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正在前面招呼客人的姜老实,为了省钱,铺子里暂时没请掌柜的。

  “我跟你去,我爹走不开。”

  姜芙把东西交给小丫,让她按照事先说好的,拿给外面那些人。

  她自己则是跟着小徒弟往外走,顺便和邱氏说了一声。

  这些天,眼看着姜芙忙里忙外的,做事很有章法。

  邱氏逐渐明白,哪怕她和姜老实再担心,也得适当放手,不能束缚了她。

  而且,女儿的想法和眼光都是他们夫妻所没有的。

  如果不是她,打死他们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把铺子开到京城!

  用姜老实的话说,他们老姜家的祖坟冒了青烟。

  回春堂里,老大夫正在给男人号脉。

  他昏睡了十多天,几次差点挺不过去。

  除了伤口化脓,引发高热之外,老大夫竟然还发现,这个年轻人体内有毒!

  就是这毒,让他的病情反复发作,几次在死亡线上挣扎。

  “师父,姜姑娘来了!”

  小徒弟带着姜芙进了隔间,一见到师父正把脉,赶紧闭上了嘴。

  老大夫收回了手,沉吟不语。

  能中这种毒的,不可能是平头百姓,只可能出身权贵。

  他和姜家人认识这么长时间,很清楚他们的为人。

  姜家出于好心救人,如果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岂不可怜?

  医者父母心,他不光可怜这个年轻人,更可怜姜家人。

  “大夫,他怎么样了?”

  姜芙见老大夫半天不说话,还以为这人不行了。

  可她匆匆扫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男人,他的脸色似乎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不像随时会蹬腿的样子。

  “唔,还好,老夫再改改药方。”

  老大夫还是没有说出实话。

  他想,只要这人还有一丝良知,他应该不会拖姜家下水才对。

  这么一想,老大夫带着小徒弟先出去了,把空间让给二人。

  等他们走了,男人缓缓坐起来。

  姜芙这才留意到,这人的一只眼睛不对劲!

  发绿!

  她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

  确定自己没看错,是一种偏棕的绿色,姜芙就没有再理会了。

  也不怪她淡定,美瞳嘛,哪个爱美的女孩没戴过呢?

  什么海洋蓝焦糖棕的,连姜芙自己都试过很多。

  估计这人患有虹膜异色症什么的,导致瞳孔颜色异常,如果是先天的,甚至不影响视力。

  本以为她会尖叫,或者露出厌恶之色,没想到对方只是好奇地多看了几眼,就收回了视线。

  这就把李钰给整不会了。

  他只好选择静观其变。

  “你觉得怎么样,哪里还疼?”

  姜芙问道。

  李钰哑声回答道:“好多了,谢谢你。他们告诉我,是你救了我。”

  姜芙摇头:“是我爹,我没做什么。对了,你叫什么,家住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怎么联系他们?”

  大家萍水相逢,虽然不求回报,但也不能养他一辈子。

  还是尽快帮他和家人团聚。

  李钰垂下眼睛,像是因为听了她的话而有些伤怀。

  见他年纪也不大,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据说身上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估计正在担心以后的生计。

  想了想,姜芙又提议。

  “如果不方便说,我也可以给你准备一些盘缠,等你身体好了,再自行回家与亲人团圆。”

  伤治了,钱给了,任谁都无可挑剔。

  姜芙觉得一家人也算对得起这一番因缘造化。

  就当行善积德。

  李钰抬头:“小姐,你能帮我找一份活计吗?我不想回家,我十来岁就离开家了。”

  怪不得他不肯让自己帮忙联系家人,估计是从小就和家人处不来。

  姜芙没多问,只是让他再休养一段时间。

  她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仔细观察,看看这人的人品性情如何。

  假如还不错,就放到铺子里做事,正好可以让姜老实腾出手去做别的。

  老大夫原本想把自己的担忧告诉姜芙,但对着一个还没及笄的小丫头,他又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

  算了,还是等姜老实哪天来了,再跟他说。

  开在京城里的姜氏杂货铺,和万松县里的有所不同。

  虽然货架上也摆了不少山货,但明显比县里的那些质量更上乘,包装更精美。

  姜芙特地找木匠订了一批扁扁的木匣,周身打磨细滑,雕了花纹。

  又将绸缎裁开,一层层铺在木匣里,上面再放各色山珍,凑齐八样。

  看得邱氏那叫一个心疼。

  但她也明白,有个词不是叫“买椟还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姜芙说了,并不指望把这些礼盒卖给老百姓。

  她面向的是一些城中富户,以及小官小吏。

  不过,姜芙的重点并不在山货。

  她盯上的是京城小官们手里的“公使钱”,也就是俗称的公务员福利。

  本朝皇帝是穷苦农民出身,当他推翻前朝暴政之后,十分厌恶那些当官的,怨恨他们剥削人民。

  为此,皇帝给官员们制定的工资标准普遍偏低。

  但他很快又意识到,你给的钱少,底下人不是更贪吗?

  为了尽可能杜绝官员贪污**,皇帝联合重臣再次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就是除了发工资之外,还给官员按照品阶发放各种生活福利。

  这些福利囊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就好比有些官员平时骑马或乘坐马车,那么只要他到了一定官阶,朝廷就会发放饲料补贴、马具补贴、日常维修费等,甚至连每个月发给养马奴仆的钱,都一并给你出了。

  至于吃的喝的,出短差住宿,交通费什么的,就更是包括在内。

  弄清楚这些之后,姜芙觉得大有可为。

  第一,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出身富贵。

  尤其本朝还有不少泥腿子出身的官员,毫无家底可言,甚至需要他们送银钱回老家。

  第二,京官难做,想捞油水,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你。

  而俸禄每个月只有那么多,在京城生活,连喝一口水,吃一把青菜都要花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补贴虽好,到底不是现银,用起来实在不方便。

  如果有人愿意回收这些补贴,直接拿银钱或者东西来换呢?

  此外,还有每到年节,那些官员都要互相送礼,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别人送礼给你,你总不好原样拿去送别人,但留在家里自用,要么用不上,要么太奢侈。

  如果有人愿意给你折算成银钱,或者拿另一份价值差不多的礼物来换呢?

  就像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单位发的超市卡或者代金券之类的卖掉,哪怕卖得比面值低一些,大家也愿意。

  所以,姜芙的目标客户,就是这些出身寒门的底层官员,以及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小吏的家眷们。

  注:以上为作者参考相关资料,自行杜撰,如与真实历史记载不符,请按本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