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下人们开始摆饭。

  每到请安这一天,老夫人都会留晚辈们一起用餐。

  “老夫人,可以入座了。”

  丫头笑道。

  众人赶紧起身,随着老夫人往外厅走。

  正说着,又有人来报:“老夫人,赟爷来了,给您请安。”

  那人说话的神态小心翼翼的。

  闻言,众人都收了笑。

  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也没了。

  过了好几息,她才沉声道:“叫他进来吧。”

  站在桌子前的小丫头立即加了一副碗筷。

  很快,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不苟言笑,身上的装束不算华丽,看起来只能算是小康人家的水平,只是一张脸长得实在好,以至于令人忽略其他。

  姜芙站在靠后的位置,抬眼看向少年。

  心中道一声可惜。

  其实,这少年才应该是侯府的五爷,只是奈何生母出身太卑**,所以老夫人不肯给他排齿序,不许他上族谱,下人们唯有含糊地喊一声“赟少爷”。

  他也不住在侯府里,倒是和那些有头脸的管事下人什么的一样,住在侯府后巷。

  甚至他随了生母的姓,大名来赟。

  老侯爷临死之前,派了心腹,将他从外地接回南邺。

  那个时候,来赟已经有七八岁,比同龄的孩子早熟得多,虽然寡言,却很会看人眼色。

  据说,老侯爷和老夫人恩爱了一辈子,这是第一次红了脸,吵得不可开交。

  没多久,老侯爷就死了。

  老夫人爱他恨他,思他念他,在他弥留之际,她终于点头答应,说自己会养大这孩子。

  只是到底不可能完全没有芥蒂。

  所谓的养,也就是不挨冻,不受饿,头顶有瓦遮罢了。

  前两年,来赟以年纪大了为由,主动搬到后巷。

  老夫人听说了,也没有拦阻。

  从那之后,来赟便只是每个月初一十五过来请安。

  不过,像八月十五这种日子,他是不会来点老夫人的眼的,索性就像姜芙一样,提前一天。

  “给老夫人请安。见过侯夫人,各位太太。”

  来赟进门之后,并不大往里走,说话的时候也是垂着眼,避着女眷。

  侯府里没有成年男主人,一个五爷只是半大孩子,因此更要注意男女大防。

  这也是老夫人没有拦着来赟搬走的一个原因。

  “好了,知道你的心。坐下用饭吧。”

  老夫人率先坐下,元绮侬站在她身边,准备布菜。

  “不用你,都坐着吃。”

  老夫人不在意这种小事,儿子几年不回家,她和儿媳妇掐得跟乌眼鸡似的,不是自找麻烦?

  因为饭桌上有小孩子,他们都等着奶娘给夹菜,偶尔还要说一句自己想吃什么,所以不像别的人家那么安静。

  “想吃什么就说,咱们不讲那些虚的,吃饱饱的才能长大个儿。”

  上了年纪,老夫人自己吃不了太多,但格外喜欢晚辈们吃得香甜的样子,看了就高兴。

  孩子们都点头:“听老祖宗的!”

  喜得老夫人见牙不见眼的。

  姜芙专心地喝着碗里的红豆粳米粥,又夹了一个菜馒头,小口咀嚼,动作秀气。

  因为吃得慢,所以她还有精力偷眼去看其他人。

  这一看,就注意到了来赟。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能吃的年纪,可他却只是沉默地喝着面前的那一小碗粥,根本不动筷子。

  什么馒头糕饼佐饭小菜之类的,竟是一口未动。

  而且,当老夫人停下,拿帕子擦嘴的时候,来赟就立刻也跟着放下了汤匙。

  这份眼力,啧啧。

  姜芙慢条斯理地咽着嘴里的食物,她暂时还不能表现得太强壮,以免病西施的人设崩得太快。

  好在她的孝期快满了,到时候自己多锻炼锻炼,吃点好的,自然也就康健了,谁也不会感到蹊跷。

  姜芙专心想着自己的事,倒是没有再看来赟。

  用了早膳,大家就该撤了。

  元绮侬一般会留下来,她把家中的大事说给老夫人听听,有的还要请她老人家亲自定夺。

  作为侯夫人兼长嫂,元绮侬着实辛苦。

  就好比那些出入高级写字楼的女孩,动辄加班到深夜,外表看似光鲜靓丽,实则内心一片荒芜。

  这个时候,要是遇到活力满满的弟弟,任谁都会心动吧?

  “男小女大就是社会趋势,我包的!”

  姜芙语气坚定。

  小爆没反驳:“大概这就是你们说的情绪价值?”

  刚要和它继续探讨一番,姜芙忽然听见有人开口说话:“老夫人,我有事想向您请示。”

  来赟已经站起来了,垂手站在一旁。

  老夫人点点头。

  其他人连忙行礼,鱼贯而出。

  几个奶妈见少爷小姐人小腿短走得慢,索性一把抱起,快步往外走。

  姜芙混在人群中也走了。

  她注意到,蒋韵灵磨磨蹭蹭,一副不急着走的样子。

  但二太太眼珠一转,便朝她走过去,状似亲亲热热地拉着她的手,趁机把人给带了出去。

  最后,就只剩下来赟和元绮侬。

  好在有小爆,姜芙想要知道他们的对话,倒也不难。

  等闲杂人等都下去了,来赟才稍微抬起了头,他直视着老夫人,轻声道:“我想去投军。”

  其实,他很清楚,老夫人不在意自己的死活。

  但自己不能一声不吭地就走了。

  “不行!”

  老夫人想也不想地拒绝:“我答应过老侯爷,要把你好好养大。你若是在外面住得不习惯,搬回来就好,或者我叫人给你寻摸一处宅子,落在你名下。”

  南邺的房产可不便宜,哪怕只是一座两进的宅子,也要不少银子。

  关键是紧俏,如果没有门路,没等听到风声,人家就已经出手。

  所以,老夫人不算小气。

  谁知道,来赟却摇头:“多谢老夫人好意。只是我于读书没什么天赋,只是年轻还有一把子力气,才想着去军中闯一闯。”

  像他这年纪的子弟,要么去国子监,要么恩荫得个差事,不然就会沦为纨绔,整日走鸡斗狗,流连花街柳巷。

  老夫人沉默不语。

  她自然也没有存着故意把人养坏的心思。

  但来赟去投军,她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