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92章 从快从权

小说:寒门国舅 作者:天子 更新时间:2025-01-25 11:27:07 源网站:2k小说网
  朱见深返回乾清宫,立即让司礼监掌印太监覃昌,把内阁大学士万安和刘吉,以及礼部尚书周洪谟,还有他宠信的两个道士李孜省和邓常恩传召入宫。

  大臣随近佞一起被内廷传召,已几年未曾有过,这让与会者意识到很可能有大事发生,应该跟眼下的泰山地震有关。

  几人到来后,在御座前列了两排。

  为首者乃万安和李孜省,剩下人等皆立在二人身后。

  李孜省虽只挂职礼部右侍郎,却被当作吏部尚书使用,因为皇帝这两年用人基本上都只听取李孜省一人的意见。

  “相信诸位卿家也听闻了,前日泰山发生地动,雷霆滚滚,天威浩荡,此灾异之变或预示大明将有大事发生。”朱见深开门见山道。

  几个大臣都不由将目光瞄向李孜省。

  在这件事上,李孜省可说倍受瞩目,仿佛一切都是李孜省造成的。

  随着皇帝话音落下,乾清宫内安静异常,没人愿意在这节骨眼儿上主动出来接话。

  朱见深等了等,似对几名大臣的态度不甚满意,恰好此时覃昌走了出来,道:“诸位臣僚,如今灾异发生,若有意见的话,当在圣前直,方能为国朝化解一场灾祸。”

  还是没人应答。

  这可把覃昌急得不行。

  朱见深冷冷地瞥了覃昌一眼,似乎对覃昌的处事风格很不满意。

  要说司礼监几个太监中,最德高望重以及有见地之人首推怀恩,但因为怀恩坚决反对易储,已被他赶出京去,而覃昌如今虽然执掌司礼监,却明显无法跟怀恩相提并论。

  “……恩既去,覃昌当轴,尤不能支,或为之计,劝上改谋于辅臣万安、刘珝等,皆默不应。”

  从这点就看得出来,覃昌在司礼监更多是个摆设,是怀恩被放逐再到重新掌司礼监后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李孜省看时机差不多了,出列道:“回陛下,臣听闻钦天监有奏,乃说‘泰山震方,应在东朝,必得喜乃解’。如今应当以喜事冲淡消极影响。”

  看似给出了应付之法,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意见,而是钦天监的建议。

  朱见深问道:“东朝之喜,意思是要为太子选妃吗?”

  这是想要李孜省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李孜省斟酌一下,心里还是有些发怵,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以模棱两可的口吻道:“或是如此。”

  朱见深听完后无奈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另外几人:“诸位卿家,难道你们对此事就没什么见解?”

  刘吉走了出来:“陛下,老臣认为此议在理,太子年岁已长,为其选妃,可彰显朝廷对太子的重视,回应苍天警示,安万民之口。”

  众人听了这话很意外。

  你刘棉花居然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

  换作以前,你总是充当搅屎棍,这次看到皇帝和李孜省都在易储之事上妥协,瞅准了机会,来表达你是个铮臣?

  朱见深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礼部尚书周洪谟,问道:“周卿家,你身为礼部部堂,可有更好的见地?”

  周洪谟随即将目光落到万安身上。

  他虽是礼部尚书,但跟万安出自同乡,二人乃标准的乡党,后来万安被逐出朝堂,周洪谟也因为与万安关系密切而被勒令致仕,在朝中大事上,周洪谟素以万安马首是瞻。

  “问你话,你直接回答便可。”

  朱见深平时看起来不理朝政,但并不是蠢人。

  朝中人物关系他很清楚,只是看透却不点明,任由这种情况发展。

  当皇帝的总想拿出点非同一般的驭下之术,至少在成化朝,这套没有玩砸,但后来这群人基本上无一例外都被文人所修史书钉在了耻辱柱上。

  周洪谟道:“臣附议。”

  他本想等万安给出明确的指示,但万安也是个纸糊匠,这时候选择了继续当缩头乌龟,始终缄默不,而刘吉的态度似乎表示内阁站在支持太子选妃上,所以周洪谟只能顺着刘吉的意思说话。

  朱见深喉咙里发出一些很不好的声音,就像猛虎下山前的低吟,那凛冽的气势足以杀人。

  没一人敢抬头与朱见深对视。

  终于,等了良久,朱见深才道:“既然要靠‘见喜’来化解灾祸,那事情就要从快从权。”

  啥意思?

  在场大臣一琢磨,皇帝这是想赶紧给太子选妃,还是说给太子指定个太子妃,连选都不选了,直接大婚?

  因为宫外人并不清楚万贵妃近况,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说出“从快从权”四个字。

  朱见深道:“李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

  李孜省心说,机会可算是来了。

  当即拱手道:“以臣所见,应当由礼部主持此事。临近年关,不能拖太久,选妃应当在京畿之地进行,最好是在顺天府范围内为太子纳选良配,于年前将初选者召集起来,做初步遴选,年后初五前将一切定下。”

  周围几个大臣心里一惊。

  皇帝说要从速,但也用不着这么快吧?

  你是要赶着跟人赛跑吗?

  就算皇帝对太子再不待见,那也是大明的储君,给太子选妃关乎到大明皇家的脸面,怎么非要在几天内完成一切呢?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会对此表达不满时,却见朱见深连连点头:“朕认为应当如此。”

  本来还想当个搅屎棍的刘吉,腿都已经准备迈出去了,闻马上收摄心神,继续低头装哑巴。

  感情最了解皇帝心思的那个人,还是李孜省。

  且泰山地震本就是李孜省谶预测出来的,皇帝不听他的听谁的?

  反倒是本应该最支持皇帝的覃昌,提出了异议:“陛下,如此匆忙,会不会办事太过草率,惹恼了上天,起不到‘冲喜’的目的?”

  之前只说“得喜”,现在从覃昌口中说出“冲喜”两字,让大臣们意识到,这宫里可能真有什么事发生。

  民间冲喜,那必定是有人快死了,才要进行。

  与之对应的,若宫里有哪位贵人马上要死了,皇帝决意“从快从权”那就合情合理多了。

  朱见深道:“太子选妃,不过是走个形势……要想把事办大,除非朕死了,届时纳的就不再是妃子,而是皇后!”

  这话带着几分怨气。

  在场几人都从中听出皇帝浓浓的火气。

  这是有多不情愿,才会说出这番话?

  那可是你亲儿子啊。

  李孜省又出列道:“陛下,以臣所见,固然应由礼部具体负责操办此事,但钦天监也当从旁协助,以此来甄选天时,对应选者进行一番挑选……生辰、命格等不符合者,当予以排除。”

  这番话,在场大臣乍一听,没听出什么毛病,他们有些不太明白,李孜省为什么要让钦天监掺和进来。

  朱见深却好像非常认同,满意点头:“李师果然乃大明栋梁,这件事虽不由你具体负责,但礼部有什么事不能决定的,必须得征询你的意思。”

  “臣不敢僭越。”李孜省推辞。

  “李师勿要谦虚!”

  朱见深态度坚决:“一切都按照你的意思来,年前把初选者名单报上来。另外……”

  说到这里,朱见深才想起,自己要给儿子选妃,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本人的意愿。

  不过随即他便晒然一笑,摆摆手道,“去个人,到东宫传报一声,让太子做好准备。”

  什么意见不意见的,你丫就是个工具人!

  当初让你做太子,那是因为你是皇长子,如今也是因为朕的爱妃卧榻不起,很可能是因上天降下的惩罚而起,所以需要你来成婚冲喜……

  这是为了让你储君之位更安稳?

  开什么玩笑!

  将来废掉你的太子之位,还不是朕一句话的事?

  给你选妃,哪里需要安抚?

  通知一声即可,你爱选不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