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不急,我会出手 第300章

小说:难治?不急,我会出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1:37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些病人,几乎全是来历不明的!

  别说签字了,就连家属都不知道在哪里。

  这意味着肯定没人付钱,后续出了事故,医院这方几乎是百分之百得承担责任……

  但,

  随后,就有**工作人员出场,出具了书面文件,要求医院全力救治,一切花费、后果均由**承担。

  至此医院方面才敢正式开展抢救、手术等等。

  临海一院这边,

  许秋负责一个小肠穿孔、破裂的病人。

  常规的手术流程,需要严格的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容量、抗感染等术前准备。

  但此时顾不了这么多了,不开展手术,死路一条。

  ……

  持续硬脊膜外麻醉。

  仰卧位。

  “手术开始。”

  许秋拿起手术刀,开出一个腹部切口。

  术前检查得知,病人小肠存在穿孔、破裂,还有部分肠管血肿、坏死。

  当下除了修补术外,还得切除一部分的肠管。

  “拉钩。”

  开腹完毕后,器械拉开术野。

  许秋开始探查整个腹腔。

  “准备,我要探查了。”许秋提醒了一句。

  手触碰肠道,很容易让病人应激性地呕吐。

  必须时刻警惕窒息——这是手术医生养成的职业习惯。

  尽管病人肠胃里边可能没有食糜。

  “准备好了!”麻醉医师严阵以待。

  许秋点了点头,这才按顺序开始探查。

  从十二指肠空肠曲开始,由上及下。

  自Treitz韧带,一直到右下腹的末端回肠和盲肠。

  许秋的动作很迅速。

  但却毫不含糊,准确地标记出了肠襻血肿、肠系膜血肿、浆肌层损伤,肠管破裂等部位。

  破损的地方则迅速用肠钳夹闭,以防止持续污染腹腔。

  探查完毕后,许秋的脑中也出现了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

  然而,就在手术正式开始前,他突然一愣。

  不对劲!

  他赶紧重新探查。

  此时,助手有些不解,这是发生什么了!

  许秋的声音再度响起:“这是……异位胰腺。”

  他有些惊讶。

  之前检查时没发现,这位病人不仅有一身的毛病,还是罕见的异位胰腺!

  就在小肠系膜缘及小肠壁的地方,有一个6*5*4cm的外生性肿物,质地柔软,向肠腔凸出。

  经验不丰富的,可能会把这个当成疝囊。

  然而,事实上这是异位胰腺!

  所谓异位胰腺,又称为迷走胰腺。

  这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以外的,孤立性 的胰腺组织。

  这是一种先天畸形,病因至今未查明,患病率仅有0.2%左右。

  而这位病人,在胃和十二指肠之间。

  “这样来看,造成梗阻,其实是异位胰腺的原因!”

  异位胰腺容易诱发肠套叠、肠梗阻,临床上很多患有该病的病人都是因肠套叠伴不全梗阻入院。

  幸好许秋提前发现。

  否则,做完了小肠的手术,结果发现病人身上还有梗阻!

  谁能想到,病人的体内竟然还藏了一个异位胰腺!

  ……

  “继续。”

  这个意外发现并没有影响许秋的手术进程。

  无非是加多一个切除术罢了。

  他重新看向病人的腹内。

  肠管粘膜损伤很严重,一片片的撕裂开,跟薄脆千层似的。

  肌层也外露了出来。

  唯一的好消息是,粘膜没破损,没有疝出。

  “3-0不吸收线。”

  许秋一针又一针落下,按浆膜边缘横轴做间断缝合,使粘膜还纳了回去。

  “许医生,为什么不纵轴缝合?”助手不解。

  许秋头也没抬:“纵轴缝合会导致肠管内径缩小,发生狭窄。”

  这是再高明的医生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临床上,很多医生可能会选择纵轴缝合。

  因为简单。

  横轴缝合需要随时根据小肠的走形进行缝线调整,还要不断改变缝合力度,控制整个张力,一旦失败,就得重头来过。

  因此,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医生会选择更保险的纵轴缝合。

  毕竟发生点狭窄不会影响什么,但缝不上,那就是天大的手术事故了。

  ……

  “手术刀。”

  完成浆膜损伤修复后,许秋开始清除肠壁的血肿。

  这一步需要切开浆膜。

  清理全层的同时,还要检查有无穿孔。

  横轴切开、原位缝合。

  血肿大的,则直接找到供应血管,进行结扎,之后再行肠管切除吻合。

  “穿孔一共13处。”助手一个个地数完,脸上的表情无比震撼。

  太多了!

  这么多的穿孔,真的要修复吗?

  还有修复的必要吗?

  手术台上,听到这个数字的许秋脸色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淡淡地道:“继续。”

  他开始依次修复。

  破口小于肠管一半、边缘整齐的,这种最简单。

  许秋将肠壁的破口提起,向肠管两侧牵拉。

  让它跟肠管纵轴保持垂直。

  接着,再进行双层缝合。

  内层是肠壁,外层是浆肌层。

  助手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这么薄的肠管,居然能缝合两层!

  不同的层级之间,用的缝线、缝合手法都截然不同!

  这得是多精湛的缝合术啊!

  ……

  手术在持续进行。

  许秋的动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他的每一次落针,都恪守着基本原则。

  1.避免狭窄。

  2.防止肠瘘。

  3.提防坏死。

  三个小时之后,手术结束。

  许秋淡定地安排着后续的护理:

  “继续抗休克,纠正低血容量。”

  “加强抗感染治疗,尤其是腹壁切口的引流,额外给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病人很有可能有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术后给白蛋白……”

  ……

  出手术室后,许秋还没来及休息,其中一间手术室又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并非每一间手术室都是许秋,很多医生都是临时被赶上手术台的,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凶险的病人,出意外的几率很高。

  因此,许秋又上台救场。

  等忙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的七点多钟。

  “终于结束了。”

  许秋离开手术室,走在空荡荡的走廊上。

  和往日不一样。

  这十一台手术的抢救,没有一个家属在外等候。

  也许,这些都是不被希望活下去的人。

  但站在手术台前,穿着那身白大褂,许秋想不了太多,病人想不想活,家属让不让他们活,都不重要——现代医学能救他们,那就救!

  这就是唯一的标准!

  许秋洗了个澡,还没等他收拾东西下班,住院部那边突然又响起了紧急的呼叫声。

  不久后,刘素素急匆匆地跑来了医生办公室。

  “许医生,出事了!”

  许秋本能地起身,“怎么回事?”

  “今天上午你收的那个中毒的病人,一直在咳血块!”

  那对兄妹?

  许秋有些想不通。

  对方只是中毒,而且自己临行前进行过评估,没这么严重。

  怎么会咳血!

  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