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下沉,董三斤猛然抬杠,随着杆稍弯曲幅度加大,鱼线切水的声音相当刺耳。

  “嚯,大鱼,是大鱼,老板!”

  拿着抄网的秘书小张,看到老板董三斤中鱼,比自已中鱼还开心,脸都要笑烂了。

  反观秘书小刘。

  此时已经默默放下了抄网,坐在折叠椅上玩儿起了手机,听到秘书小张的喊声后,抬头默默看向了前方的背影,一脸啥也不是的嫌弃眼神。

  而苏白看着被秘书小张抄上来的红尾鲤鱼,又看看自已空荡荡的鱼箱,直接选择沉默。

  倒是董三斤,默默地将鱼饵再次抛入水中后。

  “宜城之所以能火,还得感谢你。”

  “嗯?因为大米超市?”

  放下鱼竿的董三斤用帕子擦了擦手,感叹道。

  “一开始,我为了留住游客,搞了个火锅城的噱头。”

  “后来觉得美食太过单一,又去隔壁盐把他们搞灯会的家伙事给借来了,在宜城也搞起了灯会。”

  “甚至还在每天晚上,在长江边搞烟花晚会...”

  “后来我才知道,游客们之所以愿意留在宜城,并不是因为这些。”

  盯着不动如山的浮漂,苏白纳闷道。

  “因为什么。”

  “因为人。”

  董三斤再次中鱼,提起一条大板鲫后。

  “因为我们每个宜城人,在碰到外地游客时,都把他们当成亲人招待。”

  “很多火锅店、餐饮店,外地游客可以凭身份证享受八折甚至七折优惠。”

  “出租车运力不够,很多市民下班后开着私家车到机场动车站免费接送游客...”

  “很多退休的老同志,都自愿到社区报名当志愿者,维持街道卫生环境,给游客服务指路...”

  “就连我们宜城那帮屡教不改的惯偷,这段时间都组团去隔壁卢州上班了。”

  “留住游客的,不是火锅、不是灯会,也不是烟花。”

  “而是我们宜城人的热情。”

  “大家都希望宜城好,希望自已的家乡好...同时...”

  董三斤扭头看向苏白。

  “大家也希望大米超市好,希望你好。”

  “苏白,你是我们宜城走出去第一个千亿富豪,你没有忘记宜城,没有忘记我们宜城的父老乡亲。”

  “你有良心,做实事,开大米超市,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家都记在心里。”

  “无论你未来怎么样,只要你坚持你这份初衷和本心...”

  “我们宜城的五百万父老乡亲,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听着董三斤的话,看着还是不动如钟的鱼漂,苏白打翻了五味瓶。

  为啥每次和老董钓鱼,都钓得鼻子发酸呢。

  低头看了一眼监视器,明明鱼就在自已鱼饵旁边游荡,可它就是不吃,你有啥办法呢。

  “老董...”

  “嗯?”

  “我应该要走了...”

  “回蓉城?”

  “嗯...”

  听到苏白要离开的消息,董三斤心中一阵空落落的,随即一脸疑惑。

  “你和资本圈谈妥了?”

  资本圈让梁季昌老爷子来宜城和苏白谈和,这件事董三斤自然是知道的。

  可谈判的结果具体怎么样,董三斤却不知道。

  按道理,苏白提出的高薪高福利以及低利润策略,资本圈根本就不会同意,按董三斤的猜测,最好的结果,就是资本圈允许大米超市的存在。

  但前提是,苏白只把大米超市留在宜城,不向外扩张。

  “还在谈,应该就这两天出结果。”

  梁老已经回魔都了,这两天正在积极地和官方以及资本圈接触,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出结果。

  苏白也相信,自已提出的条件,资本圈不会拒绝。

  董三斤再次拉起一条鱼给苏白看。

  “唉,这样也好,至少大米超市留下来了,虽然成不了世界五百强,但也已经远超我的预期。”

  董三斤说的没错。

  即便大米超市没有成为世界五百强,但如今的大米超市,已经成为了宜城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即便是不对外扩张,也有源源不断的外地顾客,赶到宜城来购物。

  再加上宜城旅游业的兴起。

  这一波,对董三斤,对宜城来说,都赚大了。

  聊着聊着,两人就发现貌似彼此没在一个频道上。

  苏白和董三斤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道。

  “谁说大米超市不会扩张了。”

  “难道资本圈允许你扩张?”

  这下子,董三斤不淡定了,连鱼漂下沉都没注意到,看得旁边的秘书小张急得挠头。

  “不是,你和他们咋谈的啊,他们居然会允许你扩张?”

  苏白也一脸淡定。

  “还能咋谈,让他们出五百亿,帮我扩张呗。”

  “五百亿?帮你?”

  这一下,董三斤彻底不淡定了,就连旁边的秘书小张,都一脸我刚才听见了啥的表情。

  资本圈不但同意苏白扩张大米超市,还要出钱?

  而当苏白把自已和梁老提出的条件和盘托出后,董三斤微张的下巴,已经彻底合不上了。

  “这...这也能行?”

  “你和资本圈一开始不是...水火不容吗?”

  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这句话,放在资本之间,也是一样。

  苏白不可能打垮资本圈,一家独大,龙国也需要资本圈,来维持经济的平稳。

  就像梁老说的,双方一直斗下去,只会闹得两败俱伤,让外国资本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谈和,才是最好的结果。

  而苏白提出的解决办法,无疑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施行全民高薪高福利,大家一起盘活经济,同时对内让利于民,对外集体出海赚刀乐。

  “他们能同意?”

  “能赚钱的事情,他们为啥不同意。”

  当董三斤冷静下来思考几秒后,脸色大变。

  “等等,我是不是可以把你的话理解为,我们即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全民施行高薪高福利,各大企业开始让利于民,物价普遍下调。

  还有普及八小时工作制,双休、超长带薪年假制度。

  这不就是发达国家的前兆吗?

  苏白摇摇头。

  “不至于,但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头。”

  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无非是两种情况,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

  在苏白这里,开了一个好头,并且带着资本圈一起搞起了高薪高福利。

  百姓有钱了,有闲了,自然就会消费、旅游,大肆购买商品。而企业也可以扩大销量,获得效益,再给员工发工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换个角度看,大家有钱了,也就愿意结婚、买车买房生孩子,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最关键的还是人,人一旦有了盼头,就有干劲。

  当十几亿龙国人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龙国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的董三斤,已经彻底没心情钓鱼了。

  看着旁边的空军佬,一脸感叹。

  一人之力,撼动整个资本圈,进而改变这个牛马时代。

  让龙国挂上助推器,朝着发达国家的行列大步狂奔。

  这就是...人民企业家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