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爱跟人打交道,说起来当初还是我捡到的她呢,可人家没给过我一个好脸色。”韩秀兰说起来都有些无语。
救人还救出仇来了,这都算什么事呀。
沈穗忍不住问了句,“她没跟人说过自己家乡是哪的吗?”
“没有,平日里独来独往的,没见跟谁有来往,不过她喜欢看报纸,手也巧,平日里爱做剪纸。”
韩秀兰说着拉开抽屉,“这不,之前我家闺女十八岁时,她给剪的小人像。”
手是真的巧,脾气也真的不好。
巴掌大的一块红纸,剪出来的小像有几分像韩秀兰。
沈穗对比了下韩秀兰递过来的她闺女的照片。
这下九成像了。
“真好看。”
“是呀。”韩秀兰叹了口气,“现在那院子里就她一个人住着,她怕是更不会搬走了。”
韩秀兰原本以为,沈穗收买了翠翠,能鼓动院子里的住户把田婆子一块迁走。
但并没有。
不能说后患无穷,但这真麻烦呀。
钉子户嘛。
沈穗懂。
不过等明天房子的产证下来,自己有法理上的制高点。
哪怕是暴力赶人,也合理合法。
“我再去找她说说。”
“那也只能这样了。”韩秀兰忽的想起什么,“对了,你去找她的时候小心点,别进她那屋,不然她怕不是要跟你拼命。”
沈穗一一应下。
她没着急去找田婆子。
下午的时候,跟李大江碰了个面。
除了田婆子住的那间西厢房的小屋没能进去,李大江已经把这几个院子、房子都检查了一遍。
大的问题不外乎是有两间房需要再弄个顶梁柱。
原本的柱子又是被火烧又是被水浸,下面已经开始腐朽。
“把那块地基挖开,到时候我用水泥做个桩子给顶上,这样就不用担心了。”李大江怕沈穗不明白,还特意给画了图。
虽然有点抽象。
不过沈穗还能看明白。
是二号院的正房。
那边住了兄弟俩,再加上老子娘一共十来口子。
搬走的时候,还为了多拿钱吵了起来,听韩主任说,便是挪走也要挪到一块去。
不然谁知道老太太会不会偷偷塞给哪家钱。
用韩主任的话说,“腰包比**都干净,她从哪里掏钱?”
不外乎是压榨老母亲最后那点劳动力,帮忙照看孩子罢了。
不愿意养活,但又生怕被亲兄弟占了便宜。
往后也少不了争吵。
当然,这跟沈穗没什么关系。
除了这俩兄弟遗留下的问题,其他都是小麻烦。
比如这些内墙外墙都要重新刷一遍,里面刷大白外面要刷调和漆,尽量保持建筑原本风格。
地面也得再收拾,除了两户人家的木地板保持的还算不错,其他的都给弄得一团糟,有的甚至把地板给掀了当柴火烧。
再就是房顶,有几间耳房和后罩房的瓦片缺失,这要是下雨的话,屋里肯定也不消停。
除了这些,再就是把影壁重新弄一下。
垂花门那里也要重新弄一下。
还有沈穗想要增加的卫生间和小花园。
当然少不了胡同的下水道。
李大江除了带俩儿子,这次还打算带本家的侄子一起忙。
有了这一单大买卖的经验,往后这类维修什么的,他们也都算有经验,好出去接活干。
“我等下再过去,把这些房子好好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砖,好给你报个数。”及时跟主家沟通,能避免很多麻烦。
“成,那最近就辛苦你了,我最近有些忙不定在哪里呢,有什么事你找不到我,就去包子铺那边跟胡俊兰说。”
李大江利落的应下。
能找到个说话的人就行,就怕联系不上人,那才叫麻烦。
沈穗也没骗人。
她是真的忙。
明天要去房管所一趟,等到周末又得去学校报到。
她跟孟东梅报的预科班下周就要正式上课,这个周末下午去师范学院那边报到,先认认路。
开课之后,沈穗周二、周四晚上还有周末就要把时间留给学校。
服装店那边交给靳敏处理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往外批发走货。
也没几个人会大晚上的来找她。
这样一想,好像事情也就没那么麻烦了。
不过国庆假期这两天,沈穗还挺忙。
忙着出货。
今年晏城响应省里的号召,开始恢复国家法定假日。
从国庆开始按照国家规定放假。
这会儿还没什么调休。
放假多少天就是多少天。
通知下来,单位头疼,但工人们挺高兴。
国庆两天假期放不放无所谓,关键是来前的春节,可算有三天假期了。
不至于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岗位上,连走亲戚都得来去匆匆。
只不过忽然间假期在手,让不少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
把家里头都打扫一遍?
那然后呢。
十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出去逛逛?
人民公园看风景,电影院里看人影,图书馆里去学习,百货公司花钱去。
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时节,牛仔裤再度成为假期热词。
再加上过去几个周末,许慧、包秀莲、刘冬梅她们四处跑,倒是让沈穗的牛仔裤在下面县和隔壁市闯出了些名堂。
有人特意来晏城这边买牛仔裤。
其中不乏来搞批发的。
刚送走几个人,靳敏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我现在怎么觉得,这十几二十条都是少的?”
“不少啦。”
沈穗一个眼神,小满麻溜的去给靳敏揉胳膊。
“干妈你累不累?要不要歇歇?”
靳敏:“……”
小祖宗你说这话,我还敢歇着?
干!
**个天昏地暗!
都是钱呐!
两人话音刚落下,店里就进来了个男人。
花衬衫、**镜,头发油光锃亮怕不是抹了一瓶发胶。
不过最吸引沈穗目光的,还是男人身上穿着的牛仔裤。
男人扭了下腰,露出牛仔裤上的皮标,“听说这是你们弄来的香港货?”
他说着食指微微抬起镜框,“我咋没在香港见过这个牌子?”
救人还救出仇来了,这都算什么事呀。
沈穗忍不住问了句,“她没跟人说过自己家乡是哪的吗?”
“没有,平日里独来独往的,没见跟谁有来往,不过她喜欢看报纸,手也巧,平日里爱做剪纸。”
韩秀兰说着拉开抽屉,“这不,之前我家闺女十八岁时,她给剪的小人像。”
手是真的巧,脾气也真的不好。
巴掌大的一块红纸,剪出来的小像有几分像韩秀兰。
沈穗对比了下韩秀兰递过来的她闺女的照片。
这下九成像了。
“真好看。”
“是呀。”韩秀兰叹了口气,“现在那院子里就她一个人住着,她怕是更不会搬走了。”
韩秀兰原本以为,沈穗收买了翠翠,能鼓动院子里的住户把田婆子一块迁走。
但并没有。
不能说后患无穷,但这真麻烦呀。
钉子户嘛。
沈穗懂。
不过等明天房子的产证下来,自己有法理上的制高点。
哪怕是暴力赶人,也合理合法。
“我再去找她说说。”
“那也只能这样了。”韩秀兰忽的想起什么,“对了,你去找她的时候小心点,别进她那屋,不然她怕不是要跟你拼命。”
沈穗一一应下。
她没着急去找田婆子。
下午的时候,跟李大江碰了个面。
除了田婆子住的那间西厢房的小屋没能进去,李大江已经把这几个院子、房子都检查了一遍。
大的问题不外乎是有两间房需要再弄个顶梁柱。
原本的柱子又是被火烧又是被水浸,下面已经开始腐朽。
“把那块地基挖开,到时候我用水泥做个桩子给顶上,这样就不用担心了。”李大江怕沈穗不明白,还特意给画了图。
虽然有点抽象。
不过沈穗还能看明白。
是二号院的正房。
那边住了兄弟俩,再加上老子娘一共十来口子。
搬走的时候,还为了多拿钱吵了起来,听韩主任说,便是挪走也要挪到一块去。
不然谁知道老太太会不会偷偷塞给哪家钱。
用韩主任的话说,“腰包比**都干净,她从哪里掏钱?”
不外乎是压榨老母亲最后那点劳动力,帮忙照看孩子罢了。
不愿意养活,但又生怕被亲兄弟占了便宜。
往后也少不了争吵。
当然,这跟沈穗没什么关系。
除了这俩兄弟遗留下的问题,其他都是小麻烦。
比如这些内墙外墙都要重新刷一遍,里面刷大白外面要刷调和漆,尽量保持建筑原本风格。
地面也得再收拾,除了两户人家的木地板保持的还算不错,其他的都给弄得一团糟,有的甚至把地板给掀了当柴火烧。
再就是房顶,有几间耳房和后罩房的瓦片缺失,这要是下雨的话,屋里肯定也不消停。
除了这些,再就是把影壁重新弄一下。
垂花门那里也要重新弄一下。
还有沈穗想要增加的卫生间和小花园。
当然少不了胡同的下水道。
李大江除了带俩儿子,这次还打算带本家的侄子一起忙。
有了这一单大买卖的经验,往后这类维修什么的,他们也都算有经验,好出去接活干。
“我等下再过去,把这些房子好好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砖,好给你报个数。”及时跟主家沟通,能避免很多麻烦。
“成,那最近就辛苦你了,我最近有些忙不定在哪里呢,有什么事你找不到我,就去包子铺那边跟胡俊兰说。”
李大江利落的应下。
能找到个说话的人就行,就怕联系不上人,那才叫麻烦。
沈穗也没骗人。
她是真的忙。
明天要去房管所一趟,等到周末又得去学校报到。
她跟孟东梅报的预科班下周就要正式上课,这个周末下午去师范学院那边报到,先认认路。
开课之后,沈穗周二、周四晚上还有周末就要把时间留给学校。
服装店那边交给靳敏处理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往外批发走货。
也没几个人会大晚上的来找她。
这样一想,好像事情也就没那么麻烦了。
不过国庆假期这两天,沈穗还挺忙。
忙着出货。
今年晏城响应省里的号召,开始恢复国家法定假日。
从国庆开始按照国家规定放假。
这会儿还没什么调休。
放假多少天就是多少天。
通知下来,单位头疼,但工人们挺高兴。
国庆两天假期放不放无所谓,关键是来前的春节,可算有三天假期了。
不至于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岗位上,连走亲戚都得来去匆匆。
只不过忽然间假期在手,让不少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
把家里头都打扫一遍?
那然后呢。
十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出去逛逛?
人民公园看风景,电影院里看人影,图书馆里去学习,百货公司花钱去。
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时节,牛仔裤再度成为假期热词。
再加上过去几个周末,许慧、包秀莲、刘冬梅她们四处跑,倒是让沈穗的牛仔裤在下面县和隔壁市闯出了些名堂。
有人特意来晏城这边买牛仔裤。
其中不乏来搞批发的。
刚送走几个人,靳敏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我现在怎么觉得,这十几二十条都是少的?”
“不少啦。”
沈穗一个眼神,小满麻溜的去给靳敏揉胳膊。
“干妈你累不累?要不要歇歇?”
靳敏:“……”
小祖宗你说这话,我还敢歇着?
干!
**个天昏地暗!
都是钱呐!
两人话音刚落下,店里就进来了个男人。
花衬衫、**镜,头发油光锃亮怕不是抹了一瓶发胶。
不过最吸引沈穗目光的,还是男人身上穿着的牛仔裤。
男人扭了下腰,露出牛仔裤上的皮标,“听说这是你们弄来的香港货?”
他说着食指微微抬起镜框,“我咋没在香港见过这个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