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完美助攻!

  顾康此言一出。

  刹那间,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为之一变。

  群臣瞬间心领神会,先是目光投向顾康,旋即又偷偷瞥向刘庄。

  双唇微微颤动,却仿佛被什么哽住,终究是说不出话来。

  还能再说些什么?

  大势已成!

  之前的他们利用刘秀昔日的行为,再加上这次的天象,已经将刘庄逼到了绝路。

  而现在,他们便要承受大势逆转的后果。

  大势已然不可逆也!

  虽然此次四路大军只有一路大军大胜。

  但其余三路虽无果,但却亦无伤亡。

  这便足矣!

  要还想着由此借口去拦着刘庄,那得先问问自己脖子硬不硬!

  这些臣子们绝非愚钝之人,短暂沉默之后,他们纷纷朝着刘庄拜倒,齐声高呼:

  “恭贺陛下!!!”

  刘庄看向顾康,脸上笑意更浓。

  他如此宠信顾康可不仅仅是因为才能。

  同样还是因为顾康始终都可以跟他站在统一战线上,且能给他打出完美的配合。

  “好啊!好啊!”

  刘庄连声称好,旋即下令,“立刻将此事昭告天下。”

  “我汉军胜了!”

  “而且还是大胜!”

  “另外,传朕诏令,此次北伐之军,都有封赏!”

  此刻的刘庄,尽显明君风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封赏举措。

  窦固直接被其提拔到了征虏将军。

  这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窦固本来就是奉车都尉,如今立下大功,成为杂号将军也属合理。

  让人意外的则是顾晟。

  刘庄竟要拜他为破虏将军,与窦固同为杂号将军。

  这一决定,着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要知道,虽然这次顾晟也立下了大功,但其原本只是军司马,远不及窦固。

  按理而言此次受封偏将军最为合适,拜杂号将军则是有些过了。

  群臣皆是骇然。

  甚至有人立刻开口谏言,言此举或引起边疆不稳。

  毕竟两人皆是杂号将军这以后听谁的?

  但刘庄却丝毫都不在意,直接将众人的情绪压了下去。

  虽然他们说的这种状况或是对的。

  但却不适用于当下。

  顾晟是谁?

  他可是顾啸之子!

  其身份在这些个功臣家族之中本来就有着足够的影响力。

  更别说如今的顾氏早已不是昔年顾康顾晟刚刚踏入洛阳时的那般了。

  如今之天下,谁敢小觑顾氏?

  更何况顾晟此次还立下了如此大功?

  对此,顾康则是没有多说什么。

  他自然知道,刘庄这是为了防范窦固于边疆一人独大。

  若是没有合适的选择,刘庄或许还不会这样做,但如今有了顾晟,他就注定会安排好一切。

  他就是这样的皇帝。

  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随后,刘庄又拜班超为军司马,并对此行所有将士全都进行赏赐。.....

  ........

  南宫。

  “哈哈哈,痛快!今日真是痛快!”

  时隔多日,刘庄那爽朗的笑声终于是再一次在南宫之内响了起来。

  他实在是压抑太久了。

  这种事哪怕他是皇帝也根本不可能完全解决,只能一直压抑在心中。

  今天,这个心结终于彻底散了。

  顾康此时也是难得的在刘庄面前露出了笑容。

  顾晟终于立下功勋了。

  这距离他当年重临洛阳时定下的目标又近了很多。

  只要继续这样顺遂下去,整个顾氏便有可能在刘庄这一朝达到一门双侯的盛况。

  届时,顾氏便有了跻身于天下最强大族的声望!

  他又岂能不欣喜?

  “济世,你今日便在宫中用膳。”

  刘庄兴致颇高,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你我君臣二人,就如当年一般,好好畅谈一番。”

  显然,昔年刘秀大业未成,旦夕身死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不想浪费任何的时间。

  “臣领命。”顾康微笑着拱手应承。

  两人就这样在南宫一同用膳,而后自然而然地谈及政事。

  如今大势已成,他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域。

  而事情也正如原本历史的发展一般。

  刘庄打算派班超为使出使西域,凭借此次汉军大胜的声威,一举平定西域。

  顾康对此深表赞同。

  自班超与顾晟结拜之后,他也是先后与班超接触了多次。

  **水平高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

  那便是识人。

  对于班超的才能,顾康早已了然,更别说如今他还立下了功勋。

  但顾康却说起了另一件事。

  ——治水!

  “陛下!”

  “自昔年平帝时期起,大河、汴渠多次决口泛滥,百姓深受其害,伤亡无数。”

  “随后天下大乱一直都没有得到整治。”

  “如今盛世来临,但两岸百姓却仍深受其害,臣曾细细探过此事,百姓皆望朝廷能够整治黄河。”

  “此乃民心所向。”

  “臣以为时机已到,该行治水。”

  顾康毫无保留地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其实他早就有此念头了。

  顾康本就对农耕之事极为精通,深知水患对农业的危害。

  自治天下之田后,更是愈发察觉到了大河、汴渠如今的状况。

  并为此做出了准备,先后集结了一批于水利方面颇有造诣之人。

  但治水之事,必定影响甚大。

  群臣的心思他看的太清楚了解了,他一直都在等待着机会。

  如今,这个时机终于来了!

  听闻此言,刘庄不禁微微皱眉。

  他自然知晓大河与汴渠的水患。

  同样也十分明白若是当真能做成这件事,定是一件福泽后世之事。

  对于大汉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但他想的是,如今的大汉,真的有能力同时兼顾这两件大事吗?

  虽是遣班超赴西域为使。

  但在这其中也必定有大军相护。

  当然,并不是直接随班超远赴西域,而是给予震慑。

  这件事可大可小。

  刘庄原本的想法是直接大型兴兵,待西域一定,立刻挥兵彻底解决掉北匈奴。

  但要行治水之事,那此事便一定要搁置。

  绝不能动用太多的兵马。

  治理汴渠与大河,这注定是一件损耗极大之事,容不得他不多加考虑。

  “陛下,若是当真能治水成功。”

  “不仅仅可以造福两岸百姓,期间可多出来的耕地亦是一项好处。”

  “.....”

  顾康仍是在帮刘庄分析着其中利害。

  刘庄听得十分仔细,直至顾康说完后,他心中也是做出了决定,直接点了点头:“大河之患,却是我大汉心腹之患。”

  “如今天下安康,北匈奴之祸暂解。”

  “若能趁着抚平西域之际,能够解决此患,确是福泽天下之事。”

  刘庄是个十分英明的皇帝。

  尤其是对待百姓,他从来都不会吝啬,并没有过多纠结。

  无非便是暂放心中大事,少派些兵罢了。

  昔年刘秀为了息民能拒绝“万世刻石之功”,他又岂能给刘秀丢脸?

  “陛下圣明!”

  顾康再次朝着刘庄一拜。

  旋即便与刘庄详细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按照顾康的计算,至少要征调十万的甲士,且还要有数十万的百姓.....

  这注定是一件大事。

  两人更是就如同当年那般直接谈论到了深夜。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表情不由得愈发复杂。

  ——相比于如今的天下人,他更加清楚如今大汉的国力到底到了什么地步。

  治黄河,抚西域。

  刘庄只要不发动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同时做这两件事其实还真的不足以伤筋动骨。

  真正让顾易在意的是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

  一切都提前了!

  顾氏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让刘秀在开国时期免去了很多麻烦,减少了不知多少的伤亡。

  如今更是让刘庄一朝更加强盛了。

  顾易记得很清楚。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汉明帝这一朝,以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甭说是如今北伐,就连治水都是还要再等两年的。

  至于北伐之事更是直接要等到了永平十六年。

  但现在大汉却有能力同时做这两件事。

  以此可见,这两者的差距到底有多么大。

  顾易如今就是在思考,若是真的在刘庄这一朝大汉就已经强盛到了这个地步。

  那未来到底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顾氏若是一直都在。

  如此强盛的大汉还会以原本历史之中的那种方式落幕嘛?

  这个问题,如今就连他此时都不能完全确定了。....

  ........

  刘庄与顾康皆非优柔寡断之人,就在当天两人详细谈好了其中的各种细节之后。

  次日,便直接宣布了此事。

  在如今的这种时代,面对火力全开的明君贤臣,天下注定将迎来巨变。

  于庙堂之上,刘庄先是宣布了对于西域的安排。

  经过他与顾康的商谈,决议先不调兵,仅将原有人马留守,并令将士们在伊吾卢城屯田。

  借着此次大胜的威望,尽可能的获取大汉于西域的利益。

  群臣听闻此消息,心中皆是一喜。

  陛下这是放弃大规模兴兵了?

  阴霾顿散。

  他们每个人都期望能继续维持当下的太平,全力发展农耕。

  但紧接着,刘庄便直接宣布了治水之事。

  当听到所需征调的人数后。

  朝野巨震!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但仅仅瞬间,他们便又都冷静了下来。

  相比于大规模的动兵,治水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要好接受一点。

  因为他们亦能得到好处!

  而且最关键的是,面对如今携大势而来的刘庄与顾康二人,群臣根本没有理由也不敢反对。

  刘庄于殿前赐顾康《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图。

  并下令各郡国必须要严格执行征调。

  但凡有地方豪强敢于通过各种手段免除徭役者。

  一律处以重刑!

  大汉的强盛,在这一日尽显无遗。

  明明是征徭役。

  但当天下百姓们听说要治理大河之后,尤其治理之人还是顾康后,还是为之欢呼雀跃。

  要知道,大河一旦决堤,受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两岸百姓

  青、冀、兖乃至徐、豫等州,皆曾深受其害。

  天下百姓早已不知道有多少人盼望着朝廷有一天能够来治理大河了!

  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了。

  最关键的是,治理大河之人还是顾康。

  如今的顾康在天下百姓心中,可以说就跟仙人一样。

  这可是能让他们丰收的仙人。

  如今,他又来治理大河了!

  天下侧目!

  当消息传开的那一刻起,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诵起了顾康的名字,并朝洛阳而拜,感恩天子的仁德。

  而顾康也迅速做好了一切安顿,旋即便直接带人离开了洛阳。

  ........

  伊吾卢城。

  班超正在与顾晟道别。

  “兄长,你无需担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弟此行定能扬我大汉国威,以震西域。”

  看着眼前一脸严肃的顾晟,班超笑了笑,“兄长曾多次与弟说起,昔年相面之人于我兄弟二人说过的话。”

  “如今这岂不就是弟的机会?”

  班超的脸上没有半点畏惧。

  顾晟就这样看着他,脑海之中思绪不断。

  他自是知道此行凶险。

  甚至还想过与班超一同前去,但班超却怎么都不答应,甚至还拒绝了顾晟要多给他点人**想法。

  按他的话来说,只要他之前的三十六人马足矣,若遇意外,人多反倒是累赘。

  对此,顾晟也是万般无奈。

  班超说的确实没错。

  西域地广,此次出使不同于上一次,带多少人马并无太大意义。

  唯一能依靠的便是汉军的声望。

  顾晟显然是知道这点。

  为此,他早已做好了与北匈奴再战的准备。

  此次大胜若不能让西域明白大汉如今的强大。

  那便再战一场!

  两场!

  只有不断的大胜才能让班超更加安全。

  沉默了片刻,顾晟也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恰似当年一般,他再次轻轻拍了拍班超的肩膀,而后朗声说道:“好!”

  “今**我兄弟在此分别。”

  “只待他**定西域,我荡平北匈奴,届时天南海北,兄弟再相见!”

  两兄弟目光交汇,旋即放声大笑。

  “拿酒来!”

  顾晟让甲士取来了酒。

  两兄弟就此碰杯,一饮而尽。

  两人没再多说任何话。

  班超只是朝顾晟拱手作别,迅疾便转身上马,带着众人绝尘而去。

  大漠孤烟。

  如血的残阳将班超以及那三十六人的身影拉得极长。

  顾晟亦是未曾停留,转身便回了城内。

  大丈夫既心意已决又何须多言?

  待得封侯重会日,纵酒长歌叙华年。

  ......

  (ps:求个月票推荐票,另外兄弟们千万不要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