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援朝家的磕头磕完了,王胜正准备带着妻子也去给爸妈磕头。
王和平一把拽住他道:
“大哥,今天得让我先来。
毕竟援朝先来的,咱顺序不能乱,要么从大到小,要么从小到大,是不是?”
王胜一愣,不得不说,老二这话说的,居然也有几分道理。
于是王和平拉着妻子,带着四个儿子,在老两口前面排成一排。
磕头磕的咚咚响。
王全笑的老开心了。
被子孙磕头的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他不由的又想到了他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爹王大毛。
要是老爹知道,他的儿子,王全,如今这儿孙满堂,怕是开心的要从坟里蹦出来。
他突然一个惊醒,哎哟,待会怎么也得给老爹多烧点纸钱!
香江这边可不禁止这玩意。
以前他在内地,没有办法,这都来外面了,不烧一点,就太不孝顺了。
王老二一家磕完,王老大一家磕。
苗翠受丈夫情绪感染,也笑的开心不已。
事已至此,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柳启锦看着大哥二哥家那么多孩子,特别是二哥家,一水的儿子,暗暗长叹了一口气,老王家是能生啊,兄弟几个,都是儿子多,女儿少。
除了她自己,一下子生了三个。
是不是老王家的女孩子,都集中在她这了?
娄晓娥、汪玲、郑娟,也是都是男孩!
郑娟的那个女儿,还是王援朝外面带回来的。
自己真可怜。
她不由的摸了摸肚皮,丈夫跟她说,这胎是男孩,她虽然想深信不疑,但还是担心,老王家的传统,干不过老柳家的传统。
老王家一水的男娃,但也有一个女娃点缀其间的。
她后来从父亲那里打听到,她小时候还有个妹妹的,只是很小就夭折了,她太小,记不住。
所以老柳家呢?一水的女娃,纯的很,一个男娃都没。
而且她之前生的都是女娃……
祈祷老王家这么多小子过来,把小弟弟给召唤出来哎!
王胜家磕完,老两口正要起身,就听到一个悠悠的声音传出来。
“怎么,忘了我这个闺女么?”
却是王利一个人,正准备上来磕头呢,爸妈居然就起身准备走人了!
王援朝连忙大笑道:
“叫你赶紧处对象,结婚生子了,人多势众,谁敢忘了你?”
大哥二哥连连点头称是。
母亲苗翠道:
“我坐久了腰酸,起来活动活动,不行么?闺女,来,妈等你!”
说完苗翠又一下子坐了下去。
王全补充道:
“援朝你家什么都好,就是床太软,这沙发也是软的,坐的人不得劲,难受!”
众人连连点头,是这么个理,反正是父亲先说的。
王利老老实实的给父母磕了头。
至此,一家子仿佛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把大家羁绊在一起了一样。
然后女人们聚在了一起,男人们聚在了一起,孩子们聚在了一起。
“侯魁,明明,你们跟小孩子在一起干嘛?多大年纪了!”
王全道:
“你们都去逛街吧,看看这香江的风土人情,不然等明天回去了,都不知道香江什么样!”
苗翠吃惊的看了丈夫一眼:
“你不去?”
王全摆摆手道:
“我留在家,我跟援朝弄点东西,你们晚上记得回来吃年夜饭就行!”
看看香江的风土人情虽然有吸引力,但老头子准备跟儿子待会好好商量祭祖的事情,这个更重要!
老爷子发话了,一家子就哗啦啦的坐车出门了。
王援朝的几个女人,必须做好地主之谊。
柳启锦想要出门,被公婆都劝下了:
“大肚子,少往外跑,人多,一个不小心,动了胎气!”
这可真是尚方宝剑,柳启锦不得不听。
于是兵分两路。
汪玲和乐蒂带队,带孩子们去了南边的海洋世界,离薄扶林不远,是赛马会投资的,刚刚运营不久。
娄晓娥、郑娟、陈雪茹带着大人们去逛街,感受香江的风土人情。
大家都出发了,王全迫不及待的跟儿子道:
“援朝啊,我们给你爷爷奶奶烧点纸吧,哦,还有你姥姥姥爷。”
苗老爷儿子听说当年在外面掉了脑袋,就剩下女儿苗小姐,也就是妻子苗翠。
自己娶了人家女儿,也得尽一份女婿的孝心,不是么?
原来父亲要跟自己商量的大事,就是这个?!
王援朝一个吩咐,很快就有人送来了各色纸钱、元宝。
柳启锦是大肚子,肯定要躲得远远的不能上前,
爷俩就在院子里找了块地方,放了俩铁桶,开始烧纸。
一个是王援朝爷爷奶奶的,一个是王援朝外公外婆的。
爷俩边烧边聊。
“你爷爷55年走的,那会你5岁了,怎么会不记得?”
王援朝努力回忆了一下,还是不记得,小孩子的记忆本来就浅,他又不是他了。
于是不说话,只管烧纸。
就听父亲自顾自说:
“倒是你奶奶,我才没印象,我是你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啊!”
王援朝不由的想到了郑娟,她就是被郑母领养的,会不会父亲也是爷爷领养的?
不过这事,也没什么意义。
他就帮父亲递黄纸。
“咱老王家这开枝散叶,我是没想过的。你们兄妹几个,都这么出息,也离不开你们母亲的教导。她是文化人,有知识。
你爸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分得清好赖。
倒是你小子,侯魁、陈明明,你还帮人家养儿女啊?”
王援朝道:
“爱屋及乌么,我自己的孩子多,我跟他们母亲好,自然就对他们多照顾照顾。”
王全嗯了一声,道:
“你怎么就喜欢年纪大的?你妈也就比我大5岁,你那几个对象,比你大十几岁了吧?”
王援朝嘿嘿道:
“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我年纪小嘛。
你知道的,我这个人讲感情,他们在我还没起家的时候就跟了我,我如今功成名就了,怎么能抛弃他们呢?
何况他们今天也给您二老磕头了,也算是定了名分。”
王全瞄了一眼儿子,这话也没错,老三确实讲感情,家里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哪个不承他的情?道:
“不过我看你家庭和睦,也就还好。不然鸡飞狗跳的,这日子过不下去。不过,”
王全顿了顿,扫了一圈,道:
“我三儿媳这肚子……她压力应该很大吧?”
王援朝笑道:
“放心,这胎给您添个孙子!”
王全笑了笑,但愿如此,不然他真的有点同情三儿媳了。
三儿媳那边的亲家,也是十分好相遇的。
大儿媳三儿一女,二儿媳四个儿子,三儿媳三个女儿,关键是老三的其他小媳妇,也都是儿子啊!
烧完了老王家的纸钱,王全拿黄纸引了火,在另一个铁皮桶里开始烧老苗家的纸钱了。
王援朝也没问外公外婆家什么情况,毕竟当初听聋老太太说,当初就爷爷和父亲、母亲三人在四合院这边落脚的。
只有父亲,一边烧着,一边念叨着:
“老泰山,丈母娘,女婿王全,外孙王援朝,给你们烧点纸钱。
我们给你们多烧点,你们尽管可劲儿地花,不用节约,你们外孙啊,他能挣!
你们高兴,就多多保佑你们女儿苗翠,让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王援朝不由的瞄了一眼老爹,连烧纸都还这般深情,嗯,自己一定是遗传的亲爹的优点。
看王全烧得差不多了,王援朝拿出一张纸,引火,在旁边烧起来。
王全道:
“你这烧给谁?”
王援朝道:
“你别问。”
王全眨巴眨巴眼,道:
“那你好歹拿火钳画个圈,留个门,免得外面的孤魂野鬼来抢!”
王援朝一想,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于是从善如流。
王全又道:
“你不念叨出来,他们听不到,拿不到钱。”
王援朝看了看父亲,王全被儿子盯着有点不自在,起身道:
“我先溜达溜达,烧久了都有点晕乎乎的。”
看父亲确实在边上转悠了,王援朝叹了口气,小声道:
“吴兰芳,来拿钱,自己花,给孩子也花……”
纸钱都烧完了,王全又开始陪着儿子贴春联,这房子这么大,门这么多,好在只贴了大门。
然后又有人来拜访王援朝。
王全觉得重要的事都办完了,儿子又这么忙,于是叫儿子派人送他去找妻子他们,也要去涨涨见识嘛。
临走前,又叮嘱儿子,帮忙准备些红包,晚上他和妻子肯定要给儿女和孙辈们发压岁钱的,毕竟大家今天都磕头了!
于是家里就剩下了王援朝和柳启锦两口子。
“晚上的房间有点紧张,可能大家得挤挤了。”柳启锦道。
按照王援朝的惯例,年关守夜,一家人都要在一起,但现在公婆、哥嫂、小姑子,都过来了,人一下就多起来了。
豪宅再大,也没法像以往那样充裕。
“那就先挤挤,看来要重新修座大宅子了,不然孩子们以后长大了,不够住啊!”
王援朝想到了印度首富的那一栋楼,就是一户人家,里面各种配套健全,他未尝不可以也这么整一个。
另外新界那边地方大,也可以修一个庄园,主打一个房子多。
(本章完)
王和平一把拽住他道:
“大哥,今天得让我先来。
毕竟援朝先来的,咱顺序不能乱,要么从大到小,要么从小到大,是不是?”
王胜一愣,不得不说,老二这话说的,居然也有几分道理。
于是王和平拉着妻子,带着四个儿子,在老两口前面排成一排。
磕头磕的咚咚响。
王全笑的老开心了。
被子孙磕头的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他不由的又想到了他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爹王大毛。
要是老爹知道,他的儿子,王全,如今这儿孙满堂,怕是开心的要从坟里蹦出来。
他突然一个惊醒,哎哟,待会怎么也得给老爹多烧点纸钱!
香江这边可不禁止这玩意。
以前他在内地,没有办法,这都来外面了,不烧一点,就太不孝顺了。
王老二一家磕完,王老大一家磕。
苗翠受丈夫情绪感染,也笑的开心不已。
事已至此,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柳启锦看着大哥二哥家那么多孩子,特别是二哥家,一水的儿子,暗暗长叹了一口气,老王家是能生啊,兄弟几个,都是儿子多,女儿少。
除了她自己,一下子生了三个。
是不是老王家的女孩子,都集中在她这了?
娄晓娥、汪玲、郑娟,也是都是男孩!
郑娟的那个女儿,还是王援朝外面带回来的。
自己真可怜。
她不由的摸了摸肚皮,丈夫跟她说,这胎是男孩,她虽然想深信不疑,但还是担心,老王家的传统,干不过老柳家的传统。
老王家一水的男娃,但也有一个女娃点缀其间的。
她后来从父亲那里打听到,她小时候还有个妹妹的,只是很小就夭折了,她太小,记不住。
所以老柳家呢?一水的女娃,纯的很,一个男娃都没。
而且她之前生的都是女娃……
祈祷老王家这么多小子过来,把小弟弟给召唤出来哎!
王胜家磕完,老两口正要起身,就听到一个悠悠的声音传出来。
“怎么,忘了我这个闺女么?”
却是王利一个人,正准备上来磕头呢,爸妈居然就起身准备走人了!
王援朝连忙大笑道:
“叫你赶紧处对象,结婚生子了,人多势众,谁敢忘了你?”
大哥二哥连连点头称是。
母亲苗翠道:
“我坐久了腰酸,起来活动活动,不行么?闺女,来,妈等你!”
说完苗翠又一下子坐了下去。
王全补充道:
“援朝你家什么都好,就是床太软,这沙发也是软的,坐的人不得劲,难受!”
众人连连点头,是这么个理,反正是父亲先说的。
王利老老实实的给父母磕了头。
至此,一家子仿佛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把大家羁绊在一起了一样。
然后女人们聚在了一起,男人们聚在了一起,孩子们聚在了一起。
“侯魁,明明,你们跟小孩子在一起干嘛?多大年纪了!”
王全道:
“你们都去逛街吧,看看这香江的风土人情,不然等明天回去了,都不知道香江什么样!”
苗翠吃惊的看了丈夫一眼:
“你不去?”
王全摆摆手道:
“我留在家,我跟援朝弄点东西,你们晚上记得回来吃年夜饭就行!”
看看香江的风土人情虽然有吸引力,但老头子准备跟儿子待会好好商量祭祖的事情,这个更重要!
老爷子发话了,一家子就哗啦啦的坐车出门了。
王援朝的几个女人,必须做好地主之谊。
柳启锦想要出门,被公婆都劝下了:
“大肚子,少往外跑,人多,一个不小心,动了胎气!”
这可真是尚方宝剑,柳启锦不得不听。
于是兵分两路。
汪玲和乐蒂带队,带孩子们去了南边的海洋世界,离薄扶林不远,是赛马会投资的,刚刚运营不久。
娄晓娥、郑娟、陈雪茹带着大人们去逛街,感受香江的风土人情。
大家都出发了,王全迫不及待的跟儿子道:
“援朝啊,我们给你爷爷奶奶烧点纸吧,哦,还有你姥姥姥爷。”
苗老爷儿子听说当年在外面掉了脑袋,就剩下女儿苗小姐,也就是妻子苗翠。
自己娶了人家女儿,也得尽一份女婿的孝心,不是么?
原来父亲要跟自己商量的大事,就是这个?!
王援朝一个吩咐,很快就有人送来了各色纸钱、元宝。
柳启锦是大肚子,肯定要躲得远远的不能上前,
爷俩就在院子里找了块地方,放了俩铁桶,开始烧纸。
一个是王援朝爷爷奶奶的,一个是王援朝外公外婆的。
爷俩边烧边聊。
“你爷爷55年走的,那会你5岁了,怎么会不记得?”
王援朝努力回忆了一下,还是不记得,小孩子的记忆本来就浅,他又不是他了。
于是不说话,只管烧纸。
就听父亲自顾自说:
“倒是你奶奶,我才没印象,我是你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啊!”
王援朝不由的想到了郑娟,她就是被郑母领养的,会不会父亲也是爷爷领养的?
不过这事,也没什么意义。
他就帮父亲递黄纸。
“咱老王家这开枝散叶,我是没想过的。你们兄妹几个,都这么出息,也离不开你们母亲的教导。她是文化人,有知识。
你爸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分得清好赖。
倒是你小子,侯魁、陈明明,你还帮人家养儿女啊?”
王援朝道:
“爱屋及乌么,我自己的孩子多,我跟他们母亲好,自然就对他们多照顾照顾。”
王全嗯了一声,道:
“你怎么就喜欢年纪大的?你妈也就比我大5岁,你那几个对象,比你大十几岁了吧?”
王援朝嘿嘿道:
“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我年纪小嘛。
你知道的,我这个人讲感情,他们在我还没起家的时候就跟了我,我如今功成名就了,怎么能抛弃他们呢?
何况他们今天也给您二老磕头了,也算是定了名分。”
王全瞄了一眼儿子,这话也没错,老三确实讲感情,家里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哪个不承他的情?道:
“不过我看你家庭和睦,也就还好。不然鸡飞狗跳的,这日子过不下去。不过,”
王全顿了顿,扫了一圈,道:
“我三儿媳这肚子……她压力应该很大吧?”
王援朝笑道:
“放心,这胎给您添个孙子!”
王全笑了笑,但愿如此,不然他真的有点同情三儿媳了。
三儿媳那边的亲家,也是十分好相遇的。
大儿媳三儿一女,二儿媳四个儿子,三儿媳三个女儿,关键是老三的其他小媳妇,也都是儿子啊!
烧完了老王家的纸钱,王全拿黄纸引了火,在另一个铁皮桶里开始烧老苗家的纸钱了。
王援朝也没问外公外婆家什么情况,毕竟当初听聋老太太说,当初就爷爷和父亲、母亲三人在四合院这边落脚的。
只有父亲,一边烧着,一边念叨着:
“老泰山,丈母娘,女婿王全,外孙王援朝,给你们烧点纸钱。
我们给你们多烧点,你们尽管可劲儿地花,不用节约,你们外孙啊,他能挣!
你们高兴,就多多保佑你们女儿苗翠,让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王援朝不由的瞄了一眼老爹,连烧纸都还这般深情,嗯,自己一定是遗传的亲爹的优点。
看王全烧得差不多了,王援朝拿出一张纸,引火,在旁边烧起来。
王全道:
“你这烧给谁?”
王援朝道:
“你别问。”
王全眨巴眨巴眼,道:
“那你好歹拿火钳画个圈,留个门,免得外面的孤魂野鬼来抢!”
王援朝一想,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于是从善如流。
王全又道:
“你不念叨出来,他们听不到,拿不到钱。”
王援朝看了看父亲,王全被儿子盯着有点不自在,起身道:
“我先溜达溜达,烧久了都有点晕乎乎的。”
看父亲确实在边上转悠了,王援朝叹了口气,小声道:
“吴兰芳,来拿钱,自己花,给孩子也花……”
纸钱都烧完了,王全又开始陪着儿子贴春联,这房子这么大,门这么多,好在只贴了大门。
然后又有人来拜访王援朝。
王全觉得重要的事都办完了,儿子又这么忙,于是叫儿子派人送他去找妻子他们,也要去涨涨见识嘛。
临走前,又叮嘱儿子,帮忙准备些红包,晚上他和妻子肯定要给儿女和孙辈们发压岁钱的,毕竟大家今天都磕头了!
于是家里就剩下了王援朝和柳启锦两口子。
“晚上的房间有点紧张,可能大家得挤挤了。”柳启锦道。
按照王援朝的惯例,年关守夜,一家人都要在一起,但现在公婆、哥嫂、小姑子,都过来了,人一下就多起来了。
豪宅再大,也没法像以往那样充裕。
“那就先挤挤,看来要重新修座大宅子了,不然孩子们以后长大了,不够住啊!”
王援朝想到了印度首富的那一栋楼,就是一户人家,里面各种配套健全,他未尝不可以也这么整一个。
另外新界那边地方大,也可以修一个庄园,主打一个房子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