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一行,路平打得畅快,王语嫣也收获颇丰。

  亲眼见识两个绝世强者的战斗,期间还用了近百种绝世武功,对她来说大有裨益。

  经此一役,王语嫣的大脑数据库,已经被各种精妙高深的算法填满,只要花上一段时间反复研习,很快就能成为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离开少林后,萧峰带着阿朱回家,而路平则带着王语嫣继续赶路。

  两人走走停停,期间路平时不时指点王语嫣武功。

  不知不觉,时间就来到擂鼓山棋约的日子。

  擂鼓山位于北武林腹地偏西南的地方,是一座非常靠近两宋和大理交界的山峰。

  如此特殊的地理因素,便导致这块地方沦为兵家必争之地。

  昔年异族侵占赵宋山河之时,擂鼓山就曾沦为战场,短短十年间,这里就爆发过三次大型战役、十八次小型战役。

  因这前后二十一场战争而死在这块地方的无名士卒,数量多到数不清。

  据说直到现在,仍有人时不时能见到不肯入轮回,每天晚上跑出来在山中游荡的冤魂。

  时过境迁,在汉人驱逐鞑虏、北武林重归太平、大自然得以休养生息五十余年的现在,擂鼓山已经恢复了生机。

  如今这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丝毫不见战时的血腥,故而成为江湖上众多侠士们游历江湖的打卡点。

  国与国之间的交界,是最能成为经济贸易中心的所在。

  擂鼓山靠近两宋和大理这三国交界,同时本身还是风景名胜,又有历史沉淀、无数传奇故事,自然会对江湖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在这些被吸引的人当中,最有名的就是‘聪辩先生’苏星河。

  苏星河成名于三十年前,只不过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本事有多大,而是因为他在江湖上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师弟,以及八个特色鲜明的徒弟。

  擂鼓山往东二里地,有一个繁华的小镇,名为‘鸣金镇’。

  鸣金镇街道上,两道人影并肩而行,打量着这座小镇上的人文风貌。

  “擂鼓山、鸣金镇……名字还挺怪的。”

  “听说以前打战的时候,军队多是擂鼓时兴兵,鸣金时收兵,想来便是这座小镇名字的由来了……”

  这两人正是路平和王语嫣。

  “看来收到苏星河这场棋约而来的人,还真不少啊!”

  自两人入镇到现在,逛了将近半个小时,见到的江湖客不下五百之数,可知苏星河的棋约请帖送得有多慷慨。

  “正常,这里可是三国交界,苏星河请帖上邀请的又是江湖中的青年才俊,要是人少了才是怪事!”

  既说是邀请青年才俊,‘聋哑门’肯定是将棋帖广发江湖,邀遍三国。

  若是不小心漏了哪一处,定然会被人以为是看不起他们,那将来就要遭人报复。

  想来只要不是人情世故上的白痴,基本上不会犯这种错误。

  不多时,两人逛得累了,来到一间茶馆休息。

  方落座,王语嫣忽然说道:“应邀前来下棋的有这么多人,你说这聋哑门的棋约,之后会如何进行呢?”

  “这我哪知道?”

  路平叫来店小二,上了一壶茶、几盘小食。

  “我想应该是用类似闯关的方式吧——先让应邀者自己对弈,胜者晋级,败者淘汰,直到剩下最后几人,再逐个和苏星河下棋……”

  反正肯定不会像原著中那样,让全部的受邀者一个个去破解珍珑棋局就是了。

  要不然,用不着一天时间,苏星河就得被人熬死。

  王语嫣思考一番,觉得路平的猜测很有道理,又忍不住感叹道:“江湖人多以习武为要,能够抽出时间来学棋的人,只怕不多……”

  这话就差把‘江湖人都是莽夫’说出口了。

  路平笑了笑道:“若是没学过棋的,想来也没心思过来参与这场棋会了。”

  王语嫣一愣,同样微微一笑:“这倒也是。”

  两人说完正打算再启话题,忽听到旁边几张桌子的交谈声传来。

  “欸,你们听说那件传闻了吗?”

  “什么传闻?这么神神秘秘的?”

  “大约半个月前,关七闯进了北宋皇宫,结果被诸葛正我和四大名捕打得功力全失,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

  这确实是个值得江湖人注意的大消息,茶馆里许多喝茶聊天的江湖人纷纷停下了动作和说话,侧耳认真倾听起来。

  “啊?果真么?”

  “这还能有假!”

  “哎,说来遗憾,我其实还挺喜欢关系这个人的,也不知道他到底发了什么疯,非要闯这个皇宫,现在好了吧,被打成废人了……”

  “想不到连关七这样的高手都折了,果然朝廷还是厉害啊……真不知道赵宋官家的底蕴到底有多厚?!”

  “此言差矣!我看赵宋皇室未必就有多厉害,关七这一败,十有八九还是神侯府的人出力居多!”

  “神侯府虽强,但北宋朝廷还有小侯爷方应看、元十三限这些高手,他们……”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不过说得都是些谁更强、谁打败了关七之类的想法和猜测。

  那模样像极了在贴吧上狂吹战力的网友。

  “关七……那家伙还是去闯了皇宫吗?”

  路平知道,关七的内功未必就是被人打废的,更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小白。

  原作中,就是小白情绪爆发,直言不讳告诉关七自己对他没有爱,只有怕,且这份惧怕来源于关七的疯癫举动和那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

  于是关七为了不让小白那么怕自己,就将内功废了。

  “也不知道那家伙现在如何?”

  举起茶杯时,路平心中升起一抹担忧;

  喝完茶放下茶杯时,这份担忧就消散一空了。

  “既然事情发生都过去半个月了,那家伙若是会死,此刻肯定早就死了,若是能活,也肯定活下来了,倒是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似乎是察觉到话题越来越偏,方才说话那人又开口了。

  “你先别急着和人争谁更强,听我说下去,关七内功被废这事不是重点,重点是后续爆发的一则流言!”

  “嗯?什么流言?”

  “快说说看,我还真不信有什么是比‘关七闯皇宫被废’更劲爆的!”

  “那流言说,关七闯北宋皇宫,是因为觊觎北宋太后的美色!”

  “啊?!”

  此言一出,茶馆里正争论得热火朝天、面红耳赤的江湖人,纷纷哑了一般,转头呆滞着看着爆料人。

  良久后,与爆料人同坐一桌之人倒吸一口凉气:“那关七……我未曾听说他是贪花好色之徒啊?”

  “问题就出在这里!”

  爆料人嘿嘿一声,继续说道:“那流言说,北宋太后未入宫时,曾是关七的姘头,现今北宋皇帝,也是关七的儿子!”

  “什么?!”×N

  整间茶馆的人,连同店小二在内,全都坐不住了。

  “客官,你们别在小店聊这种事呀……”

  爆料人不以为意,摆摆手道:“这里是三国交界,又不是北宋京城,你怕什么?”

  转头又道:“以前,江湖上也不是没有过北宋皇帝血统不纯的谣言,只不过那时大家都没当一回事。”

  “如今出了关七这件事后,不知怎么的,这则谣言竟又被人翻了出来,还以极快的速度在江湖上流传开来,就好像有人要将这个说法坐实一样。”

  “还有人说,南宋皇帝对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积极,不但下令封锁谣言,还表露出要‘验血统、明正身’的想法。”

  “嘿……我说他这一手‘欲擒故纵’,玩得实在漂亮!”

  “若验出来北宋皇帝姓赵,那自然一切无事;若验出来北宋皇帝姓关,你们觉得后面会发生什么?”

  茶馆内忽然静得出奇。

  纵然脑子再傻,此刻也听出不对劲来了。

  许久后,不知是谁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莫非……两宋之间要启战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