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了

小说:战国生存指南 作者:海底漫步者 更新时间:2025-01-26 18:09:39 源网站:2k小说网
  原野带人在小河湾这里扎了营,优先采掘小河湾处的黑铁砂,毕竟这里超出他临时领地范围了,哪怕这里依旧是一片荒地,跑来淘洗铁砂大概率不会有人和他计较,但终归不是自己的地盘,先把东西弄走再说。

  而没过几天,今年的梅雨季也到来了,蒙蒙细雨又开始下个不停,盖房子挖沟渠很受影响,他干脆把大部分施工队都抽调到了这里,一边淘洗小河湾多年来自然积累的黑铁砂,一边去自家临时领地内修筑“铁田”。

  铁田修起来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把一段河道能修成“台阶”状便可以。等河水携带黑铁砂流经此地时,因水流连续起伏,水速减缓,自然而然就会把黑铁砂抛下,然后再用人力把淤泥取出,就近淘洗就行了。

  当然,用大块磁石直接吸取铁砂会更快一些,只是这一时半会儿也没处找天然磁石,只能留待日后再慢慢改良工序,以提高效率。

  整整一个梅雨季,他的时间全在这些黑铁砂上了,天天顶风冒雨,衣服就没干过半天,各种雨里来泥里去。等太阳公公终于驱散云雾,又开始按时上班了,他两边齐齐下手,弄到了两万多斤的黑铁砂,也就是十吨出头。

  暂时有这些也就够了,他将这些洗净的黑铁砂运回弯津,铺开在太阳下暴晒,微微犹豫一阵子,感觉冶炼技术很难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无法保证不会泄漏未来科技,准备还是先依照曰本古法来冶炼,也就是使用“踏鞴法”来冶炼钢铁。

  这是原则问题,至少也要先试试行不行。

  至于什么是“踏鞴法”……

  踏鞴是一种大型木质人力鼓风机,高度一般都会超过三米,以人力踩踏做为动力源,可以将大量含氧空气吹入熔炉,而只要使用这种大型脚踏式鼓风机来进行的熔炼作业,就可以被称为“踏鞴法”。

  原野主意已定,努力回忆了一番nhk纪录片里的种种细节,尽量复原,而化学机械专业多少和冶金专业沾点边,至少他很清楚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原始机械装置更是难不倒他,没两天就弄出了一套图纸。

  图纸有了,他又去准备助燃剂,也就是上好的木炭和石灰石。

  前者他已经有炭窑了,那炭窑也是为未来的火药作坊准备的,本来就能闷制高品质木炭,这时代更不缺好木料,他派人去山上寻找,专挑已经成材的,木质极为紧密的,后世只敢拿来做工艺品的槲树、栎树砍,连烧了好几窑上好的木炭,再优中选优,比火药中要用到的木炭标准还要高。

  真的是好木炭,炭块上几乎看不到裂纹,要用力敲击才会碎,碎后也只会是一片一片的,难见碎渣,而且断面都能看到闪闪发亮的金属光泽,是绝对的好木炭。

  而石灰石,那更不成问题了,石灰石到处都是,挖回来好好挑一下就行了。

  同时他也精选优质木料,在木匠的帮助下打造出两架“踏鞴”,左一架右一架,然后又在中间空地上打地基,挖了一个三米深的大坑,先将坑底压实,再铺上一层细沙碎石,再铺上一层木炭吸收潮气,木炭之上再铺一层厚厚的粘土,最后再用大石块仔细把坑填好填平整,不平就灌入石灰粉。

  这是为了避免大地湿气渗入炉内,影响熔炉内部的温度。

  等地基打好了,他就带人把大量粘土堆在上面,用力捶打,将其捶打成一个四四方方,紧密到不能再紧密的粘土块,最后再把它的中间掏空成漏斗状,以及掏出入风口、掏渣口等通道。

  到这一步,熔炉就算建好了,他又指挥人先空烧炉子,把这熔炉彻底烧干定型。

  至此,矿料、熔炉、鼓风机、助燃剂和燃料全都有了,已经可以开始冶炼铁砂。

  原野还是很小心的,又反复检查了数遍,再思考了数遍工序,觉得应该没什么遗漏了,才命人开始往里填料。

  一层木炭,一层铁砂,一层薄薄的石灰,再一层木炭,再一层铁砂,再一层薄薄的石灰,直到将熔炉铺到三分二,然后就将熔炉点火,踏鞴也开始工作,每架上面两个人喊着号子,起起伏伏像玩跷跷板一样扯动风箱,慢慢将空气吹进去。

  熔炉也没犹豫,在大半肚子都是高品质木炭的情况下,又不缺氧气,亮红色的火焰立刻熊熊燃起,直指天空,但很快慢慢又缩了回去,颜色也开始往暗红色转变,同时传出惊人的热量。

  至少对人体来说是惊人的热量,原野哪怕已经站得颇远了,一时还是站不住脚,又往后退了好几步。

  这年头炼铁是件稀罕事,都有可能涉及到“家族秘传技艺”,阿满他们自然也要跑来看热闹,眼见终于把火点起来了,阿满马上关心地问道:“要多久才能见到铁料?”

  这可不是炼铁,这是炼钱,她当然要关心一下,希望早点能成功。

  “大概三天左右吧!”原野轻声答了一句,目光一直没离开熔炉,生怕这哥儿们一点面子也不给,当场裂开给他看,但好在厚达半米的炉壁很给力,至少这点小火它还抗得住,让他微微放了点心。阿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马上又问道:“就这样一直烧就行了?要不要扔个人进去?”

  原野主要精力还放在观察熔炉表现上,听到她这么说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奇怪道:“扔人进去干什么?”

  “这么大动静,又是这么重要的事,应该要扔个人进去吧?就像造桥筑城一样,都需要人柱力吧!”阿满一脸理所当然,而旁边的人听到她的话,脸上也没有什么异样表情,大概是这时代的常识。

  原野给干沉默了,人柱力是什么鬼,好好炼着铁,怎么人柱力都出来了,听不懂啊!

  他左右看了看,发现跑来看热闹的人很多,连远藤千代这“大总管”都带着三个小助手在看熊熊大火,一脸惊奇,更别提别人了,便赶紧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别在这儿闲着了,看个新鲜就该差不多,赶紧都回岗位上去继续为弯津领地作贡献。

  等把闲杂人员都赶走了,不用担心面子问题,他才向阿满问道:“人柱力是什么东西?”

  “就是人身御贡!”阿满现在已经不奇怪他缺乏常识了,欣赏着炼铁这种“奇观”,随口就给他解释道,“要是造桥啊筑城啊,这些动静比较大的事,都有可能有激怒神明、地灵或怨灵,所以要提前埋个人进去沟通,抚平它们的怨恨,比如淀川桥的桥墩里就埋了一个人,那个人现在都成佛了,叫什么……人柱力地藏尊。”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筑城也一样,总要有个倒霉蛋先被埋进去的,尾张大部分城下面都有人柱力,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安稳。”

  原野又给干沉默了,每次他觉得他已经有点适应这个时代时,这时代总要给他一个**兜,给他弄点心理不适的奇葩异闻出来。

  或者是他穿越的地方不对,别的地方十六世纪了,应该不太可能再出这种事,至少不会是普遍现象。

  他憋了一会儿无话可说,只能摇了摇头:“以后不准说这种话,我们不会做这种事。”

  “行吧,你的事你说了算!”阿满也无所谓,毕竟这是原野的自己的事,她又不懂炼铁,就是给他建议建议,告诉一下他别人遇到大事会怎么做。

  “你也赶紧回去吧!”原野也开始觉得她在这里碍眼了,这炉子还要烧三天左右呢,这时间也不能让她闲着。

  至于他自己,当然要守在这里了,目前弯津唯一能找到的技术人才就是他自己,同时他还要做好记录,完善工艺,也就只能多辛苦一下。

  等一个多小时后,火焰的颜色又开始改变,慢慢从暗红色向橘红色转化,又渐渐亮了起来,应该是温度在进一步提升,而原野蒙好头脸,靠近观察了一下,再加上脑补,判断铁因自重已经沉入炉底,熔点较低的杂质已经开始分离上浮,便命令暂停鼓风,自己取了大铁勺来,快速从熔炉中间的取渣口开始往外掏渣。

  掏渣完毕后,他又命人从高处再往里投入新的黑铁砂、木炭和少量石灰,并输送新鲜空气,进行新一轮熔炼。

  如此反复不停,炉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火焰最后成了金黄色,在白日中都隐隐不可见了,而这时已经到了第三天,熔炉终于表面开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种原始的粘泥炉是一次性的,每炼一次你就要重新捏一个。

  原野这会儿已经双眼通红,赶紧命人停止鼓风,又等了几个小时让熔炉温度降下来,然后就让人包得严严实实冲上去把熔炉敲碎,把未燃烧完的木炭扒走。

  过程很轻松,原本近半米厚的炉壁,烧了三天已经只有十几厘米厚了,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清理完,原地只剩下一大块满是空洞的“海绵铁”。

  整个冶炼过程,说白了就是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被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夺走了氧,变成二氧化碳排入大气,那四氧化三铁之类没了氧自然就只剩了铁,只是炉内温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1500度,这些铁没能完全融化成液体,一直处在半固体状态,只是烧没了其中的大部分杂质,最后就成了表面拥有许多洞的海绵状。

  或者说,成了一坨品质很差的铁钢混合物。

  原野仔细看了看这一大坨“海绵铁”,命人趁热将它敲碎,推入水池降温,然后根据颜色分类——大部分是劣质生铁,需要再用人力捶打去除杂质才能勉强使用,小部分则是纯铁,然后是一点点纯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后意外产生的低温碳素钢,也就是“玉钢”。

  这结果,不好说,说不好,原野看着这一地乱七八糟的铁和钢,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成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