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总,您是说,这些孩子,您全都要...”

  看着冯军惊讶的表情,苏白就知道,这场谈判的主动权,已经回到了自已手里。

  还是那句话,只有挥不动的锄头,没有挖不到的墙角。

  我都亲自出手了,还想让我空手而回?

  当老板不要面子哒?

  没错,现在的冯军,已经开始动摇了。

  不是因为苏白聘请这些喜憨儿表现出来的善意,因为善意,也很有可能是装的。

  而是因为苏白的商业思维。

  想想看,同样的两家超市,一家连停车都困难。

  而另外一家,不仅有着充足的停车位,还提供免费洗车。

  你选择哪家。

  再退一万步讲,同样的两家洗车店。

  一家是正常员工,而一家是喜憨儿。

  你会选哪家。

  这个问题,作为【喜憨儿洗车店】老板的冯军,最有发言权。

  而现在,苏白直接把这两项优势合二为一。

  喜憨儿免费洗车。

  这张牌简直就是王炸。

  可以说,单是这一手骚操作,就能为一家中等规模的超市,带来非常可观的客流量。

  前提是,超市的利润,足以支撑苏白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或者说...

  难道是苏白是想以极低的待遇,聘请这些喜憨儿?

  不是没有可能,洗车店的日常开支不能说大,但绝对不算小。

  既然提供了免费洗车服务,那苏白要是想维持超市利润的话,只能压榨员工的工资。

  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这些喜憨儿的待遇问题。

  “苏总,我想您误会了,我店里这些孩子,虽然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在我这里,他们就是正常人,也拿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工资。”

  “如果苏总是觉得,他们是喜憨儿,就能以极低的工资待遇帮你干活的话...”

  想到这里,冯军恢复了自已平日了冷峻的脸色。

  他当过老板,自然也知道资本逐利的本性,往往越大的老板,越没人情味可言。

  所谓的员工,只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罢了。

  冯军心里佩服苏白的商业思维,但不代表冯军认可苏白这个人。

  苏白好像根本没注意到冯军的脸色变化一般,依旧看着店外忙活的喜憨儿们,听着冯军的话不住点头。

  “嗯...确实不能按照正常人的待遇来给。”

  看吧,果然是这样。

  冯军的脸色更黑了,甚至端起自已的茶杯喝起水来,颇有点端茶送客的意味。

  “他们的待遇,应该比正常人还要好。”

  冯军保持着端茶的动作,一脸见鬼的表情盯着苏白,刚刚自已有点耳背,你说啥来着?

  “苏总,您说...”

  苏白自顾自道。

  “我看过关于他们的记录片,很多喜憨儿在生活上,都有一个很大的不便。”

  “那就是上班通勤。”

  “他们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记住乘坐哪一班公交车,要坐到哪一站,往哪个方向走。”

  “如果他们乘错了车,或者下错了站,都会很麻烦。”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完全有理由就近给他们提供宿舍,嗯...还有食堂。”

  “至于基础工资嘛,暂时定到八千至一万,具体得让人事部门核算,毕竟是体力活儿嘛,虽然低了点,但我们的福利待遇多啊...”

  苏白正说话呢,突然瞥见,旁边坐着的冯军出现极其诡异的一幕。

  只见冯军虽然表情依然冷峻,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冯军端着茶杯的手,却抖成了筛子,随着抖动幅度的加大,茶水抖开始溅出来了。

  见状。

  “冯总,你没事吧。”

  此时的冯军,心里有一万头猪哥在猪突猛进。

  这些喜憨儿,他都才给四千五的工资加一顿午饭,你管吃管住就算了。

  还给八千打底?

  你还好意思问我有没有事?

  我很好,暂时没逝。

  “咳咳,没事,手麻了。”

  虽然苏白给的待遇很高,但冯军却没被冲昏头脑。

  “苏总,我很好奇,大米超市的员工,难道都给这么高的工资吗?”

  苏白点点头道。

  “有问题?”

  冯军一脸疑惑。

  “您确定大米超市,能够承受这么高的人工成本?”

  苏白轻轻摇晃着手里的一次性纸杯。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超市效益的问题。”

  问题又绕回来了。

  如何保证大米超市的效益呢?

  就像冯军刚才说的,难道靠苏白的良心和听劝?

  “苏总,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仍然看不出来,大米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见状,苏白实在没辙了,从纸杯里蘸了点水,在玻璃茶几上写下一个字。

  一撇一捺。

  【人】

  “人?”

  “没错,就是人。”

  苏白直言不讳道。

  “冯总,假设你现在是一个普通专科大学生,刚刚毕业,市面上的应届生平均工资在4000左右。”

  “如果你来我公司应聘,我给你4000,你会怎么想。”

  听到这个问题,冯军迟疑了几秒。

  按照现在这个就业环境,大学生能找到工作都不错了,哪怕保持平均工资水准,也不算差了。

  “就...老老实实上班呗。”

  “不!”

  谁知,话音刚落,苏白就直接反驳。

  “你会上班按时打卡,下班到点就走,工作能做就做,能推就推。公司赚不赚钱,效益怎么样,和你一概没关系,只要能按时发工资就行。”

  “因为四千块,在这个时代,只能让你生存,而不是生活。”

  一通话,说得冯军哑口无言。

  他不得不承认,苏白说的是事实。

  “那如果我把工资,提升到六千呢。”

  “那你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只要你过得不是太奢侈,每个月大概率能存下一笔钱,看看电影,陪朋友吃吃饭喝喝茶。”

  “到年底回老家,你还能给父母买两件新衣服,一家人开开心心过个年,盼着下一年会更好。”

  “反应在工作上,你就会开始关心公司挣不挣钱,试着去多做一些事情。你会期望公司能够维持下去,不到倒闭,不要裁员。”

  一通话,说得冯军频频点头。

  “那么,如果我再把工资提升到八千呢,地区平均工资的两倍。”

  “这个时候,你已经完全脱离了生存的范畴,你每个月能存下的钱也变多,随之而来的,你会考虑攒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

  “你会发现,这些所有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你的工作上。所以,每天闹钟一响,你就会早早起床赶到公司,你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你的工作当中去...”

  “你不再只是期望公司维持下去,相反,你会希望公司越来越好,效益越来越高,因为只有这样,你的所有理想才会一一实现。”

  “那么...”

  说到这里,苏白看向冯军。

  “如果我把一个应届大学生的工资,提高到一万呢?”

  冯军果断道。

  “他就会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住在公司,能干的抢着干,不能干的学着干,干不了的守着看。他会比你这个老板还要上心,你哪怕在电梯里放个屁,他也得抢过去说是他放的。”

  听到这里,苏白笑着朝冯军伸出右手。

  “恭喜你,都学会抢答了。”

  (今天有存稿,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