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你父亲与曾祖母可同意?”

  纪初禾问道。

  “曾祖母与父亲心疼女儿,定然是不会看着女儿跳火坑的,女儿与做母亲一起去给祖母请安。”

  崔景溪来不及惊讶,家里竟然还有这么一道口谕,但一想到她不用做妾,便已经等不及了。

  若是可以的话,说不定还能叫皇上从新赐婚,让她做正妃,岂不是好事。

  “儿子学堂还有功课,便不随母亲姐姐一起了。”

  亲眼看着弟弟被送走,崔景煊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两日总是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纪初禾与崔景溪来到老太太的寿安堂,老太太也刚用了早膳,桌上的膳食还未撤下去。

  “老夫人可是身子不适,可要常先生过来瞧瞧!”

  瞥了一眼没怎么动的膳食,胃口不好啊,胃口不好就对了。

  “不碍事!”

  老夫人戴着绿色的抹额,恹恹的靠在榻上。

  “曾祖母,孙女不想做庶妃,您进宫求皇上收回圣旨。”

  崔景溪此时可不管老夫人如何,她只知道自己的事情很要紧,圣旨让她年前就进寒王府,她等不及了。

  “······”

  站在旁边的纪初禾扯了扯唇角,还真是个大孝子,没看见你的曾祖母都下不来床吗?

  “溪姐儿啊,不是曾祖母不帮你,实在是圣意难违啊!”

  老夫人拉着崔景溪的手摇摇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怎会呢?咱们侯府有一道先帝的口谕,曾祖母您就帮帮溪儿。”

  崔景溪摇晃着老夫人的胳膊撒娇道。

  “谁告诉你此事的!”

  本来还好脸色的老夫人登时变了脸色,阴沉的目光从崔景溪脸上挪到纪初禾身上。

  随即转变为疑惑。

  按理来说,纪氏不该知道这件事,侯府有道先帝口谕这件事,就是安哥儿都不知道。

  老太太也是个能耐得住性子的,愣是将口谕留到了现在,就怕以后侯府有个好歹,能保侯府一命。

  就是崔景荣打了岑言苍这件事,老夫人都没想过动口谕。

  那知今儿被崔景溪知道了。

  “母亲啊!”

  崔景溪嘴巴快过脑子,直接就将纪初禾给招了出来。

  “孙媳也是听曾外祖父提起过!”

  纪初禾不慌不忙,蒋老太爷可是帝师,知道这个很正常。

  可事实却是蒋老太爷也不知道,当时先帝私下给老侯爷的。

  纪初禾之所以知道,那是因为上一世,老夫人就是用这个口谕给何杳娘要了一个正大光明的身份。

  这何杳**身份真说起来可不简单。

  “唉!”

  老夫人叹息一声。

  “溪姐儿,不是曾祖母不帮你,只是这口谕不能动,你父亲如今不得用,这口谕是保侯府荣华的。”

  老夫人在这件事上,也算是清醒的。

  而纪初禾就是要打破老夫人的清醒,侯府往后注定是不平静的,若是留着这道口谕,那么侯府就有可能起死回生。

  若是叫侯府起死回生了,那么她就白重活一回了。

  “溪姐儿,你曾祖母说的是,其实做寒王世子庶妃也不错,起码寒王世子是皇室中人。”

  纪初禾看似在劝导,实则在拱火,她越是提庶妃,那么崔景溪便越是不愿意,果不其然,崔景溪听了纪初禾的话,立马泪眼汪汪的看着老夫人。

  “原来曾祖母疼溪儿是假的,若是叫溪儿给寒王世子做庶妃,那么溪儿宁愿一死百了。”

  “胡说,胡说,曾祖母自是疼爱你的。”

  老夫人望着崔景溪哭闹的模样,有一瞬间的失神,却刚好被纪初禾瞧个正着。

  纪初禾嘴角勾了勾,这就有意思了。

  “那曾祖母进宫去求皇上,求皇上叫溪儿做寒王世子正妃,如此一来,溪儿往后也能护住侯府,不是吗?”

  崔景溪眼巴巴的望着老夫人,老夫人拗不过她,叹口气只好应下。

  “何嚒嚒,您快伺候曾祖母更衣。”

  瞧着老夫人应下,崔景溪便迫不及待了,伺候老夫人换上诰命服的。

  进宫纪初禾自然是要随行的,但顶多也就跟到御书房门口,她是没资格进御书房的,便只能在外面等着。

  约莫半个时辰,老夫人出来了,脸上面无表情,纪初禾见此微微挑眉,看来结果不如人意啊!

  但还是上前搀扶住老夫人。

  “皇上可是同意了?”

  纪初禾问道,同时冲着御书房门口的一个嬷嬷点了点头。

  “嗯,皇上过后会下旨,不用溪姐儿进寒王府做庶妃。”

  但也没有让崔景溪做正妃,相当是取消了这门亲事。

  皇上说了,她如此是两个请求,而先帝只给了一道口谕。

  老夫人不想求了,想留下口谕,可人都进了御书房,若是不求,少不得惹得龙颜大怒,只得求了崔景溪不做庶妃。

  “老夫人莫忧心,咱们溪姐儿知书达礼,怎会找不到好儿郎。”

  纪初禾安抚的笑了笑,心里却不屑,失了名声的姑娘,就算是公主,旁人也得权衡一下,更何况是即将落败的侯府呢。

  “说的也是!”

  老夫人被纪初禾这么一安慰,突然也没那么难过了,自家孩子如此优秀,怎会没有好婚配。

  “嗯!”纪初禾嘴角的笑容更大了。

  老夫人别的不好,就是人特别有自信。

  而另一边的御书房。

  常旸帝姬允常端坐在龙椅之上。

  而在常旸帝下手坐着个老妇人,正是常旸帝的亲姑姑大长公主。

  “朕可要谢皇姑替朕解决了一件忧心事。”

  常旸帝哈哈一笑。

  崔家有道先帝口谕,他是知道的,这都口谕一直是常旸帝的心病,若是侯府要这口谕换取富贵生活也就罢了,他就怕侯府人心不足。

  可皇姑却给她解决了大麻烦,用先帝口谕换崔景溪的婚事,皇帝只赚不赔。

  “替皇上分忧,是本宫的分内之事,但皇上该谢的却不是本宫。”

  大长公主摇摇头,此主意是纪初禾出的,大长公主也只是配合而已。

  “哦?皇姑说的是侯府的那位世子妃?可为什么呢?”

  常旸帝挑挑眉头,对于纪初禾倒是有些印象,蒋太傅以前老喜欢带着这个曾外孙女了。

  “是她,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那侯府的大姑娘不是她亲生,可不见得不是侯府世子亲生。”

  大长公主点到为止,皇上也是后院里厮杀出来的,瞬间都明白了,原来也是个被侯府害了的可怜人,怪不得帮他呢。

  “依皇姑所言,那么朕倒是不能光明正大的赏赐了。”

  常旸帝挑挑眉头,好聪慧的女子,可惜嫁了人。

  “皇上若是想要赏赐,不妨晚一些。”

  她瞧着那纪氏不可能耗在侯府一辈子,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