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第150章

小说: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8 01:29:35 源网站:2k小说网
  出了垂花门经过前院的时候,路边一个中年文士腰间垂挂的鸡血石印章不经意映入眼帘。

  苏晚晚都走过去了,还是停下脚步。

  这与父亲曾佩戴的螭虎纽鸡血石印章几乎一模一样。

  父亲那枚鸡血石印章,是当年苏晚晚救下顾子钰后,太皇太后赏父亲的,算是给苏家的一个安抚。

  也是对苏晚晚懂事的无声嘉奖。

  苏晚晚转身看向文士:“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中年文士悠哉悠哉地回礼,似乎就等着她问话:“草民谢迪。”

  邱夫人介绍道:“这是前内阁次辅谢迁大人的弟弟谢迪,曾任兵部主事。”

  刘宇当上兵部尚书后不到一个月,谢迪数次忤逆刘宇,最后被皇帝下旨强制致仕。

  谢迪至今还没回老家,今天还来了刘家宴会。

  倒是有几分不计前嫌的意思。

  又或者是别有所图?

  苏晚晚眼神微凝,目光再次扫向谢迪腰间的鸡血石印章:“谢老爷,您这枚印章好生别致,不知从哪里得来?”

  谢迪笑得意味深长:“这印章是谢某故人苏南先生所赠。”

  苏晚晚瞳孔一缩。

  他在说谎。

  这种宫中赏赐之物,本来就容易惹出事端,父亲不可能转赠他人。

  螭虎纽可是天子玺的专属。

  上次若不是为了在徐家给她撑腰,父亲也不会把那枚印章带到身上。

  因为实在容易被人指责僭越。

  她想到出宫以来,给洛阳苏家捎过几次信,却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父亲和晚樱是否平安到家尚未可知。

  她压下心中忧虑,不动声色地问:“原来是这样,不知家父什么时候赠给谢老爷的?”

  谢迪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流露出几分长辈的慈祥:

  “原来姑娘是城安兄的千金。谢某当忝居长辈了。”

  “世侄女,这印章是城安兄托人转赠,谢某也是今日才拿到。”

  苏晚晚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镇定:

  “请问是托何人所赠,可有姓名地址?民女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

  “是位姓郑的旧友,住在德胜门西边的高井胡同。”

  谢迪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主动叫来小厮,说可以给苏晚晚带路。

  邱夫人欲言又止,这时淳安大长公主倒是出来了,邱夫人迎上去,连连道歉说招待不周。

  淳安大长公主倒不怎么介意:“知道你今天忙,本宫就不打扰了,让苏丫头送本宫回去就成。”

  苏晚晚本能要拒绝。

  淳安大长公主悠悠道:

  “不是要与你去的德胜门顺路?”

  邱夫人对苏晚晚使了个眼色,又道:“这样也好,妾身安排人跟着,也好护送苏小姐回家。”

  毕竟是皇家尊贵的大长公主,当众忤逆她,对谁都不好。

  苏晚晚只得答应下来,轻轻看了一眼紧跟自己的鹤影,乘坐自己的马车跟上淳安大长公主的车驾离开。

  鹤影留下来,提起裙子赶紧冲内院去。

  她在内院转了一大圈,却没找到陆行简的影子,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她担心淳安大长公主为难苏晚晚,这会儿能找的救星也只有皇帝了。

  可她又不敢逢人就打听皇帝下落。

  那不就是向所有人宣告皇帝和苏晚晚有关系吗?

  鹤影只得去外院寻萧彬。

  萧彬正在外院与一帮武将交际。

  因为苏晚晚这巨额嫁妆捐赠之事,那些还没返回宣府大同的边军将领几乎是个个主动来和萧彬交好。

  现如今边军困窘,不少军户逃亡去江南内地生活。

  如果不能改善边军待遇,以后还能不能守住边疆就不好说了。

  尽管萧彬只是个小小的百户官,现在却能与游击将军等中高将领一起喝酒聊天。

  萧彬看到脸色惊惶急切的鹤影,脸色变得严肃:“姑娘呢?”

  “萧大人,快想想办法,姑娘被淳安大长公主带走了!”鹤影急得都快哭了。

  萧彬瞳孔猛缩。

  这种级别的人物,他完全无法抗衡。

  鹤影赶紧道:“皇上也来了刘家,可是我寻不到他,如果能找他帮忙就好了。”

  萧彬默了一瞬,迅速找到顾子钰。

  顾子钰混迹的是京城权贵子弟圈层,皇帝身边的亲卫多数是属于这个圈层的。

  他的消息灵通程度自然一般人强很多:

  “皇上应该在花园那边。”

  刘宇家这个府邸是御赐的,亭台楼阁、花园水榭应有尽有。

  陆行简正与个少女在湖边散步。

  少女一身大红衣裳,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嘟嘴,一会跳脚,十分娇俏可爱。

  而陆行简温雅有礼,看着少女笑得如沐春风。

  远远看去,两人倒是郎情妾意,暧昧丛生。

  少女不是旁人,正是于姬。

  水榭里一帮年轻读书人正在聚会,远远看到这一幕,高谈阔论更加激烈了。

  这群人里,最受追捧的莫过于“小座主”杨稹。

  父亲是帝师兼阁老,自己自幼才名远扬,前程远大。

  阿谀奉承他的人只多不少。

  “小座主居然能拿到李首辅的手迹,来拍卖筹款赈灾,实在令我辈叹服!”

  首辅李东谦是文坛领袖,女婿又是孔子后人衍圣公,在读书人心目中,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小座主明年二月春闱,只怕问鼎三甲也是如同探囊取物。”

  话音刚落,坐在旁边默默喝茶的探花郎谢丕嗤笑了一声:

  “话可不能这么说,用修有才自不必说,可若是不能取悦那位,问鼎三甲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