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面派人来到易科,对公司进行全面考察。
很全面,很细致。
从展览区的物品摆放,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厕所的卫生状况,到走廊的照明亮度,无一不被仔细审视。
三个人,三个小时,提了三十多条整改意见。
要不然人家是吃这碗饭的呢。
不过,既然人家提出来了,那就改呗。
于是,整个易科员工又吭哧吭哧的动了起来。
李立文见状,拍了拍曹建林的肩膀:“辛苦你了,老曹,我回去继续写东西了。”
曹建林点了点头:“好,你回去吧。这里我盯着就行了。”
“对了,这个月大家都辛苦了,飞哥,通知下财务的张总,给大家发个奖金,也算是慰劳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李立文补充道。
孙继飞闻言,乐了,对着李立文猛地点头:“好的,文哥。”
安排完工作后,李立文便离开了公司,回到家里。
距离上一次发新书,已经快过去两个月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对于下一本要写什么书,依然没有想法。
系统中现在是有很多书,而且他现在也有很多积分可以抽取新书,但是书越多,也就更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之中。
李立文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键盘。
目光逐渐聚焦在一部作品上。
貌似,好像,可能,也许……这本书,能让他二获诺贝尔文学奖吧……
在地球的文学史上,有这么一本书。
这是一部构建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循环往复的象征性框架之上的现代神话。
它以一种独树一帜的笔法,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展现了一个充满瑰丽想象的世界,成为了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通过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和一个小镇的兴衰,映**一个大洲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字里行间,充满了内战、党派斗争、**侵略等社会矛盾,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抗争。
此外,人类的爱、欲望、孤独、权力等复杂情感和人性的多面性,通过家族成员的不同经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个体在命运、历史面前的无奈与挣扎,以及人类存在的孤独本质等永恒主题,都在这本书中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李立文便被里面富有地区色彩的姓名整懵了。
这TM也太难读了吧。
动辄七八个字,十几个字的名字,关键是名字还非常的相似。
在写作手法上,李立文也感到极度不适应。
故事视角频繁转换,这边还在叙述一个情节,那边的故事突然跳转到另一个场景。
这边正进行人物的内心独白,那边又穿插着神话和宗教典故。
小说的情节更是一个接一个交替出现,缺乏一个围绕一两个人物的连贯故事线,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角。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轮换的男性和女性角色。
而且,这本书采用了倒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叙事结构,仿佛将读者置于一个多维的时间空间之中,这使得李立文一度想要放弃。
不过,好在他坚持了下来。
为了读懂这本书,他特意做了大量的笔记,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通过小说中的时间线,画了一个关于那个家族的时间轴,再通过时间轴,做了一个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
然后,他悟了。
WC,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这个人的脑子是怎么长得!
仔细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在书中,男性角色就是重复着用“奥雷里亚诺”“何塞”“阿尔卡蒂奥”命名,女性角色就是用“阿玛兰妲”“蕾梅黛丝”命名。
经过李立文的分析,他发现这些名字的重复并非随意,而是作者刻意为之,用以象征家族命运的循环与轮回。
在小说中,“阿尔卡蒂奥”这一名字通常与放纵和随性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欲、情欲和物质欲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地,“奥雷里亚诺”则代表了执着、坚韧和孤僻的性格,他们往往沉闷压抑,且在故事中鲜有后代。
然而,在第四代中,双胞胎兄弟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性格却与上述典型特征相悖。阿尔卡蒂奥第二显得更为沉闷和孤僻,而奥雷里亚诺第二则表现出更多的放纵。这种性格上的反转可能源于他们从小被互换了身份的奇异命运。
在女性角色中,“阿玛兰妲”通常对爱情有着深刻的执着,甚至不惜爱上自己的侄子。
而“蕾梅黛丝”则往往在故事中早早的就死去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类似的名字,其人物性格和命运也往往惊人地相似。
作者采用这样的名字,就是为了通过这种重复与相似,强化家族命运的循环与宿命感,使读者在纷繁复杂的角色关系中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轮回。
搞明白名字的特点后,李立文也就搞明白了这本书究竟在讲些什么。
本书描绘了一个家族在历史洪流中的兴衰沉浮,其命运被权力与情感的纠葛所牵引,不断上演着相似的悲剧与辉煌。
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这个家族经历了殖民统治、独裁压迫、战争洗礼和革命浪潮,最终却似乎回到了原点。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而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生命中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孤独,便是这个家族永远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李立文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这本书。
伟大?
悲哀?
魔幻?
亦或者,孤独?
李立文抬起头,看着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的走过。
在这一刻,他的内心突然陷入了一种类似于平静的释然。
就算命运再怎么轮回,时间依旧无情流逝,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李立文闭上眼,耳边似乎回响起历史的回声。
孤独,或许正是生命最真实的底色。
几分钟后,李立文睁开眼,深吸一口气,提起笔,在稿纸上写道: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墙上,时钟依旧在滴答滴答的前行。
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很全面,很细致。
从展览区的物品摆放,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厕所的卫生状况,到走廊的照明亮度,无一不被仔细审视。
三个人,三个小时,提了三十多条整改意见。
要不然人家是吃这碗饭的呢。
不过,既然人家提出来了,那就改呗。
于是,整个易科员工又吭哧吭哧的动了起来。
李立文见状,拍了拍曹建林的肩膀:“辛苦你了,老曹,我回去继续写东西了。”
曹建林点了点头:“好,你回去吧。这里我盯着就行了。”
“对了,这个月大家都辛苦了,飞哥,通知下财务的张总,给大家发个奖金,也算是慰劳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李立文补充道。
孙继飞闻言,乐了,对着李立文猛地点头:“好的,文哥。”
安排完工作后,李立文便离开了公司,回到家里。
距离上一次发新书,已经快过去两个月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对于下一本要写什么书,依然没有想法。
系统中现在是有很多书,而且他现在也有很多积分可以抽取新书,但是书越多,也就更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之中。
李立文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键盘。
目光逐渐聚焦在一部作品上。
貌似,好像,可能,也许……这本书,能让他二获诺贝尔文学奖吧……
在地球的文学史上,有这么一本书。
这是一部构建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循环往复的象征性框架之上的现代神话。
它以一种独树一帜的笔法,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展现了一个充满瑰丽想象的世界,成为了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通过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和一个小镇的兴衰,映**一个大洲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字里行间,充满了内战、党派斗争、**侵略等社会矛盾,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抗争。
此外,人类的爱、欲望、孤独、权力等复杂情感和人性的多面性,通过家族成员的不同经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个体在命运、历史面前的无奈与挣扎,以及人类存在的孤独本质等永恒主题,都在这本书中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李立文便被里面富有地区色彩的姓名整懵了。
这TM也太难读了吧。
动辄七八个字,十几个字的名字,关键是名字还非常的相似。
在写作手法上,李立文也感到极度不适应。
故事视角频繁转换,这边还在叙述一个情节,那边的故事突然跳转到另一个场景。
这边正进行人物的内心独白,那边又穿插着神话和宗教典故。
小说的情节更是一个接一个交替出现,缺乏一个围绕一两个人物的连贯故事线,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角。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轮换的男性和女性角色。
而且,这本书采用了倒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叙事结构,仿佛将读者置于一个多维的时间空间之中,这使得李立文一度想要放弃。
不过,好在他坚持了下来。
为了读懂这本书,他特意做了大量的笔记,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通过小说中的时间线,画了一个关于那个家族的时间轴,再通过时间轴,做了一个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
然后,他悟了。
WC,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这个人的脑子是怎么长得!
仔细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在书中,男性角色就是重复着用“奥雷里亚诺”“何塞”“阿尔卡蒂奥”命名,女性角色就是用“阿玛兰妲”“蕾梅黛丝”命名。
经过李立文的分析,他发现这些名字的重复并非随意,而是作者刻意为之,用以象征家族命运的循环与轮回。
在小说中,“阿尔卡蒂奥”这一名字通常与放纵和随性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欲、情欲和物质欲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地,“奥雷里亚诺”则代表了执着、坚韧和孤僻的性格,他们往往沉闷压抑,且在故事中鲜有后代。
然而,在第四代中,双胞胎兄弟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性格却与上述典型特征相悖。阿尔卡蒂奥第二显得更为沉闷和孤僻,而奥雷里亚诺第二则表现出更多的放纵。这种性格上的反转可能源于他们从小被互换了身份的奇异命运。
在女性角色中,“阿玛兰妲”通常对爱情有着深刻的执着,甚至不惜爱上自己的侄子。
而“蕾梅黛丝”则往往在故事中早早的就死去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类似的名字,其人物性格和命运也往往惊人地相似。
作者采用这样的名字,就是为了通过这种重复与相似,强化家族命运的循环与宿命感,使读者在纷繁复杂的角色关系中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轮回。
搞明白名字的特点后,李立文也就搞明白了这本书究竟在讲些什么。
本书描绘了一个家族在历史洪流中的兴衰沉浮,其命运被权力与情感的纠葛所牵引,不断上演着相似的悲剧与辉煌。
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这个家族经历了殖民统治、独裁压迫、战争洗礼和革命浪潮,最终却似乎回到了原点。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而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生命中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孤独,便是这个家族永远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李立文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这本书。
伟大?
悲哀?
魔幻?
亦或者,孤独?
李立文抬起头,看着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的走过。
在这一刻,他的内心突然陷入了一种类似于平静的释然。
就算命运再怎么轮回,时间依旧无情流逝,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李立文闭上眼,耳边似乎回响起历史的回声。
孤独,或许正是生命最真实的底色。
几分钟后,李立文睁开眼,深吸一口气,提起笔,在稿纸上写道: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墙上,时钟依旧在滴答滴答的前行。
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