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谋定而后动 第1088章

小说:官途:谋定而后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6 13:03:13 源网站:2k小说网
  市长曹勇刚刚和书记谈完事情回到自己办公室,就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公安部副部长施长信。

  很快,“身体不舒服”的公安局局长冯勉和在花选峰面前吃了瘪,正在局里发狠的副局长方克庄被叫来。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医院和医药公司,以及某些公益组织做幌子。在沪上以及周边地区,大肆进行非法器官移植,器官买卖的犯罪活动。”

  “刑侦局经过缜密侦查,掌握了部分线索。”

  “现在,这些资料,转交给你们。”

  施长信把两个厚厚的档案袋摆在两位局长面前。

  冯勉低垂着眼皮一动不动,像是神游物外。

  方克庄刚要伸手去拿,脚上被冯勉狠狠踩了一下。

  “咳咳......”

  曹勇清清嗓子。

  “吴部长和我沟通过。这个案子呢,一来主要案发地在咱们市。属地管辖嘛,市局责无旁贷。”

  “另外呢,由于案件性质很恶劣。沪上作为国际化大城市,有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友人。”

  “这样的案子如果传出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但有损**形象,还可能造成不良国际影响。”

  “我原则上赞同吴部长的意见,由市局接手,低调处理。”

  “当然,该抓的必须抓,该查封的必须查封,该追责的,也必须追责。”

  “在尽量降低影响,不惊扰老百姓的情况下,依法办案。”

  “老冯,你可别和我装熊!”

  曹勇这样说,冯勉不得不开口。

  “施部长,市长,按说案子摆在这,我们肯定是要办。”

  “不过既然是部里查的。那案件移交,也不能只把材料交过来吧?”

  “两位领导也清楚,公安机关和其他部门不一样。”

  “不是看看书面材料,就能把案子办明白的。”

  “我建议市局和刑侦局联合办案?既节省时间,又方便部里随时指导我们的工作。”

  “另外,既然涉及器官买卖。侦办过程中,就需要比较专业的医学方面专家参与。”

  “市局在这方面很薄弱,部里能不能指派一些专家协助我们?”

  冯勉是个绝对的老江湖。在沪上公安系统干了几十年,消息非常灵通。

  吴家,花家,王家,童家,这几天在沪上动作不断,他早有耳闻。

  宝阳大厦的事情一出,冯勉就知道要坏事,立刻回家装病。

  哪知道装病也躲不过去。被叫过来一听,心里就猜出个大概。

  什么刑侦局的案子移交值得副部长亲自办?还要市长出面打招呼。

  摆出这样的阵仗,不过是暗示自己要听招呼。

  吴常健是要借着市局的手,抢在别人前面清除证据。

  “难怪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都掺和进来。原来都是冲着吴家的器官生意来的。”

  冯勉在心里冷笑。

  康诚集团下属的几家医院,背地里那些勾当,沪上知道的人不少。

  只不过都是传闻,并没有实际证据。

  即便有证据,也没人愿意去趟这种浑水。

  市局接手这个案子,就要直接面对吴家的那些对手。

  无论怎么做,都必须得罪一边。

  一个不小心,就是里外不是人的背锅侠。

  “老冯,不要还没做事就讲条件嘛!”

  不等施长信说话,曹勇再次接话。

  “吴部长的意思,是把案子交给你们来办。”

  “现成的线索,现成的证据办好了,功劳也是你们的。”

  “要考虑影响,办案机关的级别不能太高。”

  “我看,你可以挑选一个业务能力强的分局,指定他们办案。”

  “市局提供相应支持......”

  这是一条看似折中,实际极其阴毒的建议。

  几乎就是在明确告诉冯勉,你自己不想当替罪羊,那就再去找别人来当。

  好人都让曹勇做了,招人恨的事情却要冯勉干......

  “方局长以前是在徐北区工作?”

  施长信忽然问道。

  “是的是的!”

  方克庄受宠若惊。没想到施长信居然了解自己的履历。

  “我以前在徐北区武装部工作过。”

  “像方局长这样有过服役经历,又在公安系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定会大有前途。”

  施长信似笑非笑的说道。

  冯勉不着痕迹的瞥一眼施长信,对他这样低端的威胁手段很不屑。

  “凭你一句话,就能让方克庄骑到我头上?”

  冯勉淡淡一笑:“方局业务能力强,主抓刑侦工作很得力。”

  “施部长,市长,我看也不要把案子交给下面分局,不如就让方局负责。”

  原本想拉方克庄一把,既然这家伙自己找死,冯勉不介意推一把。

  “不知道张书记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

  冯勉忍不住有点幸灾乐祸。

  ......

  张应文此刻,也在谈论这件事。

  “袁书记,你在给我出难题啊!”

  张应文把话筒交到左手,右手拿起笔,在纸上记下袁静山说的一些信息。

  “我的张书记,不是我给你出难题呀!”

  袁静山在电话另一边爽朗的大笑:“我也是被人逼的没办法!”

  “童老三是个无赖,张书记就没领教过?”

  张应文哂笑:“袁书记可以叫他童老三,我可不行。我要叫童老板。”

  “你看,有事他要绕个圈子去求你,让你来和我打擂台。”

  张应文这话,看似玩笑,却隐隐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童爱国执掌童家的产业,坐镇沪上。

  张应文早年曾在童家老爷子手下做过事,得到过提携。

  双方关系算得上比较近。

  童爱国有事不直接找他,却舍近求远,通过袁静山传话。

  一事不烦二主。

  童老三反其道而行,偏要把两个人都拖下水,完全是不嫌事大的心思。

  在沪上闹事,自己这个书记不但要装聋作哑,还要帮着擦**。

  张应文真是头疼。

  “张书记,按理说,我不该打这个电话。”

  袁静山声音严肃起来。

  “不过,某些人做的太过。视人命如草芥,这是不行的!”

  “如果不是有切实的证据,童爱国不会跑来找我。”

  “这样的事,无论发生在哪里,都要尽早处理。”

  “我稍后还要联系陆海书记......”

  张应文默然。

  袁静山的话,是表态。

  在沪上发生这样的事,他这个书记,要说一点责任没有,是不可能的。

  “我会关注的。希望不要闹的不可收拾。”

  张应文深深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