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問道:“爹,你感觉火龍眞人和白玉蟾祖师推的准是不准?..”

  在郭襄眼里父亲郭靖和母亲黄蓉是天神一般的存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郭靖却道:“你爹我又不是老天爷,如何知道他二人説的准是不准.”

  郭襄呵呵笑道:“这第一幅图中的「一纪之内」四个字,本来写在这幅图的背面.”

  郭靖又详细看了一遍第一幅图,默然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郭靖现在已经六十一岁,十二年之后,正好七十三岁.

  郭襄从后搂住郭靖脖颈,説道:“爹爹武功高强,定能長命百嵗!”

  郭靖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态,谁眞能长命百岁了?

  但爲国家爲大宋而死,死得其所!”

  郭襄深知父亲半辈子守护襄阳,几乎与襄阳铸成一体.

  十二年后若眞有恶战,他也绝对不会轻易弃城.

  郭襄説道:“昔日汉高祖劉邦虽先入關中,

  但却不局限于秦都咸阳一城一地得失,

  见项羽大軍赶来便率军撤出,到汉中休养,

  囤积兵馬,后来才一举夺得天下,

  渔阳鼙鼓過潼關,

  此日君王幸剣山,

  「安史之乱」贼兵势大,死守潼關并非良策,

  所以明皇才撤到蜀中,后来又集聚兵力,才平息了战乱.”

  郭靖赞道:“咱们襄儿長大了,竟能通兵法了,

  只是将家国大乱归罪于一妇人,岂非可笑,

  况且这次蜀中、汉中都已爲鞑子所占,我大宋实已退无可退了.”

  郭襄暗暗盘算,若眞抵挡不住鞑子进攻,该往哪里退却...

  却听郭靖铿然道:“鞑子要想攻破襄阳,却也没那么容易,

  上个月吕大帅与江夏和金陵两处水师提督都碰过,

  我大宋现在还有五万多水軍在把守長江,

  鞑子自北而来,多为步骑,

  就算他们进得了襄樊,只要没船就过不了長江,

  过不了長江就进不了临安,

  我大宋还是汉家大宋,

  他鞑子再多,又能奈我何!”

  郭襄一听信心倍增,搂住郭靖脖子説道:“爹,这是眞的吗?”

  郭靖道:“爹爹戎马一生,谙熟兵法,骗你作甚.”

  郭襄高兴的不知所以,赖在父亲身上使劲蹭蹬.

  郭靖正色道:“你到那椅子上坐好,都这么大了,成何体统.”

  郭襄依言坐正.

  郭靖問道:“你这几年去哪里了?”

  郭襄笑道:“没去哪里,就是去看了看少林寺,走了走大运河,

  然后就一直待在桃花岛.”

  郭靖道:“见过你娘和平儿了?”

  郭襄点头道:“见过了,平儿好聪明,胜过破虏.”

  郭靖会心一笑,説道:“听破虏説,你练了《九阴眞經》?”

  郭襄一听,心里一紧,暗道这次我要好好答話才行.

  急切間脑子一转,回道:“练过,我看娘在教弟弟练,便偷学了几招.”

  郭靖問道:“《九阴眞經》乃是极深奥的武学義理,

  就像一个总角小儿连孟子、朱子是谁都分不清楚一样,又怎会提前去读《四書集注》,

  平儿那么小,你娘怎么会教他学这些?”

  郭襄心里咯噔一下:郭襄啊郭襄,你眞是一点新意也没有,

  娘問你为什么会「降龍十八掌」,你就説是偷看爹练功,随便模仿了几招,

  现在爹問你为什么会《九阴眞經》,你又説是偷看娘练功,偷学了几手,

  你这点小伎俩要是不被戳穿,老天爷都瞎了眼,

  忙圆谎道:“晚上我跟娘睡一起,无意中説起一些,

  然后我白天试炼,确实有些心得.”

  郭靖道:“你现在也大了,练也无所谓,

  就是有一点,绝对不可练「九阴神抓」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