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大清所能调动的绿营兵,都已经在武清一线,被归拢于直隶总督帐下。”

  “但却是挡不住唐军西进!”

  “既然如此,我大清若想增援武清,便只能抽调八旗新军参战。”

  瑞鳞继续说道。

  奕闻言,脸上的表情一阵纠结,但最终还是点头应道。

  “嗯,如此也好。”

  “便派出八旗新军吧!”

  “自从去年巨鹿之战后,我大清的八旗新军便一直在修整。”

  “如今修整了这么长时间,也该派出去经历经历风雨了。”

  奕琢磨着要借唐军之手,来磨炼大清的八旗新军。

  借此来提高清军的战斗力!

  说罢这些,奕稍稍沉吟一阵,然后接着说道。

  “那么,此战便由胜保你来领兵如何?”

  现在满清的高层中,唯一在军事上还算有些水平的,也就只有胜保一个。

  所以,奕也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有事让胜保顶上去。

  胜保闻言,脸上的表情稍微有些苦涩,但还是躬身应道。

  “奴才遵旨!”

  奕见此,这才微微颔首。

  不过,他还是好奇,唐军为什么会突然从天津西进!

  他总觉得唐军的忽然西进,必然不是偶然。

  这里面的事情,只怕并不简单。

  就在这时候,安德海在御书房外请见,语气颇为着急。

  奕抬头命人将安德海带进来,然后询问道。

  “怎么了小安子,可是有什么事情?”

  安德海来到奕面前下拜,然后说道。

  “回皇上的话,山东方面传来急报,黄河再度决口。”

  说话间,安德海将自己手中的一封报告呈递了上去。

  奕翻看着报告,先是眉头紧蹙,旋即便是恍然。

  他终于明白为何唐军会忽然从天津西进了。

  原来是因为黄河决口!

  奕的脑海中,一个个念头不断涌出。

  片刻之后,奕忽然开口说道。

  “诸位卿家,如今黄河再度决口,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以唐贼的假仁假义,接下来必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救灾上。”

  “天津方向的唐贼忽然西进,应当也是想要借此来牵扯我大清的精力,以免我大清趁唐贼兵力空虚南下。”

  “如此的话,我大清是否是有可能趁此机会,发兵南下,直捣唐贼腹心呢?”

  “据朕所知,现在唐贼酋首便身处济宁。”

  “若我大清能够趁此机会发兵南下,直捣济宁,是否有可能一战擒杀唐贼酋首,荡平唐贼,永绝后患?”

  奕此言一出,军机处众大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目光交错间,许多人都意动了。

  见此,一直沉默着的沈桂芬忍不住开口说道。

  “皇上,我大清此刻派兵南下,确实有直捣唐贼腹心,擒杀唐贼酋首的可能。”

  “但万一天津方向的唐贼趁我大清主力南下,而继续西进,甚至是威胁京师呢?”

  “一但京师陷落,则我大清在关内可就真的待不住了。”

  奕闻言,忍不住蹙眉。

  “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当前于我大清而言,也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若我大清能趁此机会南下直捣黄龙,擒斩唐贼酋首,唐贼群龙无首之下,必然内乱。”

  “到时候,我大清便可趁机南下,收复山东,收复江苏,收复江南……”

  “若此战能胜,则我大清必然可以渡过当前危局,甚至再次迎来中兴。”

  奕的想法其实不算错。

  因为,现在的大唐,李奕就是绝对的核心。

  他虽然有一个儿子,但年龄实在太小,并没有主事的能力。

  而其余人名不正言不顺,更是没有压过所有人的威望。

  一但李奕出了什么意外,以当前大唐的情况,必然会发生内乱。

  到时候,已然被逼到墙角的满清,理论上确实存在丝血反杀的可能性。

  很明显,奕现在的赌性已经上来了。

  想要南下去赌一把!

  在奕看来,大清即便退出关外,唐贼估计也不会放弃追击。

  所谓的退出关外,归根结底也只是慢性死亡罢了。

  仅仅只是退出关外的话,大清最终难改覆灭之结局!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趁着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现在大清还有一搏之力的时候,去搏一把呢?

  若是赢了,则大清中兴。

  即便输了,无非也就是提前退出关外。

  虽然现如今关外开垦出来的土地不足以养活大清的百万国族。

  但无论如何,也比什么都不做,等待慢性死亡的降临要强。

  众人见此,虽不免心有疑虑,但还是纷纷点头应是。

  奕见再没有人反对,情绪有些亢奋的开始安排起了南下作战的军务。

  ……

  黄河!

  浊黄色的河水滔滔涌动,一路向东而去。

  随着时间流逝,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散去。

  瓢泼大雨也是变成了牛毛细雨。

  人露天站在雨幕中,也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湿意。

  大堤上,一群民夫手持铁锹锄头,松松垮垮的站立着,所有人脸上都是肉眼可见的疲态。

  他们已经在大堤上奋战了一天一夜,所有人都很疲惫。

  一名穿着青袍的官员站在所有人前方,手指指着黄河决口的方向,大声喊道。

  “我现在需要人,需要三十个会驾船的好手,驾船去将那大堤上的缺口堵上。”

  “可有自愿报名的?速速站出来!朝廷有重赏。”

  “活下来的,赏银元二百块。”

  “伤了残了,朝廷给抚恤,死了的,县志上署名,朝廷出钱养你儿女到成年,为你爹娘养老送终!”

  黄河大堤决口,由于水流奔腾的太过湍急,是故,想要将缺口堵上绝非容易的事情。

  一个个的往里面扔沙袋,扔石头,沙袋和石头都只会被滔滔河水卷走。

  唯一的方法就是驾船,驾驶装满沙土的船只,去座沉在决口的位置处,将决口堵住,然后再往里面扔沙袋扔石头,借此来堵住决口的地方。

  只是,这样做的话,驾船的人大概率是活不下来的。

  船只座沉的瞬间,驾船的水手就会被滔滔河水卷走,九死一生都是乐观的。

  所以,为了能有人驾船去堵决口,大唐这边也只能是开出重赏。

  期许重赏之下会有勇夫肯站出来去拼命。

  只是,这名官员的话音落下之后,他面前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寂静。

  并没有人说话!

  朝廷开出的赏格或许很重,但谁又能不想活着呢?

  这名负责救灾的官员见此,脸上的表情一滞,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就在这时候,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来。

  这是一个身材有些瘦削的汉子,只是他说话的时候语气却是相当坚定。

  “陈官庄,陈岩,报名!”

  “老子不要赏钱,也不需要朝廷养我的妻儿家眷。”

  “去年黄河决口,我爹被河水卷走了,我娘饿死了,我兄长被人活吃了,我的妻子病死了……”

  “我全家都死在了这次灾难之中,就连我,也是差点饿死。”

  “是朝廷给了我一口饭吃,救了我陈岩一命,是朝廷给我陈岩一个重活一次的机会。”

  “今天,既然朝廷需要人去堵黄河缺口,那老子把这条命还给大唐就是。”

  “不为别的,只求,这黄河不再决口。只求,不要再有人像我一样,**了!”

  有陈岩带头,人群中又接连站出来几人。

  “我也报名,我家被水灾淹了,我爹娘还被困在灾区里,如果堵不住黄河的缺口,我爹娘也得死。”

  “还有我!”

  “我也是。”

  “去**的黄河,老子豁出命去,就不信堵不上你!”

  “……”

  一群灾民纷纷表态,很快,便凑够了驾船所需的三十人。

  但就在这时候,黄河大堤上飞奔来了一队军兵。

  排长柳金洋大步走到那名官员面前,开口说道。

  “不用再选人了,交给我们来做吧!”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接到不惜一切代价堵住黄河缺口的命令的是我们,既然如此,堵黄河的事情自然交由我们这些当兵的来做。”

  “我大唐军人,从来没有让百姓挡在自己身前的习惯!”

  唐军之中的思想教育并没有白做。

  即便是当前这种几乎必死的局势,也有军人甘愿站出来,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保护百姓而去牺牲,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这个时候,这些军人其实是不用站出来的。

  即便他们不站出来,也没人能说些什么。

  毕竟送死这种事情,谁也不会愿意去做,哪怕是李奕,也不会强逼人**。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选择站了出来。

  选择代那些百姓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军人!

  他们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军服。

  周成闻言张了张嘴,看向眼前这些丘八的眼神开始逐渐有些敬佩。

  明知必死而依旧迎难而上的勇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周成用力点头道。

  “如此的话,就麻烦诸位将士了!”

  “本官在这里,祝愿诸位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得胜凯旋!”

  柳金洋闻言,笑笑说道。

  “那卑职便在这里多谢大人吉言了。”

  “得胜凯旋!”

  他身后的众将士齐齐开口说道。

  “得胜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