宝钗虽然也惊讶于,当朝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祸事来,但她却是强行冷静下来,对薛姨妈劝说道:“妈妈,哥哥说的对,若是真的这般乱匪,我们必须马上启程,回返金陵,等到事态明朗,再做决断!”
此刻的薛宝钗,可谓是心乱如麻了。毕竟,他们这次上京,一方面是为了避祸,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薛宝钗入京待选。
可谁能够想到,不过开国百年,明明之前毫无征兆,结果一转眼之下,竟然出了这般豪强来。不但顷刻间占领了重镇扬州,甚至还打算直取京师,行那改朝换代之事。
薛宝钗虽然聪慧,但在这等巨大的变局之下,她的智慧,也根本拿不出任何可行之计来。
唯一的想法,就是先返回金陵,再作打算。
一对儿女全都这么说,薛姨妈也没了主意,只能六神无主的连连点头。
原本准备入京的薛家,甚至都没有过扬州,就因为罗浮的横空出世,不得不放弃了之前的计划。
薛家这边,入京的时候走的缓慢,可在扬州出了罗浮这样的乱世枭雄时,回去的速度也就快多了。
当然了,这也跟薛家,本身对入京之事,颇有忧虑有关系。
如果是在金陵,薛家那可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了,而一旦进京,就是寄人篱下。
薛家的母子三人,有所顾虑,下人们就更加不堪了。
现在得知了有罗浮这样的乱世枭雄,在他们入京的必经之路上,这些人还不跟逃命似得返回金陵。
并不知道,薛宝钗一家,因为自己的出现,还没等到扬州,就迫不及待的重返了金陵。
扬州城中。
罗浮在整合扬州的资源和麾下的势力时。
知府衙门的后宅中,林如海也将自己的决定告知了林黛玉。
明明是事关自己的终生大事,但此刻的林黛玉却是在羞赧的同时,却也有些忧心忡忡。
说到底,现在罗浮只是刚刚起事,麾下所占只有一个扬州而已,虽然知晓罗浮麾下兵强马壮,可夺取天下,改朝换代,在林黛玉眼里,此前只是史书上的记载罢了。
现在不但自己的爹爹要亲自参与其中,自己甚至都要成为反王的王后了。
当然了,若是罗浮能够真的夺取天下,改朝换代,那么她就是一**,即使是本身没有多少功利心,可试问那个闺中少女,能不畅享那至尊至贵的位置呢?
“爹爹,他……他真的可以成事吗?”林黛玉有些忧虑的问道。
林如海却是信心十足,一方面,他是明白,罗浮麾下一万六千多百人敌意味着什么,要知道,现在那一万六千人中,可是有了三千多披甲冲阵的力量。
而夺取扬州之后,得了扬州的军备,就连之前,寥寥无几的弓箭手,都凑了出来。
三千披甲冲阵的百人敌,加上一万精锐雄兵,再有了三千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即使是罗浮没能够完成改朝换代的壮举来,但割据江南,和大庆分治天下,却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林如海很清楚,大庆已经显露出来颓势来,若是没有罗浮这样宛如天生神圣,降世圣贤一样的存在,以当今的雄心壮志,未必不能成为中兴之主。
可惜,罗浮的出现,却是让大庆只能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了。
在得到了林如海肯定的回答之后,林黛玉心中的郁结之气,瞬间烟消云散。
至于说曾经在荣国府时,和贾宝玉的那点懵懂的情愫,更是在得知自己已经与罗浮定亲之后,瞬间被林黛玉主动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