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拒绝恶毒婆婆的所有请求 第226章

小说:重生后,我拒绝恶毒婆婆的所有请求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4 11:01:42 源网站:2k小说网
  考虑到她这边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便宜不少。

  沈穗得给自己留足价格空间。

  总不能回头就给衣服提价吧?

  那会挨骂的。

  所以给的加工费十分有限。

  陶彩云当初给自己三块钱一件,买的是她的设计。

  现在沈穗给杨春华一块钱一件,买的是织女们的劳动力。

  单纯的劳动力不值钱,有了附加价值后,这经济效益才会节节攀升。

  杨春华有些惊,“一块?”

  这么多!

  纺织厂的产品五花八门,这其中不乏服装。

  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都能做几十件。

  但工资的话,也就是一块出头。

  这是一天的劳动收益!

  沈穗给一件一块钱!

  这也太多了吧!

  杨春华当即考虑到问题,“是不是很难?”

  “不算难,布料略微厚实,但我做了几件问题不大。不过得快,今天下午就得找齐了人到我那里,先学半天,到时候我把裁剪好的布料发下去,你们来弄。”

  沈穗笑了笑,“估计到时候得在厂里加班。”

  这个加班是用厂里的机器,干自己的活。

  纺织厂早就默认了这种事,用就用吧,机器多运作几分钟个把小时带来的那点磨损不算啥,别弄坏就行。

  何况都在纺织厂上班了,总不能再家家户户都弄台缝纫机吧?

  “最近这批活得星期三弄完,下一批的话我还不确定。不过理论上问题不大,能做长期的买卖。”

  “你帮我找人,再组织她们一下,到时候一条裤子我给你一毛钱的额外抽成。”

  一毛钱不算多,但谁会嫌弃白赚的钱呢。

  杨春华当车间主任既要干活又要管理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多那么十块钱。

  她很是乐意赚这个钱,当然嘴上也得客气下,“咱们什么关系,你拿我当外人呢?”

  “那不给你了。”

  杨春华一愣,定睛一看沈穗嘴角憋着笑呢,也笑了起来,“那你还是拿我当外人吧。”

  孙子才会嫌弃钱呢。

  她家仨孩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

  真的需要这笔外快。

  敲定了这事,沈穗又跟杨春华商量起来。

  无非是低调做事,找几个老实但手巧的织女来弄。

  可千万别找个大喇叭哒哒哒的全世界都知道。

  沈穗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她现在跟靳敏合作经营,靳敏有钱不假,但也不能乱花啊。

  现在搞自己的服装厂没指望,就只能靠老单位借鸡下蛋。

  “放心,包在我身上。”杨春华笑着应下。

  沈穗离开的时候,在纺织厂大院门口遇到了厂宣办的汪锦萍。

  两人一左一右相对而行。

  沈穗又骑着车,很快就出了去。

  汪锦萍也是有一会儿才想起来,刚才余光瞥见的那女人有点眼熟。

  她回头看去,就看到自行车上的背影。

  碎花的衬衫和深蓝的裤子。

  虽然只是个后背,但愣是被汪锦萍看出了几分活力十足。

  厂里的小姑娘吧。

  这是特意做了新衣服去约会。

  显摆。

  汪锦萍觉得纺织厂得好好抓一抓这风气。

  现在厂里不正之风可真是愈演愈烈,全然没了当初的淳朴。

  年轻的工人们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一个个想吃好的喝好的,穿衣上也多了很多小心思。

  这股子不正之风,必须处理!

  ……

  靳敏本以为自己学做衣服挺快的了。

  但瞧着杨春华带来的这三个人,她才知道什么叫术业有专攻。

  为了方便她学习,沈穗把这衣服制图画的很清楚。

  可算上杨春华在内的四个织女,画图就很毕加索。

  “能看得懂?”

  “我们自己看得懂就行。”杨春华笑了笑,“你放心,我们都是熟手。”

  只不过这裤子布料和裁片跟过去弄的不太一样。

  裁片更多更细致,里面的小设计也多。

  所以得让沈穗从头到尾演示一遍。

  有了这一遍演示,四个人轮番上阵用缝纫机来处理。

  两人弄好了两条裤腿,剩下两人接棒处理裆部、腰部、拉链、口袋等琐碎细节。

  除了有点手生,不如沈穗干的熟练外,没什么别的毛病。

  “成,那就这样。”

  东厢房里热闹起来。

  一群人开始裁剪布料。

  裤子裁片这里面学问还挺多,前片、后片的差别看似就那么点,实际上决定这条裤子是否熨帖,会不会卡档这类大情况。

  一般来说,后片折角弧度越大,越不容易卡档。

  当然这本身也有适用范围——**相对丰满的女性。

  如果本身**扁平的话,牛仔裤的提臀效果就没那么明显。

  当然这还可以通过后育克线角度、后口袋位置来调整。

  人穿服装是为了衬托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能将其优点烘托出来。

  沈穗要求严苛,连口袋位置都要十分精确。

  毕竟她真就是小本买卖,没那么多的试错空间。

  杨春华再三保证,“你放心,我会盯着她们的,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那就辛苦大家了,等星期三我验货结算。”

  成套的裁片被分发下去。

  一共不到三匹布,差不多有七十来米。

  沈穗让杨春华她们每人带回去十套裁片,剩下的她跟靳敏来处理。

  靳敏瞧着地上的碎线头,忽然间就觉得这东厢房太小了,“现在提倡发展经济,你说要不咱回头也弄个服装厂?”

  她想起报纸上的新闻,补充道:“当个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