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06章:无妄之灾!此锅,我绝不背

小说: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作者:上官不水 更新时间:2025-02-01 20:2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翌日,近午时。

  翰林院。

  刘楚先快步走入检讨厅,高声道:“诸位,出事了,出大事了!”

  “陛下不知犯了何错,惹得李太后、张首辅、冯公公大怒,令陛下在文华殿已跪了一个时辰,三名司礼监的公公也被廷杖二十!”

  沈念接口道:“估计是因课业吧,不然怎能引得这三位同时动怒!”

  其他人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自前任首辅高拱倒台后,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人便组成了铁三角。

  这三巨头。

  一方面控制朝局,一方面教导万历小皇帝朱翊钧读书。

  李太后对万历小皇帝的管教相当严苛。

  动不动就要罚跪,动不动就要出言废帝。

  张居正亦是严师。

  万历小皇帝读错一个字,都能令其大声斥责;炫耀一下书法,就被告诫莫学李煜与宋徽宗。

  冯保则是将万历小皇帝伺候得面面俱到,让其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

  这三人。

  可谓是大明最严的家长、最强的老师、最好的伴读。

  按理说,应该能教出最好的学生。

  但并非如此。

  此刻的沈念,结合两世的记忆,终于明白万历小皇帝为何要在亲政后慢慢摆烂了。

  童年时被打压得太狠,寄予的希望太大,使得他心理出现了扭曲。

  正所谓物极必反。

  一旦这三道绳子松了,身为皇上的他,必将放纵自己,更加叛逆。

  对此。

  沈念虽知缘由,但却无力改变。

  官卑言轻。

  他若上奏言说,那换来的大概率是二十廷杖。

  大明朝,最喜打官员板子。

  还是那种脱了裤子、光着白花花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打。

  目的就是将士大夫的脸面彻底踩烂在地上,以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

  就在这时,一名书吏快步走进检讨厅。

  “沈念沈检讨何在?”

  沈念一愣,连忙道:“我便是。”

  “马学士命沈检讨过去一趟!”书吏道。

  马学士,即马自强。

  是当下的礼部左侍郎、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兼经筵日讲官。

  他年初服丧期满回朝。

  接任擢升为礼部尚书的张四维的缺,掌管翰林院。

  今年与沈念还未曾有任何交集。

  沈念面带不解,不知马自强寻他何事,当即迅速整理了一番仪表,跟着书吏朝着屋外走去。

  ……

  片刻后,翰林学士公房。

  沈念见到了年过花甲、重录过《永乐大典》、素有刚直之名的马自强。

  “下官翰林院检讨沈念,参见马学士!”沈念躬身拱手,甚是恭敬。

  翰林院五品以下官员的京察,由翰林学士与吏部共同核查。

  再准确一些来讲。

  沈念接下来的仕途如何,几乎全靠这位马学士的评价。

  马自强看向沈念。

  “沈检讨,你可知,你害得三名司礼监的公公被廷杖二十,害得陛下在文华殿已跪了一个时辰,害得张阁老大发雷霆,连早饭都没吃!”

  “啊?”

  沈念一头雾水,满脸迷惘。

  “马学士,这……这……从何说起?下官一心办差,与陛下无任何交集啊!”

  马自强无奈一笑。

  “昨日下午,你在内书堂讲学,陛下微服听之,听完后,还道了一声:讲学,当如是乎!”

  “你说,是不是因你而起?”

  听到此话,沈念只感觉脊背微微发凉,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捅了这么大的篓子!

  他卖力气讲学。

  确实是为了吸引万历小皇帝的关注,以此博得御前讲史兼修起居注的机会。

  但没想到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司礼监内书堂位于皇宫外东北角,万历小皇帝偷偷去内书堂,实为偷偷出宫。

  《皇明祖训》有言:谨出入。

  万历小皇帝此举,俨然有违祖训。

  另外。

  万历小皇帝这句夸赞,夸了沈念,但却辱了一众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日讲官们。

  犯下这样的过错,被罚跪,实属应该。

  然而造成后果的源头,却是沈念。

  那句“讲学,当如是乎”,看似是好话。

  但出自十三岁未亲政的小皇帝之口,且是对一个从七品翰林院检讨的夸赞。

  下意识就会让所有人觉得——

  沈念定然是讲了些不该讲的东西,图谋取悦君上。

  一个从七品,讲学怎可能比得上一群大学士!

  沈念缓了缓,看向马自强。

  “马学士,下官……下官实在委屈,不知接下来要如何应对,请您明示!”

  他想先听一听马自强会说什么,然后再思索应对之策。

  马自强轻捋胡须。

  “你到底讲了什么内容,竟引得陛下如此夸赞?可有冒犯圣人之语或说了些较为猎奇的民间闲话?”

  十三岁的万历小皇帝,当下最好奇的就是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物。

  而讲学。

  若投其所好,那就是将小皇帝引入歧途。

  是大忌讳。

  这两年已有不下十名宦官因诱导万历小皇帝关注一些奇技**巧,而被杖毙。

  “没有,绝对没有!下官所讲皆为圣人经典,并未引申别意,不过就是讲得久一些、肢体动作与表情夸张了一些。”

  沈念的讲法虽然新奇。

  但内容非常正。

  并没有在旧瓶里装新酒,更没有以古讽今。

  他深知,当下还不是夹带私货的时候。

  马自强微微皱眉。

  “即使你讲的内容没问题,也难办啊,这次陛下就是不认错!”

  “老夫给你个建议,立马撰写奏疏认错,称在内书堂讲学时出言无忌,无意间误导了陛下,请求责罚,到时老夫会为你求情,令你外放,若考绩优秀,五六年后还有回京的机会。”

  沈念面露无奈。

  他没错。

  没出言无忌。

  也没有误导万历小皇帝。

  马自强也知他没错,没出言无忌,没有误导万历小皇帝。

  但当下,小皇帝被罚跪,拒不认错,问题很严重。

  唯有沈念认错。

  才能减轻小皇帝的过错,也能给“三巨头”一个台阶。

  事关大明皇帝,没有对错,只有大局。

  马自强作为一名老臣,率先考虑的自然是为君分忧,一千个、一万个沈念都没有小皇帝的一根头发丝重要。

  沈念上奏担主责背锅。

  小皇帝便能迅速地与“三巨头”和好如初。

  起居注上的内容也就好写了。

  “上误入内书堂听讲,翰林院检讨沈念乱言误导君上,太后、张首辅怒斥之,上悔,改之。”

  这多好!

  毁了一个沈念,诞生一个“辅臣正君,帝王知错就改”的典故。

  一名忠君爱国的臣子,本就应随时随地想着为君上背锅。

  但沈念微微撇嘴。

  一旦认错,他的仕途几乎就完了。

  当即。

  沈念拱手道:“马学士,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为臣者自应为君上分忧,但下官还想再等一等,没准儿还有转机。”

  马自强看向沈念。

  “老夫知你心意,此错一认,这个污点就要跟随你终生了,你是想着陛下主动揽责认错,太后、阁老对你不予追究,是吧?”

  “依照阁老的脾气,或许有可能,但你想过没有,你若不提前认错,那群言官一旦上奏,你的罪名恐怕更大!”

  多少人都盼着为君分忧呢!

  牺牲一个从七品。

  能减君上之过,能让史官将君上的少年历史写得好一些,还能为己扬名,此乃一份大功绩。

  多划算啊!

  未来,大明天下的主事人一定是皇帝的,帮皇帝减责,绝对没有错。

  沈念挺起胸膛。

  “多谢马学士提醒!下官不惧公论,相信朝廷会有明断,言官们将我的罪名定得越大,或许我的过错能够更小。”

  听到此话,马自强重新打量起沈念。

  “处惊不乱,有自己的想法,不错!就是过于倒霉了,老夫尽量帮你,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吧,不后悔就好。”

  “谢学士!”

  当即,沈念拱手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