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看到山下北胡兵在调动,暗自分析:

  山下北胡兵已经死掉近六百人,也就是说六个百人队没了。

  这么大的损失,以北胡兵凶悍的个性,绝不会就此罢休,兵力跑动绝不是撤走。

  更何况在他们眼里,山上只有一个百人队,而且呆在一座孤零零的小山。

  他们要干什么?是想分兵多路进攻吗?

  巴桑静静地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山下。

  突然间,几匹骏马从西边疾驰而来,扬起阵阵尘土,向山下北胡兵的军营奔来。

  这几匹马应是来自于西燕山那边的军营,因为这一片只有那一处有大规模的驻军。

  由于距离有点远,巴桑无法看清骑马人的面容。

  当这几匹马靠近北胡兵军营时,只见两名千夫长快步迎上前去。

  巴桑心中不禁一怔,能够让两位千夫长如此郑重其事地迎接,可想而知,来者的身份必定非同一般。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由自主地朝着山下走去,离北胡兵军营更近一点,以便能看清楚。

  他在树林中穿梭,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到了一个相对较近的位置,能清晰地观察到山脚下发生的一切。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

  那几个骑马而来的人在两名千夫长的引领下,来到了山脚下,有的看山上,有的背对山观察周围环境。

  巴桑凝视着其中一人的背影,长得虎背熊腰,总觉得有些眼熟,但那人却一直背对着山与一个千夫长交谈着,始终无法看清他的脸。

  在这人的身旁,站着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

  那文士手持一把羽毛扇,轻轻地摇动着,脸上流露出一种自以为是的神情,活脱脱就是一副狗头军师的模样。

  巴桑盯着这个狗头军师,看他样子不是北胡人,至少血统上不是。

  这狗头军师不时用羽毛扇指着山说着什么,那气势似乎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他身边站着一个千夫长,不时点头哈腰。

  正在这时,却见那个虎背熊腰的男人转过身看着山上,指指点点。

  巴桑看清了,大惊,原来这个家伙是马震沙,难怪他的背影这么熟悉。

  当年拿下昌中城后,有三个重要人不见踪影,一个是马震沙,一个是他的大军师胡嘉,还有一个是元道公。

  巴桑曾经问过原侦刑司的郎官,他们不知道马震沙、胡嘉的去向,但肯定已经逃出城了。

  至于元道公,倒是知道,他本来去长番国借兵,不料长番国自身正在内乱,哪有兵可借?

  后来,跟随元道公一起去长番国的副手回来了,但元道公没有回来。

  再后来,东连军拿下了昌中城,杨家王朝被彻底推翻,元道公更不会回来了。

  因为元道公与关大帅之间的仇恨堪称不共戴天、血海深仇!

  元家的木卡盐场因巴桑而失去,这对他们家族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打击。

  随后,他弟弟元端臣家中积攒多年的财宝又惨遭东连军洗劫一空。

  如此接二连三的重大变故,使得元道公的父亲整日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最终因过度忧郁而离世。

  元家对关大帅可谓恨之入骨,可叹元道公从未反思过自家所犯下的罪孽。

  他们元家曾害得无数百姓命丧黄泉,让众多善良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家的变故,不过是因果循环罢了,一切皆是报应不爽啊!

  巴桑在这里看到马震沙,才明白原来他已经投靠了北胡,那个摇着羽毛扇的文士想必就是胡嘉了。

  只是没有看到元道公。

  巴桑心中暗惊,西域老妖和鱼原沙在白兰国,马震沙在北胡队伍中,独孤猛中计就不奇怪了。

  更严重的是,北胡兵掳掠、残杀白兰国老百姓绝不是简简单单打草谷,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阴谋。

  特别是白兰国现在是独孤宝掌权,内部矛盾重重。

  巴桑高度怀疑,西域老妖下一步的动作,就是赶走独孤宝,把白兰国变成他鱼家的天下,独孤宝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一旦西域老妖控制了白兰国,和鱼伯里应外合,大安朝必将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巴桑叹口气。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很想消停几年,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现在来看,还不行。

  此外,元道公估计还在长番国,不排除他和西域老妖已经取得联系,那么长番国也是西域老妖的目标。

  巴桑看着山下,见马震沙、胡嘉几人上马从山的一端绕行,估计是去山东边查看地形。

  他没有再想了,快速上到山顶,果然马、胡等人绕到山的东边,查看那个地方可以上山。

  马震沙、胡嘉、两个千夫长在山下走走停停,不时对着山上指指点点。

  他们如此肆无忌惮地在山下看地形,根本就不怕山上的人看见他们,说明他们不知道山上有多少兵力,以为只有一个百人队。

  也难怪,北胡兵是脚跟脚追来的,亲眼所见,怎会看错?

  嘿嘿,有时候,眼见也不定为实!

  巴桑基本确认了,北胡兵准备分兵从东、西两边攻山,来一个前后夹攻。

  巴桑心里冷笑,北胡兵要是一开始就采用这个方法,虎贲军压力会大一点。

  其实也没有用,他早就做了准备,王自强已经安排兵力埋伏在山东边大漠上。

  当时计划只要北胡兵绕到山东边,王自强立即进攻。

  只是那样一来,就暴露了实力。

  北胡现在分兵,还有一件事需要解决,那就是西边上山道路上的士兵遗体需要清理。

  那些尸体已经塞满道路,不把这些遗体清理掉,他们没有办法再从西边进攻。

  巴桑回到营地,命令崔杰中队到东边上山的路上埋伏,防止北胡兵现在就从东边攻打。

  同时派传令兵通知王自强,不要在大漠中埋伏了,抽调三个中队夜里上山,负责东边的山道。

  既然北胡兵两边攻山,那也好,解决这两个千人队更快一点。

  他刚安排完,却听山下有人用汉语大喊:“不要放箭,我是使者,有话要和带队将军说”

  韩刚向大帅请示,是否同意和北胡使者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