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闻言当即退下,不多时便押着一脸疲惫的骆养性走了过来。

  而骆养性在看到李自成后非常利索地跪倒在地。

  “罪臣骆养性,叩见大顺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着,骆养性便哭哭啼啼地磕起头来。

  “罪臣在这京师日盼夜盼,总算是盼来了大王。”

  李自成看着骆养性,内心是万分鄙夷,但是脸上却是笑容满面.

  “骆指挥使,你身为朝廷的锦衣卫统领,能这般识时务也不容易啊!”

  闻言,骆养性赶忙抬起头来。

  “陛下谬赞了,罪臣只是明白能救我黎民者非他朱明,而是大顺!而今陛下兵马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天下大势已然尽归陛下。”

  李自成笑着将骆养性搀扶了起来,接着帮骆养性扫去了官服上的灰尘。

  “骆大人,接下来我问你话你要如实作答!”

  骆养性哈着腰,目光坚定。

  “陛下只管问罪臣,罪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自成笑着拍了拍骆用性的肩头。

  “如今这紫禁城内,到底还剩多少明军?”

  听到这话,骆养性昂着头,十分肯定道:

  “罪臣前日还进过一趟内殿,战前之时,多数守备内城的禁军都调入三大营,一同守城,故而如今的紫禁城内,不可能再有明军。”

  “即便有,也只是几个散兵游勇,没什么气候……”

  听到这话,李自成的目光骤然狠厉起来。

  “来人,给我把这满嘴胡言的明军奸细拉下去斩了!”

  “刘宗敏及其麾下的先头部队,被埋伏在紫禁城内的明军全歼,你竟然还敢欺瞒朕,说紫禁城内没有明军?”

  “你是想骗朕再进明军的埋伏吧?”

  听到这话,骆养性人都傻了,前**还和三大营的统领们一道入宫,在御前和几个阁臣商议京师守备的事情。

  而且对于京师的兵马调动,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再清楚不过。

  “陛下这是何故?我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总查京师兵马,紫禁城内有人马调动我怎会不知?”

  “而且事先我就和兵部尚书张缙彦商定好了,只要大顺军攻城,我们就第一时间打开城门,归降陛下。”

  但此刻李自成却是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拖下去,斩了!”

  就在这个时候,牛金星眉头一皱。

  “陛下且慢,这姓骆的不像是说假话!”

  “臣以为,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在领刘入了紫禁城后,再次倒戈,这才致使刘宗敏的先头部队全军覆没。”

  一听这话,李自成细细端详来,也觉得有这么一种可能。

  牛金星走到李自成跟前,附耳低声说道:

  “照此推断,紫禁城内,并无多少兵力,至多千余人!”

  “所以眼下陛下应当当机立断,起兵攻城,先拿外城再攻内城,绝不能再耗下去。”

  “不然明军驰援京师,援军一到,则情势危矣。”

  闻言,李自成看了一眼苦苦哀求的骆养性,又看了看牛金星。

  他也清楚,继续耗下去,保不齐崇祯还会再求援。

  “传我诏令,辰时起炊,巳时发兵,午时攻城!”

  ……

  正阳门,朱由检带着三千人杀到时,只见城门紧闭。

  城楼下有身着明军服饰的军卒正在巡逻。

  能看出来,李宗敏的先头部队全数折损之后,李自成是起了疑心病,连外城都不敢进,仓皇退出城外驻守。

  而且九门驻守的士兵也不用自己的,而是让投降的明军驻守。

  这不正好给了自己有机可乘吗?

  随着朱由检一声号令,乌泱泱的数千人马杀上了城楼。

  当投降的明军们看见身着龙袍的朱由检带着大队人马杀上来的时候,几乎都是猝不及防。

  其中大多数人没搞清楚状况就投降了,有想着抵抗的,直接被冲过来的禁军还有锦衣卫乱刀砍死。

  一时间,城楼上面乱作一团。

  吵闹的喊杀声中,还有人一边高呼:

  “天子驾临,降者不杀!”

  朱由检在经过昨日的一番厮杀后,对于杀戮也没有了任何感觉。

  看见有胆敢抵抗的,纵身上去就是一刀。

  “是陛下来了,是天子禁军,弟兄们,大明还没亡!”

  “是圣上回来了,弟兄们快住手,是天子禁军……”

  各种声音在城头上回荡着,越来越多的人放下兵器,当场投降。

  过了没多久,还不等朱由检杀过瘾,整个城楼上就没了动静。

  几乎没费多少力气,也没有遭遇多少抵抗。

  城上的明军本来就没多少斗志,所以当看见身穿龙袍的天子率军杀到时,大部分人当场就放弃了抵抗。

  而正阳门是守军最多的城门,就这样被拿下,其他城门的守备力量如何可想而知。

  在拿下正阳门后,朱由检立马分兵两拨。

  一千人前往崇文门,一千人前往宣武门,一千人留守正阳门。

  拿下城楼,朱由检伫立在城墙上远眺着京城外密密麻麻的顺军营火,思绪万千。

  眼下京师九门,正阳门虽然拿下,但是其他八门,只要其中一个出了差错,那自己就会死亡葬身之地。

  所以等待郑子昂和王承恩回来复命的这段时间,是朱由检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九个门就好像九个口袋,稍微不注意,漏掉一个口子,那顺军就会像浑水一样涌入。

  而且夺回九门,重掌京师,李自成也定然会急着再次攻城。

  京城已经失守过一次,想要再次守住,那就要好好下一番心血,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京师四面都有李自成的军队,而自己手下就只有一万人,还要把守九个城门。

  兵力一分散,就是难上加难。

  在来的路上,朱由检大致估算了一下,要想守住北京最少需要四万余人,而且这还不算在城楼下忙活后勤补给的。

  粗算下来,至少要动员六万多人。

  而且还不能死守,要想办法,应对顺军的云梯,大炮。

  除此之外,守城期间还需要求援。

  眼下只怕京师沦陷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能指望上的人,并不多。

  而李自成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他还有一口气,走到哪里,都能靠着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一呼百应……

  自己输不起,根本输不起。

  想到这里,朱由检长叹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个时辰后,消息传来。

  “报,骑兵陛下,王公公已收复西直门,阜成门。”

  “报,东直门已拿下。”

  “朝阳门已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