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内东。
过会极门,便是内阁值房。
大明所有军政要务、都要在这里完成票拟,而后呈递皇上御览,掌印太监批红,最后下发到京师各个衙门或地方执行。
沈念在一名胥吏的引领下,来到内阁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此处便是首辅张居正处理政务之处,内里装潢与检讨厅并没有太大区别。
“阁老,沈检讨来了!”那名胥吏在门口轻声说道。
“进!”
里面传来张居正洪亮的声音。
沈念缓步走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去年闰十二月,小万历送给张居正的一幅字。
“弼予一人,永保天命。”
虽然当时张居正得字后,告诫小皇帝不能学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等沉迷书法。
但还是将这副字装裱了起来。
这八个字。
任谁看到都能明白,张居正柄国,那是皇权特许的。
沈念朝前走了两步,望向正在埋头批阅奏疏的张居正,拱手道:“下官沈念,参见阁老!”
张居正抬起头,看向沈念,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道:“稍坐。”
随即,沈念坐在一旁。
一名茶仆连忙为其端上一盏茶,然后迅速退去。
屋内只剩下张居正与沈念两人。
沙沙!沙沙!沙沙!
沈念坐在一张红木大椅上,能清晰听到张居正撰写票拟的声音。
大明首辅,历来都是大忙人。
特别像张居正这类大事小事一手抓的拼命三郎,有时甚至能忙到月亮西垂。
……
约十息后。
张居正放下毛笔,看向沈念。
沈念连忙站起身来,作拱手状。
“子珩,无须多礼,坐!坐!”
“谢恩师!”沈念微微颌首,重新坐在椅子上。
沈念是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而那年的主考官正是张居正。
张居正若唤他“沈检讨”,他便回“阁老”;若唤他“子珩或沈念”,他便回:“恩师”。
“老夫调整了你的治贪之策,心中可有不悦?”张居正捋须问道。
“沈念不敢,恩师之策,方是良策,若真依我的计策实施,恐怕朝堂便乱了!”
张居正微微点头。
“与唐宋相较,我朝官俸微薄,许多官员通过火耗、脏罚、索贿、勒索等手段,追求富乐,渐已成常例,全面惩之,必使得上下官怨沸腾,当下仍不可为之,只能不时杀鸡儆猴,避免贪墨之风过盛……”
“沈念明白。”
沈念没想到张居正能如此认真地为其讲述缘由。
这是将他当成自己人了。
“子珩,老夫本以为你是块讲学的璞玉,没想到在政事之上,亦有天赋!你与老夫年轻时有些相像,且比老夫年轻时更有冲劲!”
“接下来,老夫希望你能秉持本心,第一要务还是陛下的课业,其次是朝堂政事,若有想法,可随时来内阁面陈!”
“是,阁老!”沈念站起身,重重拱手。
张居正说出此话,显然有栽培沈念之意。
随即,沈念便离开了内阁。
他被张居正单独召见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这无异于会让沈念接下来的仕途更加顺畅。
……
近黄昏,司礼监内。
冯保伺候过小万历,躺在软榻上正眯着眼睛休息。
这时。
一名身材魁梧、身穿飞鱼服的青年大步走了进来。
此人乃是锦衣卫千户周海,当下在诏狱公干。
他还是冯保的干儿子。
冯保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睛。
“周海,有事?”
“干爹,曹指挥使让我来问一问您老人家该如何处置那个晋商乔文道?”
冯保坐起身来。
“我还真不愿杀他!杀了他,恐怕商人们惧于《青年官拒贪条例》,都不敢再给咱们上供了!”
“但是……但是……内阁三位阁老,特别是凤磐阁老想杀啊!”
凤磐,即张四维的号。
“罢了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心打吧!”冯保摆了摆手。
锦衣卫千户当即会意,退了下去。
……
入夜,诏狱内。
晋商乔文道喝了半碗难喝的咸菜汤,面色郁闷。
他的属下已在外面为他走动了。
他感觉这次必然要花一大笔银子,才有可能走出诏狱。
就在这时。
锦衣卫千户周海,带着数名锦衣卫走了过来。
周海走到乔文道面前,打开诏狱文书,高声道:“晋商乔文道,意图贿赂翰林院检讨沈念,已触犯《青年官拒贪条例》,涉贿金额巨大,本应处以死刑,但念其初犯,改廷杖六十,立即执行!”
哗啦!
牢门上的锁链被打开。
数名锦衣卫手拿廷杖,将乔文道的四肢紧紧压住,就剩下一个昂着的脑袋没有贴在冰凉的地上。
“什么?我……我死刑?我熟读《大明律》,我没有行贿,我冤枉啊!”乔文道大喊道。
廷杖六十,足以毙命。
周海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乔大官人,你放心,不疼的!”
乔文道一愣,骤然明白过来。
他知晓宫内廷杖的打法。
有真打,有假打。
真打二十杖就能致死,而假打则是伤肉不伤骨。
他听周海如此说,以为是上面的靠山救他了,顿时变得兴奋起来,道:“打吧!”
周海朝后退了一步,双脚呈内八,然后高声道:“用心打!”
砰!砰!砰!
顿时。
持廷杖的锦衣卫抡圆了手臂,朝着乔文道的背部、臀部,腿部,使劲打了起来。
“啊!”
“啊!”
……
诏狱内,传来乔文道凄惨的叫声,然后不到十杖就晕死了过去。
“哗啦!”
凉水泼身,继续行刑。
没多久,乔文道的整个背部、臀部都是血肉模糊。
东厂与锦衣卫行廷杖之刑,都有暗语。
若道一个“打”字,是糊弄着打。
即使五十杖下去,也不过是轻伤,养个十天半月就能恢复过来。
若道一个“着实打”,是伤肉不伤骨。
廷杖完毕或许残疾,但最差也能留一口气,绝不致死。
若道一个“用心打”,那就是往死里打。
伤筋伤骨,若打不死,行刑之人则是要被重惩的。
这几名锦衣卫的廷杖手法其实一般。
若让东厂那些宦官打。
他们能保证,身上没有血渍,然内脏已被击碎。
他们是可以将一张白纸放在砖头上,杖击白纸,白纸无损,而砖头开裂破碎。
这种打法,更常见于对付官员。
……
廷杖完毕,乔文道已经没有气息了。
很快,他的尸体便会送到他的住处。
京师许多商人都会看到此番惨状,这就是向青年官员行贿的下场。
过会极门,便是内阁值房。
大明所有军政要务、都要在这里完成票拟,而后呈递皇上御览,掌印太监批红,最后下发到京师各个衙门或地方执行。
沈念在一名胥吏的引领下,来到内阁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此处便是首辅张居正处理政务之处,内里装潢与检讨厅并没有太大区别。
“阁老,沈检讨来了!”那名胥吏在门口轻声说道。
“进!”
里面传来张居正洪亮的声音。
沈念缓步走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去年闰十二月,小万历送给张居正的一幅字。
“弼予一人,永保天命。”
虽然当时张居正得字后,告诫小皇帝不能学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等沉迷书法。
但还是将这副字装裱了起来。
这八个字。
任谁看到都能明白,张居正柄国,那是皇权特许的。
沈念朝前走了两步,望向正在埋头批阅奏疏的张居正,拱手道:“下官沈念,参见阁老!”
张居正抬起头,看向沈念,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道:“稍坐。”
随即,沈念坐在一旁。
一名茶仆连忙为其端上一盏茶,然后迅速退去。
屋内只剩下张居正与沈念两人。
沙沙!沙沙!沙沙!
沈念坐在一张红木大椅上,能清晰听到张居正撰写票拟的声音。
大明首辅,历来都是大忙人。
特别像张居正这类大事小事一手抓的拼命三郎,有时甚至能忙到月亮西垂。
……
约十息后。
张居正放下毛笔,看向沈念。
沈念连忙站起身来,作拱手状。
“子珩,无须多礼,坐!坐!”
“谢恩师!”沈念微微颌首,重新坐在椅子上。
沈念是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而那年的主考官正是张居正。
张居正若唤他“沈检讨”,他便回“阁老”;若唤他“子珩或沈念”,他便回:“恩师”。
“老夫调整了你的治贪之策,心中可有不悦?”张居正捋须问道。
“沈念不敢,恩师之策,方是良策,若真依我的计策实施,恐怕朝堂便乱了!”
张居正微微点头。
“与唐宋相较,我朝官俸微薄,许多官员通过火耗、脏罚、索贿、勒索等手段,追求富乐,渐已成常例,全面惩之,必使得上下官怨沸腾,当下仍不可为之,只能不时杀鸡儆猴,避免贪墨之风过盛……”
“沈念明白。”
沈念没想到张居正能如此认真地为其讲述缘由。
这是将他当成自己人了。
“子珩,老夫本以为你是块讲学的璞玉,没想到在政事之上,亦有天赋!你与老夫年轻时有些相像,且比老夫年轻时更有冲劲!”
“接下来,老夫希望你能秉持本心,第一要务还是陛下的课业,其次是朝堂政事,若有想法,可随时来内阁面陈!”
“是,阁老!”沈念站起身,重重拱手。
张居正说出此话,显然有栽培沈念之意。
随即,沈念便离开了内阁。
他被张居正单独召见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这无异于会让沈念接下来的仕途更加顺畅。
……
近黄昏,司礼监内。
冯保伺候过小万历,躺在软榻上正眯着眼睛休息。
这时。
一名身材魁梧、身穿飞鱼服的青年大步走了进来。
此人乃是锦衣卫千户周海,当下在诏狱公干。
他还是冯保的干儿子。
冯保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睛。
“周海,有事?”
“干爹,曹指挥使让我来问一问您老人家该如何处置那个晋商乔文道?”
冯保坐起身来。
“我还真不愿杀他!杀了他,恐怕商人们惧于《青年官拒贪条例》,都不敢再给咱们上供了!”
“但是……但是……内阁三位阁老,特别是凤磐阁老想杀啊!”
凤磐,即张四维的号。
“罢了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心打吧!”冯保摆了摆手。
锦衣卫千户当即会意,退了下去。
……
入夜,诏狱内。
晋商乔文道喝了半碗难喝的咸菜汤,面色郁闷。
他的属下已在外面为他走动了。
他感觉这次必然要花一大笔银子,才有可能走出诏狱。
就在这时。
锦衣卫千户周海,带着数名锦衣卫走了过来。
周海走到乔文道面前,打开诏狱文书,高声道:“晋商乔文道,意图贿赂翰林院检讨沈念,已触犯《青年官拒贪条例》,涉贿金额巨大,本应处以死刑,但念其初犯,改廷杖六十,立即执行!”
哗啦!
牢门上的锁链被打开。
数名锦衣卫手拿廷杖,将乔文道的四肢紧紧压住,就剩下一个昂着的脑袋没有贴在冰凉的地上。
“什么?我……我死刑?我熟读《大明律》,我没有行贿,我冤枉啊!”乔文道大喊道。
廷杖六十,足以毙命。
周海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乔大官人,你放心,不疼的!”
乔文道一愣,骤然明白过来。
他知晓宫内廷杖的打法。
有真打,有假打。
真打二十杖就能致死,而假打则是伤肉不伤骨。
他听周海如此说,以为是上面的靠山救他了,顿时变得兴奋起来,道:“打吧!”
周海朝后退了一步,双脚呈内八,然后高声道:“用心打!”
砰!砰!砰!
顿时。
持廷杖的锦衣卫抡圆了手臂,朝着乔文道的背部、臀部,腿部,使劲打了起来。
“啊!”
“啊!”
……
诏狱内,传来乔文道凄惨的叫声,然后不到十杖就晕死了过去。
“哗啦!”
凉水泼身,继续行刑。
没多久,乔文道的整个背部、臀部都是血肉模糊。
东厂与锦衣卫行廷杖之刑,都有暗语。
若道一个“打”字,是糊弄着打。
即使五十杖下去,也不过是轻伤,养个十天半月就能恢复过来。
若道一个“着实打”,是伤肉不伤骨。
廷杖完毕或许残疾,但最差也能留一口气,绝不致死。
若道一个“用心打”,那就是往死里打。
伤筋伤骨,若打不死,行刑之人则是要被重惩的。
这几名锦衣卫的廷杖手法其实一般。
若让东厂那些宦官打。
他们能保证,身上没有血渍,然内脏已被击碎。
他们是可以将一张白纸放在砖头上,杖击白纸,白纸无损,而砖头开裂破碎。
这种打法,更常见于对付官员。
……
廷杖完毕,乔文道已经没有气息了。
很快,他的尸体便会送到他的住处。
京师许多商人都会看到此番惨状,这就是向青年官员行贿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