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是武官,以上官将军为首,主张开战。

  在他们看来,我朝兵力强盛,国库充裕,这一战不一定会输。

  更何况本身就是倭国有错在先,他们反而贼喊说贼,不打岂不是助长敌人的气势?

  而另一派则是文官,纷纷提议要议和,让顾延祚这个挑起战事的罪魁祸首出面和解。

  毕竟打起仗来,受苦受累的是百姓,遭殃的也是他们。

  整个文武百官全都分成两派,唯有苏丞相不发一言,独善其身。

  作为一只老狐狸,他当然嗅出不一样的气味,深知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都快吵翻了天,既不出言阻止,也不推波助澜,冷眼旁观着。

  然而事实上,他早就做出了动作。

  在那封斥责的信件之后,他又另外修书一封,紧接着送了过去。

  书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顾延祚去倭国议和,平息对方的怒火,取消这场战争。

  可是即便皇上私下已经做出举动,他也任由朝臣们继续争论,想着自己要做到万全之策。

  于是乎,在信件送出的第二天,上官将军收到了一条进宫的指令。

  在皇宫的御书房中,上官将军见到了皇上,心中忽然有些揣测。

  看见来人,皇上立马摆出满脸的笑容,亲手扶着对方站起身。

  他也不多说什么,直入主题。

  今天他召见对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派遣他入驻边防!

  这也是他再三思虑之后,做出的另一个决定。

  而皇上的这个指令,恰好也撞在上官将军的心口上,当下就二话不说的同意了。

  作为主战派领军人物的上官将军,在人情方面,更加倾向于虞归晚和顾延祚二人,不愿意他们平白受这份罪责。

  因此一听到皇上说要派遣自己去往宁城,上官将军毫不迟疑,出了宫就整理行礼,挥军南下。

  皇上打的什么主意,顾延祚在收到对方第二份书信之后,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

  两人是亲兄弟,即便是同父异母,争斗了数年,那也是长时间相处在一起的,对于各自的性格很是熟悉。

  顾延祚一看到对方要求自己深入倭国议和,就明白皇上想要的不是两国的和平,而是要让自己死在倭国。

  议和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以他对自己这个大哥的了解,对方怕是从不曾想过要与对方和谈。

  皇上看起来是个温润和善的人,实际上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因此,即便拿到了书信,看到了上面的命令,顾延祚也无动于衷,继续呆在宁城里面平静的生活。

  因为他要等,等对方的后手,他才能进行下自己下一步的谋略。

  京中传来指令一事,没能逃过虞归晚的眼,在她的追问之下,顾延祚只得说出实情。

  “太过分了吧?!明明我们是在给他解决问题,结果出了事就让我们担责任?!”

  虞归晚气得叉腰瞪眼,暗自在心里埋怨着是非不分的皇上。

  转头看向顾延祚,只见对方也一副眉头不展的模样,似乎因为这件事而郁结。

  她心中一紧,连忙走过去,抓住对方的手,轻拍了拍。

  “你别怕,我站你这一边!”

  安抚的话语落在耳朵里,顾延祚微微抬起头,看向虞归晚,满是担忧之色的面孔迎面而来。

  他心中忍不住十分感动,但同时也抓紧了对方的手,安慰般的笑笑。

  “放心吧,我没事,眼下的这个局面,我早就猜到了。”

  顾延祚心里很清楚,皇上哪能这么容易就放过自己,不过是借着倭国的手,除掉自己这个眼中钉罢了!

  虞归晚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气愤于皇上的黑白不分,让他们夫妇二人顶锅。

  当即就忍不住气哼哼的咒骂起对方,心中对于皇上的厌恶感又增添不少。

  “皇上就是个黑心肝的人!你不要担心这件事,我们该做的都做的,没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大不了就一起抗旨回城!”

  愤愤不平的说出这样一番言语,虞归晚也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全是气话。

  好在两人是在房间内密谈,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语没有第三个人能听见,也就无所谓。

  但是她心里同样明白,话是可以随便说,但事情不能乱做。

  抗旨回城这件事,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不能真带着顾延祚什么也不顾就回京城或者丰都城。

  皇上正愁着找不到顾延祚的把柄呢,要是真抗旨了,那对方自然又会大做文章针对他们。

  可虞归晚心里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气呼呼的坐在房间里,一张精致的脸蛋皱成一团。

  顾延祚只得悉心的安抚她,不让她太在意这件事情。

  说到底气也是没用的,皇上大权在握,又能找到完美的理由针对逼迫自己,他们只能接着。

  在他的安抚之下,虞归晚好歹是气消了些,不再纠结于此事。

  夜深人静之时,虞归晚带着余怒睡去,而她身旁的人却轻手轻脚的爬起来。

  顾延祚穿好衣裳,小心翼翼的出了门,没有发出半点声响惊动虞归晚。

  而此时的门外,正站着多日不见的暗影,一见到顾延祚现身便行礼。

  “查的怎么样了?”

  顾延祚压低了声音,害怕吵醒屋中人,整个人身子都微微下倾,半张脸掩映在黑暗之中。

  听到他的问话,暗影连忙抬起头,也识相的将声音放小了些。

  “属下查到,当日抓捕倭国商人之时,的确有一人从包围之中侥幸逃出。此人回到倭国后大肆宣扬,说您滥杀倭国人,颠倒黑白,才引得倭国国君震怒。”

  果然如此!

  顾延祚神色一凛,眉目间的冷意瞬间弥漫出来,令人生畏。

  早在皇上第一封批判的信书抵达之时,顾延祚就觉得事情不对劲,明明只是处死几个普通商人,为何会引动两国战争?

  于是他便派了暗影前往倭国调查此事,如今听到对方传来的消息,心中就明了了。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他只能暂时按兵不动,继续观察形势。

  距离皇上送出密令已经快十天了,可顾延祚夫妇依旧安居于宁城之中,仿佛没事人一样。

  远在京城的皇上可坐不住了,眼见上官将军都要抵达宁城,顾延祚迟迟不肯出发,必定会破坏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