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公一早就开始整理自己的仪容。

  他在镜子前仔细修了修自己的鬓角,把花白的头发藏在耳后。

  徐慧看猴子一样盯着他,“老爷,您这一大早在唱什么戏呢!”

  梁国公今日心情大好,选择原谅这个没脑子的发妻。

  梁国公回了一句:“先到咸阳为皇上,后到咸阳扶朝纲。今日朝廷上有大事发生,你一个妇道人家你懂什么!”

  他先前从不知杨阁老的能耐。

  镇国公在西北执掌兵权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这样的人物,竟然就这么轻易地被杨阁老换了?

  梁靖改姓那日,梁国公虽然带着杨阁老的东西前去闹事,但毕竟那件事最终还是没有办成。

  没想到杨阁老竟这么守信用,真的在陛下面前把自己提了上去。

  此刻梁国公的心情有些复杂。

  激动、狂喜、后怕杂糅在一起。

  梁国公拾掇好了,满意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吩咐徐慧道:“今日的晚饭准备得丰盛一些。”

  出门前,他是闲赋在家的梁国公。

  回来时,说不定他已经是西北王了!

  很快到了上朝的时候,梁国公一路都伪装得和平时一样,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他的心跳得有多快。

  陛下每说完一句,梁国公总觉得下一件事就要提到西北。

  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徐靖看在眼里。

  终于大殿之上有人为西北镇国公求情。

  可最终他们的折子都被陛下驳回了。

  杨阁老开口道:“镇国公的案情,错综复杂。有牵扯到巫蛊一事,需要详查,这本身无可厚非。

  可西北军不能没有首领,还请陛下尽快选出一位新的统领,即可走马赶赴西北!”

  陛下煞有其事地点点头,“杨阁老说得不错,朕也有这个想法。

  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任命何人,诸位可有好的人选推荐?”

  大殿中的臣子们开始面面相觑。

  梁国公尽力装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其实内心无比焦急,因为杨阁老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点他的名字。

  皇帝的目光在下面一众大臣中徘徊,最终却奔向太子方向。

  皇帝:“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谦虚道:“西北军首领那么重要的人选,自然是要由父王亲自任命。”

  皇帝:“你觉得两广总督魏广德如何?”

  太子先是欣喜,因为魏广德是他的人。

  但随后便冷静下来,站在他斜后方的太子少保也轻轻摇头,示意他莫要冲动。

  皇帝坐在他的龙椅上,将下面众人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

  太子思忖没多久,拒绝道:“两广地区多山丘,魏广德更擅长在山地丘陵内作战,西北地域平坦辽阔,他未必能担此重任。”

  皇帝点点头,太子还算有脑子。

  若他因为自己手下的那一点利益,枉顾朝廷大局,那他就是短视!

  短视,是做不好太子,更当不了皇帝的!

  皇帝:“诸位卿家,还有没有别的人选?”

  兵部尚书站了出来,“臣推荐梁国公。他这几年虽然移交了兵权,却时常能看见他在顺天郊外的营地内操练。

  且梁国公自小跟着老梁国公在战场长大,朝廷上下除了镇国公,还有谁能有他带兵打仗的时间更长,资历更深?”

  兵部尚书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皇帝昨日又与杨阁老商议过了,本来启用梁国公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说话。

  “臣反对!”

  众人循着声音看去,发现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徐靖。

  他不是梁国公的儿子吗?

  怎么自己老爹走马西北,徐靖不愿意?

  梁国公不可置信地看着徐靖,这个逆子,他说什么?

  反对?

  这里哪里有他说话的地方!

  随即梁国公反应过来,徐靖在早朝的位置,还站在比自己更靠前的一排。

  这里是陛下的奉天殿。

  君臣父子,君在前面。

  皇帝也很意外,“徐靖,你为何反对?可有理由?”

  徐靖:“梁国公是臣的父亲。有些事情陛下与在场的诸位大臣可能不清楚,但我身为儿子,很清楚梁国公的身体。

  父亲戎马半生,身上有过不少旧伤。

  顺天距离西北有数千里之遥,臣担心梁国公的身体。

  你们外人有所不知,梁国公在家里总是食不知味。”

  看武将能不能战,食量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徐靖说得很委屈,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是聪明人。

  徐靖这话就两个意思。

  梁国公有旧伤一直复发,而且他老了。

  梁国公气愤地上前一步,开口道:“启禀陛下,臣绝不像徐靖说的那样没用,还请陛下给臣一个证明的机会!”

  杨阁老适时插了一句嘴:“听闻徐大人刚从梁国公府分家,且和梁国公闹了点不愉快。

  国事当前,徐大人务必把私人恩怨拍在后面才是。”

  这是在拐着弯说徐靖夹带私货报复梁国公。

  徐靖:“陛下,臣也想请陛下给我一个机会,证明臣所言非虚。”

  徐靖、梁国公父子的对峙,让大殿中的气氛僵持在那里。

  最终还是兵部侍郎从中调和道:“陛下,梁国公府兵法传家,骑射更是一流。

  听闻徐靖身手也很不凡。

  不如就让他们父子二人比一场。

  当初梁国公就是这么从老梁国公手里接棒,今日也算延续了他们梁家的老传统。”

  兵部侍郎的话一下子就将大殿上不少人的记忆拉回到二十几年前。

  梁国公第一次上战场之前,似乎和已经过世的老梁国公也曾有那么一场比试。

  皇帝知道徐靖的本事,梁国公解甲归田多年,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探探他的身手,是不是还一如当年。

  西北路途遥远,若梁国公身体不好,说不定半路还没上任就坚持不住了。

  到时候场面只会更加混乱。

  皇帝:“行,你们父子就在太和殿广场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比试一场。

  若梁国公胜,则走马上任西北。

  若徐靖胜,则——”

  兵部尚书忽然开口道:“所谓上阵父子兵,徐靖任西北军的总指挥,梁国公做督军在一旁教导督促便是。”

  皇帝的目光停留在徐靖身上。

  像是恍然大悟一般。

  对啊,他怎么把徐靖忘了。

  徐靖是自己的心腹,若把他安插在西北,比先前提到的任何一个人都令他放心。

  只是上一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折在了西北。

  徐靖的命,不知道会不会比他的上一任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