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

  “汲尘使用了【身份互换】,让我们以为,他将肩楼的身份,和某个X互换了。”

  “但实际上,也有可能,他预判了我们的行动!”

  “【身份互换】的公告,只是一个误导!”

  “实际上,肩楼的身份,没有被互换!”

  “肩楼自己,就是我们要找的X!”

  “我们只需要,坚定地继续操作他的积分就可以了!”

  枉伶这个说法,不可谓不大胆!

  但其实,很有道理!

  这个行为逻辑,就好比狼人杀游戏的经典残局。

  比如一场狼人杀打到最后,剩下1狼,1民,2神。

  按照屠边局的规则,夜间的行动,狼人的目标,是杀最后一民。

  魔术师的目标,是保最后一民。

  那么,狼人与魔术师之间,就会产生博弈!

  狼人的思维,是要去想,魔术师将那个民的号码,和谁进行了交换。

  然后,狼人必须精准刀中那个和最后一民互换了身份的X。

  才能完成最后的屠边!

  那么这个时候,狼人对X的判断,其实也是足足4个!

  X可能是狼人自己,可能是两神。

  同时,也可能是那个民本身!

  因为魔术师可能预判到,狼人夜里不敢直接刀民。

  于是反而不操作那最后一民的号码牌。

  但如果,狼人也预判到了魔术师的预判。

  也是可以,直接去刀那最后一民的!

  现在的局面,和这种残局,正好有相似之处。

  枉伶的逻辑就是——

  汲尘表面使用了【身份互换】,让人以为他换走了肩楼的身份。

  实际却没有换走。

  他们的正确选项,依旧是直接操作肩楼的积分!

  但是。

  其实枉伶推出这些,心中也还是觉得,希望不大。

  因为当她向包厢外分享自己的猜测时。

  金色阵营的汲尘,也会知道!

  他们六大阵营的联盟合作,根本无法避开金色阵营!

  所以,就算她猜对了,汲尘也还是会采取行动!

  他们的合作,还是会失败!

  所以,即便确认了关键的X。

  枉伶脸上,也没多少喜悦,反而依旧愁云惨淡。

  但是!

  江异看着她,却说——

  “我们的想法,算是不谋而合。”

  “我也觉得,公告中的【身份互换】,只是一个幌子,肩楼的身份,并没有被互换。”

  “但我比你想到更深的一层——”

  “肩楼的身份没有被互换,那么,汲尘使用【身份互换】时,到底换了谁的身份呢?”

  枉伶原本是觉得——

  既然只是一个幌子,那么,应该随便怎么换,都有可能吧?

  但江异这番话,让她意识到——

  汲尘这波【身份互换】,背后或许,还有玄机?

  枉伶正在思索,江异便直接推算道:

  “其实我在想,你能推测出,肩楼就是那个关键的X,我们只需操作他就好了……”

  “那么汲尘,有没有可能,预判了你的预判呢?”

  啊?

  汲尘预判了她的预判?

  可如果这样的话……

  第三层逻辑其实和第一层逻辑是一样的。

  汲尘预判她的预判的话……

  那么他的行为,应该是换了肩楼的身份!

  所以,江异的意思,难道还是在其他34个人中,确定X?

  这不又绕回来了吗?

  枉伶微微皱眉。

  江异则又解释道:

  “我说的预判,是在更早之前,在他使用5个【积分锁定】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4个有积分的选手,3个都被【积分清零】,唯独留下一个肩楼?”

  “难道真的是因为,肩楼存在感太低,被汲尘忽略了?”

  “不!我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是——”

  “不仅这一次的【身份互换】是一个幌子,在更早之前,5次【积分锁定】中,也有一个幌子!”

  “在【一劳永逸】之后,紧接着就是5个【积分锁定】的公告。”

  “所以我们都会下意识地认定——”

  “金色阵营的5人,积分全部被锁定!”

  “但是不久前的挑战赛,我和汲尘交流过。”

  “虽说,他那鬼性格,让我琢磨不透。”

  “但是冥冥之中,我有一种感觉——”

  “像他那样的人,或许不会直接将自己的积分锁死。”

  “就是一种很奇怪的心态……”

  “明明【积分锁定】后,才更安全。”

  “但他偏偏不愿意那样做,因为一旦锁定,便无法更改,也等于没有了后路!”

  枉伶确实对汲尘不太了解。

  于是也无法判断,江异这个推测的可能性有多少。

  但是,既然江异这样分析,说不定他是有一定把握呢?

  那么……

  枉伶开始以“汲尘的积分没有被锁定”这个逻辑基点,重新思考。

  不过,不等她思考,江异便直接将自己的分析,主动分享:

  “其实5道【积分锁定】的公告响起时,我就有想过,汲尘没有锁他自己的积分的话,那么第5道公告,是谁的积分被锁定了?”

  “当时我没有想到答案。”

  “但是后来,我想到了——”

  “那个人,就是肩楼!”

  “我们六大阵营的合作,早在汲尘预料之中!”

  “也就是说,三次【积分清零】后,遗留下的一个肩楼,是他为我们准备好的!”

  “我们以肩楼的积分为逻辑基点,去进行操作的话,不论怎么推理,结果一定会失败!”

  “因为肩楼的积分,被锁定了,根本无法操作!”

  “所以我刚刚说,汲尘预判了你的预判!”

  “就算你预判到,他没有换肩楼的身份,那么你的行为,也仅仅是,号召所有选手,去操作肩楼的积分。”

  “但这样做,是没用的,因为肩楼积分被锁,无数【积分翻倍】用在他身上,全部浪费!”

  说到这里,枉伶才彻底理解,江异刚刚说的,汲尘预判了她的预判,是怎么回事!

  不过,判断失误,她也并不气馁。

  心理博弈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知己知彼。

  她对汲尘并不了解,会判断失误很正常。

  于是现在,她又顺着江异的这个推理,重新组织逻辑。

  不过,这新的逻辑,江异也已经想好了,又主动分享道:

  “假设我分析的是对的,那么我们现在已知的情况是——”

  “肩楼的积分被锁定,无法被操作。”

  “我们想要找到可以操作的积分,只剩下一个选择——”

  “那就是汲尘!”

  “但是,直接操作汲尘的积分,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

  “我们与汲尘,还有一道博弈,是【身份互换】!”

  “你现在应该能想到,汲尘的【身份互换】,没用在肩楼身上,具体是用在哪儿了吧?”

  枉伶当然秒懂:“他的【身份互换】,用于保护他自己的积分去了!”

  “有可能,他将他自己的身份,和某个人互换!”

  “这样,我们瞄准他没有锁定的积分去操作的时候,却很可能,是换到了其他人的积分!”

  “当然,还有更高一层的逻辑是,汲尘又预判了我们的预判。”

  “表面上让我们以为,他换了自己的身份……”

  “可实际没换……”

  当然,这个逻辑,枉伶只是随口一提。

  江异也笑道:“已经走到这一步,就没必要再考虑更复杂了。”

  “我们就按照,汲尘用【身份互换】,将他自己的身份,和某个X互换来推理。”

  “那么现在新的问题又来了——”

  “我们依旧要找出那个X,推理出汲尘的身份,到底和谁互换了!”

  说到这里,枉伶皱眉:“我们的时间……”

  江异眉梢一挑:“放心,在我这里,时间还够,但是也不多。”

  “我们只要把推理做到位了,后面的操作,其实很简单。”

  江异看上去,还挺淡定的。

  枉伶也不知道,究竟是他真的有自信,还是他像玩游戏一样,心态足够放松。

  但多多少少,她确实被他的心态感染。

  于是很快又推测道:

  “按照现在的推理,汲尘身份互换的那个X,他选定的标准应该是——”

  “X的积分,在茫茫35人之中,不太会被人操作到。”

  “因为一旦X被操作,他自己的积分会被改变。”

  “所以,这个X……”

  枉伶略一思索,骤然抬眸看向江异。

  便见江异,说出和她差不多的推理:

  “这个X,最安全的选择,是汲尘在金色阵营的四个队友!”

  “因为在所有人的认知里,金色阵营全员被锁定积分。”

  “实际上,他队友的积分,也确实被锁定了。”

  “所以,我们在操作积分的时候,最不可能操作的,就是金色阵营的5人!”

  “现在,我觉得最伤脑筋的就是……”

  “他的那四个队友之中,北坞,尤悟,魑嬴,幸雪……”

  “汲尘,到底和谁进行了【身份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